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8.47 KB
- 文档页数:18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20XX年11月2日命题:朱娟华周建中审核、校对:仇爱平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班级、姓名、学号填在卷Ⅱ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滑稽(jī)愠怒(yùn)菲薄(fěi)岁在癸丑(kuí )B.喋血(dié)贮藏(zhù)浸渍(zì)强颜欢笑(qiǎnɡ )C.豢养(quàn)孙膑(bìn )骄横( hènɡ ) 长歌当哭(dānɡ )D.攒射(cuán) 惩创(chuānɡ ) 慰藉( jí ) 放浪形骸(hái)2.下列各组中汉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寥落汲取旋涡殒身不恤B、踌躇伸冤陷井黯然泣下C、错谔苟活枯槁飘洋过海D、绯红屠戮炫耀浑浑恶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 待到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⑵ 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⑶ 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透出一派清韵,更让人难以。
A.苟安愤然释怀 B.偏安愤然忘怀C.偏安奋然忘怀 D.苟安奋然释怀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
C.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
D.我厌恶那些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
江苏省丹阳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美貌是一种表情。
别的表情等待反应,例如等待怜悯,威严等待慑服,等待嬉笑。
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地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
其实美貌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爱。
这个意思既蕴藉又地随时呈现出来。
拥有美貌的人并没有这个意思,而美貌是这个意思。
A.悲哀滑稽情不自禁坦然B.悲愤幽默不由自主坦率C.悲愤幽默情不自禁坦然D.悲哀滑稽不由自主坦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
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前面两组注意和对应词语“怜悯”“嬉笑”匹配即可辨析。
“情不自禁”注重是“情感”,“不由自主”注重“行为”,坦率,即直率。
坦然,临事不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专用发票打印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发票制定范围内打印,其中密码区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框区内,超出框外的内容无法认证。
B. 面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专家、公安网监部门纷纷建议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民安全上网。
C. 有政协委员提出:当红年轻演员的收入,居然超过了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
在全国政协文艺会上,不少委员也针对一些年轻演员收入虚高、艺德差进行了讨论。
D.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A项,不合逻辑,“超出框外”可改为“超过边框”;C项,成分残缺,“针对”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艺德差”后面加上“……的现象”;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
丹阳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朝三暮四D. 退避三舍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家的观点?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5.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B. 杜牧的《泊秦淮》C.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D. 王维的《鸟鸣涧》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年11月2日命题:朱娟华周建中审核、校对:仇爱平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班级、姓名、学号填在卷Ⅱ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滑稽.(jī)愠.怒(yùn)菲.薄(fěi)岁在癸.丑(kuí )B.喋.血(dié)贮.藏(zhù)浸渍.(zì)强.颜欢笑(qiǎnɡ )C.豢.养(quàn)孙膑.(bìn )骄横.( hènɡ ) 长歌当.哭(dānɡ )D.攒.射(cuán) 惩创.(chuānɡ ) 慰藉.( jí ) 放浪形骸.(hái)2.下列各组中汉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寥落汲取旋涡殒身不恤B、踌躇伸冤陷井黯然泣下C、错谔苟活枯槁飘洋过海D、绯红屠戮炫耀浑浑恶恶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 待到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⑵ 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⑶ 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透出一派清韵,更让人难以。
A.苟安愤然释怀 B.偏安愤然忘怀C.偏安奋然忘怀 D.苟安奋然释怀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
C.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
D.我厌恶那些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
5.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 优厚 ).. ( 怜悯抚育 ) B.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C.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 更是)D.余久卧病无聊.. ( 烦闷 )6. 与“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暑”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B.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017-2018学年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互联网如何消除网络沟通的语言 ▲ ,将是搞好网络跨国沟通的一项重要技术难关,同时在网络秩序的构建上需要顶层设计与整体设计 ▲ 。
