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镉污染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26
镉诘锅匀挣
近年来,镉污染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镉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在环境中的污染已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镉污染的现状、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是镉污染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镉污染事件频发。
在我国,南方的某些地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镉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镉污染也呈上升趋势。
二是镉污染的主要原因。
镉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冶炼,使得镉元素释放到环境中;二是镉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如电池、颜料等产业;三是农业污染,如化肥、农药的使用。
三是镉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长期接触镉污染的人群,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四是防治镉污染的措施。
要有效防治镉污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立法和监管,完善环保法规,加大对镉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无镉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三是加大科研投入,研究镉污染治理技术,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镉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总之,镉污染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全球性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立法、监管、科研、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防治镉污染,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五大常见重金属污染物汞(Hg)、镉(Cd)、铅(Pb)、砷(As)、铬(Cr)是目前已确定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有毒重金属。
1.汞汞按其化学形态可分为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汞可以任何形态稳定存在,在厌氧条件下,部分汞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的甲基汞和气态二甲基汞。
20世纪50年代,日本爆发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造成的,中毒人群出现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疼痛、畸胎等症状。
2.镉人体内的镉是从外界环境摄入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农产品、水和空气进入人体内而蓄积下来的。
镉会干扰锌、铜、铁等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而产生毒性作用,长期少量摄入镉,会使动物降低生长率,甚至生长停滞。
镉易于蓄积于体内,超过安全限量值的镉堆积会造成近端肾小管损伤,久而容易形成软骨症及自发性骨折,即痛痛病。
鉴于镉的危害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4年提出,将镉列入全球意义的12种危害物质的3.铅人体中的铅主要是通过摄食、呼吸空气和饮水而来,其中食物来源占90%~98%。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能对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中的多个特定神经结构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它还能破坏血液,使红细胞分解,同时,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并进入骨骼,严重时会导致铅毒性脑病而死亡。
4.砷进入人体的砷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等途径而被吸收,无机砷进入消化道后,其吸收程度取决于它的溶解度和物理状态,五价砷比三价砷更容易吸收,三价砷的毒性更大,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大。
砷中毒是一个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能危害人的皮肤、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神经、造血等系统,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5.铬铬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同时,也是有毒的重金属。
各种形态铬的毒性不同,但所有铬化合物浓度过高时都有毒性,六价铬的毒性要大于三价铬,铬进入体内会使蛋白质变性,使核酸、核蛋白沉淀,干扰酶系统。
同时,铬化合物是世界上公认可致癌的危险物。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我们将探讨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等。
我们将分析镉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土壤修复、农业管理等,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镉污染尤为严重。
这些地区的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电镀等,会产生大量的含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长期存在重金属排放超标的问题,导致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地区的土壤不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农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镉污染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推广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和生态恢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土壤镉污染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土壤镉污染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镉污染的来源20世纪初发现镉以来,镉的产量逐年增加。
相当数量的镉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造成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做原料或触媒的工厂。
镉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气型和水型两种。
气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
镉随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并自然沉降,蓄积于工厂周围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镉浓度达到40ppm。
污染范围有的可达数千米。
水型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有关工业(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
