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87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精选样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00分)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不涉及绿线划定的是()。
A、城市总体规划B、近期建设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2、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 )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B、乡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根据《物权法》,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的建设用地的是()。
A、餐饮用地B、一类工业用地C、社会停车场用地D、住宅用地4、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在大、中城市的繁华商务区规划新建的变电所,宜采用()结构。
A、全户外式B、箱体式C、附属式D、小型户内式5、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D)。
A、建设控制地带B、历史文化保护区C、核心保护地带D、风貌协调区6、《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A、地震应急B、应急预案C、通信设备D、运输工具7、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抗震设防标准B、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C、抗震防灾措施D、抗震防灾规划目标8、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拟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出让的地区,应当优先组织编制()。
A、战略规划B、分区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9、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是( )。
A、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C、申请人认为有正当理由强烈要求停止执行的D、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10、根据《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实行预防为主、平灾结合的方针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抗灾设防标准C、对抗震设防区超过5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D、灾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恢复重建时,应当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原则11、根据《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心区、()、近期建设地区,以及拟进行土地储备或者土地出让的地区,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模板范本】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一、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乡镇、农村等地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是国家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的重要法规文件,本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介绍。
二、国家城乡规划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城乡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城乡规划的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则三、城市规划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城市规划的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城市房地产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方式和监督机制,保障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乡村规划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规划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乡村规划的编制- 第三章:乡村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乡村规划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乡村规划的责任追究- 第六章:附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该法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权益保护等内容,为乡村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城乡规划编制指南- 附件2:城市规划实施方案模板- 附件3:乡村规划实施方案模板- 附件4:城市规划专家名录- 附件5: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宣传册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乡规划:指对城市、乡镇、农村等地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2. 城市规划:指对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布局、用地分区、建筑设计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3. 乡村规划:指对乡村地区的空间布局、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工作。
4. 城乡规划法:是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法律法规文件。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一)城乡规划法及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2、《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21)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7)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及规范性文件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7)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8)4、《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7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80)6、《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102)7、《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107)8、《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115)9、《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122)10、《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补充规定》 (128)11、《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30)12、《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135)13、《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139)1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42)15、《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6)1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52)17、《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55)18、《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58)19、《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2010.12.31第68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常务会议废止 (163)20、《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166)21、《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172)22、《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183)23、《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184)24、《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189)24、《城建监察规定》 (19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城乡规划管理条例是指国家对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项法规,旨在规范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保护农村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该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规划编制:城乡规划是指城镇和农村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改善人民生活、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国土空间管制而制定的发展规划。
城乡规划应根据国家、区域、地方的发展定位,合理调控城乡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城乡规划编制应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二、规划实施:城乡规划实施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统一规划文件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依法组织实施。
城乡规划实施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城乡规划实施应加强对土地利用、建设项目和市政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三、规划监督:城乡规划监督是指依法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确保规划的正确实施和合法性。
规划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惩罚措施:如对违反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的行为,规划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个人经营者可以处以罚款、暂停营业等处罚,对单位可以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处罚。
严重违法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在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的实施过程中,要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执法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乡规划的实施。
只有通过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城市规划法》于()正式颁布,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国家法律。
A.1989年10月13日B.1989年12月26日C.1990年12月26日D.1989年4月1日【答案】 B2、根据《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 )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核定公布。
A.历史文化名城B.历史自然风景保护区C.历史文物D.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物【答案】 A3、下列关于听证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听证一律公开举行B.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C.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D.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申请回避【答案】 A4、根据《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通知》(建规[2004]185号)规定,下列关于加强对划拨土地上开发活动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表述,不正确是( )A.建制镇、村庄和集镇中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符合建制镇、村庄和集镇规划,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规划出具有关流转地块规划条件B.经依法批准利用原有划拨土地从事房地产开发,应按政府指导价补缴土地出让金,依法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并纳入房地产开发管理C.加强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管理,要与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有关政策D.独立工矿区、困难企业可以利用自用划拨土地,在符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组织住房困难职工进行集资合作建房,并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答案】 B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 )均适用本法。
