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印刷电子
- 格式:ppt
- 大小:524.51 KB
- 文档页数:29
印刷电子应用1、薄膜开关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 也有称触摸开关,是利用聚酯薄膜为基体, 网版印刷方法将纳米银导电墨水印刷在薄膜上,构成导电线路和按键触点(开关),如图所示。
这类薄膜开关也是印制电子产品,20年前就已有之。
现在薄膜开关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键盘、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电子设备的触摸式控制盘等。
当然,随着印制电子技术发展,薄膜开关的结构、功能更深入,用途更大。
薄膜开关对于印制电路行业是早已熟知的是产品,不再多述。
而其也可归入印制电子产品。
薄膜开关2、半导体器件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是采用印制技术在薄膜基材上形成晶体管,这是构成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按一定的阵列排列与互连就构成功能性集成电路,如逻辑电路、存储器等。
根据印制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有无机和有机之分,如纳米银导电墨水、无机硅油墨经喷墨印制出薄膜晶体管(TFT);而用有机半导体油墨也能喷墨印制出薄膜晶体管,称为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
OTFT在塑料基材上可以挠曲、重量更轻,如图所示。
印制电子的重点在OTFT,OTFT代表了半导体产品在今后十年内所发展的一个方向。
如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成功实现塑料薄膜上印刷有机TFT,这是一项高精细、大面积印刷技术,在直径6英寸(152.4mm)面积,印刷L/S=1μm/1μm的图形。
可挠曲的塑料薄膜基上印刷有机半导体聚合物构成TFT,用纳米银粒子导电膏印刷电接点或线路。
美国Kovio公司取得了印刷纳米银导电墨水、纳米硅晶体管技术, 比印刷聚合物晶体管尺寸更小、性能更好, 并降低成本。
这项完全的印刷硅晶体管技术能完成电路功能, 甚至能印刷硅芯片。
另外, 日本Seiko Epson公司也有类产品, 喷墨印制含有硅的聚合物(有机硅)。
这类硅元件被用于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电路中。
OTFT电路大量晶体管按一定的阵列排列与互连就构成功能性集成电路,如逻辑电路、存储器等。
印刷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来源:SMT资源网】【编辑:】【时间: 2011-6-28 9:11:22】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传感技术(信息的检测、变换、显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的总称。
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大批量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上千倍地增长、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而且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完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印刷技术,它是电子网版印刷技术和电子复转印技术的总称,它们已经进入了实际的商业化阶段。
特别是电子网版印刷技术已相当成熟,正在广泛大量地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
以下简要介绍电子网版印刷技术和电子复转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电子网版印刷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历史悠久的丝网印刷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是一门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特征的新兴的现代印刷技术。
它也是丝网印刷行业中一个特殊的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印刷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其产品既具有丝网印刷技术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的鲜明特征。
电子网版印刷的产品有如花团锦簇。
在各种各类PCB(积层多层板、碳膜PCB等)制造、电子组装和SMT技术中,精细线条和细间距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存储器、超导元件、超级智能芯片、三维立体封装模块等)制造中,液晶、太阳能电池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以及各种机电器件(薄膜开关、偏转线圈、微特机电、栅网、码盘等)的制造中,计算机/手机键盘电路、热挠性接线器等电子网版印刷产品中,电子网版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会令读者大开眼界、目不暇接。
电子复转印技术是一种低成本、高速度印刷技术,它将改变整个电子行业,将发展出新的行业生态。
我们知道电子复印机和喷墨打印机,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高速印刷设备。
现在有的公司已经研制出低成本、高导电的金属纳米粒子材料制成的导电墨水(粉),可以用于激光、喷墨打印机等印刷设备上,用来在塑料或纸张上印刷电子器件或各种电子电路。
印刷电子技术在OLED显示器件中的应用摘要:当今时代,国内印刷行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不断改革创新,为印刷行业的技术发展谋求更大突破。
目前,印刷产品随处可见,已经遍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印刷产品各方面的要求也都变得越来越高,印刷行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印刷电子技术在OLED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引言印刷电子是将传统印刷方法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是印刷与电子的跨界融合。
目前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的制造方法是依赖光刻与腐蚀工艺,本质上是一种减材制造技术。
印刷则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即将功能材料添加到基材表面。
传统印刷中,这些功能材料是黑色或彩色油墨。
对于印刷电子,则是将功能电子油墨印刷到各种基材上。
这些功能电子油墨可以是导电的、发光的、发电的、半导体的、传感的(温度、压力、湿度、气体等)。
增材制造不再依赖基材本身的性质,可以在硬质材料如硅晶体、玻璃、陶瓷上印刷,也可以在柔性材料如塑料、纸张、布料上印刷,甚至可以在弹性材料上印刷,生成可以拉伸的电子元器件或电路。
与传统减材制造方式比较,印刷电子具有大面积、柔性化、低成本的优点,而增材制造本身也是绿色环保的。
1印刷电子学简介作为电子工业未来发展的热点,印刷电子学是指以影印(Gravure)、丝印(Screen)或喷墨(Ink-jet)等印刷方法,将金属、无机或有机材料转移到基板上,制成各种电子器件或电子线路。
印刷电子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印刷电路。
目前主流的电子加工工艺,如化学/物理气相沉积和光刻技术,通常效率低,成本高,材料浪费严重,且对环境污染比较大。
因此,可在常温、常压下以按需给料方式实现低成本制造的印刷电子学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数字化印刷设备和电子墨水是印刷电子学的两大支柱。
影印、丝印及喷墨打印手段可以复合使用,但一般认为将以喷墨为主流。
2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印刷电子技术是传统印刷技术在电子元器件和产品制造上的应用。
印刷电子技术的研究综述摘要:印刷电子技术指利用导电功能油墨、半导体、介电、发光、传感等材料在柔性基底上印制电路和功能器件,使之相对于传统的硅基电子,更具有柔性、可弯曲、大面积、低成本、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等特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印刷电子产品逐渐走向实用化,在不同的柔性基底上印刷制作各种各样的电子器件,可应用于产品制造的众多领域。
