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弯矩图绘制总结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46
各种结构弯矩图的绘制及图例:
一、方法步骤
1、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
●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
●简支式刚架取整体为分离体求反力;
●求三铰式刚架的水平反力以中间铰C的某一边为分离体;
●对于主从结构的复杂式刚架,注意“先从后主”的计算顺序;
●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注意寻找求出支反力的突破口。
2、对于悬臂式刚架,从自由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对于其它形式的刚架,从支座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 图画在受拉一侧)。
二、观察检验M图的正确性
1、观察各个关键点和梁段的M图特点是否相符
●铰心的弯矩一定为零;
●集中力偶作用点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与集中力偶相等;
.
●集中力作用点的弯矩有折角;
●均布荷载作用段的M图是抛物线,其凹凸方向与荷载方向要符合“弓箭法则”;
2、结构中的链杆(二力杆)没有弯矩;
3、结构中所有结点的杆端弯矩必须符合平衡特点。
表1 简单载荷下基本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
.
.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表2-6~表2-10)(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表2-6
(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7
(3)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8
(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表2-9
各种结构弯矩图例如下: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结构⼒学弯矩图画弯矩图的基本理论1.1 指定截⾯上的弯矩计算弯矩等于截⾯⼀侧所有外⼒对截⾯形⼼⼒矩的代数和,画在受拉⼀侧。
1.2 荷载、剪⼒、弯矩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即:当荷载为常数时,剪⼒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次曲线;当荷载为零时,剪⼒图为平⾏线或为零线,弯矩图为斜直线或为平⾏线、零线。
1.3 区段叠加法区段叠加法是以⼀段梁的平衡为依据,⽐拟相应跨度简⽀梁的计算⽽得到的⽅法:以⼀段梁的两端弯矩值的连线为基线,叠加该段相应简⽀梁的弯矩图。
1.4 刚结点处⼒矩的分配与杆端弯矩的传递利⽤⼒矩分配法中的结点分配和传递的原理,计算出结点的分配系数,将结点的不平衡⼒矩快速分配和传递给其他杆的近端及远端。
1.5 剪⼒分配法的应⽤对于在结点⽔平荷载作⽤下的排架(横梁EA为⽆穷⼤)、框架及框排架结构(横梁EI为⽆穷⼤),可以根据各个柱⼦的侧移刚度,计算出剪⼒分配系数,得到各柱的剪⼒。
在弯矩为零处作⽤该柱的剪⼒,按悬臂柱即可计算其柱端弯矩。
速画弯矩图的基本技巧2.1 单跨静定梁和超静定梁的弯矩图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在简单荷载作⽤下的弯矩图,单跨超静定梁的载常数和形常数。
2.2 集中⼒及约束处弯矩图的特征集中⼒处的弯矩图有尖⾓,尖⾓的⽅向同荷载的指向;集中⼒偶处的弯矩图有突变,突变的幅值等于⼒偶的⼤⼩,突变的变化与⼒偶的效应对应。
例如:对于⽔平杆,弯矩图若从左向右绘制,遇到顺时针转向的⼒偶,有增加右段杆下侧受拉的效应,因此弯矩图形向下突变。
固定端处的弯矩⼀般不为零;⾃由杆端、杆端铰⽀座及铰结点处,若⽆外⼒偶作⽤,该处的弯矩恒等于零;当直线段的中间铰上⽆集中⼒作⽤时,由于中间铰两侧的剪⼒相同,因此,中间铰两侧杆的弯矩图形连续,并且经过中间铰(铰结点处的弯矩恒等零);当直线段的滑动约束上⽆集中⼒作⽤时,由于滑动约束两侧的剪⼒为零,因此,滑动约束两侧杆的弯矩图形为⼀平⾏线;在两杆相连的刚结点处,两杆的杆端弯矩⼤⼩相同、同侧(⾥侧或外侧)受拉;在三杆相连的刚结点处,当已知两杆的杆端弯矩时,另外⼀杆的弯矩值可按结点的⼒矩平衡求得。
弯矩图复习作为一名又土又木的工程师,离不开弯矩图,现在把它汇总起来,用以怀念当年的苦 逼生活P 作用F 的M图:Qqq 作用卜的M图:P 作川F 的M图;⑶P 作用F 的M图;P 与q 作用Mi 勺M 图:q 作用I 、的M图:q 作用I 、•的M 图:从右向斥作M 图; P9q 作•用I 、的M图:P9q 作用下的M图;从右向冷作M 图;从着向左作M 图二NPL利川对称性作M 图:I.利用反对称性作M 图: 先计算支反力,再作M 图:⑺、-M1(23)从附属部分丿F 始,用“ J. g 部恳V i 梁法”直接作M 图^1^qa' 切叠加法作IVI 图; 1•先考虑力偶作用2 •卩用加R 的作用P 2P__-jf ~-_4_二_(11)先计算支反丿J,再作M 图:(12)(13)(W 作M 图,只需计算C 截面弯矩 12作M 图,只需计算C截而弯矩Illi 线/汨点号水平线和切4 kN-m0・2kN/m10m先计算支反力,再作M 图:(15)不用计算支反力. 叮快速作M 图30(22)从附属部分丿「•始,直接作M 图:qJ3a2a4aa2ajlf=60 kN • m 彳=1° kN/ m P=10kN 厂II 山川I 川II I(18)先计n 支反丿几再fi M 图:r [接作M图: 了 [接作M 图,8910(19)CD 段•接作M 图, AC段采川脅加法;2(20) 力偶只影响BDm.fi 接用叠加法作M 图;(21)力偶只影响BC 段丿 只影响AC段,作M 图;\C和切不9水平线相切q q q(佝(17)2 m I 4m ilmM=PL(27)■局部悬臂梁法墮接作M 图,P 力通过截面以I 二部分还 有力偶,所以弯矩不为6丿『局部悬臂梁法羽接作M 图.P 力通过截冊弯炖为01/2~ ■1/2—P 丿丿通过点弯如为0P 力通过点弯矩为0P(31)(29)QL(30)qLLLLLl9杆件轴线相阴*号LI i I -PF丄肿H-T f ti Qa qq/注:AB段弯矩为常数。