A.运输、收费、勘察、经营、使用和管理B.运输、建设、收费、经营、使用和质检C.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D.规划、运输、养护、经营、管理和质检【答案】 C6、根据《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抗震设防区一些市政公用设施,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1、城市规划法:规定了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程序,明确了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原则和要求,如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等。
2、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行为,明确了土地利用的规划、保护和利用要求,如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等。
3、建筑法: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和维护要求,明确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如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等。
4、城市管理法:规定了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如维护城市公共秩序、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规范了城市规划和建设行为,避免了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保障了城市规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它们明确了土地利用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保障了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它们规范了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保障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维护了城市公共秩序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规范了城市规划和建设行为,明确了土地利用和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并规范了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引言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是调整城乡规划活动中相关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在协调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然而,在实践中,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研究和改进。
本文旨在探讨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完善该制度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进行了广泛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历史演变;2)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宏观议题的关系;3)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4)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一、区域位置 (1)二、现状概况 (1)三、发展条件分析 (2)四、相关规划 (3)第二章规划思路 (3)一、指导思想 (3)二、规划原则 (4)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期限 (5)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六、规划对策 (5)第三章村域规划 (6)一、产业发展规划 (6)二、社会发展规划 (7)三、文物保护规划 (7)四、空间管制 (7)五、村庄性质 (8)六、人口规模 (8)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9)一、规划用地 (9)二、用地布局 (9)三、公共设施规划 (11)四、市政设施 (11)五、防灾工程规划 (15)六、农宅 (16)七、节能减排规划 (17)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一、原则 (17)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8)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8)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20)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20)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1)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1)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区域位置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
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1、气候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
1℃,全年日照2769。
8小时。
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
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
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
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规划涉及八个村,分别为北官厅、西冯村、东冯村、旺庄伙、邢家庙、东蒿坡、西蒿坡、皮庄子。
各村详细情况见下表。
社区一览表3、本村主导产业为农业.4、现有村委会、小学、卫生所、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5、村庄主要道路均为柏油路或水泥路,路况较好,村内道路硬化程度高。
城乡规划管理与规划标准方法实例及政策法规作者耿慧志册数规格全四卷+1CD 16开精装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书优惠价450元定价998元城乡规划管理与规划标准方法实例及政策法规城乡规划管理与规划标准方法实例及政策法规详细目录第一篇城市规划管理第一章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第三章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第四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五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六章市政管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第七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第八章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第九章城市档案、测绘、地名规划管理第十章城市规划管理的案例分析第十一章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管理第二篇城市道路、供水、排水、节约用水管理第一章城市道路管理第二章城市供水、排水和节约用水管理第三篇城市公共交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第一章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第二章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第四篇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区管理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第二章风景名胜区管理第五篇小城镇规划管理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小城镇规划编制管理第三章小城镇规划的审批管理第四章小城镇规划实施管理第五章小城镇土地利用管理第六章小城镇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第七章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管理第八章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第九章城镇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评估第十章试点、示范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与案例分析第六篇城中村的规划管理第一章正确认识与解决城中村问题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二章城中村规划建设问题研究第三章城中村规划典型案例第七篇城乡建设综合调研报告第一章住房及房地产调研第二章城乡规划调研第三章小城镇发展调研第四章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调研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改革发展调研报告第五章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发展调研承德市供热分户计量经验和启示第六章风景名胜区管理调研安徽、江西两省贯彻《风景名胜区条例》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七章村庄整治调研政府引导扶持农民积极参与逐步化解村庄面貌落后的难题第八章灾后重建汶川灾后重建规划汶川灾后重建条例新疆地震灾后抗震安居工程情况的调查第八篇城乡规划标准方法实例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小城镇规划标准第三章小城镇规划方法与实例第四章小城镇规划实用技术指标第九篇城乡规划政策法规第一章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第一节国外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第二章中国国家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第三章中国地方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管理及法规一、城乡规划管理及法规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2、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程理论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理论外还应该注意实践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每章名字以及每小节名字、重点、难点第一章城市管理概述一.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1.城市的社会管理。
2.城市的经济管理。
3.城市的生态管理。
4.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二.城市管理的的特征:1.管理的综合性。
2.管理的开放性。
3.管理的动态性。
三.城市管理的原则:1.需求原则 2.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四.现代城市的管理方法:1.行政管理的方法 2.经济管理方法 3.法律管理方法 4.资讯管理方法 5.数学管理法 6.城市规划管理方法 7.现代城市的目标管理法五.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弊端:1传统的城市管理组织过于分散 2管理法规建设不配套 3城市管理投入少 4城市社区管理职能较弱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缺陷:1监管合一模式 2多头分散模式 3综合协调模式 4管理单一模式 5实体管理模式第二章决策概论一.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概念:就是城市政府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二.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原则与类型(选择):原则:1合法性原则2现实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民主性原则5效率性原则类型:1最优决策和满足决策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三.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依据:1计划依据2法律规范依据3规划依据4经济技术依据四.城市规划决策结构包括:1信息系统2智囊系统3决策系统第三章行政管理学概述一.行政机关的概念:行政机关又称政府,是国华依法设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掌握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规章制度2022年范文模板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并保障其顺利实施,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以及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严格控制石家庄市区规模,合理发展独立工业区和其他城镇,逐步形成石家庄市区、县级市、县人民政府所在镇和其他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第四条石家庄市城市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石家庄市规划区内各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授权负责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石家庄市规划区外的县(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其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增加城市水面、加强城市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革命纪念地、文物古迹、城市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
第七条石家庄市城市规划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阶段编制,行政区域内其他城市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编制,其中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先行编制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经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第九条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分级编制和审批。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报国务院审批。
县级市城市总体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报省人民政府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