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训练课程总结共31页
- 格式:ppt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31
华农农事训练总结早听说过我们这届有农事训练,一开始大家都是不解甚至厌恶,插秧捉虫跟设计规划有啥关系?想着这课能逃就逃。
然而随着课程的开展,我们的看法悄然改变。
原来农学不是只属于乡下人干的体力活,而是充满了动植物、化学知识,对国家的兴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而且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住在市区的人来说是一个很新鲜很有意思的科普学习课程,是的,从每天课上同学们的笑容中可以看出,我们慢慢开始喜欢农事训练了。
第一天上午,动物科学学院的黄志君老师在教三给我们举行了动员大会于安全教育,满是自豪地介绍了动科学院。
我们了解到,动科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国家非常重视,拨了大笔的款给全国高校做研究经费,华农也不例外,动科学院经费充足。
然而国家缺的是人才,由于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第二三产业,追求体面的工作和高的地位,对搞农业不屑一顾,某位华农退休老教授甚至拿出几十万积蓄做奖学金激励蝉学学子,如此现状令人担忧。
然而华农学子。
然而总有人不怕他人的轻蔑眼光,坚持走着自己喜欢的路。
不单是崭新的院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更从动科老师那敬业的态度可以看出,动科一定是个出人才的学院!真的,这几天动科老师们上课那种认真负责、热心谦和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本专业的热爱,让我们很敬佩,仿佛在上专业课一样。
我们还了解到,华农与一些农事企业有很深的合作,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并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也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如温氏企业,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养猪公司基础上,由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实业发展总公司、新兴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于2002年共同出资发起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6.4亿元,现有员工8000余人短短8年间,其总资产便达到25亿元。
温氏集团的许多技术骨干便是华农的老师或学生,这种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模式成为了一种典范。
下午,我们去了解了鲜蛋的构造与品质鉴定。
农事训练总结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们这周在动物科学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在农事训练周进行了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家禽的品种与鉴赏,宠物鉴赏,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桑技术应用与文化第一天踏进动科学院的教学楼,我们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
一走进教室,我就被桌面上几个小又白的蚕茧吸引了,老师介绍说,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
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
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
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
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
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
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
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
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
中国、日本、印度、前苏联和朝鲜是主要产丝国,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
老师还介绍了如何用燃烧法辨别真正的蚕丝。
在教室的四周,介绍了许多关于蚕丝的知识。
蚕丝是古代汉族文明产物之一,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
丝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下午我们学习了不同品种的家禽,通过老师丰富的PPT展示,我了解到原来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鸡也大有学问。
鸡分为许多种,有蛋种,斗鸡,还有专门产鸡肉的品种。
老师还介绍了许多美丽的,外形奇特的鸡,并教我们如何辨别鸡的公母。
从外形尺寸来说:相对于公鸡,母鸡的外形尺寸要小。
相对于公鸡,母鸡的齿孔不规则或深浅不一。
第二天我们在教室中鉴赏不同的宠物。
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不同品种的猫和爬行动物。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感想传承华农精神,践行农事训练一周如茶似火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已悄然结束,带着不舍的心情在教三做完了农事训练的一周总结。
不舍的是老师教会我许多的知识,未能进一步进行丰富及加强学习和老师那课堂上精彩的教学内容,这让我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但是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将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更加深层次的探讨知识。
为什么开设农事技能通识训练呢?我校作为全国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以农为主体,为了促进非农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非农学生的视野、拉近非农学生与农业科学的距离,学校立足农业科学传统优势,借助农业科学强大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一名农业院校的学生,即使农业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修课,可是了解基本的农业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和爱校意识。
事实上,学校的这一开设成果斐然,非农科学生通过本周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层次认识农科,认识学校的丰厚底蕴,更加为学校的丰硕科研成果和惊人的教学成就感到深深的自豪,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能力,也为今后走上社会工作增加了一份坚实的基础。
首先,刚刚得知课程安排时,我还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工科的学生要大老远跑到动科院楼去学习不是本专业的知识,而且,是每天都要去,作为一名每天只有一节课的我感到不解,但是当我到达崭新的院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经过一周的学习,更从动科老师那敬业的态度可以看出,动科一定是个出人才的学院!真的,这几天动科老师们上课那种认真负责、热心谦和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本专业的热爱,让我们很敬佩,仿佛在上专业课一样。
