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例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9.08 KB
- 文档页数:2
HDN的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38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53.12%,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71.54%,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为83.29%。
结论:释放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力的实验室证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38新生儿溶血症(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体血液中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而引起的溶血。
在人类已发现的血型系统中,以ABO 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
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HDN的血清学检测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笔者就我市近年来发生的383例HDN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市4家医院送检的临床高胆红素血症或母亲血型为Rh阴性的HDN患儿383例,标本为患儿及母亲血液。
1.2 试剂。
抗-A(B)血清(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抗-D、抗人球蛋白试剂(广谱)、单克隆IgG、单抗C3(上海市血液中心);ABO标准红细胞(本站自制)。
2 结果38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53.12%,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71.54%,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为83.29%。
3 讨论3.1 发病原因。
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 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
3.1.1 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中国的发病率较低。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溶血实验,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血情况,探讨溶血的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只2. 生理盐水:500ml3. 10%葡萄糖溶液:500ml4. 0.9%氯化钠溶液:500ml5. 1%戊二醛溶液:100ml6. 2%醋酸溶液:100ml7.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8. 0.5mol/L盐酸溶液:100ml9. 显微镜:1台10. 血细胞计数板:1块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处死,取血液5ml,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离心后弃去上清液,保留红细胞沉淀。
2. 将红细胞沉淀分为6组,每组1ml,分别加入以下溶液:A组:生理盐水B组:10%葡萄糖溶液C组:0.9%氯化钠溶液D组:1%戊二醛溶液E组:2%醋酸溶液F组: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 将各组溶液放入37℃水浴中,观察红细胞溶血情况。
4. 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记录溶血现象,直至红细胞完全溶血。
四、实验结果1. A组(生理盐水组):观察60分钟,红细胞无溶血现象。
2. B组(10%葡萄糖溶液组):观察40分钟,红细胞开始溶血,60分钟时红细胞完全溶血。
3. C组(0.9%氯化钠溶液组):观察60分钟,红细胞无溶血现象。
4. D组(1%戊二醛溶液组):观察30分钟,红细胞开始溶血,60分钟时红细胞完全溶血。
5. E组(2%醋酸溶液组):观察10分钟,红细胞开始溶血,60分钟时红细胞完全溶血。
6. F组(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组):观察20分钟,红细胞开始溶血,60分钟时红细胞完全溶血。
五、结果分析1. 在本实验中,A组和C组红细胞未发生溶血,说明生理盐水和0.9%氯化钠溶液对红细胞无溶血作用。
2. B组红细胞在10%葡萄糖溶液中发生溶血,说明高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
3. D组、E组和F组红细胞在1%戊二醛溶液、2%醋酸溶液和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发生溶血,说明这些溶液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
336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
分析常备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36例疑似HD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抗体释放试验诊断HDN百分率为70.08%,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23.51%,游离抗体试验为47.9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诊断HDN敏感性仅为29.73%和61.39%,易漏诊。
0~2dHDN检出率为79.54%,3~5d为16.22%。
A型血患儿发生HDN百分率为82.86%,B型血患儿为70.81%,二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与抗体释放试验诊断HDN相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有漏诊风险。
抗体释放试验是诊断HDN主要依据。
临床对有症状或怀疑HDN患儿应在出生48h内进行检测。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试验【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17-01新生儿溶血病(HDN)并发黄疸较轻时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实验室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是区分HDN与生理性黄疸的重要手段,其中抗体释放试验可用于HDN的确诊[1]。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高胆红素患儿HDN发病率及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36例疑似患HDN的高胆红素患儿的溶血三项试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母婴血型不同且患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336例,年龄1~29d,男 158例,女 178例,其母亲血型均为O 型。
患儿出生天数0~2d、3~5d、6~9d、>10d的人数分别为248例(73.81%)、73例(21.72%)、5例(1.49%)和10例(2.98%)。
溶血试验实验报告溶血试验实验报告引言:溶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物质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
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情况,可以了解物质对细胞膜的影响以及细胞的稳定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溶血试验,探究不同因素对红细胞溶解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所需材料:新鲜的红细胞悬液、不同浓度的溶液(如葡萄糖溶液、盐水溶液等)。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红细胞悬液,分装于不同试管中,每管约2ml。
b. 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浓度的溶液,使其浓度分别为0.1M、0.2M、0.3M等。
c.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红细胞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不同浓度溶液对红细胞的溶解情况。
以下是观察结果的总结:1. 高渗溶液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当红细胞悬液与高渗溶液接触时,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较高,导致溶液内部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
这样,水分子会从红细胞内部流向溶液外部,使红细胞膜收缩,最终导致红细胞的溶解。
我们观察到,随着高渗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溶解程度也随之增加。
2. 低渗溶液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与高渗溶液相反,低渗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较低,导致溶液内部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
这样,水分子会从溶液外部流向红细胞内部,使红细胞膨胀,增加红细胞的稳定性。
我们观察到,随着低渗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溶解程度逐渐减少。
