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输血科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操作,确保试验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试验操作。
3、职责:经授权的血型实验室试验人员负责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试验过程及报告的发出。
4、原理孕妇和丈夫ABO血型不合(O/A、O/B、O/AB、A/B、A/AB、B/A、B/AB)时,孕妇体内的IgG抗A(B)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本试验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有无IgG性质的抗A(B)抗体及其效价(应用巯基试剂破坏IgM抗体,检测IgG抗体效价)即可预测ABO系HDN发生的可能性。
应用筛选红细胞可检测孕妇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如果存在,应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确定抗体的特异性,进一步检测非ABO系新生儿溶血病。
5、所需设备、材料或试剂:37℃恒温水浴箱、细胞洗涤离心机、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抗-D RH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凝聚胺介质试剂、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C3d)、(A、B、O)型标准红细胞悬液(2—5%)、商品化筛选细胞、谱细胞、2—ME试剂、12×75mm试管、塑料滴管。
6、检测环境条件:温度:18—25℃;湿度:30—70%7、标本要求7.1标本接收在接收标本时,应尽可能的了解、核对、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输血史、用药史、妊娠史、标本编码等;7.2检验人员收到被检者产前检查申请按照申请单内容在试管上做标记(用记号笔在试管上标明被检者姓名、性别),保留申请记录。
7.3按照要求进行血液采集。
将采好的血液沿试管壁注入已标识的抗凝试管中,反复颠倒混匀,放入2-8℃冰箱待用。
并填写《外来标本交接记录》及相关记录。
7.4标本的种类与数量:产前检查需送夫妇血样,血样均需抗凝(EDTA抗凝),女(母)5ml,男3ml。
7.5标本的保存与处理:完成所有试验内容后,要仔细核对实验结果,发出实验报告后,将实验所用的标本原始送检管存于2-8℃冰箱内至少7天以便进行查找和核对,之后交由单位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新生儿溶血的诊断标准新生儿溶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症状诊断:如果新生儿出现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性。
特别是当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B型血,或者母亲是Rh阴性血(熊猫血),父亲是Rh阳性血时,更应考虑新生儿ABO溶血或Rh 溶血的可能。
2. 血型检查:如果母子血型不合,可能存在新生儿溶血。
例如,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B型血,新生儿是A型或B型血,就可能发生ABO溶血。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改良Coombs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等。
如果这些试验中有一项阳性,即可确诊新生儿溶血。
同时,血常规检查也可能发现白细胞偏高或正常,血红蛋白偏低,肝功明显升高,网织红细胞升高,以及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等表现。
4. 产前诊断:对于既往有不明原因死胎、流产、新生儿中毒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检测。
如果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1:64,提示有可能发生ABO溶血病。
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做为基础值,以后每2-4周检测一次,当抗体效价上升时,提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病。
5. 其他症状:新生儿溶血病还可能导致胎儿水肿,主要发生在Rh溶血病中。
在胎儿期有大量红细胞破坏,患儿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音低、心率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
胎盘也明显水肿,胎盘重量与新生儿体重之比可达1∶(3~4),严重者可发生死胎。
综上所述,新生儿溶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血型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336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
分析常备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36例疑似HD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抗体释放试验诊断HDN百分率为70.08%,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23.51%,游离抗体试验为47.9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诊断HDN敏感性仅为29.73%和61.39%,易漏诊。
0~2dHDN检出率为79.54%,3~5d为16.22%。
A型血患儿发生HDN百分率为82.86%,B型血患儿为70.81%,二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与抗体释放试验诊断HDN相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有漏诊风险。
抗体释放试验是诊断HDN主要依据。
