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份国考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盘点
- 格式:docx
- 大小:20.59 KB
- 文档页数:6
2022年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国航天科技常识在行测考试中,多数考生对常识判断这个专项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直接放弃,究其原因,一方面基本上都没复习过,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怎么复习,其实常识判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国航天科技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国航天科技常识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是把“神舟”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探测器、“天舟”货运飞船、“东方红”卫星等各种航空航天设备送到太空的一种运输工具,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9种型号。
长征火箭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其中,2016年11月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迄今为止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目前已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等发射升空。
二、“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天宫”是我国的空间实验室,是空间站的前期,相当于太空基地。
我国目前还没有空间站,中国航天空间站预计2022年建成,空间站将由3个20吨左右的结构组成,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形成“T”字型结构。
空间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航天器。
“天宫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成功升空,于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销毁部分器件。
“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于2019年7月16日终止数据服务;于2019年7月19日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19年1月14日,天宫二号完成了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三、“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船,是航天员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精要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的科技类知识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和提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的世界。
一、物理常识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如,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一个在冰面上滑行的物体将一直保持滑行。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 F = ma。
这意味着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同的力产生的加速度就越小。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比如,当你推墙时,墙也在以同样大小的力推你。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例如,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热的物体总会冷却,而冷的物体不会自动变热。
3、光学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比如,将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好像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子成像就是光反射的典型应用。
二、化学常识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规律。
例如,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自然科学考点行测言语理解中知识点题是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一种题型。
当然考生头疼的不是如何做知识点题而是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做对知识点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自然科学考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自然科学考点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的科技知识点涵盖面广,涉及众多领域。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常见的科技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信息技术。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例如,TCP/IP 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而云计算则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将大量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大数据技术更是当今热门,它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说到通信技术,5G 无疑是当下的焦点。
5G 网络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连接等特点,这不仅使得我们的手机上网速度更快,还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卫星通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在偏远地区的通信、导航和气象预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是生物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 为治疗遗传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的思考。
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生物技术研发的药物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能源技术方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降低;风力发电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其安全利用和核废料处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谈到材料技术,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纳米涂料、纳米电子器件等。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等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不断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复合材料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来说说航空航天技术。
