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牛的杂交改良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18
今日畜牧兽医53摘要:凉山黄牛品种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良的特点,四川省雷波县依托优良的品种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养牛业,经济效益显著。
但是黄牛的生产性能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地方品种存在退化现象,为了加强黄牛品种的改良,该文对凉山黄牛的品种特点和杂交改良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推进养牛业的发展。
关键词:凉山黄牛;现状;人工授精;改良近些年,笔者在凉山州雷波县罗山溪乡扶贫,对雷波县的养殖状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以期为推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雷波县的养牛业以养殖土黄牛(凉山黄牛)为主,凉山黄牛是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役肉兼用型品种,深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在国家惠农政策以及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下,黄牛养殖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黄牛品种退化、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缺乏技术人员等问题,因此,做好黄牛品种改良,积极解决黄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1 品种特点凉山黄牛是役肉兼用型小型黄牛品种,主要分布于凉山州境内,此品种具有耐粗饲、耐寒、耐劳、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质,是值得保护和大力推广的品种。
凉山黄牛体型小,有角,形状多样,毛色以黄色、红紫色和黑色为主。
凉山黄牛的繁殖能力较强,母牛配种多集中在4~10月,季节性强。
凉山黄牛的肉质细嫩,而且大理石纹明显,瘦肉率相对较高。
凉山黄牛饲养以放牧、舍饲与放牧相结合为主,生产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很大,冬春季节因牧草枯萎生长缓慢,养殖效益较低。
2 杂交改良技术2.1 品种选育加强对凉山黄牛的选种和选配,不断地提升其生产性能,使其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更具有竞争力。
对黄牛品种的选育就是让其保持其优良特性,并提升群体中优良个体的比例,克服该品种的缺点,从而达到提升品种质量,保持品种纯度的目的。
对凉山黄牛进行选育时,要根据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品种特点等制定地方品种的保存和利用规划,提出选育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本品种的选育在育种场,培育出生长快、胴体品质好的大量优秀纯种个体,然后在良种繁育场进行扩群,最后与其他引进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商品肉牛。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技术-养牛技术张年江(黑龙江省海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海林157199)作者简介:张年江(1973-),男,山东日照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家畜繁育改良方面工作。
1肉牛杂交的优势我国黄牛品种数量及品种很多,但是多属于役用牛,体型偏小、后躯发育差、产肉性能不佳、饲料报酬率低,并且生长速度缓慢。
可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改良,获得的杂交后代一般体型要比本地黄牛大30%左右,体躯较大,胸部宽深,后躯较为丰满。
本地黄牛最为明显的的缺点是生长速度较慢,并且在成牛后的体重较小,经改良后,经20个月左右的饲养即可达到350~400kg,与同龄本地牛相比,杂种牛的体重可提高40%~45%。
我国也有少数较为优良的黄牛品种,如秦川牛、延边牛,这些牛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是肉质却非常好,因此可对其进行杂交育种,以提高其生长速度。
肉牛杂交育种后,其肉用价值提高,一般经过育肥的杂种牛,屠宰率能达到55%,甚至有的牛可达到60%,比本地牛提高了近3%~8%,产肉量要比本地牛多出10%~15%。
另外,杂交肉牛的生长速度快,可提前出栏上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法与环境下,杂种牛的出栏时间比本地牛要缩短近一半的时间,并且杂种牛的肉质较好。
2肉牛杂交改良的模式两品种杂交是利用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一般杂交后代不留为种用,而是直接作为商品牛出售,可以用肉用型品种或兼用型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一般用国外优良的肉用品种作为杂交父本,如夏洛来、西门塔尔等,本地黄牛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多呈现生长速度快、成熟早、体重大、育肥性能良好、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杂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还可以用肉用品种与乳用品种进行杂交,把乳用牛生产与肉用牛生产相结合,一般多利用低产奶牛与肉用公牛杂交,所产后代在断奶后育肥,可以提高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牛肉的品质。
