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的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17
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能产芽孢的细菌较少,主要是属于革兰氏______性细菌的______属和______属,前者是好氧菌,其芽孢囊呈______状,后者是厌氧菌,其芽孢囊的外形常呈______状。
2、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类型。
3、在代谢回补顺序中,约有10条途径都是围绕着补充______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______以及______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______ 进行的。
4、各大类微生物都有其生长适宜的pH范围,如细菌为______、放线菌为______、酵母菌菌为______、霉菌为______、藻类为______、原生动物为______。
5、核糖体的功能是______,它由存在于表层的______和位于内层的______两种成分组成;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一般为______,而在线粒体中则为______,原核生物的一般为______。
6、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______的同时也带来______。
7、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
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8、细菌沥滤又称细菌冶金,主要分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一步是关键,它由化能自养细菌______来完成的。
9、微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一般都是蛋白质或某些小分子物质对基因转录的阻遏或激活,而在翻译水平上也发现了类似的______作用。
10、外毒素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
二、判断题11、由于间体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因此其组成结构和功能与细胞膜是完全相同的。
到2005年使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到农药总量的30%,2015年占到50%。
目前,我国农药耗用量每年达150万吨以上,按此比例计算,2005年需生物农药45万吨,2015年达75万吨。
而目前我国生物农药仅8000吨,在农药总量中不到1%。
由此可见,生物农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苏云金杆菌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农药,其发展潜力是可以预测的。
2苏云金杆菌的产生背景及发展19叭年,德国南部一个叫苏云金的小城镇上,一家面粉加工厂发生了一件怪事,一种叫地中海粉螟的仓库害虫,平时粉蛾飞舞,幼虫在面粉中爬来爬去,这一天,有人发现那些小爬虫突然卷曲死l二。
这件事弓f起了生物学家贝尔内里的注意,经过无数次努力,贝尔内里从虫tr_|中分离出来这利,杆状细菌。
4年以后.克林诺发现.在细菌的芽孢形成不久,还会形成一些正方形或菱形的晶体,可惜这个发现来被重视。
1953年,汉纳证明了这种晶体是有赤的噩白晶体,粉螟幼虫自然死【==的原因不吉臼明了。
这种细菌以发现的地方命名,叫嚣云金杆菌。
经过几十年的势力。
科学家们用实验证明苏云金杆菌可以防治鳞翅曰、膜翅日、直翅目、鞘翅目等130多种害虫。
3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机理苏云金杆菌杀虫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孢子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伴孢晶体(IcPs),它足单基因表达的产物”。
伴孢晶体经敏感昆虫口服后,在中肠碱性环境中,被降梓为活性的多肽片断(IcP的毒性片断包含三个不同的结构域。
一般认为结构I参与孔道的形成.结构域II决定毒素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结构域III主要调节毒素的活性)”’,再与巾肠受体蛋白(陷锄)结合,形成细胞膜通道,破坏渗透膜,引起细胞溶解,展终导致虫体死亡。
IcP的杀虫作用表现出种属专一性,然而,IcP对敏感昆虫的特异性和毒力,除决定于菌株本身外,还决定于昆虫肠液对伴孢晶体的溶解和激活方式,幼虫中肠上皮细胞毒蛋白专一性受体的存在以及昆虫对BT的抗性“3。
目前,全世界拱分离到50000株苏云金杆菌,分为62种血清型和矩种。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作用机理及应用一、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作用机理1、苏云金杆菌致病机理苏云金杆菌对昆虫的致病作用是通过它所产生的毒素和芽孢而引起的。
一般是伴孢晶体的毒素使昆虫发生毒血症而死亡,由于晶体毒素对昆虫中肠上皮有破坏作用,使肠壁受损,中肠的碱性、高渗内含物进入昆虫血腔,使血液pH升高导致染病幼虫麻痹而死亡。
而芽孢是在肠道中萌发为菌体通过由晶体毒素破坏的中肠肠壁进入血腔,菌体在血腔中进行繁殖从而引起昆虫败血症的发生,造成染病昆虫的死亡。
而β-外毒素是RNA聚合酶的竞争抑制剂,可干扰昆虫有关激素的合成,从而导致幼虫发育畸形或不能正常化蛹。
苏云金芽孢杆菌虽然有较强的杀虫能力,但它必须经吞食过程进入体内才能杀死昆虫。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将其与吸引昆虫的物质一起喷洒,可以增加昆虫吞食的可能性。
二、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类的各变种对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350余种昆虫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但主要应用于防治下列害虫。
1、经济作物类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烟青虫。
2、蔬菜类菜青虫,小菜蛾,菜螟。
3、粮食作物类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
4、果树类松毛虫,桃小食心虫,尺蠖,大袋蛾,卷叶蛾等。
三、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效果对虫龄越小防治效果越好,使用时必须掌握好时机和用量。
苏云金芽孢杆菌农药药效较慢,一般害虫进食30min后停止为害作物,24h开始死亡,48h达到死亡高峰,72h死亡率达95%以上。
1、单用喷粉,喷雾均可。
2、混用为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在害虫大发生和多种害虫混合发生时,可与非碱性的杀虫双、杀虫单、甲胺磷、三唑磷等常用化学杀虫剂混用,作用互补,效果更佳。
但必须现配现用,最好不和其他杀菌剂混用,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3、与其他生物农药混用可与白僵菌,小菜蛾GV等混用。
四、苏云金芽泡杆菌使用注意事项:1、温度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的适宜温度在25℃以上,温度过低完全失去杀虫作用:在25~30℃时使用,其防治效果比10~15℃时高出1~2倍,温度低于20℃时最好不使用。
精心整理苏云金杆菌解读苏云金杆菌,简称Bt,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1901年由日本细菌学家石渡繁胤首先在受病害的蚕蛾中发现,但是当时没有保存下来。
