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B超定位碎石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6
激光碎石的操作方法激光碎石(Lithotripsy)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将尿路结石粉碎成小颗粒,以便于排出体外的方法。
激光碎石是目前治疗尿路结石的主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的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激光碎石的操作方法。
激光碎石是在体内使用激光仪器对结石进行碎石,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进行尿液分析和B超等检查,以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数量等情况。
在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接下来,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具体位置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一般分为经尿道和经皮两种方式。
经尿道激光碎石是通过尿道将激光器引入体内,对结石进行碎石。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处于仰卧位,下肢分开固定。
2. 使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进入尿道,将其推进直至达到膀胱。
在进入膀胱时,需逐渐注入生理盐水,便于观察和扩张尿道。
3. 使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情况。
4. 将激光器引入尿道,通过激光器的光纤将激光能量传递到结石的位置,对结石进行碎石。
激光能量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来控制。
5. 碎石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和硬度来调整激光器的碎石参数,以确保碎石的效果。
6. 碎石完成后,使用吸引器将碎石颗粒抽取出体外,同时冲洗膀胱,确保碎石颗粒全部排出。
经皮激光碎石是通过皮肤穿刺将激光器引入体内,对结石进行碎石。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处于俯卧位,准备碎石的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和无菌覆盖。
2. 使用X线透视或超声定位仪确定结石的具体位置。
在定位过程中,医生需要确保激光器插入的位置与结石的位置一致。
3. 在定位确认后,医生进行局部麻醉,然后进行皮肤穿刺。
4. 将激光器引入穿刺处,通过激光器的光纤将激光能量传递到结石的位置,对结石进行碎石。
激光能量的调节和控制同样需要根据结石的情况来进行。
5. 碎石完成后,医生使用适当的器械将碎石颗粒取出。
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 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
以抽签法将其分组,对比组(40例)实施常规开放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比组(P<0.05)。
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腰腹部疼痛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时间都比对比组短(P<0.05)。
组间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
结论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开放取石;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
结石可病发于肾、膀胱、输尿管以及尿道等多个部位。
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受到剧烈运动、乘车颠簸等诱因的影响,会导致绞痛发作,引发腰部、下腹或者阴部放射性疼痛。
对于泌尿系结石,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结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开放取石治疗,手术创口大,对患者机体有一定的伤害,术后恢复慢。
近些年来,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逐渐应用在结石治疗中。
本研究对80例患者实施分组对比,观察其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
以抽签法分为对比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对比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6-75岁,均值(40.56±8.11)岁。
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7-74岁,均值(40.78±8.85)岁。
纳入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符合手术指征;结石直径在6mm以上。
排除标准:感染患者;梗阻患者;合并重大器官、系统疾病者;不愿配合治疗者。
组间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1.2.1 观察组观察组实施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目的探讨B超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中定位技巧,以及B超定位在体外冲击波治疗输尿管的疗效观察。
