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生于1672年,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 学习了俄国1861年改革,结合我国 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青铜骑士雕像。
多少土地? (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1)积极性: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 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 量增加了200多倍。 (4)文教: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材料一:地主有权无限期地追捕逃亡农民。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为可资以本得主到义一发 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展地积。累资本
按改革法的规定:农民为了获得一块 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缴纳高于低价 2-3倍的赎金,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 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到 1910年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 掠夺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 斯科,一百人中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2.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 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 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 “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 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 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 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 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 了兵制。
•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
——1649《法律大全》
材料二:
1、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 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 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 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