3. 温度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温度对红细胞的溶解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观察到,在相同浓度的溶液条件下,较高的温度会加速红细胞的溶解,而较低的温度则会减缓红细胞的溶解速度。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分子活动性增加,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层结构变得不稳定,容易被溶液中的溶质破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因素对红细胞溶解的影响。
高渗溶液、低渗溶液以及温度都是影响红细胞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溶血试验不仅可以用于研究溶解作用的机制,还可以作为一种评估药物对红细胞的毒性的方法。
新生儿溶血病414例中ABO血型的检测与分析谭轩;黎海澜;伍焕秀【期刊名称】《广东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27)004【摘要】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血型的分布及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住院及外院送检的临床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14例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其中的ABO的血型患儿进行溶血三项检测.结果在414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中由AB0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243例,占送检标本的58.70%(243/414),其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患儿A 型血与B型血分布率经卡方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为确诊试验,开展新生儿溶血病血型相合的检测工作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及优生优育很有意义.【总页数】2页(P463-464)【作者】谭轩;黎海澜;伍焕秀【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8【相关文献】1.226例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检测与分析研究 [J], 陈志远;尹婷婷2.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基因定型在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定型中的应用 [J], 廖扬勋;王洋洋;陈立强;梁结玲3.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J], 李冰雪;刘思岐4.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J], 李红霞;汤景霖5.IgG抗体效价及亚型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 [J], 梁振国;范贞;庞新丰;原艺睿;孙宁宁;刘庆生;王建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研究进展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简称HDN,原称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是由于母子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引起的。
当胎儿由父体遗传获得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体缺乏时,此抗原在妊娠时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此抗体可因再次怀孕得到刺激而加强。
母体内存在的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免疫性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死胎、流产或早产。
出生后表现为贫血、黄疸,严重会导致心力衰竭及核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可以发生在所有能免疫产生IgG抗体的血型系统,但主要发生在ABO及Rh系统。
其中ABO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病情一般较轻,造成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主要是IgG抗-A, IgG抗-B, IgG抗-AB。
常见于O型母亲所生下的非O型新生儿,且可在第一次妊娠时发生。
因为O型母亲的血清或血浆中天然就存在IgG抗体,其高效价的抗-A及抗-B就很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而Rh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病情较严重,因其抗体比较复杂,最常见有抗D, 抗E, 抗c等。
由于这些IgG类Rh抗体的出现都需要有明显的免疫刺激,如以往孕产史或输血等,常需要换血治疗,多发生于再次妊娠的胎儿。
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之一,因此,对HDN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外主要侧重对Rh系统和ABO血型系统所致严重HDN非侵袭性诊断方法以及对单克隆抗-D 免疫球蛋白预防作用的机制、开发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新生儿溶血病作产前预报、产后早期诊断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做了个简单的统计(仅万芳数据库内资料)。
综合1999年-2012年来,针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表1:1999-2012年HDN研究方向统计表研究方向效价与HDNHDN测定方法比较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HDN相关病因分析HDN治疗方面其他合计万芳数据库文献篇数20 14 10 8 40 54 136表2:1999-2012年HDN研究方向统计图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年来研究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与HDN的关系在万芳数据库内光关于新生儿溶血文献中有20篇文献,占15%。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溶血反应实验报告篇一:溶血实验溶血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认识溶血现象,并掌握溶血性实验常规的体外试管法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溶解的一种现象。
药物制剂引起的溶血反应包括免疫性溶血与非免疫性溶血。
免疫性溶血是药物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引起的溶血,为II型和III型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溶血包括药物为诱发因素导致的氧化性溶血和药物制剂引起的血液稳定性改变而出现的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
溶血实验室观察受试物是否会引起溶血和红细胞聚集等反应。
有些药物由于含有溶血性成分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射入血管后可产生溶血现象;有些药物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的障碍等。
有些中草药含有皂苷等成分,具有溶血作用。
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的药物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实验。
实验方法1. 2%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新鲜鼠血10 ~ 20ml,放入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质,使成脱纤血液。
加入生理盐水100ml,摇匀,1000~1500r/min离心15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
将所得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2%的混悬液(红细胞2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供试验用。
2. 取10ml干净玻璃试管7支,编号,1至5号管为供试品,6号管为阴性对照管,7号管为阳性对照管(完全溶血对照)。
按表1所示,依次加入2%红细胞悬液。
0。
9%氯化钠溶液或蒸馏水,混匀后,立即置(37±0。
5)℃的恒温水浴中进行温育,观察并记录各管的溶血情况。
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1次,1小时后,每隔1小时观察1次,一般观察3小时。
表1 溶血实验设计表表2 溶血试验结果判断标准全溶血溶液澄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残留部分溶血溶液澄明,,红色或棕色,底部有少量红细胞残留;镜检红细胞稀少或变形不溶血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无色澄明;镜检红细胞不凝聚红细胞凝聚溶液中有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振摇后不分散当阴性对照管无溶血和凝聚发生,阳性对照管有溶血发生时,若受试物管中的溶液在3小时内不发生溶血和凝聚,则受试物可以注射使用,若受试物中的溶液在3小时内发生溶血或聚集,则受试物不能注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