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1
标点符号班级姓名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1、用于陈述句末尾。
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
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
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
如:(4)你叫什么名字?李美。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
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
如:(6)好。
(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1、用在特指问句后。
如:(7)你今年多大了?2、用在反问句后。
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16)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
高中语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一、标点符号的分类1.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2.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3.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1.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常见用法]1.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谦虚令人进步,自满令人落伍。
1.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常见错误]1.3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例如: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1.4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例如:生产本钱居高不下的缘故原由,一个是装备落伍,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能耗高”背面的句号应改为逗号)1.5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说句,句末误用问号。
例如:我们要正确回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中央?(问号改为句号)[使用小提示]1.6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
”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例如: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1.7科技文献偶然触及大量公式,为制止中文句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常说:标点虽小作用大。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7种,标号9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点号(一)句号A.、句号的基本用法: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示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B、提示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
”和西文小圆点的句号“.”穿插使用时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2.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U=IR.示例: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3.“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
示例: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示例: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需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4.位置禁则: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C、句号使用常见差错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错例: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2.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
错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二)问号A、问号的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今天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2.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B、提示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
第05讲语法基础知识标点符号1.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2.结合考题具体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一、点号的基本用法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
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一)顿号、逗号、分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由短到长的停顿。
1.顿号用法内涵例句(词)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用去打顿并列性谓语之间和并列性补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隔开来。
“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不能用顿号。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用顿号。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
多个(三个及三个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能用顿号“大宅子”“鱼翅”“鸦片”分别比喻什么?连词前不带顿并列短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等,连词前不能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是想一睹她的风采,或让她签一个名。
并列词语带语气词,打逗不打顿句子内有多个词语并列,但同时又都带了语气词,停顿时间就自然长了些,之间不能用顿号。
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乱七八糟。
2.逗号用法例句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句子内部状语后面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的要求是:“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除有表语音停顿外,还有表意作用。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对标点符号的直接考查的越来越少,选择题仍是主流,分析表述题开始出现,将标点符号的考查融入阅读中进行,凸显标点符号的表意作用,将是一种新趋势。
考生必须在掌握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它来分析问题。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与点号两大类。
标号包括: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有明确的书写要求,考生应该规范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最后一格有字时,可放在最后一格的外面。
(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在一行之首。
(三)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四)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如被强调的主谓之间、谓宾之间,倒装的主谓句、句首状语、后置的状语、后置的定语等,都要用逗号将异动的部分与主体隔开。
例:(1)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数是恒星。
(主谓之间)(2)应该明白,投机取巧不是学习的最有效方法。
(动宾之间)(3)对于乔丹,他并不了解。
(句首状语)(4)怎么了,一向沉稳的齐达内先生?(主谓倒装)作用:强调被隔开的谓语、宾语、句首状语或其他异动的部分。
(二)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关于问号请注意以下三点:1 .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无疑问词不一定不是疑问句。
2.选择问句,只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3.连续问句,连续使用问号。
例t(1)从书目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有哪些书。
(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2)你是足球明星?(无疑问词的疑问句)(3)今年暑假你是去北京,去上海,还是去深圳?(选择问句)(4)他就是罗纳尔多第三?小小罗?(连续问句)(5)“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倒(装问句)作用:在于表达句末的疑问语气。
01标点符号基本概念与分类Chapter标点符号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常见标点符号类型介绍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书写规范书写形状规范书写位置规范每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形状,应按照规定正确书写,如逗号、句号应为小圆点,问号应为倒钩形等。
使用规范02逗号、句号与顿号使用方法Chapter使用场景注意事项使用场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停顿,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注意事项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注意区分句号和逗号的使用,避免混淆。
使用场景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注意事项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停顿较小的词语之间也可以用顿号;但是并列成分作谓语、补语且需要强调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注意区分顿号和逗号、分号的使用。
03问号、叹号与省略号运用技巧Chapter疑问句末尾要用问号当句子表示疑问语气时,需要在句末加上问号。
例如:“你今天吃饭了吗?”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在选择问句中,问号一般只放在最后面。
