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本科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实施办法(暂行)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学分评定管理办法(讨论稿)根据《关于修订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江科大校教[2012]227号),第二课堂要求选修学分评定管理办法如下:一、修读要求、成绩评定按照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除修满必修、选修理论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以外,还须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
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主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相应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创新研究活动类,基本学分2分;第二类:社会实践活动类,基本学分2分;第三类:人文艺术体育活动类,基本学分2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评定采用等级记分制,根据学生参加活动项目的对应累计分值确定总评成绩。
成绩与累计分值的对应关系如下:优——累计分值在9分(含)以上;良——累计分值在8分(含)以上,9分以下;中——累计分值在7分(含)以上,8分以下及格——累计分值在6分(含)以上,7分以下;不及格——累计分值低于6分。
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评定成绩以“实践能力与素质拓展”(6学分)的科目名称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成绩及格及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
二、认证办法(一)认证范围1、凡具有学校正式学籍的2013级及以后的全日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外,还须同时修读满6个第二课堂学分后方能毕业。
2、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指定项目包括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论文或著作、专利、荣誉称号、等级考试(英语、计算机)或资格认证考试、参加社团或担任学生干部、文体活动等方面。
具体项目名称、分值标准、证明出具单位详见附表。
在附表所列项目中,“假期社会实践”、“听讲座”、“课外书目阅读“活动为学生必修项目。
若学生申报附表外项目,由教务处认定新增项目的有效性并确定对应分值。
3、第二课堂学分认证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主要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具体标准参见《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指定项目一览表》。
海医学〔2009〕97号海南医学院关于印发学生工作系列规章制度的通知各院、系、部、室(中心),各直属机构:为确保我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海南医学院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实施办法》等学生工作系列规章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海南医学院关于学生实行校、院系部两级管理暂行规定2.海南医学院二级院系部学生工作考核办法3.海南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4.海南医学院班级导师管理办法5.海南医学院兼职辅导员聘任办法6.海南医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工作规程7. 海南医学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本科生考研工作若干意见二○○九年七月八日主题词:学生工作规章制度印发通知发送:学院领导。
海南医学院院长办公室2009年7月8日印发(共印35份)附件一海南医学院关于学生实行校、院系部两级管理暂行规定为了构建更具活力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全校、院系部两级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建设一支专(兼)职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队伍,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工委),指导全校学生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学生工作;负责对各部门的学生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制订有关引导全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和全校学生工作计划等。
学工委由学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及院系部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代表组成。
学工委的日常工作由学生工作部负责,主要工作职责是:具体实施学工委决定,处理学工委的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开展学生工作,收集情况、草拟决定,提供学工委讨论决策。
二、建立校、院系部两级学生工作体制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工部牵头协调,以院系部为工作主体,各部门紧密配合,上下内外结合的自主、统筹、协调、开放式、外向型的校、院系部两级学生工作体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4月第二课堂活动情况
一、活动名称:“我们的校园,我们爱”废品回收活动
二、活动时间:4月6日—6月15日
三、活动地点:海南医学院学生公寓
四、活动对象:全校全体同学
五、举办单位:临床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总负责人:陈少峰
七、学分分值:
序号内容条件分值类别级别备注
1 活动组织策划者独立策划、组织开
展活动
0.15 社会实践院级
2 活动志愿者志愿服务4小时0.05 社会实践院级服务日期:4月6日
八、参与名单:
1、组织策划者名单:
杨远、陈少峰、梁丹花
2、志愿者服务4小时(含4小时)名单:
杨远、陈少峰、梁丹花、胡梦霞、贺苏霞、赵月、段榴斯、陈珍荣、涂为娟、杨丹、文倩、张艳君、袁启燕、陈敬贤、郑万玲、许善虹、罗丹虹、陈以婷、王文婷、杨永红、李亨静、易必兴、陈儒孝、李周洁、徐娇媛、邢惠玲、田晓梅、周慧友、陈世锔、陈敬贤、周晓云、徐娇媛、黄利根、侯杨、高丽珊、孙鹏超
