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7-非言语交际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83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也随之增加,中外交流更加密切,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使用语言交际,人们还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进行交际。
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手势、触摸等肢体语言,也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了解特定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规则,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标签: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光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大部分信息是靠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同时由于非语言交际具有模糊性和文化规约性,并受到语境的影响,因此,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误解和冲突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中心内容。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及分类1.1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1)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胡文仲,1999)(2)通过多种交际渠道进行有意和无意的编码与解码的非语言行为。
(Ting Toomey,1999)(3)非语言交际涉及所有在一种交际情境中发出者自己生成的以及他(她)对环境利用形成的非语言刺激。
这些刺激对发出者或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Samovar et al,2010)1.2非语言交际的种类一般分为以下四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是就我们所说的肢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例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
(2)副语言(Paralanguage),也称辅助语言,它包括发音的各个要素: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
语言有真有假,而副语言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却较为真实,往往是不自觉流露的。
(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
客体语指的是人的相貌、服装、饰品、体味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人们并没有给予非言语交际以足够的重视,使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因而影响交际质量的情况。
本文从手势,面部表情,目视行为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言语交际交际能力文化差异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鄄munication//Xue MeiAbstr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an important means to pass information and express feelings,complements mutually with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Howev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and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Misunderstanding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The essa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such as gestures,facial expressions and visual behaviors, so as to improve people's sensitivity and quality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skills;cultural difference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本身,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与民族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
自然而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要频繁地交往。
基于这个原因,跨文化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交流就成为一个问题。
“人类学家评估言语仅占交流的 35%,而文化因素,例如非言语交际,基本文化假定,价值观影响着其余的 65%。
”(张爱琳,2003,P103)现在,我们知道非言语交际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
二、定义及分类(一)跨文化交流及非言语交际什么是跨文化交际?“简言之,跨文化交际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张爱琳,2003,P11)作为跨文化交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什么是非言语交际?按照一些作家的说法,非言语交际包括交际场景中所有的促进因素,它产生于本体及本体所使用的环境。
这些促进因素对于本体及受众有着潜在的信息价值。
这一定义要求我们在一场交流事件中包含有意识行为以及无意识行为。
(二)非言语交际的分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非言语交际有许多分类方法。
这篇文章中,我们会研究其中一种分类方法,它把非言语交际分为四个方面。
它们是身体语言,时空行为,超语言(指叹息声,呻吟声等)以及客体。
其中,身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及身体接触。
三、非言语交际的影响(一)积极影响非言语交际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非言语交际使我们能够重复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增加更多的信息,替代我们试图表达的意思,控制局面。
以下是一些特定的实例至于第一种影响,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例子。
例如,有人询问如何到达某地,你可能会说:“朝南走 200米,你会看到楼在你的左手位置。
”同时,你用食指指向南方。
你的手势与言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并且起到加强的作用。
同样,当你表达“是”的时候,你点着头说:“是的,我同意你的意见。
”有时候,你点着头说“嗯”。
甚至你会向与你交谈的人微笑。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巨大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不同的文化别井下非语言交际的行为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区别、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一、引言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尽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用有声语言,有时用无声语言,以便增强交际的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交际行为,语言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非语言行为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交际中,没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配合,言语行为往往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探讨非语言交际,对于有效地避免与克服文化冲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成败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有着更显著的地位。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在交际时人们一般只注重语言交际的影响,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及由于文化差异和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知识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非语言交际就是除了语言交际活动之外的所有交际活动,即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
非言语交际简述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并无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分。
它包括除了使用言语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
从广义上讲,非言语交际手段包括身体动作与姿势、触摸行为、声音暗示、人际距离、服装容饰等?!"身体动作与姿势又称身势,传递信息者通过自身器官或部位的动作即手势、面部表情、腿部动作、头部动作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 手势主要包括手指、手掌和双臂体态语。
鉴于手是动作灵活的器官,人们广泛利用手势进行交流。
食指靠近嘴唇并与嘴唇交叉成十字型,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
将中指和食指叉开或将双臂叉开成$型,表示争取胜利的决心或表达胜利的喜悦。
双手抱臂体现一种高傲、漠然、。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各种手势在各国所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
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或“棒极了”,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
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美国人和巴西人则表示神经有问题。
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 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表示钱;阿拉伯人做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一起表示深恶痛绝。
中国人表示“(”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
英美人向人示意向其走进时,通常是掌心朝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则是掌心向下,手指同时弯曲几次。
英美人站在公路旁向上伸出拇指,向过往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 / 0123);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办得成功,故有“4335 67389 :17;309 <069932”的说法。
!") 面部表情则通过面部各个器官眼眉口舌等的变化来表情达意。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 8 语言 8,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到千百倍的 8 语言8。