方法对我院近3个月来输尿管结石患者行B超定位ESWL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排净率为95.3﹪,输尿管中段结石排净率为94.9﹪,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净率为99.9﹪。
结论B超定位ESWL是治疗早期输尿管结石最理想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患者随碎随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安全、痛苦小、费用低、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输尿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B超;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冲击波聚焦瞬间能量转换将结石击碎,从而使结石颗粒随尿液排出体外[1] 。
ESWL问世至今已30余年,由于其疗效显著、安全、痛苦小,目前已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开放式尿路取石术,成为结石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自1998年我院投入使用碎石机以来,已为上万计患者行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现对2013年7月~9月4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技巧及效果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450例中男345例、女105例,年龄,最小的7岁(男性),最大的85岁(女性),平均42.7岁。
病程1h~2个月,均行B超或CT确诊,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61例,中段结石78例,下段结石211例。
结石直径0.5cm~2.1cm,平均0.9cm。
上段、中段表现为腰腹部胀痛伴阵发性绞痛,下段结石表现为大小便坠胀、尿频、尿急、总有便意感。
轻度积水380例,中度积水63例,重度积水7例。
2 ESWL前的准备2.1 常规准备测血压,做好肝肾功能、血糖检查、心电图检查,了解重要器官功能,以排除可能禁忌症。
有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前医嘱给予抗高血压、降血糖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给予ESWL。
做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检查,了解有无出血性疾病。
结石较大有明显感染史者,按医嘱给予抗感染。
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本文档旨在介绍输尿管结石碎石术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操作步骤,并说明评分标准。
技术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 将患者置于手术台上,并确保其处于舒适的位置。
- 为患者进行麻醉,并监测好患者的生命体征。
2. 插入导丝:- 通过膀胱镜插入导尿管,将导丝推进到输尿管结石所在的位置。
3. 导管置入:- 将尿道内径较大的导管通过膀胱镜引导进入输尿管,直至达到结石所在的位置。
4. 碎石操作:- 通过导管,将碎石器械引入输尿管。
- 利用碎石器械对结石进行碎石操作,直至结石被完全碎石。
5. 结石清除:- 使用洗胸球或胃镜清除结石碎片,并确保输尿管内清洁无碎石残留。
6. 导管拔除:- 当确认输尿管内无碎石残留时,将导管从输尿管中缓慢拔出。
7. 结束手术:- 清洁手术部位,并进行必要的止血措施。
-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稳定。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情况和术后护理事项。
评分标准输尿管结石碎石术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手术时间:手术所需的时间长短。
2. 碎石效果:判断结石是否完全碎石,以及结石碎片的大小和数量。
3. 操作技术: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和操作步骤的准确性。
4. 患者的痛苦程度: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5. 术后并发症: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如尿道损伤、感染等。
6. 输尿管的通畅程度:手术后输尿管是否通畅。
评分可以根据每个方面进行打分,并综合计算得出总分。
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之间的协商来确定。
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
方法:780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88.97%)大于对照组(72.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消炎、利尿剂、中药排石汤等进行治疗并让病人多喝水,多活动并做一些跳跃运动,饮食注意少食用草酸含量高的食品(菠菜、马铃薯、草莓等)。
中药排石汤处方:金钱草20g,海金沙15g,滑石12g,车前子15g,丹参15g,王不留行12g,枳壳12g,芒硝(冲服)12g,牛膝15g,甘草6g。
