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振荡法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72.47 KB
- 文档页数:3
脉冲振荡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一、脉冲振荡技术的原理及优势脉冲振荡技术是一种通过震荡装置向呼吸系统输送非连续气流的治疗手段,包括高频脉冲振荡和低频脉冲振荡两种。
其治疗原理是利用非连续气流对呼吸系统进行振荡刺激,从而改善气道通畅,促进分泌物排出,并增加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呼吸道清洁和支气管扩张方法,脉冲振荡技术具有刺激效果强、侵入性小、不易产生副作用等优势。
二、脉冲振荡技术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1. 促进肺部分泌物清除COPD患者的气道常常伴有炎症反应和粘液过度分泌,导致气道狭窄和肺泡通气不畅。
脉冲振荡技术通过振荡刺激呼吸系统,可以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减少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有效缓解COPD的症状。
2. 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脉冲振荡技术可以增加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效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将脉冲振荡技术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减少医院住院次数和急性加重发作COPD的急性加重发作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脉冲振荡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气道通畅和肺功能,减少气道炎症及分泌物潴留,从而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发作和医院住院次数。
4. 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成本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脉冲振荡技术具有刺激效果强、治疗时间短、侵入性小等优势,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痛苦和医疗成本,提高治疗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三、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对脉冲振荡技术在COPD治疗中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脉冲振荡技术在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发作和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脉冲振荡技术在改善COPD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
脉冲振荡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一些医疗机构,脉冲振荡技术已经成为COPD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脉冲振荡(IOS)法测定呼吸阻抗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应用韩克斯;赵明华;古丽巴哈尔
【期刊名称】《新疆医学》
【年(卷),期】2006(036)005
【摘要】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诊断、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及指导用药的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常用扩张试验前、后FEV1变化率作为判断结果的金标准。
而近年研究表明,呼吸阻抗是判断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
为此,我们用脉冲振荡法(IOS)检测了257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呼吸阻抗和通气功能变化,以探讨脉冲振荡技术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应用。
【总页数】2页(P166-167)
【作者】韩克斯;赵明华;古丽巴哈尔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8300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8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脉冲振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阻抗与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俞朝贤;陈飞鹏;潘巧红
2.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 [J], 马丽;扬杰
3.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抗指标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J], 赵珊;王浩彦
4.脉冲振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阻抗的临床应用 [J], 杨伟康;刘翱;樊
满齐;查云
5.脉冲振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阻抗的应用价值探讨 [J], 樊满齐;陈宇英;刘翱;杨伟康;李少莹;李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抗指标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赵珊;王浩彦【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 IOS)测定呼吸阻抗参数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8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和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IOS测定呼吸阻抗指标,并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比较两组呼吸阻抗指标及常规肺通气功能参数;对两组肺通气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IOS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的指标。
结果哮喘组IOS指标5 Hz黏性阻力( R5)、20 Hz黏性阻力( R20)、5 Hz和20 Hz黏性阻力差(R5-R20)、共振频率(Fres)、低频下电抗面积(Alx)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5 Hz频率时的周边弹性阻力(X5)低于对照组(P<0.01)。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5、R5-R20、Fres、Alx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呈负相关(P均<0.01);X5与以上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均<0.01);R20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均>0.05)。
ROC曲线下面积Fres>X5>R5、Alx >R5-R20>R20。
呼吸阻抗指标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参数为eFres,特异度最高的参数为eR5-R20。
结论 IOS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各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测定的呼吸阻抗指标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准确性较高。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5(000)032【总页数】4页(P59-61,109)【关键词】脉冲振荡法;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作者】赵珊;王浩彦【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1024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气道高反应性( AHR)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特征,可间接反映气道炎症的程度,同时有助于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平喘药的疗效评定,对哮喘的病情发展判断和治疗效果也有重要意义[1]。