1911年,德国人贝尔奈(Berliner)从德国苏云金省一家面粉厂地中海粉螟上,分离到一种有很强杀虫力的细菌,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胞杆菌。
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的芽孢杆菌。
商品名称作用机理苏云金杆菌杀虫活性物质有二种,一种是晶体和孢子。
它是一种蛋白质(Cry蛋白),当害虫取食了伴孢晶体和芽孢之后,在中肠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溶解,释放出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的δ-内毒素。
这种毒素使幼虫的中肠麻痹,与中肠细胞膜受体结合,肠道内碱性内含物漏入血腔,孢子和菌体通过被破坏的肠壁进入体腔。
使其呈现中毒症状,食欲减退,对接触刺激反应失灵,厌食,呕吐,腹泻,行动退缓,身体萎缩或卷曲。
经一段发病过程,害虫肠壁破损,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同时芽孢在消化道内迅速繁殖,最终麻痹而死。
还有一种Bt毒素,作用方式是干扰中肠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引起害虫中毒死亡。
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松毛虫、茶毛虫、茶尺蠖、玉米粘虫、豆荚螟、银纹夜蛾等多种害虫。
使用技术1、防治玉米螟,每亩用16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拌细沙土3~5公斤,拌匀撒于心叶内。
2、防治棉铃虫、造桥虫、水稻、稻纵卷叶螟、螟虫,每亩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200~400克,或16000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100—1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雾。
3、防治果树、林木、松毛虫、食心虫、尺蠖、茶茶毛虫、茶尺蠖:每亩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150~20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
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250—300倍液喷雾。
9、防治枣尺蠖,用8000国际单位/毫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6000国际单位/微升悬浮剂2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1、施用期一般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对害虫的低龄幼虫效果好。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例题1、转基因作物例题:科学家将一种能够抗虫的基因导入到棉花植株中,得到了抗虫棉花。
这种抗虫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抵御害虫的侵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通过人工方法导入到受体生物的基因组中,从而赋予受体生物新的性状。
在农业中,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培育抗虫、抗病、抗除草剂、优质高产等特性的作物品种。
2、生物农药例题: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制成的生物农药,能够有效地防治害虫,且对环境友好。
知识点: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农药。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等。
3、组织培养例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名贵花卉和珍稀植物,满足市场需求。
知识点: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脱毒苗培育、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基因编辑例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农作物的基因进行精确修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知识点: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修饰的新技术。
与转基因技术不同,基因编辑技术不引入外源基因,而是通过对生物体自身基因的修饰来实现性状的改良。
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知识点总结1、生物技术的概念和范畴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细胞)来生产有用物质或进行有益过程的技术。
生物技术涵盖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多个领域。
种植技术-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什么?苏云金芽孢杆菌又叫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目前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已达100多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因而倍受人们关注。
因此种地网整理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原理及防治对象与注意事项,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防治的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害虫效果突出,如菜青虫、小菜蛾、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烟青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茶毛虫、茶黑毒蛾、食心虫、尺蠖、稻苞虫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原理: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微生物低毒杀虫剂,一般以胃毒为主。
苏云金芽孢杆菌主要成分是细菌毒素和芽孢,作用方式为胃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和外毒素,在害虫吞食菌粉后,由于毒素的作用下,害虫很快就停止取食,不再继续危害,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害虫吞食菌粉后1~2小时即中毒停食,同时菌粉在虫体内萌发,大量繁殖,使害虫死亡。
整个过程一般在1~2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药剂残留期约为10天。
苏云金芽孢杆菌注意事项:注意一、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气温较高时(一般在20度以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7~9月份施用效果最好;在施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时应该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好。