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推进,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
2022年份公考行测前沿科技说明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中,特别是片段阅读部分,文字的阅读量是很大的,很多同学逐字逐句在分析,最后导致相对简单的言语部分成为考试中拖后腿的部分,拖延了时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前沿科技说明。
公考行测前沿科技说明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3、水电及核电等新能源。
2.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
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
利用材料的超导电性可制作磁体,应用于电机、高能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运输等;可制作电力电缆;可制作通信电缆和天线。
3.酶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酶是最常见的一类蛋白质,酶在大多数与代谢和异化作用以及DNA的复制、修复和RNA合成等相关的反应中发挥作用。
4.四大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1、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
5.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系统能够以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成语积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①成语释义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
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②差异含义侧重不同。
“刻舟求剑”着重强调办事刻板不知变通,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缘木求鱼”强调办法不对或者方向不对达不到目的。
【模拟】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和经济增长绩效密切相关,劳动者人力资本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密切相关。
用_____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无异于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限制缘木求鱼 B抑制因噎废食C控制刻舟求剑 D管制削足适履【解析】B。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总结科技知识在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等。
下面我们来对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科技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物理方面。
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中的基础,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则说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光学方面,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来矫正视力,而望远镜则通过透镜的组合实现对远处物体的观测。
化学知识也不可或缺。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石,它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并呈现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生锈等都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的氧化反应。
生物领域同样重要。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它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的进化遵循自然选择的原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如 CPU(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都是互联网应用的典型代表。
网络安全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包括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航天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造卫星用于通信、气象观测、导航等多种用途。
行测自然科学常识要点1、什么是副热带高压?答:副热带高压:气象用语,有时简称为“副高”。
它是指介于热带与温带之间旳高气压。
2、什么是“沙尘暴”现象?答:沙尘暴是沙漠地区伴随大风产生旳一种“风卷沙尘满天飞”旳恶劣天气现象。
南方地区因降水多,植被多,不发生这种现象,但受其影响,也许会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
3、什么是温室效应现象?答:温室效应:大气中旳温室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面升温,但却阻挡地表面升温后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宇宙空间旳放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大气CO2等温室气体旳这一作用与“温室”旳作用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应”。
4、什么是气候要素?和人们生产生活旳关系?答:气候要素是指构成气候旳气象要素,如气温、雨量、空气湿度、日照、云、风等。
气候要素同人们旳生产生活亲密有关。
因此,从气候旳应用意义上说,又有许多应用气候分支科学,最重要旳有农业气候、林业气候、建筑气候、医疗气候、交通气候、旅游气候、山地气候、高空气候等等。
5、天气预报中常用旳天气现象?晴天-指天空总云量局限性3成多云-天空总云量约3至8成阴天-天空云量占9成以上小雨(毛毛雨、阵雨):日降雨量局限性10毫米中雨-日降雨总量为10.0至24.9毫米大雨-日降雨总量25.0至49.9毫米暴雨-日降雨总量在50.0至99.9毫米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00.0至250毫米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250毫米以上小雪-指降雪融化成水相称0.1至2.4毫米降水量中雪-指降雪融化成水相称2.5—4.9毫米降水量大雪-指降雪融化成水相称5.0—9.9毫米降水量暴雪-指降雪融化成水相称不小于10毫米降水量冻雨-指地面气温很低,降雨落至地面物体上时立即冻结成冰,又称雨淞。
雾松-指地面气温很低,由雾滴冻结在树木上而形成旳冻结物,叫雾淞。
雾指-近地面层水汽凝结而成旳白色小水滴旳集合体,并使水平能见度局限性1公里。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旳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旳过程中旳经验旳以及自己可以成功旳考上旳捷径。
公务员行测复习备考科技常识2022在行测考试中,多数考生对常识判断这个专项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直接放弃。
