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护士在肛肠科的工作内容
护士在肛肠科的工作内容
一、指导患者:
1、护士需要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指导患者接受肛肠科的检查和治疗,消除患者对肛肠科的恐惧和担忧,让患者更加自信;
2、护士需要在患者检查和治疗前向患者介绍相关检查和治疗的程序,简单说明检查和治疗的原因,让患者能够理解检查和治疗的过程;
3、护士需要让患者知道自己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检查和治疗,并知晓自己的选择有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4、护士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回答,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确保患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检查和治疗的过程及步骤;
二、护理患者:
1、护士需要按照医嘱去给患者开药,定期检查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2、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记录,使得护士能够统计患者的护理过程,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护理服务;
3、护士需要让患者正确地使用药物,在患者使用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4、护士需要让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清洁,鼓励患者进行有益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确保患者的肛肠科治疗取得预期的疗效。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间延长。
肛肠疾病护理范文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和直肠部位的一组疾病,包括肛门痔疮、肛门裂伤、直肠息肉、直肠癌等。
由于肛肠部位的特殊性,肛肠疾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将从日常护理、饮食保健等方面,详细介绍肛肠疾病的护理。
一、日常护理:1.保持肛肠部位的清洁:患者应每天使用温水或温盐水清洗肛门部位,保持肛门周围的皮肤干燥清洁。
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产品,以免刺激肛门部位的皮肤。
2.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站立:长时间坐在硬板凳或长时间站立会加重肛肠部位的压力,容易导致症状加重。
应多做适当的体操运动,避免久坐不动。
3.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肛肠疾病患者容易因排便困难而加重病情。
坚持每天定时排便,并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肠道的湿润。
4.避免过度用力排便:肛肠疾病患者在排便时容易过度用力,这会导致肛门肌肉过度紧张,加重症状。
应该放松身体,用自然的姿势排便,避免用力过度。
二、饮食保健:1.增加纤维素的摄入:纤维素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减少排便时的摩擦,避免痔疮等疾病的发生。
患者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每天摄入纤维素应达到25克以上。
2.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肠道,加重症状。
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不适感。
3.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水分可以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摩擦和刺激。
患者每天应饮水2000毫升以上,特别是在饭前饭后要喝一些水,帮助排便。
4.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组织修复。
患者应适量食用鱼、瘦肉、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5.避免饮酒和吸烟:饮酒和吸烟会加重肛肠部位的充血和炎症,加重症状。
患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以促进康复。
三、心理护理:肛肠疾病患者因症状明显,常常受到心理上的打击。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感受,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提高康复的意愿。
肛管外科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2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天流质饮食。
3、术前1天剃除肛门、会阴部阴毛,此处皮肤较软,皱褶多,注意勿损伤皮肤,备皮后嘱患者用肥皂洗净周围皮肤。
4、患者如有便秘,入院后给予轻泻剂。
5、肛瘘患者术前2—3天,给予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2次。
6、手术前晚清洁洗肠。
(二)术后护理1、术后卧床休息3—5天。
2、术后1—2天给予流质饮食,以后改半流质饮食。
3、术后疼痛,可适当给予镇痛剂止痛。
4、术后第3天开始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和每次便后坐浴1次,女性患者便后冲洗会阴。
周围血管疾病手术护理常规(一)下肢曲张静脉手术的护理1、术前护理(1)嘱患者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蹲位,宜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略超过心脏水平。
腘窝不必垫枕,以促进血液,减轻下肢静脉压力。
(2)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使曲张静脉塌陷,减轻症状。
并预防外伤。
(3)合并溃疡者加强换药。
术前2日每日用肥皂与温水洗净腹股沟与患肢皮肤,预防感染。
(4)双下肢静脉禁止输液。
(5)训练卧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
2、术后护理(1)同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病情观察:观察患肢足背皮温血运、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注意伤口敷料有我渗血。
术后24小时内患肢足背水肿、患肢疼痛,多因弹力绷带包扎过紧所致。
应重新包扎。
(3)体位:术后按麻醉方式安置卧位。
(4)活动与休息:术后抬高患肢20°--30°。
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行背曲活动。
24—48小时后下床活动。
避免下肢过早负重。
站立不可过久,避免静坐或静立。
(5)用药护理:慢性溃疡继续抗感染、换药。
术后即用弹性绷带自足背向大腿方向加压包扎。
防止静脉剥脱部位出血。
弹性绷带包扎2个月左右。
3、健康教育(1)出院后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1—2个月,睡觉时抬高患肢20°--30°。
(2)勿长时间站立、蹲位,维持下肢正常血运。
(3)患肢一年内可有麻木、酸胀感。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
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
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
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
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
6、术前8小时禁食。
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
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
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
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
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
6、术前8小时禁食。
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
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肛肠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肛肠相关疾病,如痔疮、肛裂和肛瘘等。
这些手术一般在麻醉下进行,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护理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并减轻术后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面对手术后的恢复。
1. 术后伤口护理手术后肛肠部位会有一定的伤口,在恢复期间需要进行正确的伤口护理。
首先,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十分重要。
每天进行数次换药,并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建议的消毒液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
同时,注意避免伤口的感染,勿触摸伤口,勿用力摩擦伤口区域。
2. 饮食调理术后饮食调理对于恢复和伤口愈合很关键。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和蔬菜汤等。
