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选择题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选择题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选择题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P百分位数

C. 均数

D.

95

E. 频数分布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抽样误差较大 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A. 数值离散度较小

B. 数值离散度较大

C. 数值分布偏向较大一侧

D. 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E. 数值分布不均匀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

A.化为计数资料 B. 便于计算

C. 形象描述数据的特点

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

E. 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5.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 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倒数的均数

答案: A B D E B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

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变异系数

B. 离均差平方和

C. 极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E. 标准差

3. 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

A.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B.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

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E. 检测指标若超出此范围,则有95%的把握说明诊断对象为“异常”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

A.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B.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C.有大样本数据 D.数据服从对称分布

E.数据变异不能太大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A.全距 B.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方差

E .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A E D B E

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

B. 测量不准确

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 个体差异

E. 统计指标选择不当

3.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t 分布

E. 标准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

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

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E. 检验样本的P 值是否为小概率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 ~9.1×109

/L ,其含义是

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 样本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答案:E D C D E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

C. 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

D. 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E. 可以确认两总体无差别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A.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C. 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具有实际意义

D. 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相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A. 减少Ⅰ类错误

B. 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C. 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

D. 提高检验界值

E. 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

A. t 检验只能用于小样本资料

B. u 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C. t 检验要求数据方差相同

D. t 检验的检验效能更高

E. u 检验能用于两大样本均数比较

答案:D E D E B

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要点是

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

B .组内均方大于组间均方

C .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

D .两方差之比服从F 分布

E .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 2.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

A. 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

B. 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

C. 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D. 总方差=各组方差之和

E. 总方差=组内方差 + 组间方差

3.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

A. 随机测量误差大小

B. 某因素效应大小

C. 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

D. 全部数据的离散度

E. 各组方差的平均水平

4. 对于两组资料的比较,方差分析与t 检验的关系是

A. t 检验结果更准确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 t 检验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

D. 近似等价

E. 完全等价

5.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如果0.05P <,则应该进一步做的是

A .两均数的t 检验

B .区组方差分析

C .方差齐性检验

D .q 检验

E .确定单独效应

答案:E B C E D

1. 如果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缓解并延长生命,则应发生的情况是

A. 该病患病率增加

B. 该病患病率减少

C. 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D. 该病的发病率减少

E. 该疾病的死因构成比增加

2. 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 乙肝易感人数

B. 平均人口数

C. 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D. 乙肝患者人数

E. 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3. 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A.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

B.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

C. 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

D. 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

E. 便于进行不同时间死亡率的比较

4. 影响总体率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是

A. 总体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B. 样本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C. 检验水准和样本含量

D. 检验的把握度和样本含量

E. 总体率和样本含量

5. 研究某种新药的降压效果,对100人进行试验,其显效率的95%可信区间为0.862~0.926,表示

A. 样本显效率在0.862~0.926之间的概率是95%

B. 有95%的把握说总体显效率在此范围内波动

C. 有95%的患者显效率在此范围

D. 样本率估计的抽样误差有95%的可能在此范围

E. 该区间包括总体显效率的可能性为95%

答案:A C D E E

1. 利用2

χ检验公式不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A. 比较两种药物的有效率

B. 检验某种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C. 两组有序试验结果的药物疗效

D. 药物三种不同剂量显效率有无差别

E. 两组病情“轻、中、重”的构成比例

2.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 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1

210,10n n <<), 应采用

A. 四格表2

χ检验 B. 校正四格表2

χ检验 C. Fisher 确切概率法 D. 配对2

χ检验 E. 校正配对2

χ检验

3.进行四组样本率比较的2

χ检验,如2

2

0.01,3

χ

χ>,可认为 A. 四组样本率均不相同 B. 四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四组样本率相差较大

D. 至少有两组样本率不相同

E. 至少有两组总体率不相同 4. 从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2

χ检验,甲文2

20.01,1

χ

χ>,乙文22

0.05,1χχ>,可认为 A. 两文结果有矛盾 B. 两文结果完全相同

C. 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D. 乙文结果更为可信

E. 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异较大

5. 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功效的相关因素是

A. 检验水准和样本率

B. 总体率差别和样本含量

C. 样本含量和样本率

D. 总体率差别和理论频数

E. 容许误差和检验水准

答案:C C E C B

1.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 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

