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翅膀PPT
- 格式:ppt
- 大小:7.84 MB
- 文档页数:23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会飞的翅膀︳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翅膀的构造和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翅膀的构造和特点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3. 动物翅膀的观察与描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翅膀的构造和特点,绘画与手工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模型、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模型展示翅膀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观察翅膀的构造和特点,了解翅膀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如线条、色彩、剪纸、粘贴等。
(3)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创作。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翅膀作品。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翅膀的美丽和动物的保护。
六、作业布置1. 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翅膀的资料,进行观察和描绘。
2. 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翅膀作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学生了解翅膀的构造和特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这一部分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涉及到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学习、实践和分享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会飞的翅膀》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湘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会飞的翅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翅膀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翅膀的飞翔感。
学生将学习运用画笔、水彩颜料等基本绘画工具,创作一幅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翅膀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翅膀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翅膀的飞翔感,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享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翅膀的形态和特点。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翅膀的飞翔感。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图片和实物展示,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翅膀的形态和特点。
3.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翅膀的形态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翅膀的基本形态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翅膀的飞翔感。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创作一幅翅膀画作。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5. 展示和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板书设计1. 会飞的翅膀2. 教学内容:翅膀的形态和特点,线条和色彩的表现。
3. 教学目标:观察力、想象力、绘画技能、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教学难点:观察和想象翅膀的形态和特点,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飞翔感,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翅膀画作。
2. 家长参与评价和欣赏孩子的作品,鼓励孩子的创作和进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翅膀的形态和特点,以及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翅膀的飞翔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绘画技能、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