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造传统农业》预习题2017

《改造传统农业》预习题2017

《改造传统农业》预习题2017
《改造传统农业》预习题2017

解读《改造传统农业》

第1章

1、简述本书的结构及其逻辑关系。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

逻辑关系: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讲了“是什么”,即传统农业的特征,五六两章讲了“为什么”,即阐述了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七至十二章讲了“怎么样”,即改造传统农业的方法。

2、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是什么?

理论背景:1、重农学派: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农业是剩余的唯一来源。

2、古典学派:随着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扩大,农产品成本下降。

3、隐蔽失业

现实背景:1、大部分国家农业发展模式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

2、依靠传统农业及传统生产要素发展的国家必然是贫穷的

3、研究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集中解决工业问题,都撇开对农业的研究

4、农业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有着显著作用

5、资本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来自农业的增长机会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增长源泉;农业可以为穷国进行工业化提供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本;它还可以为工业提供无限的劳动供给;它甚至可以按零机会成本提供大量的劳动,因为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意义上说,农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是过剩的;农民对正常的经济刺激没有反应,往往还会作出错误的反应,其含义是农产场。的供给曲线向后倾料,为了用报小成本生产农产品就需要大农场。

3、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舒尔茨在第1章里提出了哪些主要的论点?

在什么条件下,对农业的投资是有益的?

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1、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改进提高农业生产率

2、加大对农业资本的投入,包括技术和教育的投入,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收入流价格理论:收入流是有价格的

第2章

1、你是如何理解舒尔茨关于“传统农业”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的?舒尔茨关于“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与教

材上的“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有何不同?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P160

(1)农业技术状况长期内演进缓慢

(2)以小型的家庭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

(3)逆风险的经营目标

(4)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率低

舒尔茨:

传统农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

特点:

1、技术状况长期内大致保持不变(即所使用的生产要素与技术长期未发生变动)

2、如果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那么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也是长期不变的,即人们没有增加传统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动力

3、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处于长期均衡的状态。

2、舒尔茨指出,“促使这些人去做更多工作的刺激是微弱的,因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非常低;促使这些人进行

更多储蓄的刺激同样是微弱的,因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也非常低”。如何理解这两句话?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制”时期,农民出现过类似的“行为特征”吗?

在传统农业时代,农业以自给自足为主,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率低,投入再多的传统生产要素都很难增加粮食产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基本为固定值,因此很难让人们为没有回报的事而付出劳动。

当储蓄投资于传统生产要素时,这种储蓄的收益率是非常低的,因此储蓄对农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有过,由于一大二公和工分制度,使得人们多干少干获得的利益相同,在缺少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多付出。

第3章

1、舒尔茨提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这种观点的假设条件是什么?条件是仅限于特定社会的人民所拥有的要素。并不是所有的贫穷农业社会都具有传统农业的经济特征。应当把贫穷的农业社会排除在外。

2、舒尔茨引用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这两个传统农业社会的调查资料,想要说明什么问

题?

1、贫穷也可以有效率。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2、这个社会贫穷是因为经济所依靠的要素在现有条件下无法生产得更多。某些所看到的贫穷状况并不是要素配置有什么明显的低效率而造成的。

3、无论本国还是外国的有能力的农场经营这都不能向农民说明如何更好地配置现有生产要素。

4、在这些社会中不存在部分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情况。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笔记

一、中心论点:

作者认为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合理而且会达到一个低效率的均衡,要想将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一个高效率的经济部门,需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二、主要分论点

1.传统农业中的生产要素是有效率的;

2.传统农业中不存在零值劳动;

3.在传统农业中,社会所依靠的生产要素是昂贵的经济增长源泉;

4.农民的能力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三、论据

1.理论分析,以及危地马拉的帕纳加萨尔和印度的塞纳普洱两个案例;

2.对“零值劳动”的产生根源,即理论依据的分析或经验事实进行反驳;印度流行病的案例;

