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墓汇总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5
三王墓教学目标:1、了解干宝及《搜神记》,积累文言字词2、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反抗精神,体会狭义精神,并作出正确评价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用神奇的笔法为我们勾画了古人们对那个世界的认知,以及那个世界给他们带来的爱恨情愁。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都学习过哪些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炼石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那么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三王墓”的故事,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这篇故事。
二、作者介绍1、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河南)人。
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鼻祖。
少年时勤奋学习,广泛阅读典籍,博学多才。
西晋末诏为著作郎。
东晋元帝时,曾任史官。
著有《晋纪》二十卷,当时称为“良史”。
另著有《春秋左氏义外传》等。
2、《搜神记》是文言志怪小说集。
书中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想象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是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干宝喜爱阴阳术数,搜集了许多“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的故事,撰成《搜神记》三十卷,到南宋的时候已失传。
现在《搜神记》二十卷是明朝人所编辑的。
干宝自称写《搜神记》的目的是“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
可见,他主观上是想通过此书宣扬迷信的思想。
但由于作者撰述态度较严谨,故事来源广泛,故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得以保存下来,而且客观上曲折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曲《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3、魏晋时期小说类型魏晋南北朝是我们古代小说形成并逐渐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小说从内容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如:干宝《搜神记》一类是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或称“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三、朗读,积累字词自由朗读,一是划出不会读的字、难理解的词句;二是划出特别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赏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