习主席的演讲为世界互联网蜕变为共治共享的全球神器 ▲ 。
A .阻碍 齐头并进 点石成金B .障碍 齐头并进 画龙点睛C .阻碍 并驾齐驱 画龙点睛D .障碍 并驾齐驱 点石成金2. 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善用夸张。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3分) A.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横江词六首(其一)》)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3. 下列各组诗句所反映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D.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不证明,当我们怅然徘徊的时候,我们是领受了更为充足的阳光和空气?①突然,这里有了一块空地。
②我们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
③我们无事可做,无人作伴,只好在这空地上徘徊。
④在屋顶覆盖和行人密集的地方,是不会有青草生长的。
⑤我们看见脚下有青草破土而出,感觉到心中有一种情绪也像青草一样滋生。
⑥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里和喧闹的市场上,太热心于做事和交际。
A.②⑥①③⑤④B.②①⑥④③⑤C.⑥②①③⑤④D.⑥①②⑤③④5.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改造珠山宕口公园的过程中,建设方适当地引入了一些自然要素,有效地改善了宕口的整体生态环境。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44分)的一项是(▲)(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quăn) A.施施.而行(yí)什刹.海(chà) 通衢.(.qú) 缱绻(..脊.骨(jí)lù)灰烬.(.jìn)B.恒惴栗.(.lì)给.以(jǐ)符箓(..pǐ)颓圮(...gāo)赭.色(zhě) 岈.然(xiā) 乌桕.树(jiù) C.艾蒿(..恣.意(zì)D.跬.步(kuǐ) 戕.害(qiāng) 积累.(.lěī) 静谧.(.mì)hāng)打夯(..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A.不屈不饶虹霓惆怅凄婉B.朦胧景色寂寥雾蔼斑斓C.贫困潦倒黏合辜负贫瘠D.浮想连翩悲怆瞻仰彷徨的一项是( ▲)(3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A.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B.老舍的《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在短短的两。
千字里对北平的爱真是一言九鼎....,人人出来庆贺。
C.电视里传来足球队夺冠的消息,一时万人空巷....D.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语句,把赤壁深秋的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
....的一项是( ▲)(3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添了光辉.B.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C.另外,还有大约五六只左右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D.村民们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洗碗洗碟子了。
2018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语文试题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历来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居室亭庐,贵在清爽自然,古朴沉静;花木水石,讲究秀美悠远,生动和谐;几榻器具,重视合规有度,朴质实用;衣饰有魏晋名士的,舟车有武陵蜀道的意境。
这些审美趣味化为文化基因, 到历史长河里,孕育了辉煌独特、的中华文明史。
A. 风格汇聚山高水长B. 风格会聚源远流长C. 风度汇聚源远流长D. 风度会聚山高水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同义词辨析的题目,注意句子的语境和词语手法搭配,注意语句中的“魏晋名士”“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史"等词语.语病的一项是2。
下列各句中,没有..A。
石黑一雄在五岁时就和父母一起移民英国,但一直没能解决自己的民族认同问题,或许正是最能打动诺贝尔奖评委们的地方. B。
野外探险具有极大的风险,仅有“人定胜天"和“大无畏”的精神显然不够,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
C. 在校园自然保护小区里,管理者不再打农药、不再清理枯木落叶,这些做法体现了尊重自然原生演进,避免了人力对生态的非必要影响。
D。
世界数十家科学机构联合宣布,从约1.3亿光年外,科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光学对应体。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意不明,“最能打动诺贝尔奖评委们的地方”是“一起移民英国"还是“没能解决自己的民族认同问题”不明确;B项,结构混乱,“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尊重"没有宾语。
3。
某同学在搜索网站上查询“韩愈的名句”的内容,用于微专题学习.下列诗句不会在查询结果中出现的一项是..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江苏省2018届高三期初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A(寥寥数语:说得很少,但很有说服力。
只语片言:零零碎碎的话语。
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前者侧重于话虽说但有说服力,后者强调量少、简洁。
箴言:形容规谏劝诫的话。
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话。
前者强调言之谏诫,后者侧重言之圭臬。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喟叹:因感慨而叹气。
前者侧重有感触,后者强调有忧愁。