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如辣椒、咖啡和巧克力等。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3. 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
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镇痛。
同时,患者也可以尝试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
4. 休息与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在家中,可以选择舒适的位置休息,并保持良好的体位。
避免久坐或站立,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
5. 定期复诊术后定期复诊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需要按时就诊,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
6. 心理支持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生活质量下降和精神压力增加的问题。
因此,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以及专业的心理支持都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面对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在做好以上的护理措施的同时,患者也应该避免一些可能对术后恢复不利的行为,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摄入不健康的食物等。
术后恢复需要时间,患者需要耐心等待,并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和康复进程。
总结起来,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包括术后伤口护理、饮食调理、疼痛管理、休息与恢复、定期复诊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肠科护理规程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制度。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通知有关医师。
2.嘱病人注意休息。
病室内经常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根据病情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3.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日。
体温37.5度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体温在39度以上,每4小时测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测1~2次,每日问大小便一次。
需要写护理病历时,应在48小时内完成。
4.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5.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并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6.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护理。
7.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舌象、皮肤、出汗、二便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并立即报告医师。
8.观察病人排便规律及其性状。
有无腹泻、。
痔疮健康教育痔疮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肛门直肠疾病,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充血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3种。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肛管解剖位置低,腹腔内压力增高及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引起。
主要症状有便血、脱垂、坠胀、肿痛、便秘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和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般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顾虑,尤其对于病史较长,合并肛裂且长期疼痛患者,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手术方式及疗效不了解,对其安全性存在顾虑。
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说服,进行有关信息交流,鼓励安慰患者,为手术做好准备。
2、肠道准备痔疮手术前的患者,一般只要求术前清洁灌肠,排空大便即可,术前1天进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术日晨用结肠水疗仪进行清洁灌肠,以排空肠道内容物,清洁肠道,减少肠道细菌含量,降低术后感染率。
3、术前准备完善心、肺、肝、肾功能测定测定以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等体格检查,以全面掌握病情,对一些暂不适宜手术者,要进行手术前调节,以确保手术安全。
二、术后护理1、术后回病房后监测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如见敷料多层染有新鲜血液,应立即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详细记录大便次数、性状、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状态等。
2、术后体位以3O。
一45。
侧卧位为主,伤口处垫卫生巾或成人护理垫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或减轻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3、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括约肌痉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过紧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必要时给予放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
一般在术后12h后解除加压包扎物,缓解患者腹胀、小便不利等术后并发症。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①尿潴留可能与麻醉、术后肛门疼痛刺激以及部分患者肛门内填塞止血纱布等有关。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饮食习惯,就是否常吃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②有无长期站立,坐位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其她伴随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身体状况①局部症状,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情况,有无脓肿形成;②排便情况,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③检查结果,肛门镜检查及有关手术耐药性指标得检查结果。
3、心理状况: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得认识,对手术前配合,手术后康复知识得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
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得发生;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得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与肛管内填塞敷料得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程序,它通常用于治疗痔疮、肛裂、肛门括约肌失禁等消化系统相关问题。
这些手术在术后需要积极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过程。
本文将介绍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食。
过量进食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胀气,因此,患者应该遵循饮食计划,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清汤、面条和水果。
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身体清洁,每日进行温水清洗。
术后的第二天可以开始进行适度的活动,如站立、行走和轻度锻炼。
这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然而,患者在活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的搬运。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和并发症。
其中包括术后疼痛、排便问题和感染风险。
为了减轻术后疼痛,患者可以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