我们还了解到,华农与一些农事企业有很深的合作,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并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也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这也让我深感华农的强大,而我作为一名华农学子的自豪,学校和合作公司互惠互利,也为我们即将毕业的本科学生多一个选择。
农事训练个人总结在新学期的第五周,我们终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次农事训练。
农事训练,素来被美其名曰华农特色,大家对此都是又忐忑又期待,忐忑是怕会很辛苦,要做很多自己平时懒得做的事情;而期待,无非是因为可以接触到平时学不到的内容,脱离枯燥无味的课堂和繁多的作业,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景观。
实际上,对于农事训练,我们没接触前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在华农红满堂的论坛上搜了一下,还有人问是不是要去种田。
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跟我说起他们农事训练去增城看牛,而我更希望的是可以走走山水,观看自然风光。
我的专业是园林,平时喜欢看山看水,去看美好的景观还有各种树木花卉,但没想到农事训练的安排表下来,居然都离不开动物科学学院,这让我心里颇有些失望。
但事实却不像我预想的那样,农事训练还是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
在这一周的农事训练里,我们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在意的小知识,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是什么血型,兴奋地跟身边的同学分享比较;我们第一次学会用蚕茧缫丝,并为一个小小的蚕茧能绕出那么多圈的蚕丝而感到惊奇;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奶牛,一个个兴奋地去路边摘稻草喂给它们吃……这些体验,大概是没有农事训练的其他学校的学生所无法体会的吧。
但同时,却也是身为华农学子一份宝贵的经历。
周一早上,我们赶到第三教学楼,迎来了这次农事训练的动员大会,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开始了解农事训练的目的和意义,知道接下来几天我们到底要去些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任务。
学校之所以开设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这项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农事实践活动,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增强学生对农事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培养非农科专业学生的农事意识、“识农、尊农、爱农”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关注“三农”发展,拓宽专业思路与视野,提高素质。
那天下午,我们进行了动物血型鉴定和遗传的知识教育,其中很多知识都是高中生物学过的,油然生出一股熟悉感。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去看了关于肉猪养殖的视频,了解了我们所食用的猪是怎样杂交选育、配种繁殖的;也看了猫、狗、兔等的养殖视频,从视频中去了解平时常见的动物,懂得怎么饲养照顾宠物。
农事训练总结报告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于本学期第九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的课程学习。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我按照课程要求,有效完成了课程的相关实验;并且在训练的过程过程中通过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深化了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通过此次农事训练,我对农作物的各种情况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也学到了以前所没有的学习到的知识。
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每天都有很多新的体会,新的想法。
现总结如下:一、农学概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知道了有关农学的各种概念和理论。
比如说:农学的定义、生产地位与作用、特点;世界及我国的作物生产概况;作物的十二大起源中心与分类;我国的十大种植业分布区以及种植制度等。
通过此次课堂学习,我对于农学的一些概念性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于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认识。
并且通过对农作物相关图片的直观学习,我认识了许多种农作物,对它们的生长习性、特点、用途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田间实习周一的下午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作物田里。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农作物和蔬菜,并对它们的生长要求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比如竹芋,比如魔芋,比如蓖麻······周二下午和周三上午老师则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关于水稻的知识,并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水稻。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认识了一些水稻品种;了解了一些水稻的病虫害知识;并学习到了一些关于水稻的育种、栽培和收割等知识。
并且在周三上午的室内学习中,通过对不同大米的亲口品尝让我知道了该如何区分大米的优劣;在视频学习中,我又了解了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艰辛历程,并为之感动!周三下午和周四上午老师主要带领我们学习了关于甘蔗的知识。
周三下午我们主要学习了甘蔗的起源、分布、种植情况、生长习性、功用以及比较不同品种的甘蔗。
农事训练总结报告2014级公管类这个学期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与安排下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农事技能训练。
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学习这门农事课程,不仅有利于加强我们这些非农科学生了解我国的现代农业知识,也培养了我们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
每一天的农事训练,班上每位同学非常兴奋地学习,因为能接触到农事领域的知识。
我们就怀着紧张又兴奋心情迎接这一周的生活。
家禽的模块是我们进行农事训练接触到的第一个模块,我们满怀着激动跟期待迎来了这次的训练。
老师大概地给我们介绍了家禽的种类、生活方式、饲养以及产蛋等。
虽说家禽在我们看来是接触的最多的一类动物了,但是我们并不了解餐桌下家禽,理论课结束后,老师领我们到华农的实验动物中心,同学们兴奋地穿上白大褂,带上口罩跟手套,与鸡来了个亲密“亲密接触”。
这一次的训练不仅让我们拓宽了知识面,触摸到我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更是让我们了解培育一个物种的不易,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成败。
