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文化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64.07 KB
- 文档页数:17
花文化总结引言花朵作为大自然的馈赠,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在不同的文化中,花都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特殊的地位。
本文将对花的文化意义和其在不同社会中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和探讨。
花的象征意义美丽和纯洁花朵是自然界最美的艺术品之一,它们以各种绚丽多彩的颜色和形状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花被看作是美的象征,代表着纯洁和完美。
在许多文化中,花朵被用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爱情和浪漫花不仅象征着美丽,也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和浪漫的情感。
红玫瑰代表热情的爱情,白色兰花则暗示纯洁的爱情。
在许多文化中,人们会通过赠送花束来表达爱意和浪漫情感。
生命的循环花的生命周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持续的变化。
从花的种子到花朵的绽放再到花瓣的凋零,整个过程反映了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因此,花也被视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花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的花文化在中国文化中,花一直被视为吉祥和繁荣的象征。
各种花卉在中国有着特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例如,梅花代表坚贞不屈,菊花象征着高尚品质,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雅致。
中国人喜爱种植花卉,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礼物和装饰品。
日本的花文化在日本,花的文化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花道,即盛行于日本的插花艺术,强调将花朵与艺术、哲学和生活方式结合。
在日本文化中,花被看作是连接人与大自然的桥梁,通过插花,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同时也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充实。
西方的花文化在西方文化中,花主要被用于装饰和庆典活动。
例如,在婚礼上,花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代表着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在悼念和纪念活动中,人们也会用花来表达哀悼和怀念之情。
结论花作为自然界的馈赠,不仅仅代表了美丽和纯洁,也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在中国、日本还是西方,花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研究花文化,我们更能理解人类对于美和生命的追求,也更加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奇妙之处。
以上是对花文化的总结和探讨,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中对花的理解和重视,我们能够深入体会到花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温暖。
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象征意义花卉作为大自然的精华,自古以来在各个民俗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婚礼、葬礼、节日还是日常生活,花卉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她们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
下面将会介绍花卉在民俗传统中的一些常见象征意义。
一、爱情与浪漫之花1. 玫瑰花:被誉为爱情之花的玫瑰在各个民俗传统中尤为热衷。
在西方文化中,红玫瑰象征着热情激烈的爱情,而白玫瑰则代表纯洁的爱情。
而在东方文化中,玫瑰被赋予了美丽、高贵的象征意义,在婚礼、情人节等浪漫场合中经常出现。
2. 桃花:在中国民俗传统中,桃花代表着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尤其在传统的“桃花运”观念中,桃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用于婚礼的装饰。
人们相信摘取桃花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婚姻运气。
二、吉祥与幸福之花1. 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称为“花中君子”。
它象征着高洁、纯洁和宁静,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荷花与富贵连联,将荷花的形象用于装饰和绘画中。
2. 扶郎花:扶郎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之花。
因为“扶郎”与“福郎”谐音,因此人们相信种植扶郎花能够带来幸福和好运。
三、哀思与悼念之花1. 白色百合:白色百合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为哀思、悼念和守夜的象征。
人们通常在葬礼上用白色百合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2. 绣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绣球花是用于丧葬仪式的花卉之一。
它的花朵呈球状,紧紧相连,象征着对死者的永恒思念。
四、丰收与喜庆之花1.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作为九月九日的重要象征,代表着丰收和喜庆。
九月九日重阳节期间,人们经常赏菊、插菊,把菊花作为庆祝和吉祥的象征。
2. 向日葵:向日葵的花朵朝向太阳,象征着希望、阳光和喜悦。
在丰收的季节,人们常用向日葵来装饰家中,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激和喜庆之情。
总结起来,花卉在民俗传统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表达爱情和浪漫,还是象征吉祥与幸福,或是表达哀思和悼念,亦或是庆祝丰收和喜庆,花卉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美丽的花语充实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
中国花卉文化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
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1.中国花卉文化形态1.1花—一种物质文化(1)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
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传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莱肴的一个很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
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
例如:花卉粥、花卉甜食与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花卉菜等,不胜枚举。
(2)香花疗法??香花疗法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它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
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
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香花疗法的处方比较齐全,适应症甚广。
例如:解郁方、宁神方、益智方、散寒方、清热方、止血方、散血方、醒酒方等。