三品种杂交是指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后,再与第三品种的公牛进行杂交,所产的后代,无论公、母都作为育肥牛用。
X u m u s h o u y i牛品种改良及改进措施阿布都瓦尔斯·托合提近年来,随着新疆地区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但由于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使得本地牛的生产性能呈现逐渐落后趋势。
再加上当地的农牧民群众不注重做好本地优质种公牛种植资源保护工作,使得优质种公牛的数量逐渐锐减,急需我们采取措施加强对本地牛品种改良。
通过利用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优质牛品种,对本地生产性能落后的牛进行改良,生产出来的杂交后代使用能力较强,生产周期较短,饲料利用率较高,相对于本地牛生长速度能够提高30%以上,杂种牛每年增值超过1000元以上。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1、品种改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由于牛品种改良工作是一个技术要求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它对品种改良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较差,将会严重影响到改良进程。
现阶段基层地区的很多品种改良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对于一些基本的牛品种改良专业知识认知不足,掌握不够,不能够做到准确的发情鉴定,也不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的患病牛,在没有进行全面治疗的基础上就进行配种,从而造成屡次配种不能正常生产。
另外很多技术人员对牛的真假发情鉴别不清,造成受害率较低,甚至母牛妊娠之后再次配重引发流产,严重挫伤了养殖户应用该项技术的积极性。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尽管最近几年牛品种改良工作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推广应用,但是从总体的开展情况来看,普遍表现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到品种改良进程的高效开展。
在很多乡镇地区绝大多数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工作室,除了少数的冷配点设置在乡镇的水产畜牧兽医站之外,绝大多数的冷配点设置在农民群众家中,整体的操作环境比较恶劣,各项仪器设备比较陈旧,运行效率较差,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品种改良工作的高效开展,还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经济杂交犏牛改良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经济杂交犏牛的改良实施方案成为了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选择优质种源经济杂交犏牛改良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种源。
优质的种源是改良犏牛品种的基础,只有选择了优质的种源,才能够培育出更具经济效益的犏牛品种。
在选择种源时,需要考虑犏牛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筛选,选出适合改良的种源。
二、科学的繁殖管理繁殖管理是经济杂交犏牛改良实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科学的繁殖管理包括配种选种、孕期管理、产犊后的母犊保健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配种选种,可以提高后代犏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合理的孕期管理可以保障母犊的健康和生产顺利;产犊后的母犊保健则是保证产后母犊的康复和下一胎的健康。
三、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影响经济杂交犏牛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比、饲养环境、饲养密度等方面。
科学的饲料配比可以保证犏牛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肉质品质;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减少犏牛的压力,提高其抗病能力;适当的饲养密度可以保证犏牛得到足够的活动空间,促进其生长发育。
四、健康监测与防疫措施健康监测与防疫措施是保障经济杂交犏牛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
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犏牛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处理;加强防疫措施,做好犏牛的疫病防治工作,保障犏牛的健康生长。
五、市场营销策略经济杂交犏牛改良实施方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犏牛的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措施,将经济杂交犏牛的优势充分展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杂交犏牛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经济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希望各有关部门和养殖户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共同推动经济杂交犏牛改良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肉牛的二元杂交三元杂交