跨文化沟通中非言语交际的研究与调查李梦雅田翠花(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从理论认知的角度以实际人群为例.调查并研究了非言语交际。
从语境和习惯差异的角度入手.着重阐述了非语言行为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以及这些影响对提高语言交际的重要幢。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非言语交际;体态语;副语言随着盛世奥运的举办.2008年的中外跨文化沟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此种沟通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因为“非言语”同语言一样是交际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不仅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带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是--I'1学同,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认真探讨跨文化沟通中非语言交际的内容、特点以及不同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
谙熟异域的风俗礼仪。
增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非言语交际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符号体系中,语言(口语和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在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中起着方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
而非语言符号则在更为宽广的范围传达着内涵丰富的意义.可以准确反映传播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强调、修饰、支持与补充着语言符号,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替代语言或辅助语言。
所以非言语交际指除言语以外的。
包括仪态、举止、表情、眼神、手势、声音、服饰、情境等多种沟通和信息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中。
非言语沟通是人际传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根据有关统计.在非网络化的人际沟通沟通中。
大约83%通过视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进行的,只有约1l%是通过听觉进行的。
美国1=I语学者雷德蒙罗斯(R Ros e1986)和Sam ovar都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
有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
其中仅仅是面部表情就可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信息冲击力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
收稿日期:2020-8-17的语言,广义上的“沉默”包括所有的非言语交际方式。
美国交际学家Teri夫妇把Silent Languages分为七类:(1)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目光交流等;(2)体态;(3)辅助声音;(4)距离;(5)色彩;(6)时间控制;(7)接触动作。
交际是通过声音、图像、色彩和气味等多渠道传递信息的过程;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必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能在不同感官之间熟练地切换(张弛,2016,2018,2019;周淑莉,2018)。
由于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的不同,东西方文化对待沉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大体来讲,接受东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更多情况下会倾向于选择用沉默代替语言表达;而具有西方教育背景的人更倾向于语言外在表达。
2 “沉默”在东西方交际活动中的差异“沉默”在跨文化交际中是颇具争议的一种非言语交际,引起了东西方学者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分析和深入研究。
无论是日常交往或是正式交际,东西方从根本上对沉默行为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
在日常交际中,东方人深谙沉默之法。
西方人在交往中则不主张这种沉默行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态度,他们更喜好开放和直接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差异性广泛体现在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中。
2.1 政治活动中的差异中国人欣赏“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此来表达“沉默是金”的道理,所以中国人认为凡事都要慢开口、少开口,因为言多必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政治领域,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恭敬和谦卑,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政治成就。
所谓“大丈夫能伸能屈”,其中的“屈”也与本文所讨论的“沉默”相吻合。
而西方人则不愿意做安静的听众。
奉行言论自由的西方社会中人们常常会把自己对政府的不满直接在公开场合表达出来(王涛,2016;吴婷,2019),媒体也不会屏蔽这样的评论。
沉默不是西方人提倡的一种沟通方式(奚昕,2019a,2019b)。
以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为例,在东方领导人的工作报告总是以一种比较庄重而严肃的方式进行,演讲的节奏比较平缓,停顿比较频繁。
浅谈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摘要非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在分析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问题概念、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东盟国家和地区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交际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差异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
非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而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不同,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这样,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引发不愉快乃至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研究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的文化趋势之一,对促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言语交际定义及其表现形式人类主要依靠言语手段进行意思表述、思想表达、信息传递等日常交流活动。
但另有一种常被忽略却时刻在用的信息交流方式,即非言语交际,它是一门系统的学科,仅有50年左右的历史。
二战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停留在有限的身体语言部分,不成系统。
直到birdwhistell的《体语学导论》与e.t.hall的《无声的语言》的发表,为非言语交际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这门学科变得更系统、更完善。
所谓00000非语言交际,是指不通过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如口头表达、书面言语等,而通过一系列体态语如面部表情、举止、姿势、触摸、空间与距离的使用来传递信息的所有交际方式。
常用的非言语交际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身势语行为:身势语指通过人的肢体行为如姿势、手势、触摸等来传递信号的交际方式。
人的身体各部分一般运动肌肉的伸缩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因此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
2 目视行为: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口。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占83%,通过耳朵获得的信息占11%,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信息占6%。
2010·08ZHI SHI CHUANG16论文展台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交际Part Ⅰ.Introduc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ike our verbal language,is also a part of our culture.But not al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eans the same thing in differ-ent cultures.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mak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In order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a foreign language,one should know also the gestures,body movements,mannerisms and etc.that accompany a par-ticular language.Observation shows that a truly bilingual per-son switches his nonverbal be-havior at the same time he switches languages.This makes communication easier and better.Part Ⅱ.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Learn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We could easily find that the same posture ma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For example,touching one's ear i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evil eye in Turkey,however,it denotes jeering at effeminacy in southern Italy,but a sign of re-pentance or sincerity in India;crossing one's legs means a sign of being relaxed in the United States,but it is impolite in Chi-na.The above tow examples remind us that although much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universal,many of our nonverbal actions are touched and altered by culture.Hence,we should know the potential messages carried by the nonverbal behav-iors if we want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ers without obstacles.