A. 适用范围广

B. 检验效能高

C .检验结果更准确 D. 充分利用资料信息 E. 不易出现假阴性错误

2. 对于计量资料的比较,在满足参数法条件下用非参方法分析,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 增加Ⅰ类错误

B. 增加Ⅱ类错误

C. 减少Ⅰ类错误

D. 减少Ⅱ类错误

E. 两类错误都增加

3.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如果样本含量一定,两组秩和的差别越大说明

A. 两总体的差别越大

B. 两总体的差别越小

C. 两样本的差别可能越大

D. 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有差别

E. 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无差别

4. 多个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应选择的统计方法是

A. 方差分析

B. Wilcoxon T 检验

C. Kruskal -Wallis H 检验

D. u 检验

E. 2

χ检验

5.在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中,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现欲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无差别,宜采用的统计方法是

A. Wilcoxon 秩和检验

B. 24?列联表2

χ检验 C. 四格表2

χ检验

D. Fisher 确切概率法

E. 计算标准化率

答案:A B D C A

1. 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使其平方和最小的是

A. 各点到X 均数直线的横向距离

B. 各点到X 轴的横向距离

C. 各点到回归直线的垂直距离

D. 各点到Y 均数直线的垂直距离

E. 各点到Y 轴的垂直距离

2. 两数值变量相关关系越强,表示

A. 相关系数越大

B.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B. 回归系数越大

C.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E. 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t 值越大

3. 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2

R 越接近于1,说明

A. 相关系数越大

B. 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

C. 应变量的变异越大

D. 应变量的变异越小

E. 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越大

4. 两组资料作回归分析,直线回归系数b 较大的一组,表示

A .两变量关系密切的可能性较大

B .检验显著的可能性较大

C .决定系数2

R 较大 D .决定系数2

R 可能大也可能小 E .数量依存关系更密切

5. 1—7岁儿童可以用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回归方程为?144Y

X =+,若将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 ,则此方程 A .常数项改变 B .回归系数改变

C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改变

D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不改变

E .决定系数改变

答案:D B E D C

1. 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样本

B .提高分析效率

C .克服共线影响

D .减少异常值的影响

E .减少混杂的影响

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Y 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

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 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

E. 决定系数2

R

3. 对同一资料作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若对两个具有不同个数自变量的回归方程进行比较,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决定系数 B. 相关系数 C. 偏回归平方和 D. 校正决定系数 E. 复相关系数

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 值反映的是

A .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B .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C .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

D .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 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5.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c (0c ≠),则

A. 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

B. 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 C .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 D .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 E .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

答案:E E D A B

1.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

A. 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

B. 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

C. 减少论文篇幅

D. 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

E. 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

2.描述某疾病患者年龄(岁)的分布,应采用的统计图是

A.线图 B.条图

C.百分条图 D.直方图

E.箱式图

3.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

A.半对数图 B.线图

C.条图 D.直方图

E.百分条图

4.研究三种不同麻醉剂在麻醉后的镇痛效果,采用计量评分法,分数呈偏态分布,比较终点时分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的变异程度,应使用的图形是

A. 复式条图

B. 复式线图

C. 散点图

D. 直方图

E. 箱式图

5. 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载脂蛋白B-100的数量依存关系,应绘制的图形是

A. 直方图

B. 箱式图

C. 线图

D. 散点图

E. 条图

答案:E D B E D

1. 实验研究随机化分组的目的是

A.减少抽样误差 B.减少实验例数

C.保证客观 D.提高检验准确度

E.保持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2. 关于实验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正确的说法是

A.精密度较准确度更重要 B.准确度较精密度更重要

C.精密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D.准确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E.精密度包含准确度

3. 在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对照时,最可靠的对照形式是

A. 历史对照

B. 空白对照

C. 标准对照

D. 安慰对照

E. 自身对照

4. 两名医生分别阅读同一组CT片诊断某种疾病,Kappa值越大说明

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C. 观察一致性越大

D. 机遇一致性越大

E. 实际一致性越大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特异度高说明测量的稳定性好

B. 灵敏度必须大于特异度才有实际意义

C. 增大样本含量可以同时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D. 特异度高说明假阳性率低

E. 阳性预测值高说明患病的概率大

答案:E C D C C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

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

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

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

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C 由于P值太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D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17、两个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差别是指(A )