) 2.B(为借代,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A冰炭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C“明日黄花”借喻已错过新闻价值的报导或已错过应时效用的事情,苏轼有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D玉、瓦分别比喻气节、小利) 3.C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但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B(根据“如果”、“那么”,“追求”、“不追求”,相匹配,可选出答案)5.D(“幼儿优质教育依靠的是社会力量”失之偏颇) 二、文言文阅读 (18分)6.A (适,旧指女子出嫁,《孔雀东南飞》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 7.B(殿试与会试错位。
会试是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 8.(1)(他)喜欢种植树木,开辟小园盖起了小楼,登上小楼可远望到三里外的洞庭。
(得分点:艺、辟、临、通顺)(2)(他)得病后来看望我,说愿意用积蓄置办义田,来赡养贫穷的族人。
(得分点:顾、积、定语后置、通顺) 9. ①弟弟独担家计,不干扰“我”读书;②对“我”有求必应;③“听雨楼”读书、躺卧;④为弟请医,日夜守护;⑤弟病不见起色,失魂落魄。
(每点1分,任四点) 参考译文: 亡弟名叫吴庭树,字云松,自号半圃,是巴陵县学的生员。
(他)在道光十六十一月二十六日去世,终年三十岁。
第二年二月初五那一天,安葬在近乡彭仙塘祖坟旁。
他的妻子姓李,儿子叫吴昌煊。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4月考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放射性元素发生 衰变时放出一个电子,关于这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核外电子发生电离时放出来的B .原子核内本身的电子受激发后由核内射出的C .由核内的质子转化为中子时放出来的D .由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来的2.如图所示,D 是一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a 流向b ,不允许电流从b 流向a ,平行板电容器AB 内部原有电荷P 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 和B 的间距稍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P 的运动情况将是A .仍静止不动.B .向下运动.C .向上运动.D .无法判断.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 ,主要发出可见光;人体温度约为310K ,主要发出红外线;宇宙间的温度约为3K ,所发出的辐射称为“3K 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之初在空间上保留下的余热,若要进行“3K 背景辐射”的观测,应该选择下列哪一个波段A .无线电波B .紫外线C .X 射线D .γ射线4.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到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 .γ射线一般伴随α或β射线产生,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D .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子数减少了45.假设一个沿着一定方向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后,电子向某一方向运动,光子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子的散射,散射后的光子跟原来相比A .光子将从电子处获得能量,因而频率增大B .散射后的光子运动方向将与电子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C .由于电子受到碰撞,散射光子的频率低于入射光子的频率D .散射光子虽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频率不变.A B甲-54.4eV -13.6eV 0 E 2 E 3E 4E 1 E ∞-6.0eV -3.4eV 6.水平飞行的子弹打穿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经历时间△t 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值为△E 1。
2018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语文试题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历来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居室亭庐,贵在清爽自然,古朴沉静;花木水石,讲究秀美悠远,生动和谐;几榻器具,重视合规有度,朴质实用;衣饰有魏晋名士的,舟车有武陵蜀道的意境。
这些审美趣味化为文化基因,到历史长河里,孕育了辉煌独特、的中华文明史。
A. 风格汇聚山高水长B. 风格会聚源远流长C. 风度汇聚源远流长D. 风度会聚山高水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同义词辨析的题目,注意句子的语境和词语手法搭配,注意语句中的“魏晋名士”“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史”等词语。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石黑一雄在五岁时就和父母一起移民英国,但一直没能解决自己的民族认同问题,或许正是最能打动诺贝尔奖评委们的地方。
B. 野外探险具有极大的风险,仅有“人定胜天”和“大无畏”的精神显然不够,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
C. 在校园自然保护小区里,管理者不再打农药、不再清理枯木落叶,这些做法体现了尊重自然原生演进,避免了人力对生态的非必要影响。
D. 世界数十家科学机构联合宣布,从约1.3亿光年外,科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光学对应体。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意不明,“最能打动诺贝尔奖评委们的地方”是“一起移民英国”还是“没能解决自己的民族认同问题”不明确;B项,结构混乱,“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尊重”没有宾语。
3. 某同学在搜索网站上查询“韩愈的名句”的内容,用于微专题学习。
下列诗句不会..在查询结果中出现的一项是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答案】B4. 下列书法作品中,可用“结构呈矩形,上紧下松,布白平衡匀称,用笔圆起圆收,线条粗细一致,具有端庄从容、遒劲圆润的美感”来描述的一幅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所列是“篆书”的笔法,所以选A。
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7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卷(02)