3. 采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进行分析

4.引用人力资源、教育等加以分析

四、论证

1.引用两个经典案例加以分析,案例中提到的地方都是贫穷但有效率,借此说明贫穷农业社会很少存在生产要素效率配置低下的地方。

2.以印度流行性感冒为例,通过对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劳动力死亡人数和农业生产量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3.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再生产性物质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比较多的,但其存在明显的低收益率,应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

五、说服力

1.接受的方面

首先,我认为作者严谨的论证逻辑值得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习。本书的题目是“改造传统农业”,作者在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用了一章的内容,指出已有研究在对传统农业的概念界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对“传统农业”的界定——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在我自己的写作中,往往并不能清楚地界定关键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后,作者对传统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与一些经典假说进行比较,排除掉伪命题,指出当前传统农业真正存在的问题。有了这样的基础,作者接下来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更能令人信服。整本书框架完整,逻辑链条紧密契合。

此外,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我比较赞同作者关于传统农业社会中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和不存在零值劳动的分析。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不断摸索,已经将其能用的生产要素配置到极致,达到一个稳态。

2.不能接受的方面

我觉得作者提到的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是在现实中,中国农业人口将近一半,且散落在各个地方。而且农业是一项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产业,因地制宜显得尤为重要,对农业劳动力的培训也需要建立当地现实的基础上。因此,个人认为这项措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交易费用难题。

中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新闻类”试题解题技巧与练习 【考点导航】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指出: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这就说明了语文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特点。 一、标题拟写类 例1.(2016年重庆市A)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取信息类 例2.(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字数不超过空格限制) 据新华社专电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 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概括主要内容类 例3.(2016年贵州省黔南州)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包括标点) 人民网5月28日电 2016“数博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登中国电子商务创断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他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抢占先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新闻综合类 例4.(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的那个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2017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7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对施工方而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费用目标”是指项目的( )。 A.投资目标 B.成本目标 C.财务目标 D.经营目标 【答案】B 2.甲企业为某工程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方,乙企业为甲企业依法选定的分包方,丙企业为业主依法选定的专业分包方。则关于甲、乙、丙企业在施工及管理中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企业只负责完成自己承担的施工任务 B.丙企业只听从业主的指令 C.丙企业只听从乙企业的指令 D.甲企业负责组织和管理乙企业与丙企业的施工 【答案】D 3.某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从项目技术部提出的两个土方开挖方案中选定了拟实施的方案,并要求技术部队该方案进行深化。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管理中履行的管理职能是( )。 A.检查 B.执行 C.决策 D.计划 【答案】C 4、某项目部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和设计变更等工作流程,这些工作流程组织属于() A.物质流程组织 B.管理工程流程组织 C.信息处理工程流程组织 D.施工工作流程组织 【答案】B 5、把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源、生成、生活活动场地及各种临时设施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属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内容。 A.施工部署 B.施工方案 C.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D.施工平面图 【答案】D 6、项目部针对施工进度滞后问题,提出了落实管理人员责任、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施工方法、强化奖惩机制等措施,其中属于技术措施的是() A.落实管理人员责任 B.优化工程流程 C.改进施工方法 D.强化奖惩机制 【答案】C 7.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4),关于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前,劳务分包人应为施工场地内的自有人员及第三方人员生命财产办理保险,并承担相关费用 B.劳务分包人应为运至施工场地用于劳务施工的材料办理保险,并承担相关

2017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 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 45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8.4 本,日本的8.5 本,美国的 7 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2017届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期(份)和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

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豪莎士比亚诞辰4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

2017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江永县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语文(综合)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对应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灼.伤(sháo)急燥恪.尽职守(ka)根深蒂固 B. 祭祀.(sī)藉贯长吁.短叹(yū)弄巧成崛 C. 缄.默(jiān)怂恿鲜.为人知(xiǎn)闲情逸致 D. 咫.尺(zhǐ)娴熟不谙.水性(àn)沤心沥血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嘉陵江畔,南充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 ....,其乐融融。 B.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 ....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 ....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 ....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D.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题英语卷(三)