A 两个样本率的差别

B 两个样本率的标准误

C 两个总体率的差别

D 两个总体率的标准差

18.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D)

A 率

B 构成比

C 比 D百分位数

19、利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试验,以西替利嗪片组作为对照组,治疗28天后结果如下表,

现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何种方法为优:( D)

表1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组别治愈显效进步无效合计

左西替利嗪片组4985264

西替利嗪片组44109366

A. 检验B. 成组t检验C. u检验D. 秩和检验

2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 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1.均数是表示变量值_A_水平的指标。

(A)平均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2.原始数据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_D_。

(A)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B)均数、标准差均不变

(C)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D)均数、标准差均变

3.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_B__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B)均数、标准差

(C)中位数、标准差 (D)几何均数、全距

4.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A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B)均数、标准差

(C)中位数、标准差 (D)几何均数、全距

5.均数与标准差计算的数值 A 。

(A)均数可以是负数,标准差不可以 (B)均数不可以是负数,标准差可以

(C)两者都可以是负数 (D)两者都不可以是负数

6、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资料的变异度大小宜采用___C___。

(A)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间距

7.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应选_B___。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标准差

8.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_D_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精确。

(A)S (B)R (C)CV (D)

9.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0=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30人该指标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

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0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若用t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 C

(A)5 (B)28 (C)29 (D)4

10.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1.96σ的面积为 A

(A)95% (B)49.5% (C)99% (D)97%

11.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t界值表的自由度为 C

(A)n-1

(B)(r-1)(c-1)

(C)n1+n2-2

(D)1

12.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 (D)总体均数不等于0

13.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时,哪一个水准第二类错误最小 B

(A)α=0.05 (B)α=0.20 (C)α=0.01 (D)α=0.10

14.比较某地10年间结核与白喉两病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宜绘制 C 。

(A)线图(B)条图(C)半对数线图(D)圆图

15.构成比用来 C

(A)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16.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D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比(D)构成比

17.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 C

(A) t检验 (B)检验

(C)秩和检验 (D)方差分析

18.四格表中,当a=20,b=60,c=15,d=5时,最小的理论频数等于 C

(A)T11(B)T12 (C) T21 (D)T22

19.四格表校正x2检验公式适用于 D

(A)n<40, T>5 (B)n<40, 1

(C)n>40, T<5 (D)n>40, 1

20.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B

(A) r>0 , b<0 (B) r>0 , b>0 (C) r<0 , b>0 (D) r=b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D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E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B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D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C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B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D A.μ+1.96σ B.μ-1.96σ C.μ+2.58σ D.μ+1.64σ E.μ-2.58σ

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D A.

s

x μ- B.

σ

μ

-x C.

x

s x μ- D.

x

x σμ

-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C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D A.

σ

μ

-x B.

σ

μ

-x C.

x

x σμ

- D.

x

s x x - E.

x

s x μ-

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B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 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B

A.α

B.1-α

C.β

D.1-β

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 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C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E.四分位数间距

18.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C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 I 型错误越大

19.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D A.α=0.05 B.α=0.01 C.α=0.10 D.α=0.20 E.α=0.02

20.当样本含量n 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最高D A.α=0.01 B.α=0.10 C.α=0.05 D.α=0.20 E.α=0.02 21.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α的关系为 E

A. 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 P 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 P 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 P 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 P 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22.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D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

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1H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