高三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臵上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不仅出现在《终结者》之类的科幻电影之中,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比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
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文艺创作,也开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
日前,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著名科学家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
)机器人‚薇薇‛创作的诗歌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有31%的作品被认为是人写的。
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与情感、知觉、记忆与思维相关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本是人类的骄傲。
面临人工智能,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机器人‚薇薇‛开启数据库诗歌写作模式。
有的诗一看就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判断的难度要大一点,比如这一首《落花》:红湿胭艳逐零蓬/一片春风细雨濛/燕子不知无处去/东流犹有杜鹃声。
要想甄别就需要推敲,但只要认真思考,‚细雨濛‛之类别扭的用法还是可以被识别出的。
那么文学创作上,人工智能在模仿什么?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
‚薇薇‛这类写诗的人工智能程序,学习过的古诗,估计是《全唐诗》五万首的几何倍数之上,故而可以在表面上,进行一些有模有样的模仿。
虽说如此,但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的优美与丰富的人类内心世界,永远无法被量
化、被标准化。
人工智能在‚阅读‛上可以远远超出所有诗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诗歌规则组合出一首诗,但这种组合不是创作。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人工智能与文艺的关系,真正要担心的不是人工智能开始文艺创作,而是我们对于文艺的理解趋向人工智能化。
某种程度上,值得当心的是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
比如上文所引的机器人诗歌,如果有较好的诗歌修养并不难识别,但在各种伪托李白藏头诗的口水诗都可以在网络上流行的今天,我们担心越来越多的人将无法判断一首机器人诗歌和一首好诗的差距。
今天的我们注视着人工智能,也许就是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对于人文的步步蚕食。
文学理论大家钱谷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复杂始终对应于人心的深邃,人性是永远无法替代的部分。
什么是人性?人性是那永远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
只要灵魂没有枯竭,文学这朵艺术之花会永开不败。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工智能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显示了其威力,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就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
B.日前,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主要是因为‚薇薇‛创作的诗歌有31%的作品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
C. 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而机器人‚薇薇‛的诗歌写作只是一种有模有样的模仿行为。
D. 人工智能在‚阅读‛上可以远远超出所有的诗人,它可以按照基本的诗歌规则组合出一首诗,但这种组合不是创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图灵测试‛这个观点认为,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机器‛而不是‚人‛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
B. 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
C. 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的优美与丰富的人类内心世界,永远无法被量化、被标准
化,这也是人工智能写作无法进行模仿的。
D. 机器人‚薇薇‛写作的诗歌,有的可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歌即使是我们认真推敲也无法辨别出是机器人所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反向人工智能,即人性的智能化,不是机器人变成了我们,而是我们变成了机器人,让我们有了机器人的智能,这是我们要努力的。
B.人工智能开始文艺创作虽然对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是挑战,但我们不必担心,我们真正忧虑的是我们对于文艺的理解趋向人工智能化。
C.今天的我们注视着人工智能,也许就是在注视着未来的自己,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对于人文的步步蚕食。
D. ‚文学是人学‛,人性是那永远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部分,只要灵魂没有枯竭,我们就不必担心文学会衰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面具
魏炜
海森是一个二流演员,他的经纪人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大富翁费德诺聘请他去给父亲老费德诺演场戏。
老费德诺病重住院了,费德诺先生本该在医院里陪着他,但费德诺先生很忙,根本挤不出那么多的时间。
但他又怕这事传出去会败坏自己的形象,这时他就想到了和自己长得很像的海森。
海森是个演员,经过两天的练习,已学得惟妙惟肖,就连费德诺先生本人也分辨不出来。
再戴上根据费德诺先生的面貌特制的橡皮面具,简直就是费德诺先生再生了。
他就和费德诺先生签下了合同,正式演出了。
第一次走进病房时,海森还有些忐忑,他老老实实地坐到床边。
老费德诺先生看到他到来很高兴,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他童年的趣事。
海森不敢搭腔,只是在一边不时地应和一句,或是笑笑。
但老费德诺先生似乎已经很满足了,脸上一直带着微笑。
海森看规定陪护的时间到了,就站起身来。
老费德诺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乞怜地望着他,‚再陪我一会儿吧,我知道你很忙,但我真的想跟你再说说话呀。
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