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 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祝你取得优异成绩!Good luck! 一、听力测试(共三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句子。从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片。听完每个句子后,你将有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个句子读两遍。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6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几个小题,从题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1段对话,回答第6、7小题。 6.Who sang better in the yesterday’s singing competition? A. Mike. B. Lisa. C. Alice. 7.What does Lisa look like? A. She has long hair. B. She has curly hair. C.She has short hair. 听第2段对话,回答第8、9小题。 8.What’s the name of the book that Cindy is reading? A.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B.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 Little Red Riding Hood 9.How is Cindy going to be a writer? A. Keep on writing stories. B. Read more books. C. Take more notes. 听第3段对话,回答第10、11小题。 10.What did they do last fall when Sam visited Nick? A. Went to the mountains. B. Went to the museum. C. Went bike riding. 11. Why can’t Nick come to Nancy’s house this Saturday? A. He has to prepare for the next Monday’s exam. B. He has to help his mom clean the house. C. He has to go to the doctor. 听第4段对话,回答第12、13、14小题。 12.How many cups of coffee has the man already had? A. Two. B. Three. C. Four. 13.What suggestion did the woman make? A. Get more exercise. B. Drink less coffee. C. Add more sugar to the coffee. 14.Why has the man never seen a doctor for help? A. He doesn’t care about it. B. He never thinks about it. C. He has no time. 听第5段对话,回答第15、16、17小题。 15.How long will Tom stay at his grandparents’ home? A. For the whole summer. B. For a week. C. For a month. 16.What does Tom think of working in a bookshop? A. Boring. B. Tired. C. Fun. 17.What are the two friends talking about? A. Their plans of the summer holiday. B. How to find part-time jobs. C. Books to read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听第6段对话,回答第18、19、20小题。 18.What’s Eric’s learning problem? A. He can’t memorize words. B.He often makes mistakes in grammar. C. He has trouble understanding spoken Spanish. 19.How long has Eric learned Spanish? A. About four years. B. About three years. C. About two years. 20.What did Mrs Smith advise Eric to do? A. To listen to Spanish tapes. B. To learn Spanish culture. C. To listen to Spanish movies.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篇短文。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短文读两遍。 21.What does Susan’s father do? A. An engineer. B. A manager. C. A waiter. 22.How old was Susan’s father in 2012? A. 45. B. 44. C. 43.

2017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真题及答案

2017 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路基填料的强度指标是() A.压实度 B.CBR 值 C.稳定度 D.塑性指数 【答案】 B 【解析】考查路基填料选择。强度要求是按CBR 值确定。教材2。 2、填石路基采用强力夯实施工时,填补夯坑的填料应选用() A.碎石土 B.砂性土 C.软质石料 D.与路基同类型石质填料 【答案】 D 【解析】考查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强力夯实法中,每一分层连续挤密式夯击,夯后形成夯坑,夯坑以同类型石质填料填补。教材P7。 3、岩石挖方路段不宜选用的挡土墙是() A.重力式挡土墙 B.加筋土挡土墙 C.锚杆挡土墙 D.锚定板式挡土墙 【答案】 B 【解析】考查挡土墙。加筋挡土墙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采用。教材P31。 4、关于填隙碎石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层填隙碎石的压实厚度宜为公称最大粒径的 1.5-2.0 倍。 B.填隙料应干燥 C.填隙碎石施工,应采用胶轮压路机 D.填隙碎石碾压后,表面集料间的空隙应填满,但表面应看得见集料【答案】 C 【解析】考查填隙碎石施工, C 正确说法为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教材P43. 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A.施工参数规定→ 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

