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产品设计与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9
基于情感体验的海南特产品牌形象设计研究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海南作为中国重要的海岛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设计日益重要。
本文基于情感体验的角度,探讨海南特产品牌形象设计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一、情感体验视角下的设计原则情感体验设计是一种强调用户情感感受的设计方法,它将用户的情感需求作为产品设计过程的核心,在艺术性、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性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创造具有情感价值的产品形象。
在海南特产品牌形象设计中,情感体验设计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符合目标用户需求。
海南特产品牌形象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具有高品质生活风格的人群,旅游成为其业余时光的主要选择。
因此,产品形象设计需要符合这一人群的审美需求、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打造出与目标用户高度匹配的形象。
2、注重情感体验。
情感是海南特产品牌形象设计的核心。
产品形象需要传递的情感体验是:清晰、自然、舒适、独特。
海南是一个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因此,产品形象设计应该通过形象、色彩等方面,将这些自然资源的美感转化为用户的情感体验,使得用户在欣赏海南景色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满足感。
3、创新武器切入市场。
作为旅游目的地一方,海南特产品品牌形象的设计要引领市场,吸引目标用户。
而创新武器则可以是设计者开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制作方式等新元素,这些新元素的反映出来的特点,可以打动用户的情感点。
二、海南特产品牌形象设计的建议1、形象定位。
海南特产品牌形象的定位首先应考虑目标客户人群,围绕其需求和感受做出定位。
海南作为岛屿,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中的岛屿有所不同,设计海南特产品品牌形象可以定位为“奇幻之岛”、“美丽之岛”、“活力之岛”、“和谐之岛”等,以体现和传达品牌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2、色彩设计。
海南特产品品牌的色彩设计可以在加强“绿”色方面,以体现其独特的自然观赏条件;在整体覆盖上,可以采用亮色,以凸显产品的活力感和色彩感。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渐变色,如从深到浅的渐变过渡,以体现海南随季节而变化的多彩面貌。
旅游产品模板
旅游产品名称,梦幻海岛之旅。
产品特色:
1. 独特海岛体验,本产品将带您前往世界各地的独特海岛,如
马尔代夫、巴厘岛、夏威夷等,让您尽情享受海岛风情和美丽风景。
2. 豪华度假酒店,我们特别挑选了一系列豪华度假酒店,提供
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让您在度假的同时享受到尊贵的待遇。
3. 多样化旅游活动,除了海滩休闲之外,我们还为您安排了丰
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潜水、冲浪、游艇出海等,让您充分体验海
岛的乐趣。
产品行程:
第一天,抵达目的地,入住豪华度假酒店,休息调整时差。
第二天,享受酒店提供的丰盛早餐后,前往海滩享受阳光沙滩。
第三天,参加潜水活动,探索海底世界的神秘之处。
第四天,乘坐游艇出海,欣赏海上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色。
第五天,参加当地特色文化体验活动,了解海岛风情和传统文化。
第六天,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参加各类海岛活动。
第七天,结束旅程,返回家园。
费用包含:
1. 往返机票费用;
2. 豪华度假酒店住宿费用;
3. 旅游活动费用;
4. 本地餐饮费用;
5. 旅游保险费用。
注意事项:
1. 请提前预订,以确保行程顺利进行;
2. 出行前请办理好签证手续;
3. 携带好个人必备物品,如防晒霜、泳衣、太阳镜等;
4. 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和旅游规定,尊重当地居民。
结语:
梦幻海岛之旅,让您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让您的旅程充满美好回忆。
期
待与您共同探索海岛的奇妙之旅!。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场休闲旅游的开发与产品设计——以临高红星农场为例作者:劳俊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3期2009 年末,《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休闲农业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距离海口较近的红星农场可凭借自身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开发出个性鲜明的农场式休闲旅游项目,打造出“海南西部之星”品牌。
一、红星农场与旅游开发(一)红星农场的发展现状我国在建国初期形成的大量国营农场,不仅安置了大批转业官兵、城市知识青年和内地移民,屯垦戍边巩固国防,而且开发了大量土地资源,为新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星农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在40 多年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来到了红星农场,在这艰苦的环境中,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
红星农场位于临高县的西北部,是临高县境内两个国有农场之一。
农场拥有水田、坡地资源,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冬季瓜菜和水稻制种生产。
如今,水稻制种、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和浆纸林已成为红星农场的五大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长期经济结构单一,历史包袱沉重和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农场发展举步维艰,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加之近年来农场积极减员增效,农场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对农场资源进行深层次综合开发势在必行。