结构力学-弯矩————————————————————————————————作者:————————————————————————————————日期:就要对结构的弯矩和剪力图有个大概的判断。
下面总结各种结构弯矩图的绘制及图例:一、方法步骤1、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简支式刚架取整体为分离体求反力;●求三铰式刚架的水平反力以中间铰C的某一边为分离体;●对于主从结构的复杂式刚架,注意“先从后主”的计算顺序;●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注意寻找求出支反力的突破口。
2、对于悬臂式刚架,从自由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对于其它形式的刚架,从支座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
二、观察检验M图的正确性1、观察各个关键点和梁段的M图特点是否相符●铰心的弯矩一定为零;●集中力偶作用点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与集中力偶相等;●集中力作用点的弯矩有折角;●均布荷载作用段的M图是抛物线,其凹凸方向与荷载方向要符合“弓箭法则”;2、结构中的链杆(二力杆)没有弯矩;3、结构中所有结点的杆端弯矩必须符合平衡特点。
各种结构弯矩图例如下: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ﻫ746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弯矩及剪力2014-08-1111:43 系统分类:管理文章专业分类:建筑结构浏览数:6835静定梁有三种形式: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
这三种梁的支座反力和弯矩、剪力只要建立平衡方程,就可以求解。
图1.5.1左右两列分别是简支梁在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弯矩图和剪力图。
图1.5.2左右两列分别是简支梁在2个对称集中荷载作用和一个非居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弯矩图和剪力图。
图1.5.3左右两列分别是悬臂梁在均布荷载作用和一个端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弯矩图和剪力图。
作为一名又土又木的工程师,离不开弯矩图,现在把它汇总起来,用以怀念当年的苦逼生活……
各种结构弯矩图的绘制及图例:
一、方法步骤
1、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
●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
●简支式刚架取整体为分离体求反力;
●求三铰式刚架的水平反力以中间铰C的某一边为分离体;
●对于主从结构的复杂式刚架,注意“先从后主”的计算顺序;
●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注意寻找求出支反力的突破口。
2、对于悬臂式刚架,从自由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对于其它形式的刚架,从支座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
二、观察检验M图的正确性
1、观察各个关键点和梁段的M图特点是否相符
●铰心的弯矩一定为零;
●集中力偶作用点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与集中力偶相等;
●集中力作用点的弯矩有折角;
●均布荷载作用段的M图是抛物线,其凹凸方向与荷载方向要符合“弓箭法则”;
2、结构中的链杆(二力杆)没有弯矩;
3、结构中所有结点的杆端弯矩必须符合平衡特点。
各种结构弯矩图例如下:。
总结做弯矩图简介在工程力学中,弯矩图是一种图形工具,用于表示结构体受力过程中的弯矩变化情况。
通过绘制弯矩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结构体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以便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
本文将总结弯矩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弯矩和弯矩图的基本概念弯矩的定义弯矩是指结构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在截面上产生的一个力矩。
一般情况下,结构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这时就会产生一个力矩。
弯矩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矩的定义计算得到。
弯矩图的定义弯矩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于展示结构体在不同位置上的弯矩变化情况。
它通常由一条曲线表示,横轴表示位置,纵轴表示弯矩大小。
通过观察弯矩图,可以清楚地了解结构体在不同位置上的受力情况,进而指导结构设计和分析。
弯矩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弯矩图需要以下两个基本信息:结构体的外力分布情况和结构体的几何特性。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绘制。
1.确定剪力方向:根据外力作用方向,确定结构体内部各截面上的剪力方向。
2.确定截面段的长度:根据结构体的几何特性,确定各截面段的长度。
3.计算弯矩大小:根据剪力分布和截面段长度,计算各截面上的弯矩大小。
4.绘制弯矩图:按照截面位置和弯矩大小,绘制弯矩图。
弯矩图的应用弯矩图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体设计和优化通过绘制弯矩图,可以清楚地了解结构体在不同位置上的受力情况,找出受力较大的截面,从而指导结构体的设计和优化。
对于一些重要的结构体,例如桥梁和楼房等,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可以降低结构体的成本并提高结构体的安全性。