验 B.施工参数规定→ 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答案】 D 【解析】考查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教材P49. 6、路面透水性排水基层施工中,在连续长纵坡破段或凹形竖曲线路段,排水层内渗流的自由水有可能被堵封或渗流路径超过45-60m 时,为拦截水流及缩短渗流长度有应增设()。 A.纵向排水管 B.横向排水管 C.纵向集水管 D.横向铁水井 【答案】 B 【解析】考查路面基层排水。教材P94。 7、关于桥梁桩基使用冲击钻成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适合于有孤石的砂砾石层 B.开始钻进宜快不宜慢 C.钻进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护筒内的水头 D.遇有倾斜岩石,不得采用冲击钻钻进 【答案】 C 【解析】考查桩基础施工。选项 A ,正确的说法应为“冲击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黄土、粘性土或粉质粘土和人工杂填土层,特别适合于在有孤石的砂砾石层、漂石层、硬石层、岩层中使用”选;项B ,正确说法为“开始钻进宜慢不宜快”选;项D ,正确说法为岩层一般是倾斜,与钻机解除面位置垂直,此处位置通过回填卵石反复冲钻,直到岩层平整,然后再继续钻进,防止卡钻、孔位倾斜等。教材P12-113。 8、关于预应力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 B.应在管道最低点设排气孔 C.必要时在管道最低点设排水孔 D.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

山西省2017年模拟试题

山西省2017年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关于失水,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渗性失水:失水多于失钠 B.低渗性失水:失钠多于失水 C.等渗性失水:消化道丢失、皮肤丢失 D.高渗性失水: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 E.低渗性失水:失水时补充水不足、肾丢失 2、男性,65岁,有高血压病史,劳累后突然心悸、气促、气喘,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血压216/120mmHg,心率136/分钟,端坐呼吸。除其他治疗外,以下哪组药物最合适 A.毛花苷C、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B.吗啡、硝酸甘油、普萘洛尔 C.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毛花苷C D.硝普钠、毛花苷C、呋塞米 E.硝酸甘油、毛花苷C、多巴胺 3、计算大脑灌注压(CPP)参数包括 A.动脉收缩压和颅内压 B.动脉舒张压和颅内压 C.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 D.脑血流量和脑血管阻力 E.脑血流量和颅内压 4、11岁女童,因癫痫大发作入院,其母叙述曾服苯巴比妥10个月,因疗效不佳,2日前改服苯妥英钠,结果反而使病情加重,原因是 A.苯妥英钠剂量太小 B.苯妥英钠对大发作无效 C.苯妥英钠诱导了肝药酶,加速自身代谢 D.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尚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E.苯妥英钠剂量过大而中毒 5、下列哪些细胞或因子不参与ARDS的发病机制 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 C.血小板活化因子D.嗜碱性粒细胞 E.肿瘤坏死因子 6、以下关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体温>38℃或<36℃ B.心率>90/分钟 C.血压<90/60mmHg D.呼吸频率>20/分钟或PaCO2<32mmHg E.血白细胞>12×109/L,<4×109/L,或幼稚型细胞>10% 7、糖皮质激素抗休克作用的机制是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4 0 1-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数学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是3的倒数,那么a的值等于( ) A.-1 3B.-3 C.3 D.1 3 2.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之一,它的外层膜的展开面积约为260000平方米,将26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2.6×105B.26×104C.0.26×102 D.2.6×106 3.某校初三参加体育测试,一组10人的引体向上成绩如下表: 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7 8 9 10 人数 1 1 3 5 这组同学引体向上个数的众数与中位数依次是 A.9.5和10B.9和10C.10和9.5 D.10和9 4.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 可能是( ) A. 4 1 x x > ? ? - ? , ≤ B. 4 1 x x < ? ? - ? , ≥ C. 4 1 x x > ? ? >- ? , D. 4 1 x x ? ? >-? ≤,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C. D.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5+a 4=a 9 B .a 5-a 4=a C .a 5·a 4=a 20 D .a 5÷a 4=a 7.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 A .2210x x ++= B .220x += C .230x -= D .2230x x ++= 8.如图,直线 l 1∥l 2,l 3⊥l 4,∠1=44°,那么∠2的度数( ) A .46° B .44° C .36° D .22° 9.已知圆心角为120°的扇形面积为12π,那么扇形的弧长为( ) A .4 B .2 C .4π D .2π 第8题 图 10.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 →D →C →B →A ,设P 点 经过的路程为x ,以点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分解因式:-24ax a = . 12.如图,AB 是⊙O 的弦,⊙O 的半径OC ⊥AB 于点D ,若AB=6cm , OD=4cm ,则⊙O 的半径为 cm . 13.点(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第12 题图 14.如图,已知∠AOB=30°,M 为OB 边上一点,以M 为圆心, 2cm 为半径作一个⊙M. 若点M 在OB 边上运动,则当OM = cm 时,⊙M 与OA 相切. 第14题图 15.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32,33和34分别可以如 A B O M