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dia through which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It refers to the pat-terns of facial expressions and gestures that people us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communi-cation.The specialist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le.Angles,once said:“Once it was lost,a baby couldn ’t have grown into a normal person ”.It s also true to the juveniles.In school edu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haracters.Part III.The Functio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Daily Life1.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commu -nication when existence of obsta -cle in verbal communicationWe all know that dumb person use their gestures and body languages to communicate.If a person was born to dumb and deaf,he could not under-stand all the verbal language since he was a baby.How could other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him?He must learn a special sign language —a kind of non-verbal language.Only he learn the sign language,can he com-municate and exchange thoughts with other people.From this real example,we can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2.Sometimes it is better to us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an verbal communicationNowadays,almost every young people have got a cell phone,including me.If we only use cell phone to make a call,day by day,we are surprised to find how much we cost at the end of the month.In order to save money,most people choose to send short messages,which is摘要: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地理科学学院英语双专业08春季6班16号109012008052洪**指导老师闫**【摘要】本文先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性质与功能,并论述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然后结合例子,重点分析常见非语言语用失误,并提出规避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规避1.非语言交际概述1.1非语言交际定义人类社会的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二者共同形成交际的完整过程。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载体,语言交际是建立在语言上的交际形式。
按照Malandro和Barker(1989)的定义,非语言交际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即非语言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过程,其交际方式包括了眼神、表情、身势、手势、体距、沉默、服饰、时空利用、副语言等。
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具有不同非语言交际特征,他们在谈话时使用的手势、体态及表情等非语言要素往往无意中流露出其民族征及文化特色,如汉族人喜欢用手指刮脸皮羞人,欧美人常常用飞吻来表达亲呢和友好,用耸肩表达不知道、失望或者让步等意思,日本人常用微笑表示抱歉,英国人与人交谈喜欢保持一定距离……而同种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常常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O型表示OK、很棒、好极了,而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钱币,在法国表示零的符号或“无价值”,在巴西和某些地中海国家却带有猥亵的含义。
1.2非语言交际特点受到文化教育偏见及语言交际的明显性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在生活当中往往更关注语言交际。
然而对比单纯依靠声音效果传达交流信息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具有视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感官渠道获取信息,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往往比语言交际效果更佳显著。
国外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
Ross(1974)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
二非语言交际(主要是身势语)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摘要:人类的交际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得以实现,而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群体得到了更多的交流时机,语言交际的不顺畅更加凸显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本文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等方面对非言语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结合实例对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突出了非言语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重要性。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非语言行为;差异一、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在当下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环境中,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拥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得到了更多的时机进行交流的同时,也不可防止的遇到了文化上的冲突。
人类的交际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语言交际( 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 verbal communication)〔王晓晓,2022〕。
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然而,在交际双方相互不懂对方语言,不能依靠语言交际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由于“因为人类是同一个物种,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从而针对不同的情绪〔例如,恐惧、快乐、惊讶、厌恶、悲伤〕产生相同的面部表情〞〔Samover,2022:249-250〕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就更能够得以表达。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
“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被分为四种: 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服饰、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语以及其他可以传递信息的肢体动作;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等等;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相貌、体味、衣着、打扮、随身物品、家具和车辆提供的交际信息,环境语( 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等〕和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
跨文化交际的种类1.引言1.1 概述概述: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流和互动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因此倍受关注。
在今天的世界中,人们经常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作、沟通和交往,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成为一个必备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种类多种多样,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交际的形式,其中包括面对面交流、书面交流和虚拟交流。
面对面交流是指直接的个人互动,包括面谈、会议和社交活动等。
书面交流则是通过书信、报告、邮件等书面形式进行的交流。
虚拟交流是指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的交流,如社交媒体、在线聊天和视频会议等。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和内容。
在这方面,跨文化交际可以包括商务交际、教育交际、旅游交际、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等。
商务交际是指在商业领域进行的跨文化交流,包括谈判、销售、合作等。
教育交际是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跨文化交流,包括教学、研讨会和学术会议等。
旅游交际是指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包括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国际合作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包括政治、经济和科技等领域。
文化交流则是指在文化领域进行的跨文化交流,包括语言、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种类多样化,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同形式的跨文化交际对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跨文化交际的种类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探讨跨文化交际的种类:1. 引言部分将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并阐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正文部分将首先给出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
随后,重点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各种种类,具体探讨每一种种类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