与改良简述
经济杂交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和轮回杂交等。
二元杂交指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以获得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优势。
二元杂交方法简单,杂交优势明显,是使用最多的杂交方式。
三元杂交指三个品种之间杂交,优点是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
轮回杂交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牛,先以其中一个品种公牛和本地母牛杂交,其杂交后代母牛和另一品种公牛交配,以后继续用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品种的公牛轮回杂交。
轮回杂交的优点是可有效减少种公牛饲养数量,避免单一品种过度杂交和近亲杂交带来的杂交优势衰退。
我国肉牛杂交改良的方向我国地域广泛,地方肉牛品种众多,杂交改良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进行。
在农区以地方良种黄牛本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导入外血。
利用适宜的杂交组合和杂交方法生产杂交后代全部用于育肥,增加牛肉产量。
进行有计划地选育,培育适于舍饲育肥的肉牛新品种。
在广大牧区和农牧结合地带以发展肉乳兼用品种为主。
南方地区的小黄牛体型虽然较小,但耐热,抗病性强,适于草山草坡放牧,对于群体数量较小的,要以本品种选育为主。
对于群体数量较大的,除本品种选育外,借鉴成熟经验进行杂交
改良。
在云南等炎热地区,引入婆罗门牛等瘤牛品种进行改良。
2020年第12期养牛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产品的数量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更好的提高牛的品质,而牛的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技术就是提高牛品质的重要手段。
1牛的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技术存在问题牛品种改良的第一步需要从外引进优质的种牛,然后在省级或州级建立专门的种牛场冻精站,在各县份的乡镇和行政村建立冻改点,站点的建立则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成本。
而对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都欠缺,还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样要建立冻改点,培训配种人员,改变传统的品种改良方式,以提高受精率和成活率,影响牛品种改良的因素很多,但创新改良技术是最重要的。
虽然现在牛的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牛的繁殖工作中,但仍有很多养殖人员沿用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例如圈养式,严重阻碍了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因为长时间的圈养,牛缺乏运动,而且抵抗力变弱,再加上饲养管理的方法不科学,有的养殖户为了节省养殖成本,购买一些劣质饲料,对牛的健康影响很大。
2牛品种改良与人工授精技术要点进行牛品种改良时,养殖人员首先要选择优质种牛,对种牛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考虑,以加快品种改良的进程,另外还要考虑其父母祖先的系谱,观察种牛的发育情况和体貌特征,在确定完种牛之后,还应按照标准严格管理,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搭配营养,保持充足的运动量,以提高优质种牛的优势。
以我们大理州为例,肉牛改良以西门塔尔,安格斯和短角为好,杂交优势明显。
准确掌握母牛的发情期有利于人工授精的开展,母牛发情期是进行人工授精的最佳时期。
通常,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1d ,母牛在发情期间会比较兴奋,出现躁动,还会发出鸣叫,有时还会追逐同圈的母牛,闻嗅其他母牛的尾跟。
在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精液的保存和解冻技术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开展人工授精,精液应该放置在-196℃的液氮罐中保存,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精子的活性降低。
2020.21·livestock science | 畜禽养殖科学40 ·2020.21颈长短适中;胸宽深,背腰平直;腹大而不垂;大腿部充实,乳房发展育良好;四肢端正,四蹄结实。
5 杂交品种选择5.1 父本具备的条件国内引进10年以上,适应性良好,有稳定数量的优秀肉牛品种;品种生产性状优良,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改良效果显著,符合陕西省秦川牛的改良方向;具有一定推广应用基础,陕西养殖场户易于接受,肉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公牛符合种用要求,冻精产品符合《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GB4143—2008)。
5.2 适合改良秦川牛的肉牛品种(1)德国黄牛。
德国黄牛是肉乳兼用型品种,主要用以改善后代的泌乳能力,增大体型,提高肉用性能。
德国黄牛体格高大,具有良好的风土适应性,抗病能力强,毛色纯净,日增重可达1 200 g/d 以上,屠宰率为63%,净肉率为56%,母牛乳房大,附着结实,乳用性能好,泌乳期产奶量为4 650 kg 。