例如:“你是喜欢苹果还是香蕉?”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末尾也需要用问号。
例如:“难道你不认为这样做是错的吗?”感叹句末尾要用叹号0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02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03省略号运用技巧及实例分析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语意未尽04引号、括号与破折号正确应用Chapter引用原文或原话强调特定词语表示特殊含义030201补充说明插入语列举或例举破折号正确应用方法论述表示语气的突然转变破折号可以用于表示语气的突然转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强调或突出重要内容在文章中,破折号可以用于强调或突出某个重要的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
表示插叙或补充说明破折号还可以用于插叙或补充说明,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解释。
05冒号、分号与连词符号规范使用Chapter示例1他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加强团队合作;二是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优化工作流程。
知识衔接06标点(二)(八)引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引号的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基本用法: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标示需要着重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如反语)或特定称谓(如别称、简称)。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好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常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示例1:“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5)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6)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指导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7)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8)“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
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示例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示例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示例3:“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注:行文中表示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引号内句末点号应保留。
汉语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标点符号共有十七中,包括点号和标号。
一、点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1、句末点号。
(1)句号:用于陈述句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2)问号: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
(3)叹号:用于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的末尾。
(4)省略号:用于引文或列举的省略,和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句内点号。
(1)逗号: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动词与宾语之间、状语后边、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2)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
(3)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以及分行列举的各项内容之间。
(4)冒号:用于称呼语,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等词语,总说性话语和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以及总括性话语的前边。
二、标号,用来标明某些词语的性质以及作用。
(1)引号: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和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引号里面如果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这里的引号包括双引号和单引号。
(2)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部分。
注释某个词语的,直接跟在词语之后;注释句子的,跟在句末标点之后。
(3)破折号: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话题突然转变、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4)着重号:用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的下面。
(5)连接号:用来连接时间、地点、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6)间隔号:表示人名各部分、书名与篇名、朝代与人名等之间的分界。
(7)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之名、刊物名等。
(8)专名号:用在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朝代名等之后。
(9)分隔号:数学中表示分数线,诗歌中表示分行或节拍。
选择题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甲)首店经济: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通过举办进博会,我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强大消费能力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诚意,这对各国品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国际品牌相继抢滩登录一线城市投石问路。
亮相以后,“首店”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
当“二店”“三店”进行多维布局,当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当消费潮流面临转向,当运营方式出现水土不服,(乙)这就需要企业、城市和消费者共同求解如何将短时的“爆红”转化成持久的“长红”?(丙)首店只是吸引大家打开新消费的第一步。
倘若体验和口碑不好,再好看的首店可能也就是一个“空壳子”。
A.甲B.乙C.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复杂,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学生识记理解句号、都好、感叹号、引号、破折号、冒号等使用方法。
反复诵读,以停顿长短来确定句中标点。
标点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也不同。
在一个句子中,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
把握了停顿的长短,就便于确定用哪种标点。
B项,句末的问号使用错误,本句是陈述表述,应用句号。
故选B。
选择题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甲]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为实现乡村善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实现乡村善治,要在“德治”上下很大工夫,以德治扬正气。
[乙]乡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加强德治是开展乡村治理的先天优势,也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实现“治理有效”目标的必由之路。
乡村治理要达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效果,就要深入挖掘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在农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丙]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2022新高一初高衔接(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知识精讲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一、点号(一)句号句号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句号的形式是“。
”。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句号的使用主要取决于语段前后是否有较大停顿、是否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例]①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例]①请您稍等一下。
②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3.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
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例]①行进中的学生方队②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这是某区街道一景(二)问号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问号的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问号的使用主要取决于语段前后是否有较大停顿、是否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例]①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②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③(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①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②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4.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回眸中考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 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C.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 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 的感慨。