究其原因,一方面基本上都没复习过,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怎么复习,其实常识判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备考科技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复习备考科技常识一、密度最小的元素——氢氢是原子序数为1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
其原子质量为1.00794u,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5%。
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它是无色无味无臭,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医学上用氢气来治疗疾病。
二、密度最大的元素——锇锇是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Ⅷ族元素,铂族金属成员之一。
元素符号为OS,原子序数76,相对原子质量190.2。
属重铂族金属,是已知的密度最大的金属,其密度达到22.59克/立方厘米,熔点3045℃,沸点在5300℃以上。
六方密集晶格,灰蓝色金属,质硬而脆,放在铁臼里捣,就会很容易地变成粉末,锇粉呈蓝黑色,且锇金属粉末可自燃。
锇的蒸气有剧毒,会强烈地刺激人的眼部粘膜,严重时会造成失明。
锇不但不溶于普通的酸,而且不溶于王水。
三、延展性最好的金金是一种金属元素,化学符号是Au,金的单质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
一克金可以打成一平方米薄片,或者说一盎司金可以打成300平方英尺。
金叶甚至可以被打薄至半透明,透过金叶的光会显露出绿蓝色,因为金反射黄色光及红色光能力很强。
金的符号为Au,来自金的拉丁文名称Aurum。
而Aurum来自Aurora一词,是“灿烂的黎明”的意思。
四、最亮的光——激光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
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
2022年省考行测考试科技类常识梳理在行测五大考试专项中,常识判断这个专项,多数考生恐怕是直接放弃的,为什么?因为基本上都没复习过,也不知道怎么复习。
其实常识判断非常有规律可循,直接放弃真的很可惜呢。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行测考试科技类常识梳理。
省考行测考试科技类常识梳理1.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
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
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2.C919大型客机,全称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制。
C是英文缩写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3.酱油主要分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大类;酿造酱油分为生抽和老抽。
生抽颜色较淡,呈红褐色。
一般用来烹调,吃起来味道比较咸,用来调味,炒菜或凉菜用得较多。
老抽是加入了焦糖色,颜色深,呈棕褐色,有光泽,一般给食品着色用(譬如红烧)。
4.油锅起火后千万不能用水灭火,应该是迅速利用锅盖、抹布等覆盖物隔绝油锅中的空气。
2022年公务员行测复习科技新名词常识在历年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中的科技常识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察点。
而在科技常识的考察中紧跟时代前沿的科技新闻又扮演着重头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科技新名词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复习科技新名词常识【地壳一号】6月2日,中国超级钻机“地壳一号”正式宣布完成“首秀”:以完钻井深7018米创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地壳一号”是由吉林大学自主研发设计的万米大陆科学钻机,在四川制造成功。
“地壳一号”,高60米,占地1万多平方米,钻进能力达到1万米,主要用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除进行地球演变和古气候研究,还将用于中国地壳的立体探测、能源探测等方面的研究。
【天鲲号】2018年6月8日下午16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超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驶离位于江苏启东的船厂码头,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进行为期3天的海试。
该船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等将在此次出航中首次接受真正海洋环境的考验。
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于2018年6月12日成功完成首次试航。
天鲲号的主要工程师是王健。
天鲲号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启东公司建造的新一代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长达140米,宽27.8米。
"天鲲号"的最大挖掘深度可以达到35米,可以在一小时内将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
【千里眼计划】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行重点监管。
千里眼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全行政区域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网格,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筛选出PM2.5年均浓度较高的3600个网格作为热点网格,进行重点监管。
2022年份国考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盘点
报考公务员需要知道行测各个答题方法是什么,答题注意事项又是什么?需要了解的考生看过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国考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盘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国考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盘点
一、考点梳理
高新科学技术的考察往往与当年国内外重大科技发明或发现有关。
(一)引力波被实测。
1、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
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2、引力波不能够存在于牛顿的经典引力理论当中,因为牛顿的经典理论假设物质的相互作用传播是速度无限的。
3、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已经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4、中国研究引力波的有关项目为中山大学牵头的“天琴计划”。
(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1、北京时间2016年6月20日,TOP500组织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ISC)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中国芯”“申威26010”的问世,也成为中国自主研发打破30年技术封锁的一柄利器。
3、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
4、一台机柜就有1024块处理器,整台“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
5、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世界第一,持续性能世界第一,性能功耗比还是世界第一。