首先,分析了印刷电子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前景,可为促柔性微电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其次,从柔性基底材料入手,梳理了常见基底材料的性能,并从柔性传感、柔性电容等领域对印刷电子关键技术做出介绍;最后,对印刷电子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印刷电子;功能器件;柔性基底;柔性传感引言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印刷机进行数字化的信息传输、图像存储及打印,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变化,给传统的印刷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数码印刷机降低了印刷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印后加工阶段由于操作人员少而提出了对人员素质的更高要求。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传统印刷业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地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生存和发展。
1数码印刷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数码印刷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图像、文字等信息通过数码信号的形式传输到印刷机中进行印刷。
首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数码信号,再通过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编辑、调整和校色,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亮度等参数达到最佳效果。
然后,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对印刷机进行控制,实时监测印刷机的状态并进行相应地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印刷效果。
相比传统的印刷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高的效率。
通过数码印刷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印刷品色彩、清晰度、饱和度等方面的精确控制,同时省去了制版等传统印刷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利润。
同时,数码印刷技术还可以实现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印刷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1.分色的基本原理: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和透过,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
专色的特点:1.不透明性2.准确性3.表现色域宽4.实地性专色和原色的主要区别:1.专色比原色大大地保证了印刷中的准确性 2.专色油墨是实地油墨,而原色印刷油墨透明性较好 3.专色色酷中的额颜色色域很宽,很大一部分是CMYK四原色印刷无法呈现的。
2.网点的作用网点是最基本的图文单位,由等间隔网点的大小变化改变着墨面积,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
加网方式:1.调频加网;2.调幅加网;3调频和调幅混合加网调频加网:通过大小一定的网点出现的密度(频率)来改变印刷品的着墨面积率,从而体现原告图像的浓淡色调变化。
调幅加网:单位面积内网点的个数不变,通过改变网点的大小来反映图像的色调深浅。
调频/调幅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都随图像的深浅变化。
3.胶印的特点: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
图文部分亲油疏水,非图文部分亲水疏油。
使用润版液;间接印刷,有橡皮滚筒;空白和图文同时受压,平均压力小,速度快;线划和网点易扩大;墨层平薄;工艺简单,成本低,工期短。
胶印的工艺流程:印刷前准备-安装印版-试印刷-正式印刷-印后处理4.阳图型PS版的制版流程:曝光、显影、除脏、修版、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5:凹版印刷的特点:直接印刷,印刷压力最大;印版耐印率高,相对成本低;印品墨层厚实,层次丰富,精度高,质感好;挥发性干燥油墨:流动性好、干燥快;可在多种承印物上印刷;防伪。
凹版印刷的分类及特点根据制版方法分为照相凹版和雕刻凹版。
照相凹版分为碳素纸腐蚀凹版和喷胶腐蚀凹版,制版工艺过程复杂,质量不易控制;电子雕刻凹版以图像处理后的胶片为原稿,直接在铜印版滚筒表面雕刻出网穴制成印版,画面细腻,层次丰富,质量容易控制。
6.印刷层次的表现方式:1.墨层厚度:凹版的表面结构特点来自于网穴的深浅,墨层厚的部分网穴深,墨层薄的部分网穴浅。
产品文档的印刷与电子版本处理一、产品文档的印刷与电子版本处理产品文档是指企业或者组织为了宣传或介绍自己的产品而制作的相关文件。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科技领域,产品文档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上,产品文档通常以印刷版形式分发给潜在客户和现有用户。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版本的产品文档也越来越受欢迎。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兼顾成本和效率,企业和组织需要综合考虑选择何种方式处理产品文档,即印刷版和电子版本之间的选择。
下面将分别从印刷版和电子版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印刷版产品文档的特点与处理方式印刷版产品文档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触感,用户通过翻阅实体文档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信息;二是相对稳定和永久,不会受到网络或电子设备的限制,方便用户随时查看;三是适合于线下场景和展览会等活动,可以提供给感兴趣的潜在客户。
因此,在某些场景下,印刷版产品文档仍然是必需的。
在处理印刷版产品文档时,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在设计和排版上,应注重美观和整洁,通过合理的字体搭配、插图和配色方案,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二是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特别是在文字描述和技术规格方面,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对和审查;三是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和纸张材质,以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电子版本产品文档的特点与处理方式与印刷版相比,电子版本产品文档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易于分发和共享,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云存储和网站下载等方式获取文档;二是可以快速更新和修订,用户可以随时获得最新的产品信息和技术规格;三是可以添加多媒体元素,如视频演示和交互式图表,从而更生动地展示产品特点和功能。
在处理电子版本产品文档时,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如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以确保文档在不同操作系统和设备上的可读性和兼容性。
其次,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可以加密或设置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