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刘禹锡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48 KB
- 文档页数:3
《浪淘沙》原文及鉴赏《浪淘沙》原文及鉴赏浪淘沙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刘禹锡诗鉴赏“浪淘沙”是唐代民间歌曲之一,后来变成了词牌名称。
刘禹锡被贬夔州期间,学习民歌体,写了《浪淘沙九首》,内容多是写蜀地的淘金劳动。
它与《竹枝词》等诗,在诗人集中归在乐府类。
这里选的是第六首。
诗的开头两句“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描绘了一群妇女淘金劳动的情景:清晨,雾气笼罩大江,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散天开,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澄澈江水中的小洲。
这时,三五成群的淘金妇女结伴而来,她们捋起衣袖,赤着双脚,挤满在“江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
“江隈”,江边弯曲的地方。
江中金沙,往往夹杂在泥沙当中,江岸弯曲处水流缓慢,容易沉积,所以淘金的`妇女便挤满在那些地方。
一个“满”字,写出了淘金妇女众多。
后两句即景抒情。
诗人看到淘金妇女这种艰苦的淘金场景,不禁感叹起来:“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原来美人头上的首饰和王侯手中的印玺所用的金子都是这些淘金妇女辛辛苦苦地从“沙中浪底”淘洗出来的。
这里诗人只是就事喟叹,并没有生发议论,然而从这两句喟叹中,不难看出诗人的态度,他对那些在“沙中浪底”的淘金妇女表示了关切和同情,对那些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生活奢华的富贵者予以鄙视讽刺。
诗的结论很清楚:富贵人家男女所享用的以表明自己权势的物件,都是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来的。
题材很广,反映劳动人民疾苦之作也不少,但所写的多是男子的劳动,写妇女的极少。
此诗写淘金妇女的艰苦劳动,在题材上当属少见。
此诗内容较丰富深刻,但用语简约。
头两句寥寥十四字,就描绘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淘金妇女江中淘沙拣金的画面,表现出了她们劳动的艰辛。
后两句就事直书,并不议论,而议论自见。
笔墨不多,却言简意明。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 有一首诗中说: “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 通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 织女为天上仙女, 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 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 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 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 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 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 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1/5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 赞扬它们冲风破浪, 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刘禹锡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浪淘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这首诗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了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也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描绘了黄河的蜿蜒曲折和波涛汹涌。
黄河流经万里,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在风浪的簸动下,从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
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后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则是诗人的想象和向往。
他想象自己能够沿着黄河直达银河,与牛郎织女一同前往他们的家中。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银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喧嚣,到达一个宁静、美好的彼岸。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境开阔: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和壮丽的景色,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遐想。
2. 生动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如“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直上”等,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富有想象力: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黄河与银河联系起来,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4. 情感真挚: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在遭遇挫折时的豁达和乐观。
总的来说,刘禹锡的《浪淘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首诗对于我们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以及欣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你知道《浪淘沙》讲的是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1导语:《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
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原文浪淘沙①九曲②黄河万里沙③,浪淘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⑤去,同到牵牛织女⑥家。
注释①浪淘沙:古代歌曲名。
②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③万里沙:指长长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④簸:颠簸摇荡。
⑤银河:天河。
⑥牵牛织女:星名。
指牵牛星、织女星。
解读翻译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夹带着万里黄沙,狂风掀起滚滚波涛,如同来自天涯。
如今,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高空的银河,同它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家赏析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时的磅礴气势。
诗的前两句运用夸张,诗人仿佛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一眼看尽,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奔流过来,带着万里的泥沙,颠簸着,呼啸着,给人感觉好像眼睛里面都是黄河的身影。
后两句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带着狂风巨浪,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全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非凡的气势。
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要像黄河奔流一样,拥有不摄艰难险阻、永远奋斗追求的'精神。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2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这首诗的赏析急啊要完整一点啊谢谢啊最好有写作背景语文七情HNJL2014—11—12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浪淘沙刘禹锡诗意及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 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 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浪淘沙刘禹锡诗意及赏析,欢迎阅 读。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②, 浪淘风簸自天涯③。
