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法律法规)..
- 格式:ppt
- 大小:721.00 KB
- 文档页数:60
放射科法律法规培训制度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放射科技的日新月异,放射科成为现代医院中不可或缺的科室之一。
然而,放射科在进行各项放射诊疗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法律法规遵循的重要责任。
为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放射科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建立放射科法律法规培训制度势在必行。
一、培训内容1.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为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有全面的了解,培训应包括放射科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其中,包括《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条例》、《放射诊断设备技术质量控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文本的学习与解读。
2. 患者权益保护在放射科工作中,保证患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培训中应重点强调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医疗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在与患者交流和操作过程中做到合法、合规。
3. 医疗机构管理规范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也需遵循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了解相关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包括医疗机构准入审批、放射科设备管理、医疗记录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培训形式1. 线上培训为方便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采用线上培训的形式。
医院可以建立内部培训平台,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在线课程的形式发布。
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在线测验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 面对面培训面对面培训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培训形式,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在培训中,可以安排专家授课,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加强培训效果。
同时,在培训结束后,还可以设立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强化培训效果。
三、培训效果评估为确保培训效果,应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后测验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参训人员对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对放射科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整改,确保法律法规培训的有效实施。
四、培训周期及延续性放射科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领域,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更新频率较高,因此,培训应以持续性为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工作单位:__________岗位_______姓名_______评分_______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5分)X线检查的正当化原则:合理应用X射线检查。
X线检查的最优化原则: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二、填空(60分每题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的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5、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
6、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总体布局遵循合理、安全、卫生的原则。
7、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单管头200毫安X机房面积不应小于24平方米;双管头面积不应小于36平方米。
8、根据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20毫希伏特。
9、为了防止受检者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做到限制照射野、屏蔽防护、体位防护。
10、根据卫生部四十六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工作按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射线影像诊断四类管理。
11、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有害效应称为躯体效应;辐射所致的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有害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12、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管理的规定三、问答题:(每题10分)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与措施?时间、距离、屏蔽防护。
2024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范文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明确规定,特制定以下制度:一、为确保放射工作的安全性与合规性,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前,必须完成规定时长的培训,并通过考核。
培训时长不得少于____天,以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为持续提升放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法律意识,需定期参与由市卫生监督部门或市环保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
两次培训之间的时间间隔应控制在____年以内,以保证培训的时效性和连续性。
三、为便于管理与追溯,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
培训档案应详尽记录每次培训的课程名称、具体培训时间、考试或考核成绩等相关资料,以备查验。
四、放射工作人员需积极响应市卫生监督部门的统一培训及考核要求,确保自身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并满足行业监管的要求。
五、为确保培训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每次培训的情况均需及时记录在《放射人员证》中,以便随时查阅和验证。
2024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二)1、放射源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需接受专门的放射源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相关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后才能进行工作。
2、相关部门应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针对放射源法规的学习活动,以增强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辐射设备前充分了解设备性能,能够正确且合理地操作设备。
4、培训工作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放射源专业人员负责,以增进更多人对放射源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理解。
5、根据市级、省级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定期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培训课程。
6、对于新加入的放射工作人员,应遵循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则进行操作。
2024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范文(三)1、医疗机构需制定符合其放射诊疗项目的质量保证方案,并确保遵循质量保证监测标准。
2、放射诊疗操作人员在对患者和检查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遵循医疗照射的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原则,明确医疗目的,严格控制辐射剂量。
2024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2、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3、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
4、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5、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____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6、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____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应当尽量以胸部____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7、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____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8、医疗机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健康普查的,应当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9、对近距离放射治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使用专用工具拿取放射源,不得徒手操作;对接受敷贴治疗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防止放射源被患者带走或丢失;10、治疗过程中,治疗现场至少应有____名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并密切注视治疗装置的显示及病人情况,及时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治疗场所;11、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放射治疗操作规范、规程实施照射;不得擅自修改治疗计划;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验证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离计划现象时,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本科室负责人或者本机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的部门报告。
2021年放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1.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年。