答案:B展望高考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 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答案:C解析:A 项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应该修改为“由谁定,如何定, 定多少,”,这是因为这几个词组是谓语性质的,而它与“景区门票”合在一起作了“都需要充分论证”的主语,实际上总的句子在这里是陈述性质的。
B 项应该将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内,因为这是完全引用。
D 项应该有两个地方要修改,一是《当代文坛大家文库》,这里的书名号应该修改为引号,我们说书名号一般用在具体的书名和文章篇名上;二是“这些书”前面的这个逗号应该修改为句号,因为前面的冒号只能管到这里为止。
对比总结: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以附录的形式列举了 16种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就高中阶段而言,标点符号依然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初中课文相对浅易,故出现标点符号的样式也相对少,高中课文较之初中课文篇幅较长而且表意复杂含蓄,故出现标点符号的样式也相对较多。
在新高考形势下,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的考查也必然成为回归的趋势。
随着高中阶段阅读材料的增多,各式文体中辅助文字表意的标点符号也大大增多。
紧扣具体语境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这是识别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重要前提。
问号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1、没有疑问意义的反问句和明知故问的设问句的句末用问号。
如:①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关系的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 并不是选择关系的,则每句都用问号如:①明天是你去监考,还是我去监考呢?②但是每一个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3、句子中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陈述语气,因而用用问号。
如:谁都不知道他昨晚去了哪儿。
4、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①小刘, 你到过上海吗?②你到过上海吗,小刘?5、叹词“啊”“咦”等单用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要用问号。
如:①咦?我的钢笔怎么不见了?②啊?怎么会是他?6、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用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问号则可保留。
如:我一进门,就看见一条“今天你浪费时间了吗?”的标语。
7、有些表示婉商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问号。
如:请你进来一下好吗? 逗号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 , 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
1、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要不用点号,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1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①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②有的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如:中国选手苏炳添, 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中以 9秒 99的成绩获得男子 100米第三名 , 成为真正意义第一个跑进 10秒大关的黄种人。
③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如:你呀,还是改不了那个牛脾气。
④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如:你的包裹,申通快递已经送到了。
(2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①谓语前置的句子。
如:出来吧,你们!②定语后置的句子。
如: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③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如:转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3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面往往要用逗号。
如:我知道,你是为他的不争气而痛心……2、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如:张梅,我们的班长,昨天转学走了。
3、较长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如: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 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了。
4、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如:水,水,我要喝水。
5、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当词语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的并列时,用逗号不要顿号。
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7、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不用顿号。
如: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 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 葡萄啊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 ,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1、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不类属同一范围的词语不应用短号。
如:他擅长篮球、足球、乒乓球、吉他。
“篮球”、“足球”、“乒乓球”三者类属体育运动,而“吉他”属于乐器, 所以最后一个顿号使用不当。
3、句中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如:①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②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4、句中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确数,中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5、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分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
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如:①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可通十万路电话;而一条光缆线路,可以通一亿路电话。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分号使用常见误区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①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②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①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②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 35岁至 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
(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冒号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
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容易将它写为逗号。
2、用在“说”、“想” 、“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 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但是,当某某人说的前后都有他的原话时,那么某某人说的后面就不能用冒号, 而应该用逗号。
3、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句中没有较长的停顿,就不要用冒号。
如:全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有人会在“ 三位女杰” 后面加冒号,这是错误的。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 话题:诚信。
”“ 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
5、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1:“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例 2: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
引号1、标明文章引用的部分。
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别人说的话、书上的话或写人物对话等,要用引号标出来,以便把引用的话和写文章人的话区别开来。
引用可以引局部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引全部。
如:①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各自很矮,所以总得从下面看问题。
”一语中的,既幽默又深刻。
②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一文中,王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学科。
”2、对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要用引号。
如:①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②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把表示否定、反义、借用或讽刺的词语用引号引起来。
如: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摔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这种现象的蔓延是发人深思的。
4、文章中的简称要用引号。
如: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 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相似。
”5、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事件用数字标示的部分要用引号。
如:①“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
②“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