(1)突发性镉污染时,镉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所占比例在 60%以上;(2)通过对浊度的去除,现有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吸附态镉,但对溶解态镉的去除效果有限,导致了在原水镉浓度>L 时,现有工艺无法保证出水水质;(3)混凝剂种类对镉的去除影响不大,铁盐和铝盐对镉的去除效果相当;优选混凝剂投加量可以提高除镉效果,在投加 20mg/LPAC 时,镉的去除率在 85%左右;(4)化学沉淀技术对镉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会导致出水浊度的增加,与强化混凝联用后,镉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提高,在预调 pH值至 10,投加20 mg/LPAC 时,镉的去处率可达 %以上,最大可处理浓度提高至 L~L。
镉污染的危害大部分非职业性的镉暴露皆属慢性危害:(一)肾伤害与低分子量蛋白尿:就慢性危害而言,肾脏常是早期镉危害的标的器官。
吸烟可再增加约 2 微克的镉吸收进入人体(以一天抽20根烟计算),而一般空气镉含量低(μg/m )除非住在镉作业场所的附近,每天由空气的吸入量并不高。
(二) 对骨头的的危害:日本著名的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之特征就包括了骨质疏松、骨质疼痛及肾小管功能失调,其可能的机转是镉抑制了肾小管的功能造成维他命 D 制造不足而间接引起骨质疏松。
(三)对吸呼系统的危害:主要是镉作业场所工人的危害,一般民众很少发生,可导致慢性鼻炎、咽喉炎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虽然动物实验指出镉暴露会引起高血压,但针对污染区及非污染区的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并未有很强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都是知道的,下面详细分析下,不同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情况铬的危害:短时间接触,会使人得各种过敏症;长期接触,亦可引起全身性中毒。
有人用家兔进行试验,每天在其皮肤上涂擦1%的铬酸溶液可观察到体重显著降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白细胞增多,经1——1.5个月后,死于肝、肾病变。
铬元素经呼吸道侵入时,会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鼻中隔穿孔;长期作用,还会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硬化及肺癌等。
铬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可引起口角糜烂、恶心、呕吐、腹泻、腹疼和溃疡等病变。
人口服重铬酸盐的致死剂量约为3克。
铬经皮肤侵入,可使人发生皮炎,湿疹及“铬疮”。
镉的危害:镉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一般含量很低,正常环境状态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但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
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其它脏器如脾、胰、甲状腺和毛发等也有一定量的蓄积。
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
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
锰的危害:锰对线粒体有特殊亲和力,锰在富有线粒体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突触中,抑制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
此外,锰能引起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减少。
此二者均具有抑制突触递质,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因此锰中毒时脑基底节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及其降解产物减少,可部分地解释锰的神经毒作用。
锰又是一种拟胆碱样物质,可影响胆碱酯酶的合成,使乙酰胆碱蓄积,此与慢性锰中毒时出现震颤麻痹有关。
锰: 四十多年前,日本有个村庄发生了一起可怕的集体“发疯”事件,有16个村民突然一起“发疯”了。
这些“疯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又哈哈大笑;发作时两手乱摇,颤抖不止,而下肢发硬直,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疯死”。
这起集体“发疯”事件经多方研究调查,发现这些人喝的是同一口水井中的水,考察水井,又在旁边挖出了大量废旧、破烂的干电池。
镉的环境危害和处理方法镉(C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重金属元素。
它具有高毒性和潜在的环境危害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镉的环境危害及相关处理方法。
一、镉的环境危害1. 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镉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镉会导致慢性中毒,对人的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
镉还可引起骨骼疾病,例如骨脱钙、骨软化和骨折。
此外,镉还与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
2. 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镉的释放来自于各种工业活动、农业和燃煤等过程。
镉在土壤中富集,进而进入植物和水体。
高浓度的镉会直接毒害植物,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镉还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体内,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镉的处理方法1. 减少镉的排放工业生产和排放是主要的镉来源之一,减少工业源镉的排放是防止镉污染的关键。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净化设备和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镉的排放量。
2. 土壤修复技术镉的富集和积累会导致土壤污染,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是解决土壤镉污染的重要方法。
例如,土壤酸碱调节、添加吸附剂或沉淀剂,促进镉的迁移和转化,以减少其对植物的吸收和渗透。
3.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来减少土壤中的镉含量。
选择适应镉的植物,如烟草、水稻和杂草等,在受污染土壤中进行植物修复,可有效降低土壤镉污染程度。
4. 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中的镉污染对人体健康极为危害。
采用合适的水处理技术,如沉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镉离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5. 监测和法规制定建立镉污染的监测体系,对水、土壤和农产品等镉污染进行定期检测,及时掌握镉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制定针对镉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镉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结论镉的环境危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减少排放、土壤修复、植物修复、饮用水处理以及监测和法规制定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镉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镉不是人体必需元素伤害骨骼,导致免疫力下降“由于镉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镉过量人体会出现很多不良症状。
”据朱高红主任介绍,通常镉中毒,人体会出现咽喉干痛、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口内有金属味、头晕、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寒颤发热,严重者出现支气管肺炎、蛋白尿等。