脉冲震荡肺功能(I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何光辉;黄民强;伍北寿【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02【摘要】目的:探究脉冲震荡肺功能( I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Ⅱ级64例,Ⅲ级56例,并同期选取60例于本院进行体检的肺功能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对照组IOS、常规肺功能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X5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除X5外,IOS其余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Ⅲ级患者R5-R20、Frex水平均高于Ⅱ级患者,X5水平低于Ⅱ级患者,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常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高于观察组,且随病情程度加重,常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随之下降,差异明显(P<0.05);IOS中X5与常规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与常规肺功能各指标呈负相关。
结论 IO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常规肺功能各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评估进行准确的判断。
【总页数】3页(P259-261)【作者】何光辉;黄民强;伍北寿【作者单位】201802 上海,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呼吸内科;201802 上海,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呼吸内科;201802 上海,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J], 董瑞;赵卉;李建强;马爱平2.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R5等参数及MEFV与3~5岁小儿慢性咳嗽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J], 李明丽;黄伟;刘彦歧;任高伟;刘灵3.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脉冲震荡结果研究 [J], 朱君飞;金礼通4.脉冲振荡肺功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J], 柳东伟; 刘兴华; 乔建中5.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在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测定的应用研究 [J], 安金英;石蕊;陈刚;袁扬;马国宣;孙志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生垦墨堕堂堡銎查兰堂兰!旦!里釜:!鲞筮!塑堕型壁璺塾垫!墅型墅:垒!∑!生垫塑:型:!!:整垒!查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黄玉蓉郭素君李玮闵丽【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检测在临床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测定142例COPD患者(COPD组)及1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的各项IOS指标及常规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IOS检测结果及其与常规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呼吸总阻抗(z鹅)、5Hz与20Hz时黏性阻力及其差值(R,、R。
、R广R∞)、中心阻力(Rc)和周边阻力(Rp)及共振频率Fres)均明显增高[COPD组分别为(0.71±0.31)kP衫(L·8)、(o.55±0.22)kPa,(L·B)、(o.33±0.11)kP“(L·S)、(O.22±0.14)kP“(L·s)、(0.23±0.14)kPa/(L·s)、(0.62±0.25)kPa/(L·s)及(27.50±6.42)Hz,对照组分别为(O.31-1-0.08)kP“(L·s)、(0.30-v0.12)kP“(L·8)、(0.22±0.07)kPa/(L·s)、(O.05±0.03)kP∥(L·s)、(O.14±0.08)kPa,(L·s)、(O.20±0.02)kP酊(L·s)及(10.95±2.68)Hz],而5Hz时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x,)则明显下降[c0PD组为(一0.34±0.12)kP“(L·s),对照组为(一0.08±0.叭)kPa,(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患者的Zrs、Fres、R,、R。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脉冲振荡技术呼吸机治疗压力的相关性【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所需压力(治疗压力,p)的相关性。
方法2点前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48例,2点后监测同时行cpap治疗并且在监测后的1周内进行ios测定。
结果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明显改善。
p与35hz 时黏性阻力(r35)存在密切相关关系。
结论黏性阻力r35反映了局部结构变化对气道阻力的影响,与p成正比。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脉冲振荡肺功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35hz黏性阻力现今,因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饮食习惯都出现了很大改变,这导致我国体重超标的人群明显上升,而肥胖人员易于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疾病,这导致此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研究显示,此疾病在我国为4.63%的发病几率[1]。
此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很大,其可导致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内分泌失调、心脑血管等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性非常大[2-3]。
此疾病多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4]。
为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所需压力(治疗压力,p)的相关性,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osas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选自2011年9月笔者所收治的48例osas患者,所有患者都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5-76岁。
中位为(45±12)岁,患者的体质评估指数为(33.22±3.56)。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5]。
所有患者都没有其他疾病。
1.2方法所有患者都应用polysmith多导睡眠监测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给予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sao2)、口鼻气流、胸腹式运动、颏下肌电图、眼动电图、脑电图等方面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