1.2花—一种精神文化(1)中国花卉文学??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中国竟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
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这些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
迄于清代,前人留下来的咏花诗词,估计不下3万首。
除诗词以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
例如,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杨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花卉作为一种自然界中的美丽与多样性的代表,与人类的文化密不可分。
不同地区的花卉文化因地域、气候、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产生了独特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不同地区的花卉文化,并探讨花卉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的花卉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花卉文化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中国的花卉文化强调了花卉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融合。
人们常用花卉来表达自然美和美的情感,同时也赋予花卉以象征意义。
中国的名花众多,其中以牡丹、兰花、菊花等著名。
牡丹被誉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丽、高贵和繁荣;兰花则被称为“君子兰”,象征着高洁和高尚的品格;菊花则寓意坚贞不屈和长寿。
此外,中国的花灯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花卉文化之一。
每年农历的元宵节,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灯中多以花卉造型为主题,锦上添花地展现了花卉文化的魅力。
二、日本的花卉文化日本的花卉文化以精致和雅观著称,强调自然美与和谐的相融合。
花卉布置在日本的庭院、茶室和庙宇等场所,是展示自然之美和提供人们平静心灵的重要元素。
樱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每年春季,日本人都会举办盛大的赏樱活动。
樱花的美丽和短暂性被视为人生的象征,通过欣赏樱花,日本人追求着生命的短暂但美好的价值。
此外,茶道中也融入了花卉文化的精髓。
日本人在享受茶道的过程中,会使用花饰点缀室内,以增加自然之美和艺术氛围。
花卉的选择和摆放方式都被认为是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表达。
三、印度的花卉文化印度的花卉文化独具魅力,并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花卉在印度被视为神圣和洁净的存在,因此它们经常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庆典。
玫瑰花被印度人视为最喜欢和最神圣的花卉之一,被用于供奉神灵和教堂的装饰。
印度木槿花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花卉,它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迷人的花朵形状,被赋予了爱情和美的象征意义。
印度的婚礼仪式也离不开花卉的装饰。
新娘通常戴着鲜花的花环,并将花朵插在头发上,这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中国10大名花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植物资源的国家,拥有许多美丽的花卉。
在中国十大名花中,有些是因其独特的外观而著名,有些则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追捧。
以下是对中国十大名花的介绍。
第一名:牡丹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国花,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它的花朵大而丰满,色彩艳丽,有红、黄、白、粉、紫等多种颜色。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富贵、繁荣和幸福,经常被用来作为祝福和庆祝的象征。
第二名:月季月季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它的花朵形状各异,色彩斑斓,花期长,花香浓郁。
月季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常常被用来表达爱情、友谊和美好的祝愿。
第三名:兰花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它的花朵小巧玲珑,色彩清雅,花香持久。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雅、纯洁和永恒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的美好祝愿。
第四名:杜鹃花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它的花朵形状独特,色彩鲜艳,花期长。
杜鹃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爱情和美丽的象征。
第五名:茉莉花茉莉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受喜爱的一种。
它的花朵小巧玲珑,白色纯净,花香扑鼻。
茉莉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纯洁、温暖和善良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的美好祝福。
第六名:菊花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它的花朵形状各异,色彩丰富,花期长。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既是秋天的象征,也是坚强和忍耐的象征。
第七名:梅花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它的花朵小巧玲珑,白色纯净,花期长。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坚强、纯洁和高尚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的美好祝愿。
第八名:腊梅腊梅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它的花朵小巧玲珑,色彩丰富,花香浓郁。
腊梅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坚强、纯洁和忍耐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的美好祝愿。
第九名:桃花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它的花朵形状各异,色彩鲜艳,花期短。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爱情和美丽的象征。
中国花文化:十二月令花与花神导读:TAG:花神花令文化花是天地灵秀之所钟,美的化身,赏花,在于悦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游在每一种花的独特韵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
如古人所言:“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XXX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皆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关于百花的传说数不胜数,其中以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与掌管十二月令的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
这十二月令的花与花神,因地区以及个人喜爱的不同而有些差异。
十二个月份的花神各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正月梅花花神有一种说法是北宋诗人XXX,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生不仕,终日与XXX为伴,被人称为“XXX”。
