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预算计算公式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6
弱电工程计算线材的公式
1、整数用线量(总长度M)=楼层*每层用线量
2、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总点数*6
每层用线量=[0.55*(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6]*楼层信息点数
3、总长度=最短信息点长度+最长信息点长度/2*总点数*3.3*1.2
注:得出的长度为英尺
用线箱数计算
用线箱数=总长度(单位米)/305+1
用线箱数=总长度(英尺)/1000+1
l平均=[l(水平)最长+l(水平)最短]/2*1.1+l(垂直)+l(余量)
l总长=l平均*信息点数
upt箱数=roundup(l总长/305,0)+n(自定数量)
价格=utp箱数*单价
管槽线缆容量对照表
1 PVC槽(型号)20*10 24*14 39*19 59*2
2 99*27 99*40
2 五类线(根数) 2 4 9 16 32 48
3 PVC管(型号)ф16 ф20 ф25 ф32 ф40 ф50
4 五类线(根数) 2 3 6 9 1
5 24
5 度锌线槽(型号) 25*25 25*50 25*75 50*50 50*100 100*100
6 五类线(根数)
7 15 22 30 60 120
容量公式:管槽容量=INT(管槽面积*K)对CAT5 UTP来说K=0.012
例如:100*100的桥架
算法:100*100*0.012
结果:120根
另一种算法
100*100*0.4/28.6=139根,100*100为桥架的尺寸,0.4是因为桥架线缆敷设时的容量,28.6为线缆的横切面积
注:规范要求弱电的槽满率是40%,强电的槽满率是50%。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如何计算弱电工程布线工程量?如何做预算?在智能化工程之前,做好充足的预算是很重要的。
那么智能化工程怎样做预算?如何算工程量呢?这就需要掌握方法了,这里有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设备材料的计算1、线缆的计算:L=1.1x(LMAX(最大)+LMIN(最小))/2+6其中:L:为平均每个信息点用线量。
LMAX: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LMI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其中10%为备用余量。
一箱网线可布置的信息点数量n=305/L(n取整数,省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本工程使用线缆箱数:线缆箱数=数据点总数量/n*1.1〔考虑到线材布放的损耗及留有一定的余量)当然也可以使用电缆长总和来计算所需电缆箱数。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1.1(1.1考虑的是留有一定的余量〕注意:总点数=数据+语音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拟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
比方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
5、机柜跳线: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6、RJ45头:7、RJ45头护套:为RJ45头的数量8、三类大对数的数量:从弱电井通过桥架到机房的距离+富裕量(大一些,因为大对数不能连接的);9、110DW2-100FT配线架(2U):一个为100对10、110过线槽:与110配线架的数量一致11、110背板(4U):110DW2-100FT配线架数量/212、110C4连接块(每包10个):110DW2-100FT配线架为100对即100部,它由四局部组成,每一局部为25对,即由5个C4连接块和1个C5连接块组成(5x4+1x5=25),也就是说,100对大对数需要20个C4连接块和4个C5连接块。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施工图预算示例某住宅平面图和系统图(见图 10 - 5 、 10 - 6 、 10 - 7 所示),该工程为 6 层砖混结构,砖墙、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层高 3.2m ,房间均有 0.3m 高吊顶。
电话系统工程内容:进户前端箱 STO — 50 —400 × 650 × 160 与市话电缆 HYQ — 50 ( 2 × 0.5 )— SC50 — FC 相接,箱安装距地面 0.5m 。
层分配箱(盒)安装距地 0.5m ,干管及到各户线管均为焊接钢管暗敷设。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内容:前端箱安装在底层距地 0.5m 处,用 SYV —75 —5 —1 同轴射频电缆、穿焊接钢管 SC20 暗敷设。
电源接自每层配电箱。
两系统工程施工图预算一律从进户各总箱起计算,总箱至室外的进户管线均未计算,各工程见其系统图和平面图(说明:本预算仅用了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定额中相应子目的内容。
未使用第十二册《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专用定额)。
工程量计算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数量部位提要计算式电话系统1 进户电话交接箱个 1 TP-1-1 尺寸0.4m × 0.65m × 0.16m2 层端子箱暗装个 2 TP-ST010 尺寸0.2m × 0.28m × 0.12m3 用户电话部24 4 × 64 线管暗敷 D25 m 22.60 立管0.6 + 3.6 + 1.2 ++ 5× 3.25 线管暗敷 D15 m 22.27 TP-1-A10.6 + 3.6 + 1.2 ++0.6 + 3.6 +2.4 + 1.65 + 2.5 + 4.2+ 0.66 线管暗敷 D15 m 9.55 TP-1-B1 0.6 + 3.6 + 1.75 + 1.8++ 0.67 线管暗敷 D152F-- —6F 层端箱至 A 户m 64.45( 0.6 ++ 1.65 + 2.5++4.2 - 1.2 + 0.6 )× 5 + 3× 3.28 线管暗敷 D152F-- —6F 层端箱至 B 户m 46.85( 0.6 ++ 1.75 + 1.8++ 0.6 )× 5 +3.2 × 39 管穿 HYV-10X ( 2× 0.5 )电话电缆m 25.09 22.6 +( 0.4 + 0.650 )+( 0.2 + 0.83 )× 310 管穿 RVS-2 × 0.5软电话线m 302.32 143.12 +( 0.4 + 0.65 )×4 +( 0.2 + 0.28 )× 811 T P 插座暗装个24 4 × 612 T P 插座暗盒个24 4 × 613 端子板外接线头104 10 × 2 × 4 + 2 × 1414 电话系统调试系统1电视系统1 前端放大箱安装个 1 TV-1-1 尺寸0.4m × 0.5m × 0.16m2 二分支器安装个 63 二分支器暗箱个 6 尺寸0.18m × 0.18m × 0.12m4 TV 用户插座暗装个24 4 × 65 TV 插座暗盒安装个24 4 × 66 TV 线管暗敷 D20 m 200.631F T V-1-1 至 L1TV-1-1 至一层分支箱一层分支箱至顶TV-1-1 至 A mmmm8.017.2016.0023.680.6+3.6+1.2+ +1.5=0.6+3.6+1.2+ +0.6=3.2 × 5=0.6+3.6+2.4+1.65+2.5+ +户TV-1-1 至 B 户m9.550.6+0.6+4.2+3.7++0.6=0.6+3.6+1.75+1.8++0.6= 2F 2F — 6F ,分支箱至 A 户2F — 6F ,分支箱至 B 户 m m 100.3535.75( 0.6+1.2+ +1.65+2.5+ +0.6+0.6+4.2+ +0.6 )× 5=( 0.6+ +1.75+1.8++0.6 )× 5= 7 管穿同轴电缆 SYV-75-5m 201.71192.53+ ( 00.4+0.5 ) +2 ×0.18 × 23 8 管穿电源线 BV=3 × 2.5 m 30[8.1+(0.4+0.5)+(0.5+0.5)]×3 9 系统调试户 126 × 2工程预算表序号定额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综合基价(元) 其中人工费(元)单价 合价 单价 合价一电话系统 1 2-264 进户电话交接箱 台 1 106.96 109.96 39.74 39.742 7-60 楼层端子箱暗装台 2 145.47 290.94 102.23 204.463 2-1010 线管敷设 100M 1.431 302.03 432.20 192.76 275.84123未计价材料表工程预算费用汇总表。
弱电工程项目各系统估算方法和公式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依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
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近来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近来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重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厂区弱电工程施工费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际报价中,可以根据设备总价取费和设备清单每项取施工费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一、按照设备总价取费按照设备总价取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报价方式,一般为设备总价的10%以上。
这个比例会根据不同的系统、项目的性质和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例如,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费可能取15%以上,甚至更高;而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于设备价格比较高,按照15%的比例取施工费可能就不合适。
在采用设备总价取费的方式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比例的调整。
比如,民建项目的施工费通常会比公建、工业的施工费用要低。
此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施工费也会有所不同。
二、按照设备清单每项取施工费用按照设备清单每项取施工费用是一种更为详细和精确的报价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包括套定额和根据施工经验来确定施工费用两个方面。
1. 套定额套定额是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对每项施工内容进行定额计算,从而得出施工费用。
这种方式在我们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因为定额人工费往往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
2. 根据施工经验根据施工经验来确定施工费用是一种更为常用的方式。
施工队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项目具体情况,对每项设备清单进行报价。
例如,摄像头安装可能报价180元一个,后面的线缆和管路需要单独报价。
如果线缆不报价,就需要根据图纸和施工内容来确定施工费用。
在采用设备清单每项取施工费用的方式时,需要业主提供完整的设备清单和图纸。
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没有图纸就无法准确知道自己的施工内容。
因此,提供图纸是保证施工费用报价准确性的关键。
总结:厂区弱电工程施工费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总价、系统特点、项目性质、环境条件等。
在实际报价中,可以采用设备总价取费和设备清单每项取施工费用两种方法。
报价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比例,并提供完整的设备清单和图纸,以确保报价的准确性。
同时,施工队伍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项目需求,合理制定施工费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弱电工程预算计算公式大全
配套教程: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RJ-45头的需求量
R=n×4+n×4×15%
式中:
R: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4:表示每个信息点要准备4个RJ-45头
n×4×15%:表示富余量
2.信息模块的需求量