缫丝剥茧与真丝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1.一粒堞:将蚕茧浸在热汤盆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
利用水、蒸汽、热能及某些化学助剂等的作用,促使茧丝外围的丝胶适当膨润和溶解,以减少茧丝相互间的胶着力,从而使堞丝时茧丝能连续不断地顺序离解。
2.燃烧法真丝鉴定:蚕丝在燃烧时有烧羽毛味,难以续燃,会自熄。
灰烬易碎、脆、蓬松、黑色。
人造丝(粘胶纤维)燃烧时有烧纸夹杂化学味。
续燃极快。
灰烬除无光者外均无灰,间有少量黑色灰。
二、材料与用具:蚕茧,检尺器,煮茧笼,小钢盆,烧杯,电炉,温度计,打火机等。
三、方法:1.煮茧煮茧温度与时间2.抽丝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在丝筐上。
转动转轴,就能得到漂亮丝滑的蚕丝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班再次到动物科学学院实验楼上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的课。
作为文科类学生,第一次到大学理科实验室上课,看到实验器材与实验设备,感到十分新奇与兴奋。
老师十分生动有趣地给我们讲解鸡蛋的构造、如何鉴定品质,如何区分受精的了鸡蛋和食用鸡蛋以及蛋的数据的测量。
农事训练个人总结计划报告计划一、引言农事训练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践锻炼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可以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人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农事训练,现在将对此次训练进行总结,并制定个人计划报告。
二、总结1.学习情况在农事训练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农田作物的种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通过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需求和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同时,我还学习了农业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农作物栽培技术和土壤肥力管理等。
2.问题及解决方式在农事训练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对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疾病防治方法不够熟悉,导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我主动向老师请教和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其次,我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对于土壤性质和肥力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了一些技术操作上的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参观实地土壤研究和请教专业人士等途径来加强学习。
3.收获与启示这次农事训练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首先,我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农业技术操作的技巧和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实操能力。
其次,我也深刻认识到农业生产管理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决策和创新的紧迫性。
农业生产现代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而这次农事训练也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将来从事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管理的意愿。
三、个人计划报告1.学习目标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和理论水平。
具体来说,我希望能够系统学习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经验不断积累,提高自己农业技术操作的熟练度。
此外,我还计划加强对于土壤肥力管理和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决策能力。
2.学习计划为了实现上述学习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深入学习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参加农业科研和生产管理培训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找机会参加实践项目,积累更多的实操经验;-与农业专业人士保持交流和请教,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农事训练总结导言:在最后一天的总结会议上,很多同学上台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在整个农事训练课程中的所感所悟。
尽管我们的课程大致都是一样的,但是,就像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只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获。
有的同学说,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最有意思,因为蚕蛹圆圆的,又绵绒绒的,超级可爱,而且还是实验课,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抽丝,很有意思。
但是,也有同情心爆满的同学伤感,蚕虫那么可爱,却要作茧自缚,被我们弄死了,有点残忍。
有的同学建议,学校应该让我们更多地走到基地去,直接点接触这些事物,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感悟农事的乐趣;但也有同学认为,像鸡鸭鹅猪这些养殖场太脏乱差了,就算是专门建个基地,臭味还是难免的,所以还是让老师直接在教室里教课好一点,但是为了保证课堂质量,老师最好能够让课堂活跃起来,放的资料除了有知识,还要有趣味性,这样大家才会学得起劲。
讲完了最后一节课的分享,下面,我就来具体谈谈每门课程的一些收获。
一、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由于五一假期冲掉了一天的课,所以我们第一天上的课是关于蚕的。
如果不是黄老师语言幽默,估计这堂开门课也不会上得这么有趣。
一开始,老师就给我们每个队伍发了一些蚕茧,白白的小球,可爱极了。
按照黄老师的指示,我们细心地将蚕茧表面的绒丝剥离,感觉就像帮小孩子洗澡似得,挺有趣的。
剥开后绒丝的蚕茧,就像一颗颗白皑皑的花生,不过它们里面的不是花生肉,而是住着蚕蛹。
老师先交代我们煮蚕实验的方法,然后他就一边讲课,一边等待着我们煮蚕结束。
在上黄老师的这门课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清远连山连南原来有大型养蚕基地的。
听到自己熟悉的地名,心里顿生一种亲切感。
其实我以前一直认为,蚕丝是直接将蚕茧弄碎,然后再合成丝条的。
直到老师让我们仔细地从煮成的蚕茧找线头,再绕到抽丝器上,旋转抽丝的时候,我才亲眼看到,真切的感受到,丝绸的丝并不是捣碎了再合成这么高级的,原来都要这样一步一步慢慢抽出来的。