为改善玉林地区黄牛体型小,生长缓慢毛色杂,生产性能低的缺陷利用德国黄牛改良本地黄牛后所产的德本杂种一代牛不仅抗病力强,适宜放牧,耐粗饲,性情温顺,易管理,而且体型得到改善,体躯结构协调丰满,背腰平直,经济效益显著。
(2)红安格斯牛。
红安格斯牛是小型肉牛品种,可改良秦川牛后代的早熟性状,提高肉品质。
红安格斯牛肉用性能良好,表现早熟易肥、饲料转化率高,被认为是世界上各种专门化肉用品种中肉质最优秀的品种。
红安格斯牛胴体品质好、净肉率高、大理石花纹明显,屠宰率为60%~65%。
红安格斯牛骨骼较细,仅约占胴体重的12.5%。
(3)利木赞牛。
利木赞牛是中型肉牛品种,提高后代的肉用性能,原产于法国的利木赞高原。
我国于1974年相继从法国引入,分布在东北、内蒙、山东、河南等地。
利木赞牛突出特点是产肉性能高,胴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杂交改良技术方法1 杂交组合及配种方式根据广西区畜禽品种改良站提供的冷冻精液品种资源,改良本地黄牛的父本采用利木赞;改良本地水牛的父本采用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
配种方式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方法。
2 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2.1 输精枪及外套的选择输精枪选择用不锈钢制成、有固定细精管精液位置和立起时推管不会掉落的输精枪。
输精枪外套选择前端圆滑,开孔直径为0.8~1毫米,用手触摸无粗糙感,输精结束后取出细管不会自然脱落,无精液倒流的品牌产品。
2.2 冷冻精液的解冻将细管冷冻精液放入38~40℃水浴中轻轻摇动20~30秒解冻,每批次冷冻精液在输精前抽样检查活力,方法是:将解冻后的细管精液用消毒过的卫生纸擦干,然后用剪刀剪去细管的一端,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38℃环境下,用150~400倍显微镜检查精子活力。
黄牛冷冻精液活力在0.35以上,水牛在0.3以上即用于输精。
2.3 母牛发情鉴定母牛适时输精时间是根据母牛发情外部表现、阴道、子宫颈和粘液变化来判断的。
母牛发情外部表现:分发情初期、旺盛期、后期和排卵期。
发情初期常有公牛追逐,食欲减退,鸣叫,兴奋不安,互相追逐, 爬跨,外阴户湿润,黄牛持续时间为8~10小时,水牛为12~24小时;发情旺盛期表现采食不安,外阴户肿胀明显,时举头张望,拱背举尾,频频排尿,互爬,接受公牛爬跨,站立不动,任由公牛爬跨交配,交配时排出粘液。
黄牛持续时间为8~10小时,水牛为10~12小时;发情后期拒绝或半拒绝公牛爬跨,外阴户肿胀消退,浓稠粘液在外阴户周围或尾根上呈痂皮,黄牛持续时间为6~8小时,水牛为8~12小时;排卵期性欲全消失,表现安定,采食正常。
黄牛为4~8小时,水牛为4~6小时。
阴道、子宫颈和粘液的变化:休情期子宫颈紧闭,阴门色泽苍白,无粘液;发情初期阴道粘膜微充血,显淡红色,子宫颈轻度充血微肿,粘液量少,稀薄透明;旺盛期阴道粘膜潮红有光泽,宫颈充血发亮,肿胀张开,用扩张筒检查时有大量粘液流出,液质透明,呈玻棒状,粘性差;发情后期阴道粘膜充血度消退,宫颈肿胀及颈口已收缩,呈暗红色,粘液由多而少,由稀变稠,呈半透明或乳白色,牵缕性不强,有粘性,黄牛偶尔混有血丝流出;排卵期阴道粘膜淡红,宫颈口关闭,淡红色,粘液少,浓稠呈乳胶状。
土种牛应如何进行杂交改良?我国养牛业与畜牧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饲料条件、机械化程度以及管理理念等远不如国外,而且连牛群质量同样远不如国外。
当前我国养牛业依旧以土种牛与低代杂交肉牛为主,良种肉牛以及高代杂交肉牛仅占总群的30%左右。
土种牛与良种肉牛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饲养周期(18~24月龄)土种牛屠宰后胴体重仅150~200千克,然而良种肉牛屠宰后胴体重却可以达到300~400千克,甚至还要更高。
通过良种肉牛对土种牛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牛群总体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养牛业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不过由于牛繁殖周期相对于其他畜禽来说要长出不少,因此杂交改良工作任重道远,不过却又不得不去做。
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肉牛杂交改良过程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杂交改良方向土种牛杂交改良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品种优势,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导入或级进的杂交方式最大程度提高各方面生产性能,所以我们需要确立一个杂交改良方向。
例如采用西门塔尔牛改良土种牛时,一般多为了提高原有品种的个体大小、生长速度以及保证良好的泌乳能力;采用夏洛莱牛改良土种牛时,一般多为来提高原有品种的个体大小、生长速度以及保证良好的屠宰出肉率;采用安格斯牛改良土种牛时,一般多为了提高原有品种的牛肉品质、个体大小以及屠宰出肉率。
二、杂交配种方案在对土种牛进行杂交改良时,可选择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两种方案。
前者公牛基因可以得到保障,且不用专门饲喂种公牛可降低相应成本,不过其对技术要求较高。
后者公牛基因一般难以达到100%纯种,且每年还需要一笔不小的饲养成本,不过其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另外还需要注意母牛个体大小,当母牛体重低于400千克时,使用冻精或高纯度种公牛配种均有可能引起难产。
对于个体较小的母牛头胎应尽可能采用土种牛进行配种,经产后再采用杂种公牛进行配种。
三、配种后的管理由于土种牛采用良种肉牛进行配种特别容易出现难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配种后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