最新《新闻材料三则》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名师资料汇编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Q..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B】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官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

2017年汉语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重新整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汉语 第I卷 一、知识与应用(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zhàng 泡涨.涨.潮头昏脑涨.水涨.船高 B.qiǎng 勉强.强.求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C.xiāo 骁.勇枭.首一幅肖.像削.足适履 D.chán 孱.弱巉.岩阿谀谄.媚蟾.宫折桂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临摹膨胀汗流夹背浮想联翩 B.佳肴度假发自肺腑名门旺族 C.浩渺安祥以逸待劳芳草萋萋 D.闲暇梦魇山清水秀委曲求全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完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A.晦暗―昏暗嗟叹―赞叹恬静―安静 B.着实―确实羁绊―束缚安分―安逸 C.孤僻―冷僻慰藉―安慰绮丽―美丽 D.苍穹―天空腐朽―腐败放任―放纵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充沛的精力充足的时间充分的准备 B.观看表演观测地形观赏园林 C.待人宽厚视野宽广环境宽裕 D.雪花飘落烟雾飘散枯叶飘零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是贬义的一项是 A.自从她得到奥运金牌后,在体育界已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B.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C.这本书因为内容夸大其词,所以好多读者都不喜欢。 D.文章结构匀称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比例协调。

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议论文不靠人物形象塑造取胜,但涉及到相关事例的描述时,也应做到细腻传神、具体而微。 B.由于采制工艺精湛独到,制出的茶质地优良,冲泡后汤色翠绿,饮后齿颊留芳,令人心旷神怡。 C.报告会上,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认真聆听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很多人表示获益匪浅。 D.相声大师侯耀文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精彩表演却深深地留在了观众们的记忆里。 7.将下列形容词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磅礴②端正③肃穆④饱满⑤刚劲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丰厚____,结构阔大____,整体上显得大气____,雄壮____,庄严____,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A.②④⑤①③B.④⑤①②③ C、②④③⑤①D.④②①⑤③ 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人物形象塑造,______要借助于故事情节的安排,______要借助于环境描写。______现实中的人,______生活在真空里,______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 A、不仅还所以不是而是 B、不仅也因为不是而是 C、尽管也因为不仅而且 D、不但还因而不是而是 9.将“夜色越来越浓了。”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①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 ②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③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④ A.① B.②C.③ D.④ 10.下面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老奶奶焦急。) B.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工人宿舍前开了花。) C.北京这家公司是全国闻名的百姓信得过的好公司。(公司是百姓的公司。)