水煎成一副,一天内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7天。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所有患者术前经b超定位检查,确定结石的部位以及输尿管是否通畅,在术前1h内禁食,针对肠道气体多的患者给予甘露醇500ml进行排气,使用qh-2000型的超声定位碎石机进行治疗。
根据结石的质度和大小确定轰击次数和轰击频率,一般工作电压6~13kv,频率保持在55~68次/min,每次的冲击次数1000~4000次。
根据结石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体位,肾及输尿管上段的结石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膀胱结石采用俯卧位,输尿管下段的结石采用俯卧位。
结石单次冲击次数不能超过4000次,2次震隔时间在1周以上。
针对疼痛难忍,不配合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给予杜冷丁或地西泮类镇静止痛药。
碎石结束后按照常规治疗,如抗感染消炎、服用中药排石汤以及利尿剂等药物来防止感染并促进排石[2]。
随访2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指标观察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腰腹部疼痛、尿血、恶心呕吐等)消失,结石被排出,b超或x线检查发现结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腰腹部疼痛、尿血、恶心呕吐等)明显减轻,部分结石被排除,b超或x线检查显示结石减少、缩小、下移;临床症状(腰腹部疼痛、尿血、恶心呕吐等)无变化或症状加重,b超或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或变大。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B超定位和X线B超双定位有哪些区别?
一、优缺点对比(以新元素碎石机为例)
1、X线B超双定位体外碎石机
优点:定位误差小;能明显见到结石粉碎的程度;可碎全尿路结石;对操作者要求不高。
缺点:占地面积大,有辐射,投资费用高。
2、B超定位体外碎石机
优点:占地面积小;投资小;无辐射。
对阴、阳性结石均可显示。
价格较X线B超双定位较低。
缺点:定位焦点不稳点;对于脂肪厚者定位难;B超操作技术高。
二、机房运行要求
B超定位机型:房间面积12平米,工作电源:220V。
X光B超双定位:房间面积20平米。
需要做屏蔽房,机房必须符合X光机房的验收标准,当地有关部门的检测具有权威性,因此在机房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取得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价格对比
任何厂家,X线B超双定位都要比B超定位价位高很多,毕竟多了一套X 光影像及定位系统。
要采购哪款机型需要从医院自身的规模、资金量、患者量、操作医生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1000例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技术特点治疗效果及适应症。
方法: 对eswl治疗的泌尿系结石结石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碎石治疗3个月排净结石956例,占95.6%;部分排除的41例,占4.1%;完全无变化的3例,占0.3%。
结论: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好,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对大多数的泌尿系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但对输尿管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或者肾萎缩的疗效较差,因此对那些结石过大,结石滞留输尿管时间过长致患侧肾脏受损严重的,不宜勉强行eswl治疗。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b超定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77-01泌尿系结石发病率较高,据文献报道,泌尿系结石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目前是泌尿系结石首先的治疗方法,免除了开放手术和腔内碎石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
eswlb超定位准确、方便、无创、无痛疗效显著。
其最大的有点是对复杂结石可重复治疗,治愈率高,并能动态观察结石破碎情况,指导排石。
我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采用b超定位水囊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的1000例泌尿系结石,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资料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的10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625例,女375例。
年龄8~81岁,平均41岁。
其中肾结石20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17例,中段结石114例,下段结石406例,膀胱结石30例,后尿道结石15例,海绵体部尿道结石6例。
结石最大达35mm,最小的约5mm。