(二)红星农场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农业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通过优化农场生产结构,拓宽经营思路,将农场单一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既保留原有农业生产性质,又增加旅游休闲的功能,是国有农场开拓发展的新思路。
开发农场旅游可以有力地宣传各大农场农业生态特色,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树立企业形象及开拓产品市场,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获得农业、旅游业的双重收益。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创产品的开发探索与思考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海南成为全球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海南的文化产业也逐渐崛起,而文创产品的开发则成为了重点。
文创产品是指以文化为基础,创意为灵魂,设计为手段,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的产品。
在文旅融合时代,文创产品被认为是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以及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海南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必将蕴含绚丽多彩的元素。
首先,海南的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中需要充分融合。
例如,海南乐东黎族的文化是海南文化中的瑰宝,黎家大院、黎苗文化公园、黎苗特色购物街等景点都在外观、内部陈设、文创产品等方面融入黎族元素,生动展现了黎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并提供了深入了解黎族文化的途径。
其次,海南在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更多的创意元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海南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有各式美食的美食街,还可以开发包括海南陶、食品、茶叶、中草药和咖啡等较为特色化、个性化的文创产品,可以同步出现在各大旅游度假区,更好地满足游客购买和体验的需求。
还可以开发基于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来推出小手工制作、DIY工坊等文创产品,以及举行文化主题展览、音乐会等活动,为旅客在旅行中提供有意思的文化体验,让他们在游玩的同时也认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
同时,海南的文创产品还需要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
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环保、节约能源、废物利用等问题,以使文创产品更具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需要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中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和商业的价值,重点关注当地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体验和购物的选择,提高区域文化的品质和层次,并推进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全域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
海南文化的旅游工艺品设计研究摘要:旅游是海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到海南旅游的人数达到1507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多123个亿。
然后海南本省旅游工艺品的销售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七左右。
与国际上成熟的旅游地区其旅游工艺品收入基本抵达40%左右相比,海南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开发拥有宽阔的进步空间。
那怎样充足发挥海南风俗工艺品的商场潜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海南特色;工艺品现状;设计研究海南是一块充满热带风情又蕴含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旅游佳境,本土特色是海南旅游的文化基础。
民俗工艺品的开发与推广对海南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建设,展示海南各类工艺,发展旅游岛民工艺品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南旅游工艺品存在的现状1、缺乏本土特色目前海南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广泛定位简单,低廉,缺乏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挖掘,这个地方有特别多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人文典故、风景名胜,这些珍贵的文化底蕴几乎没有体现在工艺品上,旅游工艺品只是简单的模仿自然的造型或者保持传统工艺手法,没有挖掘本土的文化内涵和结合现代消费时尚,因而一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人们的需求。
2、艺术品味不高海南生产的工艺品企业中,大多数都是比较小的规模,而且有很多属于乡镇手工企业,严重缺乏设计人才,少有专业资深的设计师,很多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一会是“设计师”一会又是“生产者”,设计开发力量薄弱,设计人员没有原创的精品意识,因此不少的产品都是抄袭或者延续传统的款式,缺乏新意,更谈不上有高瞻远瞩,往往是市场上哪种产品畅销,大家就纷纷争相模仿,因此导致产品重复率过高,格调不高的状况。
比如文昌市东郊半岛上的村民,从古至今与椰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整日在椰雕厂的烟尘飞舞中和不停的凿划谋讨生活,有的村民在农闲的时候来椰雕厂帮忙。