怪不得丝绸卖得这么贵呢!更加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白花生,在短短的20天左右的结茧时间里,最长的竟然能吐出长达一千五百多米的蚕丝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哪!我们小组的抽丝技术还不错,挺顺利就把六个蚕茧的丝都抽完了,但是我们隔壁组的同学就有点慌了,因为他们的蚕丝总是断,总是断,惹得他们都有点烦躁了。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总结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一名农业院校的学生,即使农业不是我们的主修课,可是基本的农业知识还是要必须了解的。
为此,学校专门对我们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开设了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爱校意识。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它对于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咨恩感情,加强专业劳动技能的训练,增加对农作物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作用,对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一周的课程中,我学习了由学校动物科学学院老师讲授的6门课程:1.牛的养殖技术与技能训练;2.桑技术应用与文化;3.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4.蚕的养殖与抽丝训练;5.动物血型鉴定和遗传;6.观赏鱼养殖技术。
同时还观看了关于水产养殖、家畜牧业、养蚕业的录像资料。
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试验操作,让我印象更为深刻,受益匪浅。
经过了农事训练通识培训的学习后,我们开始了体验农事生产、感受农业科学的奇妙之旅。
3月10号是我们开展农事训练的第一天,早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教三参加了农事训练动员大会。
这次的动员大会先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动物科学学院,之后介绍了农事训练的注意事项。
通过动员大会了解到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下午是牛的养殖技术与技能训练,体验的课程是牛的外貌的认识。
我们搭乘学校的大巴车驱车一个多小时去到了学校的农业科研基地。
★农事训练总结_共10篇范文一:农事训练总结农事训练总结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们这周在动物科学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在农事训练周进行了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家禽的品种与鉴赏,宠物鉴赏,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桑技术应用与文化第一天踏进动科学院的教学楼,我们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
一走进教室,我就被桌面上几个小又白的蚕茧吸引了,老师介绍说,据考古发现,约在4700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
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
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
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
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
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
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
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
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
中国、日本、印度、前苏联和朝鲜是主要产丝国,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
老师还介绍了如何用燃烧法辨别真正的蚕丝。
在教室的四周,介绍了许多关于蚕丝的知识。
蚕丝是古代汉族文明产物之一,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生产为极早之事,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甲骨文中有丝字及丝旁之字甚多。
丝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下午我们学习了不同品种的家禽,通过老师丰富的PPT展示,我了解到原来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鸡也大有学问。
鸡分为许多种,有蛋种,斗鸡,还有专门产鸡肉的品种。
老师还介绍了许多美丽的,外形奇特的鸡,并教我们如何辨别鸡的公母。
从外形尺寸来说:相对于公鸡,母鸡的外形尺寸要小。
相对于公鸡,母鸡的齿孔不规则或深浅不一。
第二天我们在教室中鉴赏不同的宠物。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总结12级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班林忠政 201231170117在学期的第8周,学院安排我们专业进行了为期1周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爱校意识。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它对于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感情,加强我们操作上的训练,增加对农作物生产的知识,对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作用,对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
总共分为5天的训练。
Day1第一天是间套作栽培技术的联系,经过早上老师的讲解之后,我们了解到了间套作栽培技术是利用植株之间的高度差,能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与温光条件,达到当季高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间套种植技术是在玉米+大豆的间作该技术是迅速提高旱地的生产率及生产效益,降低水土流失,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一般每亩玉米亩产、大豆产量都是会大大提高。
实现丰歉互补。
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我们第一次拿起了锄头,先用锄头松土然后在推平。
开沟,播种,浇水,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农活,但是积极性都很高,虽然并不熟练,可大家都十分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在学习到了知识之余,我们还能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像我们只需要耕种几平方米的土地已经气喘吁吁了,但是农民伯伯们都是按亩算了,由于南方地理地形问题不能实现大型的机械化耕作,就对人力耕作体力要求十分巨大,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我们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Day2第二天是草坪护理,我们早早来到了农学院的门口,集合后老师带来了两架除草机和一部施肥机。
据老师介绍,除草机是旋刀式的,以汽油为动力。
虽然老师说这只是低端的产品,并不能与高尔夫球场所用的除草机相比,但是也能满足一般绿化草坪的需求,还能够根据地形需求,调整高度以免刀片与地面相碰撞,损坏刀片。