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

23.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C

A. 测量误差

B. 个体差异

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

D. 抽样误差

E. 系统误差 2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B

A. 随机误差

B. 处理因素的作用

C. 抽样误差

D. 测量误差

E. 个体差异

25.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 检验而用t 检验,则C

A. 结果更合理

B. 结果会一样

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

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

E. 以上都不对

26.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E

A.构成比

B.相对比

C.定基比

D.环比

E. 率

27.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B

《医学统计学》第 版单项选择题

《医学统计学》单项选择题 摘自:李康,贺佳主编.医学统计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第一章绪论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有变异的医学事物 E.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 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5. 系统误差指的是() 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 抽样误差指的是() 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7.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8. 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指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所有的观察数据 E.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9. 医学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指的是 A. 可测量的生物样品 B. 统计量 C. 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 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 10. 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 测量仪器不够准确 B. 检测出现错误 C. 统计设计不够合理 D. 生物个体的变异 E.样本量不够 答案:1.D 2.E 3.D 4.B 5.A 6.D 7.A 8.C 9.E 10.D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P95百分位数 E. 频数分布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3.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 A.化为计数资料 B. 便于计算 C. 提供原始数据 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 E. 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4.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倒数的均数 5.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 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单选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C ) A.心 B.肝 C.肺 D.脾 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 )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 3.气管在4、5 胸椎处分成( B )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 A.消化器官 B.循环通道 C.发音器 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 B ) A.鼻道 B.鼻旁窦 C.鼻甲 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 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B )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由( D )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Ⅰ型肺泡细胞分泌 D.Ⅱ型肺泡细胞分泌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精选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答案:B 解析: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所谓需多少应包含:向体外丧失的部分 体液;血管床容量扩大的部分;微循环淤滞的部分以及血浆外渗的部分。 成分输血的优点包括( ) A.减少输血反应 B.减少患者心脏负担 C.提高治疗效果 D.节约血源 E.减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答案: 解析:成分输血有减少副作用、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血源,减少血源传染病的发生等优点。 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有( ) A.双链解开成单链是迅速发生的

医学统计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医学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有变异的医学事物 E.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用样本推论整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是指()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的任意个 体 C. 挑选总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 用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A. 收缩压测量值 B. 脉搏数 C. 住院天数 D. 病情程度 E. 四种血型 4.随机测量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 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5.系统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抽样误差是指() 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7.收集数据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 仪器故障误差 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所有的观察数据 E.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是指() A.自然界中所有的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 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 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 10.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测量仪器不够准确 B. 检测出现错误 C. 统计设计不合理 D. 生物个体的变异 E. 样本量不够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医学统计学试题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 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 不同 ) A 倍,该指标为(10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6.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和n,在进行成组设计资 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21料的 (A)n+ n21(B)n+ n –121(C)n+ n +121(D)n+ n -221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B垂直距离最小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r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t B t

2020年医疗事业单位招聘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医疗事业单位招聘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姓名成绩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综合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题吧。加油!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关于体温的论述下列哪项正确:( C ) A、体温低于36.5℃称体温过低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常有体温过低 C、体温高于37.5℃称发热 D、无菌性炎症一般无发热 E、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常有体温升高 2、成人血压正常值:(B ) A、高压120 mmHg,低压80 mmHg B、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C、收缩压为9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 D、120/80 mmHg E、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80mmHg 3、静脉输液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检查的内容:( D ) A、液体的名称 B、浓度和剂量 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开瓶时间 E、液体的质量 4、进行下述哪项检查时,不必通知患者空腹采集血标本( B ) A、抽血检查甘油三酯 B、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 C、检查血糖 D、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 E、检查肝功能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B )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1、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乡镇卫生院独立从事医疗活动;(√ ) 2、静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90°角;(× ) 3、肌肉注射时,应选择肌肉较丰富,与大血管、神经距离相对较近的部位;(× )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脑栓塞;(× ) 5、患者男性,45岁,头晕6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门诊化验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建议生活方式为:高脂饮食;(× ) 三、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2分。)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一、绪论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红细胞计数 E.血压 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A.性别 B.体重 C.血型 D.职业 E.民族 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学历 B.民族 C.职业 D.血型 E.身高 4.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5. 统计量是指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量 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 6.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用P表示

B.大小在0~1之间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7.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是 A.避免系统误差 B.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C.增大样本含量 D.减少样本含量 E.以上都不对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用均数和标准差能用于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任意分布 2.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间距 3.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M B. G C. X D. P95 E. CV 4. 对于正态分布的资料,理论上 A. 均数比中位数大

医学统计学 练习题

1、某医院用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15分) 患者编号1234567 治疗前血红蛋白65755076657268 治疗后血红蛋白821121258580105128 2、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平均心率一般为86次/分,标准差为次/分。现有一医生测量了36名该院的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得心率均数为90次/分,标准差为次/分,试问该院活动型结核患者与一般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有无差别 3、某医院将200名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00人。甲组患者用常规治疗法,乙组患者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用一种权威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测得甲组均数为分,标准差为3分,乙组患者均数为分,标准差为4分,问心理治疗有无效果 4、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