我曾见到过一位在椰壳上画图的大姐,她说家里没什么事情,就会来厂里帮忙,厂里对工人绘制的技能没有要求,将绘制等同的简单劳动,一天画七个小时能领到十元钱。
海南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化纪念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旅行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南作为中国南海明珠,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旅游文化,其纪念品更是独具特色。
而包装设计作为纪念品的重要一环,更是需要精心设计,以彰显海南旅游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就海南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展开研究,探讨其设计原则、思路和发展趋势。
1. 与海南旅游文化相融合海南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
海南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应该能够与海南的旅游文化相融合,体现出海南的特色和魅力。
可以通过设计上的元素、色彩、图案等来表现出海南的独特韵味,让纪念品的包装就是一份具有海南特色的艺术品。
2. 体现高品质包装设计不仅是为了美观,更应该能够体现出纪念品的高品质。
在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应该注重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工整和印刷的精美,让包装本身就成为一种奢华的享受。
只有如此,才能让游客在购买纪念品时倍感满意,将其视作难得的收藏品。
3. 以环保为前提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环境下,海南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也应该以环保为前提。
选用可降解、可回收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包装的使用量,倡导绿色包装理念,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品牌形象。
1. 引导游客感受海南的风土人情海南是一个融南北文化的热带海岛,拥有独特的海南文化和民俗风情。
在海南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时,可以通过包装的图案、色彩、内容等元素,引导游客感受海南的风土人情,为他们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可以以海南的特色建筑、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品等为设计灵感来源,让包装本身就成为一份能够讲述海南故事的艺术品。
3. 体现海南的特色产品海南的特色产品有海南文化古城系列、海南菜系列、椰文化系列、石文化系列等。
在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可以结合这些特色产品的元素,进行包装设计,让消费者通过包装设计就能够了解到海南特色产品的特点和魅力。
2019年4月下半月刊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以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为例蔡 遥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
但面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乡村旅游产品面对的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以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考察,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对其旅游产品开发给出自己意见和建议。
一、乡村旅游产品问题分析水稻国家公园位于三亚市海棠湾林旺片区,是海棠湾国家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棠湾国家海岸的后花园。
公园瞄准水稻元素,将打造水稻文化旅游基地。
但因多方面原因,公园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造成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公园在游客参与度方面欠佳很多游客进去之后,主要就是坐电瓶车拍照,公园没有做到让游客亲身参与和体验农业活动,没有让游客完全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体验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
(二)本地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程度不深旅游时,人们欣赏当地文化,在交谈沟通之中体会旅游的乐趣。
一个地方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地从古至今沉淀下来的精华。
公园在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打造上还有待完善、没有突出本地特色。
(三)旅游产品定位不够明确目前,主打旅游产品给游客感觉太多、太杂的感觉,在公园内,游客既可以看花海,又可以逛恐龙园。
公园什么都涉猎,但是却没有一样能给游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对此,公园应该依托水稻这个主题,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农旅结合产品。
(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感不够深入随着旅游经验的丰富,游客早已不再满足于单一形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其更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亲自体验旅游目的地独特的生活方式。
海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定位谭晓东内容摘要:旅游是海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到海南旅游的人数达1507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3个亿。
然而海南本省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七左右。