(三)FAST射电望远镜
1、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份竣工,位于贵州平塘。
2、FAST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3、FAST采用独创的设计,球面反射面被照明部分实时拟合成一个瞬时抛物面,500米口径的反射面由约1800个15米的六边形球面单元拼合而成。
利用贵州南部独特的天然喀斯特洼坑可大大降低望远镜工程造价。
4、FAST作为一个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有能力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
(四)C919大型客机
1、C919中型客机(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计划于2016年首飞。
2、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3、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最大航程5555公里。
4、C919中型客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5、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主题词解读
例题:基础数学是一门对天赋要求极高的学科,它的高度抽象性让不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望而生畏。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数学选择了它的追随者,而非相反。
加之数学是一门完全依赖人自身最纯粹的大脑机能进行探索的学科,这使得一流的数学研究介乎学问和艺术创
造之间,总是在“灵感乍现”的时刻产生突破。
因此,数学家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职业,其成就几乎完全仰仗天赋和灵感的偶然眷顾。
另一方面,对具有数学才能的人来说,现代社会充满了机会的诱惑,金融、计算机、互联网,都是比数学研究更赚钱的行业。
这段文字意在:
A.解释数学家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B.说明天赋对于数学研究的意义
C.探讨基础数学研究的本质规律
D.强调基础数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及基础数学对天赋要求极高,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是数学选择了它的追随者,告诉我们基础数学需要天赋。
接着指出,数学这个学科还需要“灵感”,然后以“因此”进行总结,说明数学家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职业,选择了数学的人并不一定有天赋和灵感。
最后通过现代社会的诱惑说明,在另一方面,有数学才能的人即有天赋和灵感的人也不一定会选择数学。
所以,整个文段重点都是围绕“数学家”这一话题展开,强调真正能成为“数学家”的人较少,可以遇到但不可强求。
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提到了数学家。
故答案为A项。
拓展: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
(一)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主要考察考生的语句和词义理解能力,这部分知识相对于其他知识理性思维薄弱一些,但是对于词意和语句环境要清楚,需要进行大量的背诵和拓展并掌握词意。
1. 先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用法和考法,常考词汇和含义进行背诵,这部分词意要准确掌握,不能模棱两可,多做练习题目,准备好笔记本,对于不是很熟悉的词意进行查阅记录背诵,分析词语出题的环境,分析题干结合做题方法进行练习。
2. 按照该省份的考题数量进行大量的做题,扩展词汇量,清楚该部分哪些是自己可做的,明确该部分的薄弱环节,重点保证熟练部分,
攻克不太好的部分。
(二)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逻辑思维的考查,但是也带有文科分析特点,学习这部分知识不能急躁,要有耐心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着方法进行做题。
1. 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四部分逐步击破,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每一部分中每个知识点的做题方法,分析清楚是联言命题、假言命题、直言命题或选言命题,然后根据不同命题结合题目运用其做题方法,主要分析题干问法,结合方法简单写出推出关系,然后分析选项。
这部分知识要在学习理论时候多做练习,并且熟悉运用方法,每个模块都要掌握好。
2. 理论清楚后做综合练习,按照考试题量进行练习,初期可能会有些慢,需要看笔记,也可能出现命题分析不清楚,多做练习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夯实基础知识,学会在不同命题间转换,熟悉掌握推理方式。
(三)数量关系
学习数量关系主要是多做题目,将题型特征分析清楚,根据题型特征判断题目,但是数量关系要根据每个人个人数学能力的不同适当取舍做题。
1. 首先将数量关系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数学基础将理论结合例题掌握清楚,将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的公式以及数学结论做好学习笔记;
2. 理论学习之后进行专项训练,这个非常重要。
一定要要进行专项训练,针对不同的模块题目进行题目练习,由浅入深,简单的基础题目和相应的变式题目,每做完一个专题训练进行归纳总结,根据自己的能力看这部分知识中是否能够全部掌握,或者哪些部分可以掌握,例如很简单的行程问题、牛吃草类似题型、工程问题、容斥问题、极值问题、简单的几何问题、统筹问题、利润问题,结合整除思想、方程思想、比例思想、特值思想可以解题;哪些部分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例如较难的行程中的多次相遇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等,合理取舍,主攻可以学会的部分,将典型的题目进行整理到对应某块知
识点的笔记上,并且要准备错题本,讲题目进行整理分析多看多体会;
3. 理论系统掌握清楚之后可以做综合练习题目,主要练习自己的综合思维转换能力,找到自己的能掌握该掌握但是还很薄弱的环节,将知识点对应题目总结反思。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是公式和计算能力方面的综合考量,这部分知识并不难,但是由于资料分析数据相对复杂,所以要多加练习计算能力和学习相应的计算方法。
1. 学习相关理论,将资料分析的考点弄清楚,对应学习好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相关的含义和公式,结合每个知识点的题目进行夯实基础和公式练习,大量练习列式能力。
在公式学习过程中首先理解每个公式的含义,逐步推导每一个公式的得来,然后将核心含义和公式整理在笔记上,对于比重、倍数、平均数三个公式表示形式均为A/B型,所以将其归纳总结,对于A/B类型(即两数比值)的形式有什么共同点,基期值如何表示,变化量如何推导,主要应用于题目中的其他考查形式。
2. 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资料分析考试快速估算的常用方法。
对于首数法、尾数法、二项展式、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学习方法操作和题型特征应用环境,进行大量计算练习,提升计算能力和速度;对于一些比较类题目学习观察法、差分法、同位比较法,掌握方法,学会运用。
3. 公考中资料分析分为文字型、图表类、统计图、综合类材料,要想快速找到对应数据必须练习快速查找数据的能力。
分析材料所给的年份以及对应的叙述什么问题,10秒左右时间大致掌握材料含义,然后看题干。
分析题干时首先看年份,确定是现期还是基期问题,然后分析考点是增长还是比重、倍数、平均数,对应考点分析公式,明确考查指标,然后去材料定位找数据,列出式子进行计算。
4. 知识掌握清楚后进行整篇整篇资料的练习,练习初期以准确为主,练习5篇左右要进行时间的记录,练习速度和质量,练习5篇左右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国考行测考试科技常识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