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08 MB
- 文档页数:26
LIBERAL ARTS FANS2019年第18期教育教学386本节课按四个环节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跃课堂气氛,预设教学目标得到较好实现。
印象深刻的几个环节如下所述。
导入环节,播放“2017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读书倡导篇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并引导学生谈观后感,用唯美的画面和舒缓的音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
展示环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文字、图片、歌曲等不同形式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从多个侧面认识阅读,感悟阅读的意义。
一、阅读之回忆篇1.你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2.结合自身的阅读情况,谈谈你对视频中主持人观点的理解。
几位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阅读心得,道出了阅读的意义:喜欢看各类小说,用它调剂单调的学习生活,丰富精神世界;喜欢看《意林》等杂志,了解人生百态,品味世间温情;喜欢沈从文的散文,感受文学之美。
其他学生,有的以朗诵方式表达对阅读的喜爱之情,有的以歌唱方式诉说阅读的重要性。
尽管朗诵和唱歌一般,但不难看出学生的认真与用心,他们早早准备好了内容,还专门找语文和音乐老师指导。
最后,教师小结并引用视频中主持人的观点,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二、阅读之感悟篇在我们阅读的书籍中,总会有那么一本让你印象深刻、热血沸腾的,能陪你度过艰难时光的书,你的是哪本?它的什么方面深深影响着你?教师用视频中主持人的观点“阅读,让人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小结。
随后,与学生分享对自己影响至深的歌曲《精忠报国》,并带动学生跟着《精忠报国》MV 边看边唱。
透过MV,师生看到了祖国的强军建设、辉煌成就,一个个新的突破、质的飞跃,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师生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优秀文化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师生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三、阅读之思考篇合作探究:结合视频中主持人“在书中,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思想共舞。
”这句话和网络上疯狂粉丝的行为(PPT 投影),思考:与优秀人物为伴,我们应在哪些思想上与他们共舞?有学生提到:“我们应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以优秀人物为榜样,树立正确三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如果时间充裕,让学生围绕“追星,到底追什么?”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追星的意义,以及与优秀人物思想共舞的本质,也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帮助[2]。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框框练·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教师版 ----1.(2020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延伸,一大批优秀国产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也纷纷走红世界。
这些作品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直抵人心,刷新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效传播和建构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这表明()①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②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③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④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A 我国一大批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等传递着中国精神、价值观,刷新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效传播和建构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这表明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①②正确。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同步增强”的表述不当,排除③。
④过于夸大了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2.(2020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
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
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2.A 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A正确。
B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材料中没有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C错误。
需求层次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D错误。
3.(2020西夏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困难的时候,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
专题八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一、必知五个核心概念1.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主要是看它是不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否则就是非文化现象。
另外,文化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民族节日: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4.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5.全面理解传统文化1.文化与经济、政治2.文化的多样性纵连横比3.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4)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4.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深刻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必明三个基本理论1.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
(2)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