同时,正确的排便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该采用蹲位姿势而不是习惯的坐位姿势。
此外,保持肛周清洁和使用病情调理剂也能减少感染风险。
患者还应密切关注切口的恢复情况。
如果患者发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同时,定期更换敷料也是重要的,以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这包括定期接受医生的复诊,进行特定的体位训练和肛门括约肌锻炼。
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除了身体上的护理,患者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手术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和压力。
因此,患者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以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
最后,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术后康复也至关重要。
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及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这些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外科学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活动,正确的排便姿势,以及恰当的切口护理,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1、防止便秘,注意饮食调节,多吃蔬菜,水果,禁辛辣食物和饮酒。
2、出院后若创面未完全愈合,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
3、若出院排便困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肛门狭窄者行肛扩张。
痔护理【概念】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评估要点】(1)工作是否经常站立或坐着,饮食习惯, 是否经常便秘,有无造成腹内压增高及肛腺及肛周感染等疾病。
(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排便时有无疼痛及排便困难,大便是否带鲜血或便后滴血、喷血、有无黏液、便血量、发作次数等。
3)有无头晕、眼花、乏力等贫血症状。
4)肛门有无肿块脱出,能否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有无肿块嵌顿史。
5)肛门皮肤有无瘙痒,疼痛。
6)直肠指检,内镜等检查结果。
(3)对痔的认知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措施。
(2)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饮食习惯;②有无长期站立,腹内压增高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伴随疾病2、身体状况①直肠肛管周围情况;②有无排便困难、便血;3、心理状况: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及术后康复的了解。
(二)术后评估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情况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必要时用缓泻剂,3、纠正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4、保持肛周皮肤清洁5、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排空大便,必要时灌肠。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发生;2、疼痛护理:适当用止痛剂。
3、尿潴留处理,通过诱导排尿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为普食。
5、控制排便:尽量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伤口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1、防止便秘,注意饮食调节。
2、创面未完全愈合的,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
3、若出院排便困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肛门狭窄者行肛门扩张。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评估要点】1、既往有无手术史。
2、术前是否存在血常规,血凝异常。
3、手中创伤情况。
4、术后体位及活动情况。
【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出血量,颜色,气味。
3、维持静脉通路,及时补液。
4、通知医生进行伤口止血处理。
5、安慰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6、术后三日内禁止下床活动。
7、观察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勿延长。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⒈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房,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⒉病房环境⑴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⑵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⒊入院介绍⑴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⑵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⑶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⒋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⑴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⑵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若体温37.5℃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若体温39℃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⑶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⒌病情观察与记录⑴每日记录1次大便次数。
⑵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⑶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⑷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⑸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⑹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
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⒍其他⑴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⑵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⑶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⑷遵医嘱准确给药。
正确实施外治熏洗法,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⑸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⑹预防院内交叉感染: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②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⑺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患者建议及意见。
肛肠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慢性病史。
患者精神及营养状况,心理状况。
2、观察病变部位,判断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术前晚进流质饮食,术晨清洁肠道,必要时留置尿管。
(3)保持病变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手术患者做好皮肤准备。
(4)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方式,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活动:术后 1-2 日应进无渣或少渣流质,半流质为主。
术后 24
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
(3)控制排便:术后 3 日尽量避免解大便,促进伤口愈合。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发尿潴留,切口感染,创面出血等做好相关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
2、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肠蠕动,切忌久站、久坐、久蹲。
四、注意事项
1、术前 1 天给予半流食,术晨做好肠道清洁准备。
2、术后不宜早期活动以免结扎线脱落引起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