他XXX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如石破天惊,成了遗响千古的梅花绝唱,以致于“疏影”、“暗香”二词还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
另有一种说法是梅花,关于雪花飘飘的岁寒早春时,普通人为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
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尤其为众人钟爱。
梅花的花神相传是XXX的女儿XXX。
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XXX到宫里梅花XXX,一时疲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轻轻飘飘落在她的额上,留下五瓣淡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感觉原本国色天香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几分美感,于是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众人便传说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而XXX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花神有些地方流传的是XXX,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
另有的地方以四大美女之一的XXX为杏花花神。
XXX之乱平息后,XXX想移葬XXX,瞥见马嵬坡下有一林杏花,因而,后人称XXX为杏花花神。
三月桃花花神一说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XXX,他守边疆二十年,屡次大败契丹军。
可能是他抵御外寇就像桃木能驱逐凶祸样,因此被封为桃花花神。
一说为唐朝诗人XXX,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XXX依旧笑春风”的名句而流传千古。
中国的花文化中国花文化的主要内容1.描述历代社会生活中各种花事活动的情景,诸如各朝各地的花市,花展,花节盛况,借以展现繁荣欢乐的社会岁月风貌。
从古至今,写花的诗词不胜枚举。
唐朝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宋朝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
以花作比喻的成语也有很多,如花好月圆、国色天香、奇花异草等。
有关花的对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南京莫愁湖的“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等。
这些描写无不在称赞花的美丽。
2.直接表见或描绘各种名花异卉的琼姿仙态之美,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生活的乐趣。
3.介绍古今名人赏花赞花或育花的种种趣事,以此增加人们的生活知识和乐趣。
4.以花为题,借花明志,或阐述人生哲理,起以教育作用,或表示祝愿,希望和祈求,或表达个人的种种心态与冥想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运用了很多花草来比喻自己高洁的情操。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所指的“木兰”和“秋菊”都是纯洁、美好的象征,表明了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保持坚贞高洁、正直光明的德行。
宋朝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托物言志,赋予了莲花以人的品格,并认为做人应当像莲花那样,要洁身自好、豁达正直、高洁端庄,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志向。
毛泽东曾在他的诗词中写道:“梅花欢喜漫天雪”,表现了梅花越是在冰雪的严寒天气中,开得越鲜艳,用以比喻革命者们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能像梅花那样,不惧严寒,在风雪中傲然怒放,赞颂了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
5.花为题,借花传情花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在不少艺术作品中,花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它帮助人们抒发自身感情,批判现实生活。
诗圣杜甫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道出了诗人对连年烽火战乱和生灵涂炭的黎民的忧虑。
中国花卉文化的特点花卉文化的特点1-闲情文化中国花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东方式的闲情文化。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
中国人把养花叫“玩花”,这一个“玩”字,表明养花弄草是一种闲暇活动。
文化本来就是空闲的产物。
花文化更是在悠闲的玩花活动中形成的。
中国人把花卉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它与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结合起来,由此产生了颇富东方情调的中国花文化。
花卉文化的特点2-多功能性中国的花卉资源是那样的丰富,用途是那样的广泛,以致于在中国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花的存在。
据古籍记载,神农氏遮尝百草百花,使花草成为华夏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和药物来源。
中国人的发生、存在和壮大,都与花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人现代生活中的的衣、食、住、行、玩都离不开花卉。
花卉文化的特点3-泛人文观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泛人文主义色彩。
泛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
中国的花文化就具有这一明显的特征。
人们认为,宇宙间三种活的生物:人、禽兽、花木并无等级上的差别。
他们都是天、地的产物。
花木、动物和人类在生命形式这一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严肃认真地把花木当作像人一般的生灵对待,认为花木也和人一样有智有能。
在中国的许多古代典籍中,出现了许多木神花仙,就连花木命名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君子兰、含羞草、仙人掌、罗汉松、美人蕉、湘妃竹,仅从这些人格化的名称,就可见人与花木亲密相间。
赏花之道花的欣赏,也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按照中国的习惯,一般从色、香、姿、韵四个方面来品赏花卉。
赏花之道-色彩美色彩,是花卉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与花卉打交道,就等于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里:在宁静的绿色王国中,那鲜红的玫瑰、黄色的菊花、血红的杜鹃、洁白的玉兰、金黄的茶花、火红的石榴,还有那娇如红靥的桃花、灿若明霞的紫薇、万紫千红的月季、繁星点点的霞草……,组成了一幅幅璀璨夺目、绚丽多采的大自然图画。
【中国的花文化】一、花的认识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中国人民也天性爱美,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
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已成为世界共同的语言。
然而,中国人对花的认识和情感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情感。
在中国人看来,花是有灵之物。
人们赏花,除了常识它那静态的外部形态美之外,还善于观察欣赏它那动态的生命变化之趣。
另外,中国人还认为花是有情之物,不仅娱人感官,更撩人情思,能寄以心曲。
中国人对花的这种看法和情感是观花之后由悟性而得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对花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
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就是认为花能使人赏心悦目.花能畅神达意,花能陶冶情操。
花中蕴含看文化,花中凝聚看中华民族的品德和节气。