与国际上成熟的旅游地区其旅游纪念品收入通常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相比,海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开发体现海南本地特色的中、高档旅游纪念品,将海南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做大做强是作者撰写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海南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定位一、海南旅游纪念品的特色和优势简单地说旅游纪念品就是具有地方特色、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它具有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和礼品价值四个方面的特征。
其中艺术价值最为重要,它能够刺激旅客的购买欲,从而达到玩赏和收藏的目的。
优质的旅游纪念品应当以旅游点的文化古迹、自然风光或节日集会为原始题材,体现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制作工艺和风格。
海南旅游纪念品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巧夺天工,着意体现出热带海岛气息、乡土风格、地方特色,现有品种如下:黎锦。
海南的黎锦在全国极具盛名,品种很多,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
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
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
居住在海南各地的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爱,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其工艺独特,历史悠久。
蜡染和针绣。
此类旅游纪念品是采用苗族古老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的装饰品。
为制作蜡染,妇女们从山上采回特定植物,捣烂后配上其他颜料,经过发酵后制成色素染料,借助简陋的工具,将土纺机织成的土布经过反复多次的漂染和晾干,再用白蜡点缀,便可以蜡染成不同颜色的布料。
海南省苗族妇女还用蜡染过的布料裁制成衣裙、头巾、腰布等服饰,用鲜艳的彩色线在上面针绣出各种图案。
针绣细致精巧,图案美观大方,反映当地自然风光、飞禽走兽和奇花异木等多种题材,。
水晶制品。
海南天然水晶主要产地在屯昌县。
该县的羊角岭水晶矿量丰质优,纯净莹润。
近年引进了国外加工设备,将优质天然水晶加工成多种多样的项链、手链、胸饰、耳坠、眼镜等水晶装饰品和玲珑剔透的水晶工艺品。
水晶装饰品佩戴的装饰品在妇女身上不仅美观、高雅,而且有保健作用,因此深受游客喜爱。
海水珍珠系列产品。
海南的海水珍珠主要产地在三亚市和陵水县,其中白蝶珍珠母贝中的珍珠为我国南海特有。
海南海水珍珠粒大、质优,最大的“珍珠王”直径达15.5毫米,高19毫米。
用海水珍珠制作的项链、耳坠、胸饰,晶莹华美,品质高贵。
用海水珍珠制成的珍珠粉有美容驻颜的功效。
椰雕产品。
用椰子壳、椰棕、椰树木等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制成各种工艺品,在海南已有300年的悠久历史。
椰子壳的形态自然、古朴,来源丰富,把椰壳和贝壳嵌镶结合,按设计造型拼接成工艺品很受游客喜爱。
品种有椰碗、茶叶盒、牙签筒、烟灰缸、花瓶、二胡、拼贴工艺画等。
利用椰棕自然肌理效果,采用切、割、烫等方法将其加工成椰猴、椰猪、椰妹等各种形象的工艺品,也受游客喜爱。
椰木原来是海南民间加工成木梁盖房子的材料,上世纪80年代后,工艺厂开始用椰木加工成筷子、发夹等产品。
至1996年,椰雕工艺品种已由30多个发展到400多个。
目前,椰雕工艺品已出口到美国、以色列等许多国家。
此外,海南还有多种多样的雕刻,如贝雕、木雕、根雕、牛角雕等;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贝壳饰品、红豆饰品和佛珠等;有缤纷多彩的美术工艺品,如蝴蝶画、艺术陶瓷、工艺藤器、苗绣等民族工艺品和海螺海贝等海产工艺品。
这些旅游纪念品也同样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充实了他们在海南旅游度假的内容。
据世界旅游组织有关文献称: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是对一个地区旅游业成熟度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国际上成熟的旅游地区,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比例通常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而海南省旅游局近期公布的资料表明,本省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七左右。
这意味着,海南作为旅游大省,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二、海南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海南旅游纪念品的现状。
一是目前大量充斥于海南市场的旅游纪念品一般都显得粗糙甚至品质低劣。
比如椰壳产品、黎苗织锦等,大多数都停留在粗加工阶段,极少有精细加工的;整个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产品多数为低档货,中高档的产品非常少,少到几乎没有。
二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不协调。
海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具规模,不论景区建设、旅游管理、服务质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但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却不够,许多成熟的景区(点)里出售的旅游纪念品多数是从其它地方批发来的“大路货”,而非自己景区的特色产品。
这与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极不协调,不少到海南旅游的人们,原本计划在这里购买一些高档次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带回家去作纪念或送给亲朋好友,但由于无货可买,只好留下遗憾。
三是海南旅游商品开发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力。
1999年初,海南省旅游局和商贸厅合作,召开了旅游商品开发研讨会,并在同年10月举行海南旅游商品展销会。
海南旅游业的有关部门也试图通过多种手段推动旅游商品的开发,促进旅游购物的繁荣。