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建筑】

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建筑】

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建筑层数分类,属于多层住宅的是()。 A.三层B.五层C.七层D.九层 【答案】B 【解析】住宅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高度不大于27m)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7m为高层住宅。 2.下列建筑钢材性能指标中,不属于拉伸性能的是()。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疲劳强度D.伸长率 【答案】C 【解析】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3.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的水泥品种是()。 A.硅酸盐水泥B.普通水泥C.粉煤灰水泥D.矿渣水泥 【答案】A 【解析】考查无机胶凝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水泥不得长于10h,教材27。 4.针对平面形式为椭圆形的建筑,建筑外轮廓线放样最适宜采用的测量方法是()。 A.直角坐标法B.角度交会法C.距离交会法D.极坐标法 【答案】D 5.不以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为目的的井是()。 A.集水井B.减压井C.回灌井D.降水井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54。考查人工降排地下水施工技术。 6.下列用于建筑幕墙的材料或构配件中,通常无需考虑承载能力要求的是()。 A.连接角码B.硅酮结构胶C.不锈钢螺栓D.防火密封胶 【答案】D

C.项目安全负责人D.企业技术负责人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231。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动火申请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如钢结构的安装焊接。 14.根据《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期限一般为()。 A.1个月到12个月 B.3个月到6个月 C.3个月到12个月 D.6个月到3年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57。 15.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供热系统为2个采暖期B.装修工程为5年 C.给排水管道为5年 D.外墙面防渗漏为该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265。 16.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角度的交底人应是()。 A.项目负责人B.项目技术负责人 C.企业技术负责人D.企业安全负责人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269。 17.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单位工程可以是一个构筑物 B.分部工程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项工程 D.检验批可按变形缝划分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271。 18.240mm厚砖砌体承重墙,每个楼层墙体上最上一皮砖的砌筑方式应采用()。 A.整砖斜砌B.整砖丁砌C.半砖斜砌D.整砖顺砌 【答案】B

2017年雅思考试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2017年雅思考试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2017年雅思考试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Volatility Kills You should spend about 20 minutes on Question 1-13 which are based on Reading Passage below. A Despite gun battles in the capital of Chad, rioting in Kenya and galloping inflation in Zimbabwe, the economics of sub-Saharan Africa arc, as a whole, in better shape than they were a few years ago. The World Bank has reported recently that this part of the continent experienced a respectable growth rate of 5.6 percent in 2006 and a higher rate from 1995 to 2005 than in previous decades. The bank has given a cautious assessment that the region may have reached a turning point. An overriding question for developmental economists remains whether the upswing will continue so Africans can grow their way out of a poverty that relegates some 40 percent of the nearly 744 million in that region to living on less than a dollar a day. The optimism, when inspected more closely, may be short-lived because of the persistence of a devastating pattern of economic volatility that has lingered for decades. B “In reality, African countries grow as fast as Asian countries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during the good times, but afterward they see growth collapses,” comments Jorge Arbache, a senior World Bank economist. “How to prevent collapses may be as important as promoting growth.” If these collapses had not occurred, he observes, the level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or each citizen of the 48 nations of sub-Saharan Africa would have been a third higher. C The prerequisite to prevent the next crash are not in place, according to a World Bank study issued in January. Is Africa's Recent Growth Robust? The growth period that began in 1995, driven by a commodities boom spurred in particular by demand from China, may not be sustainable, because the economic fundamentals—new investment and the ability to stave off inflation, among other factors—are absent. The region lacks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that would encourage investors to look to Africa to find the next Bengaluru (Bangalore) or Shenzhen, a November report from the bank concludes. For sub-Saharan countries rich in oil and other resources, a boom period may even undermine efforts to institute sound economic practices. From 1996 to 2005, with growth accelerating, measures of governance—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stability, rule of law, and control of corruption—actually worsened, especially for countries endowed with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 the January report notes. D Perhaps the most incisiv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ity question comes from Paul Collier, a longtime specialist in African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author of the recent book The Bottom Billion. He advocates a range of options that the U.S. and other nations could adopt when formulating policy toward African countries. They include revamped trade measures, better-apportioned aid and sustained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certain instances, to avert what he sees as a rapidly accelerating divergence of the world’s poorest, primarily in Africa, from the res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