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626.00 KB
- 文档页数:24
车站建筑设计原则1.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2.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
3.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
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5.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
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6.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
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
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7.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
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6min内疏散完毕。
8.车站考虑平战结合,能满足按6级防护等级进行平战转换。
9.车站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设计。
10.车站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11.在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车站规模,压缩建筑体量,简化设备与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结构体系,力求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1) 站厅层
公共区装修后地坪面至结构顶板底面净高:4500mm
公共区装修后净高:≥3000mm
公共区地坪装修层厚度:150mm
内部管理区走道净宽:(单面布置)≥1200mm (双面布置)≥1500mm
内部管理区用房区净高:≥2400mm
2)站台层
岛式车站站台宽度:10400mm
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1600mm
岛式站台侧站台宽度(有柱时):≥2500mm
线路中心线至侧墙净距:2250mm
站台层装修后净高:≥3000mm
轨面至轨行区结构底板:560—620mm
地坪装修层厚度:100mm
地坪装修面至结构中板底面净高: 4400mm
站台层装修面至轨顶面高:1080mm
有效站台总长:140400mm
屏蔽门长度:135500mm
2) 地下三层
地下三层为15号线站台层,预留与未来15号线站台接口条件。
②车站规模
1) 车站面积
本站为地下三层15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的总建筑面积为21899.1m2,其中: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18390.9m2 ;车站附属建筑面积为3508.2m2 ;站厅层建筑面积为9012m 2;站台层建筑面积为9012m2 ;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366.9 m 2.
2) 站台形式及宽度
站台为岛式站台,宽度为10.0m。
3) 车站外包尺寸
车站总长504.4m(不含围护结构),车站标准段总宽18.9m。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目录:一、已知设计基本条件.二、站厅内部的自动扶梯数量和楼梯的宽度计算.三、站台长度、宽度计算.四、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数目计算.五、出入口宽度和数量计算.六.、进或出站口的人工检票口和自动检票口数量计算.七.、根据计算出的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时间.一、已知条件:某地铁车站,预测远期超高峰小时客流(人/小时)、超高峰系数如下表:车辆及运行信息:A 型车尺寸:长22m ,宽3.0m ,高3.8m列车编组数为6辆,定员1845人/列高峰时最多可载客2768人 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分钟 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为1米乘客及工作人员信息:客流密度为0.5平方米/人,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为2米,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取1.1车站结构布置信息: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0.6米的圆柱 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
二、站厅内部的自动扶梯数量和楼梯的宽度: 自动扶梯数量:nn Nk m 11=自动扶梯台数;:1m);站客量(人预测的上行与下行的出h /:N;2.1数,取超高峰系:k )m h (/人8100,取每小时输送客流的能力:1⋅n 8.0自动扶梯利用率,取:n1.588.081002.1)57002850(1=⨯⨯+=m 台。
采用2部1m 宽自动扶梯。
楼梯宽度计算: 楼梯宽度:nn kN m 22'=)m 楼梯宽度(:2m )h /人(站客量预测的上行与下行的进:'N 2.1数,取超高峰系:k)m h (/人3200,取楼梯双向混行通过能力:2⋅n 7.0楼梯利用率,取:n则.55.37.032002.1)29003730(2m m =⨯⨯+=可选用楼梯的宽度为4米,为保证事故疏散时间达到要求,采用2部4m 宽楼梯,不加用自动扶梯,因为自动扶梯在事故中不能保证逃生的使用功能。
所以楼梯和自动扶梯相向布置,m d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