注意二、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蜜蜂、鱼类无毒,但对蚕类有剧毒作用,因此在养蚕地使用应该谨慎使用。
注意三、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施用过程不不可以与杀菌剂混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物杀虫剂概述[摘要]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好气芽孢杆菌,它能产生特异性的杀虫结晶蛋白, 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螨类和线虫等许多有害的昆虫有毒杀作用。
[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历史杀虫机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昆虫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在芽孢形成期间能产生伴胞晶体。
它是一类发展时间最早的生物杀虫剂,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已经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生物农药。
自商品化以来,Bt 产品就以其高效安全、对目标害虫的特异性、生物降解无残毒等优点而倍受亲睐,并逐渐成为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
然而Bt 目前仍然不能完全替代化学农药,因为它在具有绿色、环保等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产品的稳定性较差、残效期短、杀虫速度慢等,另外货架寿命短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人们不断地对它进行改造。
一、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研究历史1901年,日本学者石渡繁胤(S.Ishiwata)从虫尸体液中分离出一所谓的猝倒细菌(Sott bacteria)。
按现在的分类系统,该菌就是现在苏云金杆菌猝倒变种(Bacillus.thuringiensis var.sott)。
石渡繁胤的发现,成为苏云金杆菌研究的起点[6]。
1911年,Berliner分离出一种杆菌,他详细描述了该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并定名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他指明苏云金杆菌含伴孢晶体(Paraspora crystl),但不曾说明伴孢晶体有杀虫的作用。
Berliner所定名的苏云金杆菌按现在的分类系统,应该是苏云金杆菌苏云金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thuringiensis)。
1938年,第一个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Sporeine,在法国问世,并用于防治地中海粉螟。
1953年,Hannay第一次发现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活性与伴孢晶体有关。
第41卷第3期1998年8月A CTA EN TOM OLO G I CA S I N I CA V o l 141,N o 13A ug .,1998苏云金芽孢杆菌∆-内毒素的杀虫机理及其增效途径3张继红 王琛柱 钦俊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择优基金资助项目 1996208216收稿323苏云金芽孢杆菌(B acillus thu ring iensis ,B t )制剂是当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微生物杀虫剂。
B t 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产生伴孢晶体。
伴孢晶体是B t 杀虫活性的主要来源,它可能由几种晶体蛋白即∆2内毒素组成。
∆2内毒素的专一性很强,根据杀虫范围及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C ry ,在活体和离体条件下只对鳞翅目、双翅目或鞘翅目幼虫有毒,这是主要的一类;另一类是Cyt ,活体条件下只对双翅目幼虫有毒,离体条件下具广谱性。
C ry 毒素又可分为四种类型,C ry 对鳞翅目幼虫有毒,C ry 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均有毒,C ry 对鞘翅目有毒,C ry 对双翅目有毒[1]。
通常一种毒素只能杀死某一目的部分易感昆虫,对益虫及脊椎动物无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杀虫蛋白[2]。
因此,三十年来,B t 一直被用于农林业害虫和卫生害虫的防治。
但是,作为一种商用杀虫剂,B t 存在着环境耐受性低、杀虫效力不高、杀虫谱窄的缺点[3]。
尤其杀虫效力不高的问题,使其防治害虫的效果受到了制约。
如何提高毒效成为今后B t 生防工作的重点。
而了解和掌握∆2内毒素的杀虫机理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有关∆2内毒素的作用机制已有综述[1~3],但从∆2内毒素的作用方式探讨其增效途径的文章尚不多见。
鉴于鳞翅目幼虫种类繁多,为害严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也比较多。
本文将主要综述C ry 毒素被昆虫取食后,在昆虫中肠的致毒过程,并探讨提高B t 毒效的可能途径。
苏云金杆菌(BT)毒素及其应用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是一种属于芽孢杆菌科的厌氧革兰氏阳性细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领域。
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所产生的杀虫毒素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毒杀力,而对其他生物如人类和哺乳动物等无害。
苏云金杆菌通过杀虫毒素中的晶体蛋白(crystal protein, Cry)来对昆虫进行毒杀作用。
Cry毒素是一种孢晶蛋白,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其在昆虫肠道内会被消化酶切割,产生一种活性物质,结合并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导致肠道溶解和细胞死亡。
这一过程会导致昆虫水分和营养丧失,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苏云金杆菌毒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
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它对昆虫的毒杀力非常高效,尤其适用于各类害虫的防治。
由于BT毒素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其他生物无害,因此其在生态环境中的施用相对安全可靠。
同时,BT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对人体的副作用也非常低。
因此,BT毒素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农药。
在实际应用中,BT毒素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悬浮液,可以直接喷洒在作物上,通过作物表面的附着和昆虫食用来实现毒杀作用;另一种是基因工程改造后的杂质,通常用于生产转基因植物。
这些转基因植物通过在其基因中导入BT毒素的编码序列,实现对害虫的防治。
这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BT毒素能够更加方便地被作物吸收,并在昆虫发生侵害时迅速发挥作用。