临床对有症状或怀疑HDN患儿应在出生48h内进行检测。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试验【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17-01新生儿溶血病(HDN)并发黄疸较轻时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实验室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是区分HDN与生理性黄疸的重要手段,其中抗体释放试验可用于HDN的确诊[1]。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高胆红素患儿HDN发病率及溶血三项试验诊断HDN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36例疑似患HDN的高胆红素患儿的溶血三项试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母婴血型不同且患高胆红素血症、疑似HDN患儿336例,年龄1~29d,男 158例,女 178例,其母亲血型均为O 型。
患儿出生天数0~2d、3~5d、6~9d、>10d的人数分别为248例(73.81%)、73例(21.72%)、5例(1.49%)和10例(2.98%)。
新生儿溶血病(HDN)实验室检查一、父母及新生儿血型鉴定目的:研究父母、新生儿血型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原理:用已知的IgM类特异抗体与受检红细胞在室温条件下、盐水介质中反应,根据红细胞是否出现凝集来测定受检者细胞膜上有无与血型抗体相对应的抗原,从而判断和鉴定受检者的血型。
器材:小试管、记号笔、试管架、离心机、玻片、显微镜试剂:标准抗A、抗B血清、单克隆IgM型RhD抗血清(商品试剂)生理盐水标本:抗凝静脉血或末梢血实验步骤:制备受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抗凝血离心或红细胞自然沉降后取管底下层的红细胞大约10滴于小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2ml,充分混匀红细胞与生理盐水。
2500r/min离心3min后弃上清液,重复洗涤3次。
自管底吸取1滴压积红细胞加入19滴生理盐水混匀,此即为5%的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1、玻片法(1)取洁净的玻片1块,用记号笔画出小格,标明A、B、D(2)在玻片已标记的区域内滴加抗A、抗B血清、RhD抗血清各1滴(3)在滴加抗血清的小格中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各1滴;不断轻轻转动玻片,使抗血清与红细胞充分混匀,持续约1~5min(4)观察并判断结果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反应,再用低倍镜观察,判断阴性、阳性和阳性强度。
2、试管法(1)取小试管3支,分别标记A、B、D(2)分别滴加抗A、抗B血清、RhD抗血清于相应标记的试管中(3)分别滴加受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于试管中,混匀(4)以1000r/min离心1min(5)观察并判断结果取出试管,先观察上层清液有无溶血现象,再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及凝集强度。
注意事项:1、器材:所用器材必须干燥洁净、防止溶血;为避免交叉污染,试管、尖滴管均一次性使用。
2、试剂:分型血清质量性能应符合合格实际要求。
3、标本:受检红细胞标本新鲜,无细菌污染。
4、标准抗血清从冰箱取出待其平衡致室温后在使用,用毕后应尽快放回冰箱保存,减少细菌污染。
精品文档在我国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三项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主要检测新生儿红细胞是否被来自母亲IgG抗A(B)所致敏;游离抗体试验是患儿血清的IgG抗A(B)来自母亲,如果新生儿血清中发现与其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抗A(B)时,表明婴儿体内有抗体,可能受害;
放散试验采用的是试管抗球蛋白技术和微柱凝胶技术,
用放散液与标准ABO型红细胞反应,(与O型红细胞反应视做阴性对照)均无凝集者,表明未查出抗体,
A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只与标准A型红细胞凝集,表明放散液检出抗-A,而B 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只与标准B型红细胞凝集,表明放散液检出抗-B,
而A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与标准B型红细胞凝集或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与标准A型红细胞凝集,表明放散液中检出抗-A,B。
我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我院541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严重的新生儿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标本进行了三项试验,结果表明: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171例,其中OA115例,OB56例。
ABO溶血病因红细胞的抗体结合较少,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血清游离抗体阳性,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Rh溶血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强阳性,游离抗体强阳性,抗体释放试验强阳性。
我院新生儿科对溶血严重的患儿及时进行了换血治疗(ABO溶血采用O型洗涤红细胞+AB 血浆的血液,Rh溶血采用ABO血型同患儿,Rh血型同母亲的血液)微柱凝胶技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判断结果标准,可成为医院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
实验室能为临床快速准确提供试验报告,有利于患儿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