1.2 治疗方法:采用了麦迪逊5500型b超诊断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5.0mhz,使用的是白云山bys型水囊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术前常规进行血和尿常规、凝血机制、心电图检查,治疗前均行b超检查定位。
体外碎石流程
体外碎石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它通过利用体外冲击波的力量将结石打碎,从而达到排出结石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体外碎石的具体流程。
首先,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检查,以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体外碎石治疗。
接着,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治疗部位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禁食禁水、清洁私处等。
当手术进行时,患者需要躺在手术床上,医生会利用超声或X 光等影像设备精确定位结石的位置,然后将体外冲击波发射装置对准结石部位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止痛处理。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体外碎石治疗持续
时间较短,患者可以在麻醉的作用下度过整个手术过程。
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恢复期的护理,包括注意休息、饮食调理、避免剧烈运动等。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复诊计划,确保患者的康复过程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体外碎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但在进行治疗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体外碎石的治疗流程,祝您早日康复!。
尿路结石B超定位碎石技术尿路结石B超定位碎石技术一、肾结石的超声定位(一)正常肾脏声像图1肾轮廓线肾轮廓线是一条明亮的光带围绕整个肾脏,它是由肾周筋膜极其内外脂肪形成的。
2肾实质回声肾实质回声位于肾窦回声与肾轮廓线之间,呈低回声带。
在经过肾门的切面图中呈“C”字型,在肾门处有缺口,在不经过肾门的切面图中呈“O”字型,包绕于肾窦回声的周围,无缺口。
正常肾实质厚度约1.5cm3肾窦回声肾窦回声是肾盏、肾盂、血管和脂肪等组织回声的综合,又称集合系统回声。
肾窦回声通常是一片椭圆型的高回声区,边缘不整齐,位于肾的中央。
肾盂和肾盏内含有液体时,肾窦回声中间出现无回声暗区。
正常在大量饮水后,膀胱充满时,服用解痉药或妊娠期均可有无回声区出现,但一般前后径在1cm以内,不超过1.5cm。
(二)肾结石声像图肾结石的声像图表现主要是肾盂或肾盏内强回声光团和其后方的伴声影,结石周围有少量尿液暗区。
小结石回声形成强光点,中等结石形成光团,大结石形成光带。
肾实质内的强回声多为钙化灶,应与结石区别。
(三)肾积水声像图结石形成梗阻则伴有肾积水,在积水的远端能发现嵌顿的结石。
肾积水的声像表现为肾窦回声分离,出现无回声的液性区。
中度以上肾积水可见肾形增大,重度肾积水不但肾形增大且肾实质变薄,巨大型肾积水的肾实质可以菲薄如纸。
肾结石的超声定位就是指显示肾脏的声像图,从肾脏声像图中搜寻结石的声像,再把结石调整碎石机的第二焦点上,也就是结石离皮肤的距离,与定位器上的刻度距离一致。
碎石时患者仰卧位或斜仰卧位,经侧腰部或背部显示肾脏及结石图象清晰,无肠气干扰,所以超声定位肾结石一般无困难。
B超探头放在结石的同侧。
单纯性肾结石的治疗,通常是指结石长经小于1.5CM的肾盂或肾盏结石,一般可以一次完全粉碎,不易形成石巷,是公认的ESWL治疗肾结石的最理想对象,一次碎石成功率达98%以上。
多发性肾结石的ESWL治疗方法采用逐个击碎、分而治之的策略,变复杂为简单,所以多发肾结石是最适合选用ESWL治疗。
较之手术取石有以下优势:(1)肾内有多个结石(如肾盂、上、中、下盏都有结石),手术取净全部结石较困难且创伤大;(2)如果合并多发结石,常常因结石颗粒小而多难以取净而留有残余石。
手术后三年内大约有50%的病人结石再生。
鹿角状肾结石可以有计划,按顺序分区进行ESWL治疗,但采用单独ESWL 治疗复杂的巨大型鹿角状肾结石必须慎重。
巨大型鹿角状肾结石合并肾实质严重损害时,禁用ESWL单独治疗;有些巨大型鹿角状结石。
肾盂部结石密度高(与肋骨相当),侧位片显示肾盂部结石很厚≥3CM,不宜用ESWL单独治疗。
阴性或密度太低的巨大型鹿角状肾结石,禁用ESWL 单独治疗。
因为此类结石难以控制每次碎石量,容易形成“石街”给下一步治疗带来困难。
这类结石常辅助经皮肾镜取石(PCNL)、或双猪尾巴支架管联合应用,台疗前置入双猪尾巴支架管保持尿路通畅。
二、工作电压及轰击次数术前根据结石的部位、密度、大小,大体可估算最高电压和轰击次数。
一般肾盂结石较肾盏结石易于粉碎,以1CM结石为例,肾盂结石最高电压≤11.5KV,次数≤2500次;肾盏结石最高电压≤12KV,次数≤3000次。
工作电压的调升要平滑不能过急,否则病人感觉疼痛。
如疼痛剧烈者可肌注杜冷丁50~100mg。
三、术后并发症的处理1、血尿,通常较轻,术后第一至第三次小便洗肉水样血尿,无需特殊处理,不必用止血剂可自愈,第三天仍有血尿者可用止血剂治疗。
2、疼痛,一般不会疼痛,少数患者会出现排石疼痛,因为碎石排至输尿管狭窄处,以第三狭窄处多见,出现输尿管梗阻,患肾积水,常常伴有呕吐较重尿路刺激征等。
用镇痛、解痉剂多能缓解,也可以继续碎石治疗。
3发热,细菌性结石多见。
必须静脉给予抗生素直至感染控制。
4“石街”的处理(1)石街多数为非完全性梗阻,患者如无腰痛,发热,无较大的龙头结石,一般石街的长度小于3CM,可用综合排石治疗,碎石常可自行排出。
(2)粉末型石巷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配合输尿管导管冲洗或注入润滑油常能奏效。
(3)颗粒型石巷,尤其是龙头结石较大者,应及时安排再碎石治疗。
(4)体外冲击波碎石后,一周不排石或不再继续排石,石街密度增强者,应采取积极措施,不宜继续保守治疗。