M=n+n×3%
式中: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3.面板与底盒的数量
(1)先在信息点总量里统计出单口面板的实际数量d
(2)再计算双口面板的数量
S=[(n-d)/2]×1.03
D=d×1.03
底盒的数量G=S+D
式中:
S:表示双口面板的购买数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d:表示单口面板的实际数量
1.03:表示3%的富余量
D:表示单口面板的购买数量
4.对槽、管规格选型
(1) 查表法:统计槽(管)内需要容纳的线缆数量,再去查表得到所需槽、管的规格型号。
(表在教材的P120)
(2) 估算法: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线缆的总截面积×3。
(3) 精确算法:(例题在教材的P120)
式中:S——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
N——用户所要安装的线缆条数;
P——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70%——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线缆之间的允许间隔。
5.线缆用量计算
平均每个信息点的线缆长度(C)=平均线缆长度+备用部分+端接容差
平均线缆长度=0.5×(L+S)
备用部分=0.05×(L+S)
端接容差为6m~10m。
即:
C=0.55×(L+S)+6
F=Floor(305/C)
B=Ceiling(n/F)
式中:
L—离FD最远信息插座的距离;
S—离FD最近信息插座距离;
C—平均每个信息点的线缆长度;
F—每箱双绞线能安装的信息点数量;
Floor()—向下取整
Ceiling()—向上取整
B—所需线缆总箱数(305米/箱);
n—信息点数量。
6. 配线架的数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本层楼需要的配线架的数量
F= Ceiling (n/24)
式中:
F —本层配线架的数量
n —本层的信息点数量
计算本层机柜规格
U=F ×(3+h )
式中:
U —本层机柜的规格,一般不超过48U
F —本层配线架的数量
3—配线架+理线架+交换机,占3U
h —每个配线架之间的空隙为1U-2U ,取值为1-2
7. 设备间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备间的面积应根据能安装所有屋内通信线路设备的数量、规格、尺寸和网络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留有一定的人员操作和活动面积,最低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
①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 —设备间使用面积(平方米);K —系数,取值为5~7;S —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平方米)。
②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 —设备间使用面积(平方米);K —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平方米/台);N —设备间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8. 桥架选型
按照标准的桥架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桥架的容量。
计算公式如下:
3⨯=∑P
S
式中: S ——表示要选择的桥架截面积;
P ——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3——常量,表示要用3倍的空间。
9. UPS 功率计算
UPS 功率也称UPS 容量,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W (瓦特),一种是VA (伏安)。
W 常用来表示功率小于1千瓦的,超过1千瓦用VA 标识,W 和VA 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换算公式为:
ϕ ⨯A V L =P P
式中:
P L ――UPS 输出功率(W )
φ――功率因数,表示负载实际功率比率,取0~1之间,一般取
0.7
P VA ――UPS 输出功率(VA )
UPS 的功率的计算步骤:先统计断电时需要电池供电的各种用电设备的功率;再确定UPS 负载容量大小,即求出负载功率(KW 或KVA ),再根据负载功率选择UPS ,实际负载功率为UPS 输出功率(伏安)的70%为佳。
当负载功率单位为VA (伏安)时,计算公式为:
0.7÷∑S P =
P VA
式中: P VA ――UPS 输出功率(VA )
∑P S ――实际负载功率总和(VA )
当UPS 功率(容量)单位为W (瓦特)时,计算公式为:
ϕ÷0.7÷∑)P =(P S VA
式中:
P VA ――UPS 输出功率(VA )
∑P S ――实际负载功率总和(W )
10. 蓄电池数量计算
single V V bat n =
式中:
n ――电池数量(a 节)
V bat――电池组电压(V)
V single――单节电池电压(V),标准电压为12V。
11.电池容量的计算
(1)恒电流模式计算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计算出电池的Ah数,再根据不同品牌电池选取合适的规格型号。
计算公式如下:
V P
=
C
bat L
K
⨯⨯
T
⨯
η
式中:
C―蓄电池容量(Ah)
P L―UPS输出功率(W)
T―电池后备时间(h)
V bat―电池组电压(V dc)
η―UPS电池逆变效率(0.90-0.95,根据机型选取)。
K―电池放电效率(系数),取值范围如表所示。
表电池放电效率(系数K)取值表
(2)恒功率模式计算
根据功率守恒原理,先计算出单格2V电池所需功率,再通过电池厂家提供的恒功率放电表查找可满足要求的电池型号。
计算公式如下:
N P
W=L
K
⨯
⨯η
式中:
W―单格电池所需功率(Watts/Cell)
P L―UPS额定输出功率(W)
N―电池组中12V电池数量(节)
η―UPS电池逆变效率(0.90-0.95,根据机型选取)。
12.精密空调功率计算
(1)根据机房面积估算精密空调功率
W=S×n
式中:
W―精密空调的功率(W)
S―机房面积(平方米)
n―系数(取值范围:300W/m2~550W/m2)(2)根据机房设备供电量估算精密空调功率
∑
W n
=p
⨯
式中:
W―精密空调的功率(W)
p―机房内的单个设备的功率
n―系数(取值范围: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