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找规律—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导学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68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7单元第1课时找规律—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观察并发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变化的类型:位置变化、形状变化、大小变化等;2. 图形变化的规律:对称、旋转、平移等;3. 图形变化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和应用;2. 教学难点:图形变化规律的发现和概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的变化;(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形变化,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2)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图形变化的规律;(3)教师点评并补充,引导学生运用图形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点评练习题,强调图形变化规律的应用。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变化,尝试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解释。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对人的激励和鞭策。
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
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
这种逻辑,表面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洗脑和摧残。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
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
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只有当你有足够多的资本时,允许你失误的次数才会逐渐增加。
拥有足够多的资本,哪怕尝试个三番五次失败了,也不会伤你元气。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机遇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
这时代表面上人人机会平等,但是给穷人的机会非常有限。
王思聪失败一次不过是兴趣爱好的失败,而你失败一次则是生存生活的失败。
穷人,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因为没有钱,知识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穷人,更应该谨慎和保守,因为生活不允许你失败。
所以,越穷的人越应该保守和谨慎。
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我一无所有,哪怕失败也不过继续做穷人。
所以穷人没负担,所以穷人可以失败无数次。
这种意识是很可怕的。
人们常常有两个逻辑错误。
我认为应该避免:第一:我很穷。
失败了不过继续做穷人,所以我不怕失败,所以我失败的机会很多。
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
穷人的失败会严重降低你现有的生活质量,让你惨上更惨,雪上加霜,甚至妻离子散,走投无路。
第二:我很年轻,所以我不怕失败。
因为我时间多,所以失败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种观念也很可怕。
年轻不应该成为你失败的的借口,你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盲目、不谨慎、不负责、一叶障目。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学校班级一()班主备人参备人审核人课题找规律—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课时—总课时4-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品白、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课前预习课本第85页做一做。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图形学具、多媒体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课件出示同学们过六一的情境图,并配上(快乐的节日)这首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大屏幕上的小朋友们是怎么过六一的?现场布置的漂不漂亮?你们想不想也布置那么漂亮的地方过六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布置。
揭示课题---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学观察例题图图上有哪些图形?你能找出几种?它们分别是怎么排列的?把自己找出的图形说给同桌,并用学具把你找出的图形摆给同桌看。
看谁找到的最多。
3、展挑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看到的图形,并把它们的排列规律边说边在投影仪摆出来。
4、讲1、彩旗。
△▲△▲△▲△▲△▲△▲△▲彩旗是按一面白色一面黑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2、彩花○●○●○●○●○●○●○●彩花是按一朵红色一朵紫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3、灯笼灯笼是按一个红色两个蓝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4、学生学生是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画面上的彩旗、彩花、灯笼都是按照不同颜色有规律地排列。
5、练1、书上第89页第一题2、书上第89页第四题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彩旗是按一面白色一面黑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彩花○●○●○●○●○●○●○●彩花是按一朵红色一朵紫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
规律
1、通过观察、拼摆,由图形的变化规律探讨出数字的变化规
律;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数量的变化规律;掌握数字的变化规律。
书上第86页做一做第1题
导学步骤
1、导
第二组图:母鸡和小鸡图
这一组是按1只母鸡、3只小鸡的顺序排列的。
从数量上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观察下
面的数字,是按1、3、1、3、1、3.。
这样的
规律变化的。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第二组:按一只母鸡、3只小鸡的顺序排列的。
第7单元找规律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图形和数字简单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和数组规律,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找规律内容其实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候通过1个1个地数数、2个2个地数数、5个5个地数数,体验并描述数数过程中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探索计算中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简单图形排列规律等.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简单规律,理解规律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意识.
课时分配:
(1)找规律(1) 1课时
(2)找规律(2) 1课时
(3)找规律(3) 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单元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突出教学趣味性,体现教学开放性,把握教学重点,控制好教学“度”.
第1课时找规律(1)
(1)3,4,5,6, 7 , 8 ,9,10
(2)2,4, 6 ,8, 10 .
3.画一画,填一填.
4.找出每组中不符合规律图形,在它下面画“.
5.按照规律给图④涂色.。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找规律
第1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发现和探究更多有趣的规律吧!
教学板书
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材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教学“图形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时,以学生喜欢的“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举行联欢会”——“布置教室”——“观察教室的设计”这一过程,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增强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素材积累】
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
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例1~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3.激发同学们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大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出示:美丽的珠子图) 有一串珠子,不小心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
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同学老师给予表扬。
并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前演示:同学们举行联欢会的场最图。
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都看到了什么?(2)观察上面画面。
你从这些画面上想到了什么?根据画面上这四种事物排列的规律,每种事物排列后面一个应是什么?(3)独立完成教材第88页例1。
根据彩旗排列的规律,我们在右面的方格应选哪一种颜色的彩旗,为什么?后面三幅图你是怎么选样的?让学生说一说。
2.教学例2:摆一摆。
图1:(1)让学生根据图1动于摆一摆学具卡片,要求学生边摆边说。
(2)思考图1的物体排列有什么规律?两种物体不仅形状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完整说一说图1的排列规律。
(3)摆完一个蓝色正方体,后面一个应是什么?图2:(1)让学生根据图2动手摆一摆学具卡片。
要求学生边说边摆。
(2)图2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说一说。
(3)后面两个应摆什么?3.教学生例2:涂一涂。
4.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答案。
涂上合适的颜色,说一说你是怎样涂色的?三、课堂作业设计练习十六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