结构体分析在结构体受到外力作用时,需要对结构体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弯矩图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体在关键位置上的受力情况,进一步评估结构体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
结构体维护和检测对于一些大型的结构体,例如大型机械设备或桥梁等,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非常重要。
弯矩图可以为工程师提供结构体受力情况的直观展示,以便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剪力弯矩图知识点总结1. 剪力和弯矩的概念剪力(shear force)指的是横截面上受力元的切向力,通常用V表示。
在悬臂梁上,剪力是垂直于截面的力,它的大小等于剪力截面上受力元的合力。
在弯曲情况下,不同截面上剪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弯矩(bending moment)指的是横截面上受力元的弯矩,通常用M表示。
弯矩是由悬臂梁上的外部力矩引起的,它的大小等于横截面上受力元的合力与该截面的距离之积。
在弯曲情况下,不同截面上弯矩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2. 剪力弯矩图的绘制原理绘制剪力弯矩图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受力学原理和材料力学知识,将结构受力的情况在横截面上转化为剪力和弯矩的分布情况。
在绘制剪力弯矩图时,需要按照悬臂梁上的外部力作用位置和方向的不同,对每一个截面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受力平衡和截面内力的平衡方程来求解该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通过不断地沿着结构轴线对不同截面进行受力分析,最终可以得到整个结构上的剪力和弯矩分布情况。
3. 剪力弯矩图的作用剪力弯矩图可以用于描述结构在不同位置上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受力的性质和数量。
对于结构工程的设计和分析来说,剪力弯矩图可以为工程师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结构的安全性、变形情况等。
此外,剪力弯矩图还可以用于指导设计和施工,帮助工程师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构件选型。
4. 剪力弯矩图的绘制方法在绘制剪力弯矩图时,一般采用以下步骤:(1)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首先需要了解结构上的外部力和力矩的作用位置和大小。
(2)取截面:根据要求,选择不同位置和数量的截面,并根据悬臂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3)受力分析:对每一个截面进行力学分析,求解该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4)绘制图表:根据受力分析结果,可以绘制剪力和弯矩图。
其中,剪力图通常用V-x 图表示,弯矩图通常用M-x图表示。
其中,V和M分别表示剪力和弯矩的大小,x表示截面的位置。
5. 剪力弯矩图的典型特点在剪力弯矩图中,具有以下一些典型特点:(1)剪力图的典型特点:通常在受力点附近出现剪力峰值,峰值的大小等于受力点的大小。
作为一名又土又木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要对软件(midas、sap2000、pkpm的计算结果有个判断)就要对结构的弯矩和剪力图有个大概的判断。
下面总结了各种结构弯矩图的绘制及图例:一、方法步骤1、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简支式刚架取整体为分离体求反力;•求三铰式刚架的水平反力以中间铰C的某一边为分离体;•对于主从结构的复杂式刚架,注意“先从后主”的计算顺序;•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注意寻找求出支反力的突破口。
2、对于悬臂式刚架,从自由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对于其它形式的刚架,从支座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
二、观察检验M图的正确性1、观察各个关键点和梁段的M图特点是否相符•铰心的弯矩一定为零;•集中力偶作用点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与集中力偶相等;•集中力作用点的弯矩有折角;•均布荷载作用段的M图是抛物线,其凹凸方向与荷载方向要符合“弓箭法则”;2、结构中的链杆(二力杆)没有弯矩;3、结构中所有结点的杆端弯矩必须符合平衡特点。
各种结构弯矩图例如下: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下面总结了各种结构弯矩图的绘制及图例:
一、方法步骤
1、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
●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
●简支式刚架取整体为分离体求反力;
●求三铰式刚架的水平反力以中间铰C的某一边为分离体;
●对于主从结构的复杂式刚架,注意“先从后主”的计算顺序;
●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注意寻找求出支反力的突破口。
2、对于悬臂式刚架,从自由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对于其它形式的刚架,从支座端开始,按照分段叠加法,逐段求作M图(M图画在受拉一侧)。
二、观察检验M图的正确性
1、观察各个关键点和梁段的M图特点是否相符
●铰心的弯矩一定为零;
●集中力偶作用点的弯矩有突变,突变值与集中力偶相等;
●集中力作用点的弯矩有折角;
●均布荷载作用段的M图是抛物线,其凹凸方向与荷载方向要符合“弓箭法则”;
2、结构中的链杆(二力杆)没有弯矩;
3、结构中所有结点的杆端弯矩必须符合平衡特点。
各种结构弯矩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