临床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3年5月20日。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8月第二课堂活动情况一、活动名称:2013年暑期临床见习实践活动二、活动时间:7月19日至8月20日三、活动地点:医院(见习者自选)四、活动对象:在校学生五、举办单位:海南医学院教务部六、负责部门:临床学院团委七、总负责人:李萌杰(范琼、邹智、颜剑波、陈彬彬、张婧娴)八、学分分值:九、见习人员名单:10临本一:万文兴、孔繁桂、巴艳雨、方敏、王伟悦、王明远、王剑、王嘉诚、王慧静、冯杨、叶金丽、甘欣欣、叶丰源、龙永术、刘立原、刘健、刘婉婷、刘蒙蒙、刘韶东、孙航、朱云杰、朱旭红、朱彦儒、江勃韬、江颖浩、杨波、杨腾、汪大伟、汪唯毅、邹传开、陈运逢、陈国珠、陈诗诗、陈涛涛、陈述娜、陈思齐、陈美君、周友红、林倍如、林家乐、罗贤涛、罗族奋、罗继敏、范秀青、姚思晨、许振发、何彦伯、何春柳、吴嘉琦、宋婷婷、张广瑞、张雯、张静、张馨、李珍艳、李甜、李雪、李强、李惠琳、李舒宇、杨坤、胡杨雪、倪俊武、倪鑫、唐明旸、莫新尖、郭丽、符克有、符思倩、黄进聪、景泽钦、傅启全、温海玲、葛宏业、董长女、韩汝霞、潘显梅、成凯、魏凡策、储岳宁、张溪纯、祁建树、凌浩10临本二:翁文霞、郑晓乾、任银苹、苏炳凤、张程圆、王程悦、高丹、谢如雯、石良丽、郑婷、骆彦霏、袁林杨、邹素香、高胤群、王小娜、吴惠莹、曾甜、甄诚、宋彩虹、高荣、张美辰、杨修文、梁飞杨、郭静、王雅坤、陈苗、刘敏、林健英、左常茜、王海悦、张佳毓、韦珊、张金金、温林燕、陈海妹、卢叶晨、张怡、文姑、杨诗慧、陈芳仔、符尧天、李朝章、李道明、赵鋆、王金昌、王蒙、徐灿超、曾阳涛、林黎、张阳顺、马世佳、余秋男、严树武、朱雨亭、杨杰、张智、梁如雄、钟育祥、曹天雄、张娇建、谢斯琦、廖宝栋、符芳刚、雷振林、鲍童、林世强、蔡笃勇、陈晨、崔永、田志强、符雄明、周龙贵、韩杰俊、黄剑、符圣亮、彭浩、吴玄豪、苏明昌、夏子翔、陈逍堃、黄侯栋、谈家瑢10临本三:任睿、杜晶、李小红、祖海越、曾理、王超焌、王钰璐、綦苗苗、贾羊羊、郑惠端、吴坤卫、韦珍平、吴小娜、陈少锋、张维、王春丽、黄茂乙、祁元芬10临本四:黄丹丹、许娇玉、陈雪蕾、王小萍、张敏、黄万里、许振伟、黄垂直、吴时燕、方其磊、高彪、周吴、郑明宏、范永豪、黄芳芳、吴淑进、文玲、蔡捷捷、梁薇、吴小珠、王小娜、叶定宏、苏玉花、梁慧敏、王英娘、张敬春、林正梅、邢雷虹、陈立敏、文涛、黄奕芳、郑茹、陈昌蓉、许海波、王光付、李秀宽、吴小兰、潘红宇、唐甸健、王子铭、叶堃榕11临本一:焦志雄、王亚男、章筱宇、石鑫鑫、石昊、李景岩、李霞、李梅巽、林子艳、朱娇蓉、赵滋禾、王献君、袁绍萍、张坤、江晓辉、牛云云、蒋泽灵、林丹花、张华、张康丽、黄世君、张静薇、曹捷辰、林良志、代余多、张风云、蒋佳慧、张娇、孙乙丽、宋丹丹、吴天、彭亚茹、李朝霞、王永宽11临本二:高楚伊、黎冠花、高菡、黄显雅、黄思怡、阳爱群、王先正、吴文昊、巫湾、刘东岩、石挺飞、范译文、高琪、赵瑞丹、莫海笛11临本三:谭仁康、周俊杰、肖春燕、李叶雨、王雯、张学娟、万柳芳、李仲洋、陈正阳、刘云龙、魏占道11临床心理:周翠11影像:张筱、田博岩、李嘉欣、张静、刘海丽12临本一:肖真、肖静、王一博、郑慧敏、刘佩12临本二:何健桃、羊良旺、周硕12临本三:杜静、陈丹12影像:钟冰超、林贤临床学院团委2013年9月23日。
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学分评定管理办法(讨论稿)根据《关于修订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江科大校教[2012]227号),第二课堂要求选修学分评定管理办法如下:一、修读要求、成绩评定按照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除修满必修、选修理论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以外,还须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
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主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相应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创新研究活动类,基本学分2分;第二类:社会实践活动类,基本学分2分;第三类:人文艺术体育活动类,基本学分2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评定采用等级记分制,根据学生参加活动项目的对应累计分值确定总评成绩。
成绩与累计分值的对应关系如下:优——累计分值在9分(含)以上;良——累计分值在8分(含)以上,9分以下;中——累计分值在7分(含)以上,8分以下及格——累计分值在6分(含)以上,7分以下;不及格——累计分值低于6分。
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评定成绩以“实践能力与素质拓展”(6学分)的科目名称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成绩及格及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
二、认证办法(一)认证范围1、凡具有学校正式学籍的2013级及以后的全日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外,还须同时修读满6个第二课堂学分后方能毕业。
2、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指定项目包括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论文或著作、专利、荣誉称号、等级考试(英语、计算机)或资格认证考试、参加社团或担任学生干部、文体活动等方面。
具体项目名称、分值标准、证明出具单位详见附表。
在附表所列项目中,“假期社会实践”、“听讲座”、“课外书目阅读“活动为学生必修项目。
若学生申报附表外项目,由教务处认定新增项目的有效性并确定对应分值。
3、第二课堂学分认证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主要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具体标准参见《本科培养方案第二课堂要求选修指定项目一览表》。
管理学院2011-2012学年度活动方面第二课堂学分分值一览表
注:1、学生干部户外趣味越野拓展训练、新老干事交流会、“三下乡”成果展示会、“文明大行动”动员大会、“五四”表彰大会等均不算在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范围内。
2、参与由学院组织观看的活动的学分一学年只计算4次,即观看校级活动上限为0.2学分,观看院级活动为0.1学分(注意:该类学分是在学院通知观看活动属于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范围的情况下,方可申请)。
3、没有特别说明的项目均按照《海南医学院本科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执行。
共青团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委员会
管理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小组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第二课堂学分制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每个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累计取得8个第二课堂学分方可获得学位证书。
第三条