除了农业领域,BT毒素还被应用于其他一些领域。
在医学上,BT毒素被用作治疗和预防各种寄生虫病的药物。
在环境保护方面,BT毒素还可以被用来控制蚊蝇等各类害虫的繁殖。
此外,BT毒素还可以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苏云金杆菌(BT)毒素是一种对昆虫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毒杀力的生物农药。
其应用广泛,可用于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T毒素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
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以下简称B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杀虫剂,主要用于控制蚊子和其他蚊科昆虫的幼虫。
本文将介绍关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
一、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它产生的晶体蛋白对蚊科昆虫具有高度的毒力。
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主要的毒素是一种名为Cry4Aa的晶体蛋白,它对蚊科幼虫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毒力。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通常是从天然环境中进行的。
研究人员采集不同产地的土壤样品,并通过稀释涂布法或筛选培养基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筛选。
经过筛选和鉴定,得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通常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适合用于生产高效的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Cry4Aa晶体蛋白发挥作用。
这种晶体蛋白具有特异的毒性作用,主要靶向蚊科幼虫的肠道细胞。
当蚊科幼虫摄入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的培养基或溶液时,晶体蛋白会在其肠道中溶解,释放出活性毒素,并与肠道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内环境的改变,最终引起蚊科幼虫的死亡。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蚊科幼虫的杀虫活性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对其他昆虫和野生动物几乎没有毒性。
这主要是因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晶体蛋白靶向性强,只对蚊科幼虫的肠道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他昆虫和野生动物的肠道细胞没有影响。
苏云金芽孢杆菌被广泛应用于蚊科幼虫的生物防治中,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杀虫剂。
在实际应用中,苏云金芽孢杆菌常用于蚊虫孳生的水体中进行喷施或喷洒。
因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在水中形成悬浮的颗粒,并且对水质和水体环境的变化不敏感,所以在水体中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有效控制蚊虫的孳生,减少蚊虫的传播。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环保领域的微生物菌种,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种子培养、发酵过程和后处理等步骤。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机制以及其生物杀虫制剂研究概况前言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而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也日益提高,因此生物杀虫剂因为其“绿色环保”的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以自1901年日本学者从家蚕体内分离到以来的被广泛应用到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最为有名。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
其形成的蛋白晶毒素能够对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食毛目、直翅目等9个目500多种害虫具有毒杀作用,同时还对线虫、瞒虫、原生动物等害虫有特异的杀虫活性。
并且科学家关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科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自二次世界大战后,苏云金芽孢杆菌被广泛使用,至今已有60多年。
1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历史研究以及其应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最初是日本人石渡繁胤于1901年首次从有病的家蚕虫体内分离,并且证明其对一些鳞翅目的昆虫具有杀虫活性。
1911年,德国人恩斯特·贝尔林纳从德国苏云金省的地中海粉螟虫体内又重新分离出一种高效杀虫的细菌,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tingiensis n.sp.)。
[5]至今为止,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是世界上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
并且,科学家对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研究已经有100a的历史。
自二次世界大战后,苏云金芽孢杆菌被广泛使用,至今已有60多年。
而且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蛋白为活性的生物杀虫剂年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杀虫剂的95%以上。
但是因为其推广力度以及人们的农药使用意识的传统观念,目前生物农药仅占全部农药市场5%~8%,从此可看出,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任然有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苏云金芽孢杆菌被认为是对环境安全友好的生物杀虫剂,生产过程符合环境安全保护的要求,喷撒杀虫剂后在野--外残留少。
苏云金芽孢杆菌农药生产成本较低,主要原料为淀粉、蛋白胨和豆粕粉等。
生产和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具有如下优点:(1)大罐液体发酵生产,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2)原材料来源广泛,均为农、副产品,价格比较便宜;(3)建厂周期短;(4)产品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的200多种害虫均有毒杀作用;(5)使用Bt杀虫剂对环境和水源无污染,对人畜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