如今直上银河去④, 同到牵牛织女家⑤。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二十二岁 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
随即与柳宗元 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 (今湖南常德) 司马。
十年后,相继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
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检校” 是加官的名称),兼太子宾客,在洛阳常与白居易 唱和。
刘禹锡就是中唐的进步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著名诗文家。
他有 不少诗篇讽刺当时腐败的政治, 抒发自己被排挤的积愤, 表现了要求改革的斗争 精神。
其诗风格雄浑、意境丰富,有些仿效民歌的作品更为清新活泼。
他积极支 持韩、柳的古文运动,反对写作“沉溺于浮华”。
他的散文 思路清晰,简洁晓畅,说理文论证周密,深入浅出。
著有《刘梦得文集》。
[注释] ①浪淘沙:原就是民间的曲名。
②九曲: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
③浪淘风簸(bǒ):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
自天涯:从天边来, 指黄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 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⑤牵牛、 织牛: 即牵牛星、 织女星。
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 织女, 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译诗]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 来。
如今诗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银河,同黄河一 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
[赏析] 《浪淘沙》 组诗共九首, 此其第一首。
刘禹锡《浪淘沙九⾸》赏析刘禹锡《浪淘沙九⾸》赏析 《浪淘沙九⾸》是唐代⽂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还是唐朝教坊曲名。
以下是⼩编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九⾸》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浪淘沙九⾸ 其⼀ 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织⼥家。
其⼆ 洛⽔桥边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东流虎眼⽂,清淮晓⾊鸭头春。
君看渡⼝淘沙处,渡却⼈间多少⼈。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将斜。
衔泥燕⼦争归舍,独⾃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照澄洲江雾开,淘⾦⼥伴满江隈。
美⼈⾸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涛声吼地来,头⾼数丈触⼭回。
须臾却⼊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 莫道谗⾔如浪深,莫⾔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苦,吹尽狂沙始到⾦。
其九 流⽔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
令⼈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第⼀⾸演绎神话传说;第⼆⾸⽤象征⼿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写游⼦情怀;第五⾸描绘锦江风情;第六⾸揭⽰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描绘钱塘江潮;第⼋⾸写迁客情怀;第九⾸再写世事流变之理。
注释 1.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
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夏,寻找黄河源头。
张骞⾛了⼀个多⽉,见到了织⼥。
织⼥把⽀机⽯送给张骞。
骞还。
同书⼜载:织⼥是天帝的孙⼥,长年织造云锦。
⾃从嫁了⽜郎,就中断了织锦。
天帝⼤怒,责令她与⽜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初七之夜相会⼀次。
2.洛⽔:黄河⽀流,在今河南省西部。
唐敬宗宝历⼆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
晚年⼜以太⼦宾客⾝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岁病逝于洛阳。
此⾸⾔及洛⽔桥,应是在洛之作。
3.琼砂:美⽟般的.砂砾。
4.⽆端:⽆缘⽆故,突然间。
5.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江苏⼊淮河。
浪淘沙其一原文注释及意思
原文:
浪淘沙·其一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小学生必背古诗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诗。
下面是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浪淘沙(刘禹锡)原文及解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解说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刘禹锡《浪淘沙》全文刘禹锡《浪淘沙》全文刘禹锡的《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刘禹锡《浪淘沙》全文,欢迎大家阅读!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作者: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⑴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
后也用为词牌名。
⑵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漉:过滤。
译文: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赏析: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内容多是写蜀地的淘金劳动。
此篇是第八首。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诗人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
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
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
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如果把作品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
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的翻译浪淘沙古诗翻译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文大意:弯弯曲曲的黄河卷着万里泥沙而来,在风的推动下,翻着巨浪,好像来自天涯。
现在我要迎风破浪,沿着黄河上溯到天上的银河,也许就能找到牛郎和织女的家。
赏析:这是一首抒怀诗。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黄河的壮丽图景。
后两句展开奇特的想象,写诗人要溯黄河而上,去拜访牛郎织女,表达了诗人为追求理想准备迎难而上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总体格调是沉郁的,但是全诗很有气势,想象丰富,借用神话传说,更使得全诗有幽默、浪漫之感。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沙》刘禹锡唐诗原⽂阅读翻译赏析作品原⽂浪淘沙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织⼥家。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沙》刘禹锡唐诗原⽂阅读翻译赏析作品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刘禹锡、⽩居易,其形式为七⾔绝句。
后⼜⽤为词牌名。
⑵九曲:⾃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很多。
⑶万⾥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量泥沙。
⑷簸:掀翻,掀起。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天涯:来⾃天边。
李⽩有⼀⾸诗中说:“黄河之⽔天上来”。
古⼈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⑹如今:到今天,直:径直,去:不是到什么地⽅去,⽽是离开此地。