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近距离并且能够亲手操作除草机,大家都显得兴致勃勃,每个人都临时变成了除草工人。
还为整理过的草坪用施肥机施肥,施肥机也是十分方便的,只需要推动它就能自动洒下固体肥料。
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总结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与农业科学的距离,学校在我们为我们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
学校在农业科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并且在农业科学中强大的教学资源,这样为我们能够进行农事训练课程提供了先天条件。
根据学校的安排,上个星期我上了农事训练课程。
农事训练课程分为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桑技术应用与文化、牛养殖技术与技能训练、蚕养殖与缫丝技术、观赏鱼养殖技术、动物养殖(录像)、动员大会与课程概述这几大课程。
其中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观赏鱼养殖技术这个课程没有上。
在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农事训练课程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的。
首先:我来自农村,各种农活我什么没有做过,我难道对农活还不够了解吗?还要进行训练吗?其次:作为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脱离农村,走向城市,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在农村受苦受累。
但是通过一个星期的农事训练课程之后,我发现我错了,错得离谱。
自己先前的想法太过于局限和天真了,现在是科技时代,一切都与科技离不开关系!第一天早上,我们进行了动员大会与课程概述这个课程:在课程上,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体验了农业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农业科学的奇妙与力量。
这个课程在课室里进行的,主要通过老师讲解、资料展示等方式普及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此课程由本校动物科学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解。
在课堂上,他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开设农事训练课程的初衷、筹备农事训练课程的过程以及农事训练课程的正式实施。
接着,他又从动物科学学院的角度给我们接受了此次农事训练的时间安排与内容安排。
在介绍完与农事训练课程相关的信息之后,他又从多个角度给我们介绍动物科学学院的相关概况。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动物科学学院的历史沿革、学院奖学金、学生规模、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动物科学学院的认识。
其中,动物科学学院在科研成果方面值得一提。
农事训练总结陈璐黄婉铃李瑜梁嘉怡廖宝廖文婷王素芬又是一年春季,雨丝连绵,春意盎然。
花虽落满地,秧仍在抽芽,万物充满生机。
每年的四月,正是田月桑时,为了让我们了解农业科学,学校安排了我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
第一天我们来到培训基地,上午老师安排我们每组做五个实验。
分别是测验农作物不同层高的光强;大气湿度;不同水体的温度,酸碱度,盐度;不同农作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
这五个实验都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先进。
从前我们说,农业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我认为还要和高科技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农业体系。
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也要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农业的方方面面,都是一门值得深究、值得探索的科学啊!做完了上面的五个实验后,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水稻田,给我们解释了水稻和通心菜间作的实验。
实验分为三组,一组只有通心菜,一组是水稻和通心菜间作,另一组是只有水稻,希望通过实验看看与通心菜间作能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以及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这时不能不感叹农业科学家的智慧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这种精神,才有了农业的进步,才有了农民现在更好的生活。
看完水稻田,老师又跟我们介绍了利用植物进行土壤修复的实验。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包括重金属超标等等。
土壤中的重金属一旦超标,一方面影响了植物的发育,另一方面人体食用后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等。
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很大部分都是由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
这说到底是人类的过错,工业化的进程总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首当其冲的便是农业。
如今我们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的确也警醒着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就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午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实地演练了一下——松土。
听上去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活,但是自己干的时候可就不容易了。
____年农业技能训练课总结一、引言____年农业技能训练课在本年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进步。
通过对农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了农民工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对____年农业技能训练课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的农业技能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课程内容____年农业技能训练课的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机操作等。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着重培训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技术。
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实地实践操作,使学员们了解了不同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病虫害防治方法和科学施肥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养殖技术方面,课程安排了禽类养殖和畜牧养殖两个模块。
对于禽类养殖,重点培训了家禽、蛋鸡和肉鸡的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养殖环境的调控。