第二课堂学分必须通过科技、文化、体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或以“科研与创新奖励学分”来获得或与以专业选修课的学分(超出培养计划中规定的专业选修课学分)、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课程学分冲抵,但冲抵学分不能超过4个学分。
第四条
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工作由班级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完成,学生每学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材料(各种证书、活动通知、获奖证明等)及第二课堂学分审批表由辅导员(班主任)审查并统计所得学分,同时将上述材料的复印件存档保存。
用附表2的形式制成电子文档。
辅导员(班主任)在每学期初向学生通报其第二课堂学分的取得情况,并督促学生制定完成第二课堂学分的计划。
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学期的5月10日之前将学生所得第二课堂总学分情况报学院审核后由教务员录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第五条
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的参考标准:
(一)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科研与创新”学分依照《华东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奖励学分制度管理办法》认定。
(二)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文艺、体育及社会实践学分参照《第二课堂活动学分统计明细表》认定。
第六条
学校各部门应积极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条件和场所。
第七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办法自2004级学生起实施。
附件一
海南医学院本科学生
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实施办法(暂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我校实践教育教学新形式和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海南医学院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教育计划的原则性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按学分考核,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自2011年9月起,学校及各院、部(系)在推优评奖工作中应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所获学分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我校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时,必须认真参考本办法,在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第二条教务部和校团委素质拓展认证中心(以下称认证中心)是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第二课堂学分的审核、确认、检查等工作。
各院、部(系)认证中心负责本单位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工作,团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
同时,要结合专业特色,合理规划和指导各年级学生修学第二课堂。
第三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分为四大模块:人文素养1学分、创新创业1学分、科研实训1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其中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占1学分)。
第四条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若是相同项目重复获奖,则取项目最高分,不重复计分。
第五条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分值比例取得四大模块至少5学分(四年制4学分),方可毕业。
每学年必须修满1学分(一学年学分最高以2学分计),否则不能参加年度评优。
特殊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由团委认定。
第六条各院、部(系)认证中心根据《海南医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申报表》认证学生素质拓展申报项目,同时登记所得学分。
第七条各院、部(系)认证中心每学年统计两次(6月、12月)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学分情况。
各班团支部书记在审核日期前,收齐并上交所在班团支部《海南医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申报表》及其他相关申报材料。
第八条各院、部(系)认证中心在收到各班团支部上交的材料后,对可得分的项目给予审核计分(5个工作日内完成,未通过审核的材料暂不退还)。
未被通过的申请者可在反馈期(7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提供新的证明材料,由所在认证中心指定协调员复核。
第九条学校认证中心每年统计并公布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学分情况,并在学生毕业认定时统计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学分情况,报教务部审核。
第十条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实行班级,院、部(系)和学校三级申报、审核制度,不得任意更改。
各级审核结果均应在网上或公告栏公布,以便互相监督。
第十一条学校认证中心将对第二课堂各项活动进行检查与总结,学生要互相监督,发现问题,由所在院、部(系)团委等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凡弄虚作假者,查实后将严肃处理,包括取消该项目所得分数,并对有关人员进行校内通报批评。
对二次以上违反规定者(包括跨学年累计),取消一学年所有学分。
第十二条第二课堂学分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管理。
第十三条教职员工承担第二课堂教学任务的工作量计算及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教务部、校团委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与2009版本科教育计划同期实施,高职高专教育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