如长期接触,会导致肺水肿、肾损害;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可能性。
朱主任说:“镉确实会影响人的骨骼,导致骨软化、骨质疏松,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导致免疫力下降。
”镉的危害,还不仅仅限于骨痛病,它还会导致细胞损伤和退行性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肝组织坏死、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如果损害到中枢神经系统,还有可能出现脑损害,脑神经发育不良,记忆力下降,弱智等情况。
因此,镉污染不容小视。
不偏食能获取人体需要元素对抗镉吃含锌、铁、钙食物金属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虽然非常重要,但摄入过多反而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调节饮食结构,不偏食,就可以获得满足正常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
”相信很多人对于人体金属元素的摄入,仅限于钙、铁、锌这几大类。
“其实,人体正常需要吸收的金属元素还有很多,它们包括了镁、铜、硒、钠、钾、磷、铬、钴、锰、钼、碘、氟。
”朱主任介绍说:“比如镁元素就很重要。
”缺镁会导致人体虚弱、精神错乱、高血压、抽搐、痉挛、心律不齐等问题,而坚果、豆类、谷类、海鲜、深色蔬菜、巧克力等都属于含镁较高的食物。
朱主任还表示:“平时可以多喝牛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慢性镉中毒会引起肾脏受损,因此膳食中应增加钙和磷酸盐的摄入,供给充足的锌和蛋白质。
【建议】多吃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以对抗镉。
维生素C有利于排出重金属绿叶蔬菜、高纤维食物要多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空气、土壤遭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大家只有多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才能避免遭受危害,”朱主任说。
例如:尽量避开车多的马路和有烟雾的环境;做菜时,尽量去掉蔬菜最外层的叶子等。
中国十大重金属污染事件一、河南济源千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32家污染企业停产2009年10月,河南济源因铅冶炼企业造成1000余名14岁以下儿童血铅超标,血铅值在250ug/L以上,达到中重度中毒,需立即接受驱铅治疗;★★★★★★2007年12-12”铅中毒事件环保局领导集体被诉。
河南省卢氏县一家早就该关闭的高污染粗铅冶炼厂,不仅没有被当地环保部门依法关停,反而多次扩大规模,在环保局的眼皮底下非法生产了7年之久,最终导致437人铅中毒,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铅中毒事件之一。
★★★★★☆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污染公司屡关不停2010年2月,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
引发中毒事件的炼铅企业腾达公司,曾被县市两级环保局几度叫停,但仍继续生产。
★★★★★郴州血铅中毒事件始末2010年3月16日: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家长验血被拘2010年3月20日:湖南郴州血铅中毒者超300人官方被指封锁消息2010年3月21日:湖南郴州血铅危机加剧血铅化验者激增2010年3月23日:环保部派员赴湖南郴州督察治污多名官员被免职陕西凤翔血铅事件11人领导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抽检731名儿童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6人中、重度铅中毒,原因为东岭冶炼公司污染,且未能按期组织卫生防护范围内村民搬迁,11名干部因此受处分,名单至今仍未公布。
★★★★★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环保局长停职在湘和化工厂运转5年多时间里,周边村民与污染企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长期较力。
2009年8月3日下午4时,湖南省环保厅在正式公布了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环境调查监测结论。
在2888人中509人镉超标,多人死亡、化工厂周边500米范围内土壤严重污染等惨重现实面前,有关部门的事后补救实在来得太迟太迟。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血铅超标事件追责16人。
根据2011年5月30日广东省政府调查组技术组的调查报告,共检测三威公司周边村民血样2231份,检测结果血铅超标者254人,达到血铅中毒标准者96人(其中成人39人,儿童57人),直接经济损失223.1545万元人民币,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我国近几年重金属污染水体事件有哪些
我国近几年重金属污染水体事件如下:
1、福建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事件。
2010年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
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流域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就达到了约378万斤。
2、江西铜业排污祸及下游。
2011年12月,江西铜业在江西德兴市下属的多家矿山公司被爆常年违规排污乐安河,造成的污染祸及下游乐平市9个乡镇四十多万群众。
3、广西镉污染事件。
2012年1月15日,因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市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违法排放工业污水,广西龙江河突发严重镉污染。
3、南京“自来水含抗生素”事件。
2014年12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称,我国地表水体受抗生素影响较大,全国主要河流均检出抗生素。
其中,在南京鼓楼区居民家中的生活用水中检出含有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全国主要河流黄埔江、长江入海口、珠江都检出抗生素。
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及危害评价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工业化进程和人类
活动的增加,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不断上升。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讨论土壤中五种主要的重金属元素(铅、镉、铬、汞和铜)的污染及危害评价。
镉是另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在工业废水和矿山废渣中广泛存在。
土壤中的镉污染具有很强的生物富集性,通过蔬菜等植物进入人体。
镉中
毒可导致骨骼疾病、肝脏和肾脏损害,还可能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铬是一种在不同形态下具有不同危害的重金属元素。
六价铬(Cr6+)
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导致皮肤癌和肺癌等疾病。
土壤中的铬污染主要来
自于电镀、皮革加工和钢铁冶炼等工业活动。
对于土壤和水体中的铬污染,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降低其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铜是一种在生命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高浓度的铜对生态系统和
人体也具有危害。
土壤中的铜污染主要来自于农药的使用、废水排放和农
业废弃物的施用。
高浓度的铜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并
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食物中,可能导致肝肾损害和神经系统问题。
综上所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极大的
危害。
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措施,控制工业废水
和废弃物的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