但效果不明显,不但全省购物定点单位偏少,只有22家,而且产品的开发明显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具有海南特色的中、高档旅游产品太少,归根到底是设计、生产环节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二)海南旅游纪念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地方特色目前海南旅游市场上的产品普遍定位简单、低下,缺乏对本土文化内涵的发掘,海南有许多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人文典故、风景名胜,这些宝贵的素材很少体现在游纪念品上,游纪念品只是简单模仿自然的造型或保持传统工艺手法,没有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和结合现代消费时尚,因而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2.艺术品味不高海南生产游纪念品的企业中、小规模的居多,且大部分属于乡镇手工企业,严重缺乏设计人材,少有专业资深设计师,很多企业主既是“设计师”又是“生产者”,设计开发力量薄弱,设计人员无原创的精品意识,因而不少产品抄袭或延续传统款式。
同时,企业重生产轻设计,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规划,更谈不上有高瞻远瞩,往往是市场上那种产品畅销,大家就纷纷模仿之,导致产品重复,格调不高的状况。
如文昌市东郊半岛上的农民,从古至今与椰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整日在椰雕厂的烟尘飞舞中和不停凿划中谋讨生活;有的在农闲时来椰雕厂帮忙。
笔者见到一位在椰壳上画图的大婶,她说家里没啥事,就来厂里帮忙,厂里对工人绘制技能没有要求,将绘制等同简单的劳动,一天画七个小时能领到十元钱。
椰妹、椰猪等简单的旅游工艺品制作汇集了越来越多急待脱贫的农民大军。
东郊半岛加工基地大规模的订单生产,无疑能生产出数量惊人,却质量粗糙品味不高的椰雕产品,满足旅游市场,但仅靠半成品的配件加工赚取低廉的利润,实难撑起海南椰雕的明天。
3.技术人员缺乏海南生产游纪念品生产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先进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
致使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多数小厂实际只是手工作坊,因此必然导至生产工艺粗糙,例如椰壳产品、黎苗织锦等,都只保留在粗加工阶段;珍珠产品几乎都是大路货,不少款式都是多年前的老样式。
如文昌一家在椰雕行业摸爬滚打20年的以椰雕配件加工为主的工艺厂,在东郊椰林名气不小,但近几年随着设计人员缺乏和生产设备的落后,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虽然请人设计开发了好的椰雕产品,有可能在年底推向市场,但即使接到订单也不可能大规模生产,因为缺乏精良的技术工人和设备。
在海南即便是以高端市场为主的星级酒店,其销售的旅游纪念品无论从产品样式上还是从营销手段上,与内地旅游市场都同出一辙,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三、开发海南中、高档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几点建议1、设计突出风格特色设计是产品的灵魂,市场认可的成功设计将给产品带来高昂的附加值。
设计应注重本土的历史渊源和注重地域文化,将这些元素纳入设计的理念中,并体现到产品设计上,达到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它有迷人的热带海滨风光,浓郁的黎苗风情,神秘的热带雨林,色彩斑澜的海底世界,毫无污染的原始生态环境,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为海南岛旅游纪念品开发,提供了丰富、浪漫的想象空间。
这是设计创作的源泉。
把海南独特的民族文化、亚热带风光、动植物景观等特色资源,用巧妙有趣味的形式和动人的色彩搭配起来,提炼其精华,创造出一种能够体现海南亚热带休闲装饰风格的旅游纪念品,并可以设想开发多个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系列:(1)椰木风格系列。
以原木、椰壳装饰板等天然材料加上手绘、雕刻等装饰法,形成一种淳朴自然风格,体现环保意识,满足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
(2)民族特色系列。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应当以黎苗文化为创造源泉,结合现代设计意识,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背景的旅游纪念品。
(3)亚热带海洋系列。
设计灵感可以来源于海洋生物和植物变化缤纷的色彩。
例如将沙滩演变为装饰画面,将海洋生物演变为手绘装饰图案等。
(4)亚热带植物系列。
海南丰富的亚热带植物成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各种的植物和动物图案,经过艺术手法的处理,皆可演变成装饰画面。
(5)景点系列。
海南有很多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景点,如“鹿回头”、“天涯海角”、“亚龙弯”、“大东海”、“大小洞天等”,这些优美的风景及其动人的传说故事是设计创作的源泉。
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发装饰雕塑、艺术画、壁挂、布艺、家具等,扩大产品范围。
其产品的功能除了收藏纪念外,还可用于现代家居装饰。
设计上突出亚热带海岛风情,朴实、自然、生态,可以使产品具有高品味的艺术价值。
2、改良制作工艺和材料目前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多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手法多样。
如椰雕工艺雕刻除平面浮雕外,还有立体浮雕、通雕、沉雕、拼合、镶胎、嵌贝等,其花色品种多达数百个。
特别是深受欢迎的椰妹、椰猴等用原椰壳简刻,栩栩如生,富有天然质朴之美。
海南贝雕工艺在明代就有很高水平,并且逐渐和古老的椰雕工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凡精制的海南贝雕,都与椰雕并合、镶嵌而成,或者用椰雕作座架。
华丽的贝雕与古朴的椰雕对比强烈,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最著名的是黎族纺织品,不但图案师于自然,而且融入适当的夸张和变形,再加之制作精巧,有的还嵌缀金丝银线、支母、贝壳、穿珠、铜线等,既华丽又古朴,不愧为海南旅游纪念品中的精品。
此外,苗族纺织品也与黎族纺织品一样精美,特别是其蜡染,质朴中透出灵秀,凝重中溢出美丽,独具特色。
同时采用海南本地的黄牛角和水牛角雕刻、拼接而成的工艺品,亦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海南牛角雕以动物造型见长,其中海鱼、鹰、孔雀等造型气韵生动,曲线优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国内外深受好评。
在保持传统优良工艺的基础上,溶入现代制作手法,提高产品精密度,并赋予现代生活时尚感,便可以让古老的艺术发出新的光彩,不断创造出旅客喜爱的新的旅游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