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校园植物配置调查
- 格式:pptx
- 大小:12.12 MB
- 文档页数:11
校园植物调研报告校园植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状况,为校园植物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校园内主要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调研范围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学校校园内的花坛、绿化带、操场等地。
四、调研结果经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校园内的植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花卉植物:校园内的花坛上种植了各种花卉植物,如菊花、玫瑰、牵牛花等。
这些花卉植物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2.树木:校园内分布有许多树木,主要包括松树、槐树、丁香树等。
这些树木高大挺拔,为校园提供了丰富的氧气和阴凉的休息场所。
3.灌木类植物:校园中还有许多灌木类植物,如紫薇、猕猴桃、七里香等。
这些灌木类植物在校园内形成了绿化带,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4.草地:校园内的草坪密布,主要包括野草和栽培草。
野草丛生,栽培草整齐修剪,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绿色。
五、存在问题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水源不足:由于校园内的水源有限,部分植物生长受到了限制。
在干旱季节,一些植物容易出现枯萎现象。
2.缺乏保护:校园内的花坛和绿化带存在一些没有被保护的问题,造成了一些植物的破坏和损失。
3.缺乏管理:由于校园内的植物众多,目前的管理团队难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这些植物。
一些花卉植物的生长受到了限制,需要加强管理。
六、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水源:为了解决植物生长受限的问题,可以提高校园的水源供应,确保植物的生长需求。
2.加强保护:对于校园内的花坛和绿化带,应加强保护,设置警示牌,提醒人们不要随意践踏或破坏。
3.加强管理:加大对植物的养护力度,定期修剪花卉植物,清理落叶,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观。
4.开展植物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植物的保护与管理,通过开展植物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校园内树种调查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校园内树种调查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兴趣,并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 策划团队确定调查区域和调查时间,组织调查工具和标本制作所需材料。
- 宣传活动内容,招募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 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或培训,使学生了解调查方法和标本制作技巧。
2. 树种调查:- 将校园内的树木划分为几个调查区域,鼓励学生分组进入不同区域进行调查。
- 学生使用调查工具(如放大镜、标本袋等)观察并记录所见的树木形态特征、叶片形状、枝条纹理等。
- 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或纸质调查表格记录每个调查区域的树木数量、分布情况等信息。
3. 标本制作:- 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树木标本,进行分类鉴别和制作。
- 学生使用植物标本纸夹住树叶或树枝,填写相关信息(如树名、采集时间、地点等)。
- 学生搜集树木标本后,可以制作展板或墙面展示,在学校或班级内进行展览。
4. 成果展示:- 学生组织树种调查成果展示活动,邀请校内师生参观和学习。
- 学生通过展板、口头汇报等形式,向观众展示调查成果、介绍所发现的树种特点和分布情况。
- 学生与观众互动交流,讨论树木种类、生长环境等相关话题,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学术交流。
三、活动效果1. 知识水平提升:通过参与调查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树木的了解,认识到树木的种类丰富性,并学习到树木的特征和分类知识。
2. 观察能力培养:在观察树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细致地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3. 环境保护意识提高:通过接触自然环境,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理解到保护树木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
4. 科研潜力培养:对于对植物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这次活动是一个契机,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潜力。
四、活动总结通过校园内树种调查活动,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增加了对树木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二)引言概述:校园植物是指在校园内生长的植物群落,是校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能够了解校园内植物的分布情况、种类组成和生态环境状况,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是《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系列的第二篇,将从植物分布、种类组成、生态环境适应性、景观价值、保护措施五个大点展开论述,通过详细阐述小点内容,揭示校园植物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一、植物分布1.校园植物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2.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3.校园植物的分布与校园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4.针对分布差异采取的相应措施5.发现的特殊或罕见植物的分布情况二、种类组成1.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种属组成2.主要植物科属及其特点3.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4.植物的地理分布与属地性5.校园植物的植物地理学意义与研究价值三、生态环境适应性1.校园植物的生活史策略2.校园植物的资源利用与适应能力3.影响植物适应性的因素及其对校园植物的影响4.植物对校园环境改变的响应机制5.校园植物的生态适应对校园环境保护的意义四、景观价值1.校园植物对校园景观的贡献2.不同植物群落的景观效应与美学价值3.校园植物对校园氛围的影响4.植物景观设计在校园环境中的应用5.校园植物景观对师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五、保护措施1.校园植物的生态保护意义及价值2.校园植物保护现状分析3.校园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4.校园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5.提出校园植物保护的建议与措施总结:校园植物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氧气,还为我们的环境提供了美丽和生机。