录如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 (克)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 (克) 117015011155150 215514512110125 314010513140150 411510014145140 52352221512090 612511516130120 713012017105100 81451051895100 91051251910090 1014513520105125 5、为了研究冠心病与血总胆固醇有无关系,某医生随机收集得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请作分析。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 组别例数均数标准差 冠心病患者45 健康人46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医疗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C.细胞) A.器官B.系统 C.细胞D.组织 2.对骨的营养生长和骨折后的修复都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结构是(D.骨膜) A.骨密质B.骨松质 C.骨髓D.骨膜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3.关于脑干的组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间脑) A.延髓B.间脑C.脑桥D.中脑 4.分布于骨骼肌,受意识支配的神经是( A.躯体运动神经) A.躯体运动神经B.躯体感觉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D.内脏感觉神经 5.体循环途径是由下列哪部分射血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送到毛细血管?( A.左心室) A.左心室B.右心室 C.左心房D.右心房 6.心脏前后略扁,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形状像( B.倒置的圆锥体) A.蚕豆形B.倒置的圆锥体 C半圆锥体 D.楔形 7.在左房室口的周缘附有的瓣膜是( B.二尖瓣) A.三尖瓣B.二尖瓣 C.肺动脉瓣D.主动脉瓣 8.下列器官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D.肺)

A.心脏 B.肝 C.肾脏 D.肺 9.引导血液离开心的血管是(B.动脉) A.静脉B.动脉 C.毛细血管D.淋巴管 10.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C.细胞外液) A.体液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D.血液 11.正常成人血液中,细胞数值为4000-10000/mm3的血细胞是(B.白细胞) A.红细胞B.白细胞 C.血小板D.血红蛋白 12.胃底腺的主细胞主要分泌(C.胃蛋白酶原) A.盐酸B.内因子 C.胃蛋白酶原D.粘液1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C.小肠) A.口腔B.胃 C.小肠D.大肠 14.下列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中产生尿液的器官是( A.肾) A.肾B.输尿管 C.膀胱D.尿道 15.卵巢分泌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A.雄激素B.雌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D.孕激素 16.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描述错误的是( C.由内分泌腺组成) A.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发挥作用 B.是人体重要的功能调节系统 C.由内分泌腺组成(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D.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17.关于结缔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D.细胞间质少)

医学统计学选择题大全

医学统计学常见考题 1. 要反映某市连续5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宜选用 C A.直条图 B.直方图 C.线图 D.百分直条图 2. 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D A. 普通线图 B.散点图 C.百分分直条图 D.直条图 3. 关于统计表的列表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4.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C A.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B.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折资料 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5.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B A.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 B.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6 制作统计图时要求D A.纵横两轴应有标目。一般不注明单位 B. 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 C.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在图的上方 D. 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5:7 7. 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属于C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以上均不是 8.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D A.愈大,s愈大 B.愈大,s愈小 C.s愈大,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D.s愈小,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9. 对于均数为,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B A. - ~ + B. -1.96~ +1.96 C. -2.58 ~ +2.58 D. 0 ~ +1.96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 /L ~9.1×109 /L ,其含义是 E.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B.u 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医学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3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 , P>,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X 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X 2增大,P值减小 B.X 2 减小,P 值也减小 C.X 2增大,P值也增大 D.X 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仁卩2 B.n 仁n2 C.1 1 2 D.n 1工冗2

=c 四格表x 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40且T> 5 V40 且T> 5 >40 且1 V T V 5 V40 且1 V T V 5 >40 且T V 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 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值不变 值变小 值变大 值变小或变大 E. 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a的关系为。 值越大,a值就越大 值越大,a值就越小

