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 格式:ppt
- 大小:616.50 KB
- 文档页数:24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1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1.世界上的物质极其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某些性质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性。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
3.下图是根据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反应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请将下列各类物质按其之间的反应关系连线:[例题解析]例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锌粒、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硫酸,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它们组成或性质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2)写出它们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首先应根据它们在组成、性质、状态等方面的不同,明确分类的依据,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从组成上看,镁条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另四种物质都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从状态上看,硫酸为液体,另四种物质为固体。
从性质上看,硫酸镁和硫酸都是易溶物,另三种物质为难溶物,等等(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转化规律,可先明确上述物质所属物质类型,再根据此类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锌属于活泼金属,可与酸(或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据此可写出反应式: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 依此类推,有:2 Zn + O 2 == 2 ZnO ,Zn(OH)2 + H 2SO 4 == ZnSO 4 + 2H 2O , ZnO + H 2SO 4 == ZnSO 4 + H 2O Zn (O H )2=Z n O +H2O〔基础训练〕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A.NH 3 B.CH 4 C.NaHCO 3 D.HClO 32. 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1.2.1 物质的聚集状态(教案)高一化学教学案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教学目标:1. 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3.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例如常温常压下,水呈现三种状态,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
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质存在不同的聚集状态?[讨论并归纳]二氧化碳和干冰;氧气和贮存在钢瓶里的液氧;固态的钢铁和液态的钢水、铁水等。
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物质的聚集状态[板书]一、物质的聚集状态1、常温常压下,物质存在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固体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为什么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这与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有何联系?[归纳]物质的状态,主要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运动方式、微粒之间的距离有关。
[展示]图片1[讨论]根据图片,归纳整理出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的特征。
[归纳]固体:排列紧密,间隙很小,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有固定的形状,几乎不能被压缩。
液体:排列较紧密,间隙较小;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不易被压缩。
气体:间距很大,排列无序;不规则,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被压缩。
[投影]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交流与讨论]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 mol任何微粒的集合体所含的微粒数目都相等,约为6.02×1023个,1mol微粒的质量往往不同。
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提问]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我们都可以用摩尔质量做桥梁把它计算出来。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案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 能力方法目标: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能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3.情感态度目标: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对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阅读P2图片,思考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强调]人类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新分子和新材料还在飞速增长。
[展示]新分子和新材料的飞速增长[过渡]世界上的物质如此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进行分类研究。
那么,我们是如何来对不同物质进行分类的呢?[板书]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物质的分类[板书]一、物质的分类[交流与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空气、乙醇、水、硫酸铵、铜、碘酒、碘、氧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归纳]分类标准:(1)混合物和纯净物;(2)单质和化合物;(3)导体和非导体;(4)气体、液体和固体;(5)易溶物、微溶物和难溶物。
[板书]1. 研究物质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分类研究。
2. 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不同。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组成、状态、性能等。
化学上,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
[思考]下图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提问]请说出上述概念“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含义。
[问题解决]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1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一、 物质的分类(1) 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将物质进行分类。
(2) 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3) 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态物质。
(4) 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资分为可溶、难溶。
另外,还可以从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其他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例题】1. 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Na 2CO 3是碱B .Na 2CO 3是盐C .Na 2CO 3是钠盐D .Na 2CO 3是碳酸盐2.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 )A .Na 2OB .Na 2O 2C . NaD .CuO二、 物质的转化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课本第5页表格):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2、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规律(1)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Mg+Cl 2MgCl 2(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CaO+CO2=CaCO3(3)酸+碱→盐+水2HCl+Ba(OH)2=BaCl2+H2O(4)盐+盐→两种新盐AgNO3+NaCl=AgCl↓+NaNO3一般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可溶,反应向生成更难溶物质的方向进行。
(5)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2Cu+O22CuO(6)碱性氧化物+水→碱CaO+ H2O=Ca(OH)2一般生成的是可溶性的强碱,如CuO、Fe2O3等不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碱)。
(7)碱+盐→新碱+新盐Ca(OH)2+Na2CO3=CaCO3↓+2NaOH(8)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S+ O2SO2(9)酸性氧化物+水→对应含氧酸SO3+ H2O=H2SO4(10)酸+盐→新酸+新盐CaCO3+2HCl=CaCl2+ H2O+CO2↑一般要符合强酸制弱酸或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高一化学专题知识点归纳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一化学专题1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考点1:物质的分类(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考点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考点3: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2)、1mol 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1023个。
(3)、1mol 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单位mol -1。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5)、数学表达式:AN Nn 2、摩尔质量(1)、定义: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2)、数学表达式:n=m/M(3)、数值:当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时,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考点4:物质的聚集状态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间的距离。
固、液体影响体积因素主要为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的距离。
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V m 表达式:V m =;单位:L·mol -1在标准状况(0o C,101KPa)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mol 。
补充:①ρ标=M/→ρ1/ρ2=M 1/M 2②阿佛加德罗定律:V 1/V 2=n 1/n 2=N 1/N 23、转化关系:n 、m 、M 、N 、N A 、V (气体)、V m 、C B 、V (aq)之间的关系考点5:物质的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