在畜牧养殖方面,注重培训了猪、牛和羊等畜牧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制、疾病预防和畜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养殖技术的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养殖效益和养殖品质。
此外,农业技能训练课还安排了农机操作的培训。
通过对各种农用机械和设备的介绍和操作演示,使学员们掌握了农机的正常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农机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可以减轻农民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三、培训方法____年农业技能训练课采用了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
在理论授课方面,课程讲解详细而深入,既有基础知识的讲解,又有前沿技术的介绍。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员的互动探讨,学员们对农业技术和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在实地考察方面,农业技能训练课安排了多次农田实地考察和农场参观。
通过实地考察,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
农场参观则为学员们提供了了解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机会,促使学员们对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农业技能训练课总结模板一、课程概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一门农业技能训练课程。
该课程旨在提高我在农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此次培训,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还积极参与了农田实践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发展了自己的技能,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收获1. 系统的理论知识课程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农业理论知识体系,包括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我对农业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
我学到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养殖动物的饲养管理技巧等等。
2. 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有机会亲自参与农田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操环节,我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农业工具、如何进行种植、养殖的操作技巧等等。
我通过亲身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操作环节,我们需要分组进行任务合作。
这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主动分担工作,并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种团队合作的意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课程评价1. 优点该课程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使我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农业技能。
同时,课程设置了实操环节,让我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这对我提高技能非常有帮助。
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这使我更好地适应了实际工作中的团队合作需求。
2. 不足之处尽管课程安排了实操环节,但由于时间有限,实践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
在实际操作中,我希望能更多地接触到农田实践,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农业技能。
四、展望未来通过参加这门农业技能训练课程,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打算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我希望能够在农业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God will not treat hardworking people badly, nor will he sympathize with fake hardworking people. It knows howhard you work.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农事训练总结报告农事训练总结报告班级:12水利水电工程2班姓名:王__ 学号:20__30540229 为期一周的农事训练不知不觉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和班上的同学先后参与了多项的农事训练科目的学习和研究,听取了从事各种粮食作物研究的老师的课程讲解,并且以小组队长的身份带领小组成员亲自实地调查、动手栽培、品尝鉴定、测量数据…..总体上对玉米、水稻、甘蔗这三种农作物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这一周的农事训练愉快而有意义,在老师认真而详细的讲解下,每一项训练项目都顺利开展,在农事训练的最后一天,我要对自己在这一周的农事学习做全面的汇总和总结,总结如下:一、农学概论在这一个训练项目中,老师为我们做了农事训练的一个说明,包括目的、要求、研究的具体安排和后期的总结工作。
然后为我们讲解了农学的定义以及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其余经济作物的总体概况,让我们对之后的实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让我们通过农学站农事训练的学习,对农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掌握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种植技能,培养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是农学的定义和作物生产的地位。
所谓农学,即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门科学,它所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
研究作物形态、生理、遗传与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经济等。
作物的生产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________、工业原料的重要________、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作物的生产具有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生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和严格的地域性这6个主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