校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种植了许多种类的植物。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对校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校园植物资源。
正文内容:1.校园植物种类多样性1.1 内景园区植物1.1.1 玉兰树:玉兰树是校园内最常见的树种之一,它具有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香气,是校园内的靓丽风景。
南林园林花卉学杭州实习、仙林花卉市场实习、校园实习植物调查报告⼤全报告要求:总结杭州地被植物和⽔⽣花卉种类及其在杭州园林中的应⽤情况,杭州花境和花坛的类型、植物种类、设计特点及在杭州园林中的应⽤情况⼀、杭州地被植物和⽔⽣花卉种类及其在杭州园林中的应⽤情况 1杭州地被植物调查1.1杭州地被植物种类是⾮常丰富,常见的地被植物有:春鹃、⽇本栀⼦花、吉祥草、沿阶草、⽯蒜、花叶美⼈蕉、⾦边阔叶麦冬、藿⾹蓟、⼆⽉兰、半⽀莲、孔雀草、细叶美⼥樱、雏菊,⽟簪、萱草、鸢尾、红花酢浆草、麦冬、⽩三叶草、沙地柏、平枝枸⼦、⾦⼭绣线菊、⾦焰绣线菊、扶芳藤、五叶地锦、⼭葡萄、紫茉莉、太阳花、雏菊、⾦盏菊、⾹雪球、玲兰、⼭罂粟、铁扁⾖、葱兰、⼩菊、矮种美⼈蕉、鸢尾、⽟簪、萱草、马蔺、麦冬、⽯菖蒲、万年青、虎⼉草、蕨类、霍⾹、慈姑、⽔菖蒲、泽泻、草莓、细叶茑萝、栀⼦花、⼋仙花、棣棠花、⼩檗、⾦银花等。
其中,⼀、⼆年⽣草花地被植物,株低矮、株丛密集⾃然,花团似锦,能展现出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盏菊、⾹雪球等;宿根观花地被植物,不仅景观美丽,⽽且繁殖⼒强,被⼴泛应⽤于花坛、路边、假⼭园及池畔等处,如玲兰、⼭罂粟、铁扁⾖、葱兰、⼩菊、矮种美⼈蕉、鸢尾、⽟簪、萱草、马蔺等;宿根观叶地被植物,⼤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菖蒲、万年青、虎⼉草、蕨类、霍⾹等;⽔⽣耐湿地被植物,能防⽌和控制杂草危害⽔体,如慈姑、⽔菖蒲、泽泻等,藤本地被植物,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部分都具有匍匐性,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葡萄、⾦银花等;矮⽣灌⽊地被植物,如栀⼦花、⼋仙花、棣棠花、⼩檗等。
1.2以西湖曲院风荷的地被植物应⽤为例1.2.1主⼲道旁为了使游⼈欣赏到因时⽽变的各种景⾊,根据道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差异,在道路两侧配置⼀些与⽴地环境相适应,花⾊鲜艳,枝、叶、果富于变化的地被植物,如沿阶草、吉祥草、兰花三七、⼤花萱草、花叶蔓长春花、⾦边黄杨等⽚植或丛植形成花径。
南京林业大学宿舍区植物造景浅析作者:张美华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24期摘要:植物造景在校园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作为农林院校,校园景观成为一张名片,植物造景的作用尤为突出,美好的校园环境使得广大师生身心愉悦,促进身心健康,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工作起来自然有好的情绪,无形中提高了师生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南京林业大学男生宿舍区的植物配置,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校园;宿舍区;植物造景1 南京林业大学宿舍区植物造景的主要应用形式1.1 乔木和灌木的应用形式1.1.1 列植。
指乔木、灌木按照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
列植的树种,从树冠形态看都比较整齐,而且生长健壮、耐修剪、树干高、抗病虫害强。
南京林业大学男生宿舍区道路两侧的乔木和灌木多采用这种造景形式,显示出道路的宽阔,衬托出校园的肃静。
1.1.2 丛植。
由2~9株同种或异种乔木(灌木)以不等距种植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种植方式为丛植。
宿舍区的游园中大量运用了这一造景形式,如3~5株女贞丛植在香樟旁;5株红枫丛植,下面是丛植的杜鹃,最下层是麦冬,这种栽植方式给人一种变化丰富、错落有致的感觉。
1.1.3 群植。
在校园中,经常看到,数量较多的乔灌木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配植方式称之为群植。
因树种不同,可以组成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
校园植物造景常用的是混交树群,宿舍区游园中最上层为香樟,下面是红枫和紫叶李,然后是杜鹃或洒金东瀛珊瑚,植物种类多样、层次丰富而不凌乱。
1.2 草本的应用形式因校园宿舍区所用草本植物形态较小,有些作为地被植物种植在乔灌木之下,所以这些植物都是群植的。
南京林业大学宿舍区主要的草本植物是狗牙根和细叶麦冬,虽然种类较少,但是它们的景观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2 南京林业大学宿舍区植物造景的不足2.1 植物种类根据对南京林业大学男生宿舍区植物造景的调查分析可知,这部分绿化所用的植物只有32种左右,而学校各个院楼间的小游园面积不大,植物种类却有几十种,相比之下,宿舍区植物种类过少,造景较为单调。
校园植物调研分析报告校园植物调研分析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分布情况及其生存状态,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植物调研。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一些发现和分析结果。
首先,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繁多。
我们在校园内记录了大约30种不同的植物,包括树木、花卉和草地上的杂草等。
其中,校园内的主要树种有柳树、松树、榕树和枫树等。
这些树木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绿化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休息和活动的场所。
然而,我们注意到一些树木的生存状态不佳。
例如,一些树木的叶片干枯,树皮出现裂痕,树干部分变黑等问题。
据了解,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树木疾病、虫害或人为因素(如过度修剪)引起的。
因此,我们建议校园管理部门加强对植物的检查和保护,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护校园内的植物健康。
另外,我们还发现,校园内的花卉种植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教学楼门口、图书馆周围和花坛等地。
花卉的种类主要有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等。