[单选题] *A.1年B.2年(正确答案)C.4年D.5年2. 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类。
[单选题] *A.二B.三C.四(正确答案)D.五3.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单选题] *A.半年B.1年C.2年(正确答案)D.4年4.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承担。
[单选题] *A. 用人单位(正确答案)B. 放射工作人员C. 用人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共同D. 劳动保障部门5.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
[单选题] *A. 20B. 30(正确答案)C. 40D. 606.下列放射诊疗技术哪一项在健康体检时优先使用。
() [单选题] *A.荧光屏透视B.DR(正确答案)C.CTD.SPECT7.电离辐射是指()。
[单选题] *A.射线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放出的射线B.可导致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带电或非带电粒子射线(正确答案)C.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带电粒子辐射D.放射性物质放出的非带电粒子辐射8.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一定期间内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该一定期间是指()。
[单选题] *A. 3至5周B. 5至8周C. 8至15周(正确答案)D. 15至25周9.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对其进行()。
****医院
放射法律法规与防护培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规范》等法律、规范要求,制定本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
1、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等工作的人员;
2、从事与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中的相关专业人员、见(实)习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等。
二、培训要求
1、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2、各类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应定期接受再培训,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3、医学院校学生进入与放射工作有关的专业实习前,应接受放射防护基本知识的培训。
三、培训内容
1、在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培训中应强调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和最优化分析应列为放射防护培训的重要内容;
2、X射线诊断的质量保证,应列为相应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培训内容;
3、放射防护培训内容应适时更新。
四、培训方式
1、放射防护培训应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工作性质采取课堂教学、远程教学、现场实习和个人自学等相应方式;
2、负责组织并安排个人学习,选择合适教材,提出统一要求。
五、考核
每两年应对在岗的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放射防护知识与技能的考核。
六、档案管理
对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培训应有档案记录。
培训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当包括每次培训的教学人员和课程名称、培训时间和地点、参加人员简况、考试或考核的内容和成绩等资料。
七、记录
应当将每次培训的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放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内容一、名词解释:1.电离辐射:能使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它包括重带电粒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电子束、电磁辐射(X、γ射线)。
2.辐射源: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的物体。
3.照射:人体或物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行为或状态。
4.放射性:某些元素(镭、铀、碘)的不稳定原子核自发的放出射线而衰变成另外的元素的性质。
5.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和物质分别称为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物质。
6.吸收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机体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为了衡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用以研究能量吸收与辐射效应的关系,引进了“吸收剂量”这个量-D代表吸收剂量的多少,一般以吸收剂量率SI来表示,单位是戈瑞(Gy),1戈瑞的吸收剂量等于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
1戈瑞(Gy)=1焦耳·千克~1(J·kg~1)。
7.剂量当量:由于吸收剂量与剂量当量的SI单位相同,为了避免与吸收剂量混淆,特给予剂量当量一个专名:希(沃特)Sv。
1Sv=1j·kg~1。
8.介入放射学: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指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9.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质取得人体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二、受照剂量及其危害放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离辐射,如X线透视、照相诊断、医用直线加速器、CT、肿瘤放射治疗,还有其他工业用途人体受到过量电离辐射照射后,所产生的效应可以出现在受照本人或其后代(后几代)身上。
内外照射形成的放射病症状有:疲劳、乏力、头晕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还有致白血病作用。
据调查给健康成人一次胸透,受检者体表受照剂量达到16.7mSv,即可引起受检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较照射前明显增高;红细胞膜上清除免疫复合物的C3b受体活动降低。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及法律法规培训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1.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年。
[单选题] *A.1年B.2年(正确答案)C.4年D.5年2.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类。
[单选题] *A.二B.三C.四(正确答案)D.五3.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单选题] *A.半年B.1年C.2年(正确答案)D.4年4.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 )承担。
[单选题] *A. 用人单位(正确答案)B. 放射工作人员C. 用人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共同D. 劳动保障部门5.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 )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
[单选题] *A. 20B. 30(正确答案)C. 40D. 606.下列放射诊疗技术哪一项在健康体检时优先使用。
( ) [单选题] *A.荧光屏透视B.DR(正确答案)C.CTD.SPECT7.电离辐射是指( )。
[单选题] *A.射线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放出的射线B.可导致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带电或非带电粒子射线(正确答案)C.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带电粒子辐射D.放射性物质放出的非带电粒子辐射8.《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一定期间内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该一定期间是指( )。
[单选题] *A. 3至5周B. 5至8周C. 8至15周(正确答案)D. 15至25周9.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放射诊疗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对其进行( )。
[单选题] *A. 剂量检测B. 状态检测C. 验收检测(正确答案)D. 稳定性检测10. 某医疗机构拟购买一台CT机,要求其机房面积不得小于( )。
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培训试题(选择题)一、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个答案可多次选择,也可能不选;多填、少填、不填、填写错误以及填写在括号之外都不得分)。
答案:A、卫生部,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D、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E、放射治疗,F、核医学,G、介入放射学,H、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I、X射线影像诊断,J、个人剂量,K、核素显像检查,L、X射线胸部检查,M、工作人员,N、受检者个人,O、放射影像医师,P、电离辐射警告标志,Q、上岗前,R、离岗时,S、防护知识,T、技术秘密,U、职业健康,V、《放射工作人员证》,W、在岗期间。
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颁布机关是( )。
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适用于( )。
3、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 )四类管理。
4、我县某医疗机构扩建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放射科,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 )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
5、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治疗工作前,应当向( )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放射治疗工作。
6、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 )计。
7、医疗机构不得将( )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8、( )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9、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 )防护用品和( )防护用品。
10、医疗机构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应当具有专业的( )。
11、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 )和工作指示灯。
1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 )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 )培训,并分别建立( )档案、( )管理档案和教育培训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