二、花的文化内容花文化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困此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随看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兴衰而起落。
中国花文化从一出现起,就深受中国绘画,书法,文学,艺术,造园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并随之而发展,所以中国花文化是在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是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看密切的关系,与历史上儒、道、佛、诸家思想密不可分。
从考古遗迹中证实,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里,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远古祖先将大自然中美丽的花草树木引入生活中来,在粗制的石器上刻划各种花朵的纹样,甚至染上漂亮的色彩,用来美化生活,这可能就是中国花文化的最早表现形式。
到新石器时代(距今上万年以前〕文化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当时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花卉的文字记载,最早始干公元前11世纪商朝甲骨文中。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花卉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花卉赋于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
标志着中目花文化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殷。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百了插花艺术的萌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花卉应用的技艺已很高超,对花的鉴赏也十分高雅,开始步入较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和艺术创作境界。
关于花的文化常识《花开文化:探索花朵的魅力与意义》花朵,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以各种形态绽放,为我们带来视觉的愉悦,同时也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各个文明中,花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成为文学、艺术和传统习俗中的灵感之源。
本文将深入探讨关于花的文化常识,揭示花朵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卓越地位。
## 花的起源与发展花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植物生命的早期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演变成丰富多彩的形态,为大自然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人类早在史前时期就开始欣赏和利用花朵,最初可能是出于对生存环境的好奇和尊敬。
## 花在文学中的表达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学,花都是一个深受推崇的主题。
古希腊神话中,维纳斯的花园象征着爱与美;而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兰花常被用来表达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在诗人笔下化为动人的文字,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 花的艺术表达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中,花朵是常见的题材之一。
艺术家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赋予作品深刻的情感和内涵。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花朵的艺术表达呈现出多样性,反映了艺术家对花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观点。
## 花在传统习俗中的角色许多文化中,花都扮演着重要的仪式和节庆角色。
婚礼上的花环、葬礼上的花圈,以及节日庆典中的花车游行,都反映了花朵在人生各个阶段的象征意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文化底蕴,也使花朵成为人们情感表达的媒介。
## 花语与象征意义不同花朵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花语和象征意义。
玫瑰象征着爱情,百合寓意纯洁,向日葵代表阳光与希望。
人们通过赠送特定的花束来表达情感,使花语成为一种独特而美好的沟通方式。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精致礼仪。
## 花与宗教信仰在许多宗教中,花都扮演着与神圣和祝福相关的角色。
印度教中的莲花、基督教中的百合花,都被视为神圣的象征。
花朵作为虔诚信仰的一部分,参与到宗教仪式和祭祀中,传达对神明的敬意和敬畏之情。
一、花卉文化花卉文化,故名释义是花卉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门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的与花卉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的总和,即可称为花卉文化。
花卉文化的内容。
花卉以其姿色、风韵、馨香飨食人们,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由于文人雅士的生命感悟,把花卉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并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花卉为载体,寄托人们的追求和希望。
便出现了以花卉为讴歌对象的诗词、故事、传说、记事、绘画、戏剧、音乐、雕塑、电视等文学表现形式。
即是花卉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悠久的花卉文化史中国花卉栽培历史久远。
据说在文字出现之前,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花卉就被利用。
这都可以在商代甲骨文、河姆渡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云纹彩陶花瓶等5000多年前的出土文物找到依据。
近年来,中国出了一个令世界惊喜的发现,证明了世界最早的花在中国。
1990年之夏,孙革、郑少林等人在黑龙江鸡西地区,发现了距今约1.3亿年的被子植物的化石。
并发现被子植物的花粉,美国著名孢粉学家布莱纳教授认为这是全球最早的被子植物花粉。
当时其他科学家们也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打开达尔文迷宫的钥匙。
因为早在100多年之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距今1亿年左右的白垩纪地层中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但在距今1.4亿-2亿年的侏罗纪地层里,只发现了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令他非常困惑不解。
他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找到任何线索,故称为“讨厌之谜”。
为揭开此谜,世界有关的科学家一直苦于追索,都没获得其所。
这次的辽宁古果,其结构像现在的木兰花,但不像木兰的聚合果那样紧密,种子是被果实包着的。
从古植物学的角度看,果实、种子、花朵是一体的,只是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而已。
实际上看到了果实就等于看到了花。
以往从没有这么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记录。
1.中国与世界花卉之缘因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植物资源丰富多彩,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宝库之一。
据资料介绍,世界现有花卉植物27万余种,中国就达25万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