(7)牵⽜织⼥: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古相传,织⼥为天上仙⼥,下凡到⼈间,和⽜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七⽇的夜晚相会⼀次。
牵⽜:即传说中的⽜郎。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沙》刘禹锡唐诗原⽂阅读翻译赏析作品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江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
全市下辖11个区,总⾯积6597平⽅公⾥,2013年建成区⾯积752.83平⽅公⾥,常住⼈⼝818.78万,其中城镇⼈⼝659.1万⼈。
“江南佳丽地,⾦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古都之⼀,有“六朝古都”、“⼗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的政治、经济、⽂化中⼼,拥有厚重的⽂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古以来就是⼀座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枢”、“东南第⼀学”的美誉。
截⾄2013年,南京有⾼等院校75所,其中211⾼校8所,仅次于北京上海;国家重点实验室25所、国家重点学科169个、两院院⼠83⼈,均居中国第三。
浪淘沙其一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浪淘沙其一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注释: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4、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5、浪淘:波浪淘洗。
6、簸:掀翻,上下簸动。
7、自天涯:来自天边。
8、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9、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浪淘沙·其一》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其一》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
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
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古诗《浪淘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你知道《浪淘沙》讲的是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篇1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注释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赏析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钱塘江,又称为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
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原文
【唐】·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
②九曲:形容弯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指黄河漫长,夹带着大量泥沙。
③浪淘风簸(bǒ):形容黄河风浪很大,汹涌澎湃。
自天涯:从天边来,指黄
河源长流急,如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④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
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⑤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
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住在银河两岸。
翻译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
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作品赏析
《浪淘沙九首(其六)》《浪淘沙九首(其八)》
诗人遭受谗言,蒙冤外放,愤慨痛苦之中志向未改,信心不摇。
坚信谗言总会破灭,真相总要大白。
因此他对自己所受的蒙难持一种达观态度,这首小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感情和心态。
前两句说不要认为谗言像海浪一样深,也不要说迁客像沙子一样随海浪沉浮。
后两句说淘沙虽然很辛苦,但就是这样的辛苦付出才会收获黄金的回报。
谗言如浪,迁客似沙,大浪可以把沉沙扬起又抛落,沉沙受到巨大的折磨,但也就在无数次的起伏升降之中,沙泥被冲走了,滤掉了,埋葬于其中的金子才得以显现出来。
迁客那高尚的品格情操也会在这无数次的磨难当中显露出来,迁客自身也便锻炼得更加坚强。
这就是大浪淘沙的道理,就是烈火现真金,士穷节乃现的道理。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作品赏析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
此借潇湘泛指湖南带。
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
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
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与《竹枝词》相比,此组诗中民歌情味减少,文人气息增多。
这是组诗中第九首,写世事流变之理。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组诗作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作者: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家里做客吧。
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地方很多。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源头和天上银河相通(6)牵牛织女:银河系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牛郎。
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厌恶和对美好生活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憧憬。
这种浪漫理想,以豪迈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作者歌咏九曲黄河中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句意思: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作品原文浪淘沙⑴九曲⑵黄河万里沙⑶,浪淘风簸⑷自天涯⑸。
如今直上银河去⑹,同到牵牛织女(7)家。
作品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⑶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簸:掀翻,掀起。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⑹如今:到今天,直:径直,去:不是到什么地方去,而是离开此地。
(7)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作品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作品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20xx年建成区面积75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78万,其中城镇人口659.1万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浪淘沙刘禹锡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词语意思: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3、天涯:天边。
4、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5、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
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句子意思: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
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
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
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
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
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
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