这些花卉不仅为校园增添了色彩,还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美好的心情。
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一些花卉缺乏养护,花朵凋谢严重,缺乏定期浇水和施肥等。
因此,我们建议校园管理部门加强对花卉的维护,定期给予适当的养护和管理,保持花卉的良好生长状态。
此外,校园中的草地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们发现校园内的草坪面积相对较大,形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风景。
草坪上的草种类主要有观赏型的高粱草、禾本科植物等。
然而,由于人流较多,草坪的生存状态不理想,表现为部分地方的草本植物稀疏或黄枯,草皮受到破坏。
为了保持校园的美观和绿化效果,我们建议校园管理部门增加草坪的养护力度,加强对草坪的修剪、浇水和肥料施用。
综上所述,校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绿化环境。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植物生存状态不佳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修复校园内的植物,我们建议校园管理部门加强检查和保护工作,并适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将为校园植物的保护和绿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引言:校园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地方,而其中的植物则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校园植物,加深对自然的理解。
一、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校园内不同的区域进行植物调查,包括花坛、草坪、校园角落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直接观察法和拍照记录法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不熟悉的植物,我们还请教了学校的植物专家,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调查结果1. 花坛区域在花坛区域,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植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玫瑰花、康乃馨和郁金香等。
这些花卉植物不仅美丽,而且花期长,给校园增添了一抹色彩。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观赏植物,如铁树和银杏等。
2. 草坪区域草坪是校园内广阔的绿地,也是同学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草坪区域,我们发现了大片的草地,主要是常见的草本植物,如牛鞭草、狗尾草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生长,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3. 校园角落除了花坛和草坪区域,我们还在校园的一些角落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植物。
比如,在校园的角落里,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野菜,如蒲公英和马齿苋等。
这些野菜植物虽然不如花卉植物那样美丽,但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为校园增添了一份野趣。
三、调查分析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了花卉植物、草本植物和野菜植物等。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虽然花坛和草坪上的植物种类较多,但在一些角落里,我们发现了大片相同的植物。
这样的植物布局不仅缺乏变化,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观赏价值。
其次,有些地方的绿化效果不佳,植物生长稀疏,缺乏养护。
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的美观度,也浪费了植物资源。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校园作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绿化建设尤为重要。
树木配置是校园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树木配置能够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我们对校园树木配置的认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校园树木配置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校园树木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2. 学会分析校园树木配置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6月5日实习地点:我校校园四、实习内容1. 校园树木配置现状调查实习第一天,我们分组对校园内的树木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树木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等。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校园内共有树木1000余株,包括乔木、灌木、藤本等多种类型。
其中,乔木种类较多,主要有松、柏、杨、柳、槐等;灌木种类较少,主要有丁香、迎春、紫叶李等。
2. 校园树木配置现状分析通过对校园树木配置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树木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2)树木分布不均,部分区域树木过密,部分区域树木稀疏;(3)部分树木生长状况不佳,存在病虫害、营养不良等问题。
3. 校园树木配置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增加树木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2)优化树木分布,使树木分布更加均匀;(3)加强树木养护管理,提高树木生长状况。
4. 校园树木配置设计实践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分组对校园内的一块区域进行了树木配置设计。
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2)生态优先,注重树木的生态功能;(3)景观美观,提高校园景观效果。
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设计方案提交给指导老师,并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校园树木配置实习,我们收获颇丰:1. 深入了解了校园树木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2. 学会了分析校园树木配置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