值和a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值和a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值的大小与a值的大小无关 t 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 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 ________ .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本得到 列哪一样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医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含单项选择题100道、多项选择题100道、填空题100道、名词解释80道、简答题28道) (一)单项选择题(100道)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C)A. 心B.肝C.肺D.脾 2.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A.进行气体交换 B.进行水液代谢 C.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 D.进行血液循环 3.气管在4、5胸椎处分成(B) A.上下主支气管 B.左右主支气管 C.前后主支气管 D.大小主支气管 4.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C)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骨腔叫做(B)A. 鼻道B.鼻旁窦C.鼻甲D.鼻前庭 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D)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9.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B)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质,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张力,保证肺泡结构稳定性,主要 由(D) A.肺间质细胞分泌 B.巨噬细胞分泌 C.Ⅰ型肺泡细胞分泌 D.Ⅱ型肺泡细胞分泌 11.肺叶由于叶间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 12.肺的功能血管是(A)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支气管动脉和静脉 C.冠状动脉 D.腹主动脉 13.肺动脉发出的部位是(D)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14.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A)A.呼吸B.吐纳C.换气D.新陈代谢 15.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叫(C)A. 呼吸B.吐纳C.肺通气D.新陈代谢 16.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B)A. 呼吸B.肺换气C.肺通气D.新陈代谢 17.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叫(C)A. 呼吸B.肺换气C.组织换气D.新陈代谢 18.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D) A.间脑 B.中脑 C.小脑 D.延髓 19.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是(A) A.CO2. B.CO C.NO2. D.NO 20.当CO2浓度轻度升高时,可以导致(C) A.暂停呼吸 B.呼吸抑制 C.呼吸兴奋 D.以上均不对 21.轻度低氧可以导致(C) A.暂停呼吸 B.呼吸抑制 C.呼吸兴奋 D.以上均不对 22.心脏在人体位于(B) A.前纵隔 B.中纵隔 C.后纵隔 D.上纵隔 23.心脏一共有多少个腔? (D)A.1B.2C.3D.4 24.左房室瓣膜又叫(B)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25.右房室瓣膜又叫(C)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26.心脏瓣膜的主要功能是(C) A.防止血液循环 B.防止血液流过 C.防止血液倒流 D.防止血流过快 27.心脏本身的营养血管是(B) A.微血管 B.冠状血管 C.肺动脉 D.主动脉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试题精选2009-12-20 12:28:11 阅读6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 2、血管可分布于人体各部,血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类。 3、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类。 4、_________细胞发挥细胞免疫功能,__________细胞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5、泌尿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部分。 二、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人体的神经组织和淋巴组织是重要的内脏。() 2、细胞核内有DNA是遗传物质。() 3、胃黏膜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黏液。() 4、皮肤仅有保护作用和分泌排泄功能。() 5、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萎缩性胃炎是自身免疫病。()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择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成人安静时正常心率为70~85次/min D、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及激素药物的代谢 E、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 B、骨基质是钙和磷的储存库 C、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抗菌物质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 D、灭菌疫苗是人工自动免疫的重要方法 E、以上都正确 四、简答题 1、人体有哪些系统?试各举出主要器官或组织结构名称。 2、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其答案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 B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236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 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 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A5B5.5C6D10E1 2

医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2分。) 1、人体的腋下正常体温是(36 C -37 C ) 2、人体最长的骨头是(股骨)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4、患者仰卧的时间过久,最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是(骶尾)部。 5、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1、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可以在乡镇卫生院独立从事医疗活动;(V ) 2、静脉注射,针头与皮肤呈90°角;(X ) 3、肌肉注射时,应选择肌肉较丰富,与大血管、神经距离相对较近的部位;(X )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脑栓塞;(X ) 5、患者男性,45岁,头晕6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 史。门诊化验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建议生活方式为:高脂饮食;(X ) 三、多选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关于体温的论述下列哪项正确:(C ) A体温低于C称体温过低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常有体温过低 C体温高于C称发热 D无菌性炎症一般无发热 E、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常有体温升高 2、成人血压正常值:(B ) A、高压120 mmHg 低压80 mmHg B、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C、收缩压为9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 D、120/80 mmHg E、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80mmHg 3、静脉输液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检查的内容: (D ) A、液体的名称 B、浓度和剂量 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开瓶时间 E、液体的质量 4、进行下述哪项检查时,不必通知患者空腹采集血标本 (B ) A、抽血检查甘油三酯 B、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 C、检查血糖 D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 E、检查肝功能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B )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四、简答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1、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