(5)患者出现发热,特别是高热不退伴有腰部明显胀痛者,则为梗阻合并感染,应及时作肾造瘘引流尿液,否则可发展为肾积脓,使原本受损的肾功能完全丧失。
5石街的预防(1)治疗前要查明输尿管有无狭窄或梗阻,做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尿路造影。
(2)彻底粉碎结石,防止大颗粒存在。
应用中等的治疗能量,适应增加冲击次数。
如10KV±05,2500~3000次。
可使结石逐渐剥脱,使结石碎片控制在3mm以内,从而减少排石困难。
(3)分次粉碎,每次治疗面积不宜太大,以1.0C㎡左右为宜,可固定一极或一点冲击,再次治疗间隙半个月,并经X线片证实碎石片已经排净后进行。
(4)结石较大者,治疗后碎粒较多,宜采取患侧卧位的逆行流体位,限制活动,以控制排石速度。
(5)结石大于2.5cm时,治疗前放置双猪尾巴支架管,可有效防止石街形成。
(6)治疗后加强随访,及时发现石街及无症状的肾盂积水,可以尽早治疗,以防肾功能受损。
二、输尿管结石的超声定位(一)正常输尿管声象图正常输尿管中不存留或存留少许尿液,管壁与管腔间缺少对比,超声不易显示,必须人为地使输尿管充盈,如饮水、药物利尿,使用解痉剂,体外压迫输尿管远端等,使输尿管暂时扩张积水。
扩张积水的输尿管的声象图是两条平行光带之间出现条状无回声带。
无回声带的宽度表示积水的程度,轻度积水的无回声带一般在1cm以下,重度积水右在2cm以下。
经侧腰部或背部扫查:先找到扩张的肾盂,沿肾盂向下追踪直到骼嵴。
这样可显示积水输尿管上段。
经腹部探测:先找到髂动脉,在搏动的髂动脉前方寻找积水的输尿管直到盆腔,可显示输尿管中段。
下腹部经膀胱探测,探头横切扫查,在膀胱后方两侧可显示扩张的输尿管;改为结石对侧纵切扫查、显示膀胱后方的输尿管直至输尿管开口。
(二)输尿管结石的声象图及定位。
输尿管积水时结石容易找到,输尿管结石的声象表现是在积水的输尿管的远端出现增强光团,伴有后方声影。
疏松的小结石显示园形光团,后方声影较淡,中等或稍大的结石多呈弧形光带后方声影清晰。
超声定位输尿管结石有一些困难,定位前要充分准备,定位时要认真细致。
寻找输尿管结石应先从上段开始,沿积水的输尿管一步步往下追寻,探测的重点部位是输尿管的生理狭窄处。
肾盂输尿管连接段为第一狭窄处,一般显示肾门后,再向下移动探头即可显示。
从侧腰部或背部扫查,由于无肠气干扰,一般困难不大。
输尿管跨越髂动脉为第二狭窄处。
探测时先将探头置于腹部正中作横切,显示腹主动脉。
然后向下移动探头于脐部,见腹主动脉分为左右髂动脉。
再转动探头方向,向一侧外下方追踪,即可显示两条平行管道,分别为一侧髂总动脉和髂总静脉。
在搏动的髂动脉前方即可显示扩张的输尿管的椭圆形断面。
再转动探头方向,使其与人体纵轴平行,可显示扩张的输尿管的纵切面,并能看见扩张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的图像。
如有结石停留,可出现结石声象。
输尿管膀胱开口为第三狭窄处,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探测要使膀胱中度充盈,在取骨上缘横切,显示膀胱三角区,再不断调整探头的角度,显示左右输尿管在膀胱壁开口的部位。
纵切与皮肤呈75角左右,可以看清对侧扩张的输尿管及结石。
结石嵌顿时,该处粘膜水肿,呈水泡状隆起。
总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定位有时会出现困难。
克服困难的要点,(1)下段结石要中度充盈膀胱,B超探头在结石的对侧纵切,与皮肤呈75°~80°角。
要调节好超声显像仪远场的辉度和对比度。
(2)对于输尿管中段结石在结石的同侧,B超探头紧贴腹部,纵切呈75°~80°角,中度结石离皮肤最近,要调节好超声显象仪近场的辉节度和对比度。
B超找到结石后在结石的相应的皮肤位置用笔做一个记号。
输尿管上段结石,取斜侧卧位,B超探头放在结石的同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取俯卧位,B超探头紧压腹部呈75°~80°角,在结石的同侧,不必充盈膀胱,先找到搏动的髂动脉,在它前面即可见扩张的输尿管,沿扩张的输尿管很容易找到结石。
输尿管下段结石,中度充盈膀胱,俯卧位,B超探头放在结石的对侧,纵切呈75°~80°角,即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和结石。
工作电压及轰击次数:由于输尿管周围没有重要器官,可以适当提高电压及轰击次数,一般电压≤12.5KV,次数≤3000次。
三、膀胱结石声像图,膀胱结石的声像为膀胱内沉着于最低位的强回声光团,伴后方清晰的声形。
体位改变时,光团呈钟摆样移动,膀胱结石一般较大,多呈纵形强光带。
膀胱结石碎石时,膀胱应中度或少许充盈,俯卧位,B超探头与皮肤呈75°~80°角,工作电压≤12.5KV次数≤3000次。
四、尿道结石:常规将结石推入膀胱内碎石,原位碎石效果不佳,无法推入者也可原位碎石。
五、碎石中的注意事项(一)禁忌症(1)未治疗,未治愈或不能治愈的出血生疾病不宜做体外碎石治疗,因为可能引起严重的、甚至不能控制的血尿,肾周围或肾实质出血。
(2)妊娠:但在极少数病例,出现不能控制,顽固性疼痛或结石急性梗阻严重损害肾功能时,去除结石的治疗已不能等待,对于肾和输尿管最上段结石仍可试行体外冲击波治疗。
(3)结石远端梗阻;肾盏颈部狭窄;肾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输尿管狭窄;严重的前列腺增生症。
(4)年老体弱:全身情况很差,或有严重内科疾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高血压等也是体外碎石的禁忌症。
(5)有明显的尿路感染或并发脓肾,有可能导致感染的扩散甚至产生败血症的严重后果,应该先用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治疗。
(6)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碎石可引起免疫力下降,如乙型肝炎活动期。
(二)、碎石中遇到的问题(1)肾下盏结石,碎石后应倒立排石,如不能倒立的,取健侧卧位,叩击肾区每日二次,每次500次。
(2)对于完全性鹿角状结石,采用“蚕食”碎石法,严格控制每次碎石量,但因结石体积较大,治疗需时长约6个月,治疗前需跟病人讲清楚。
密切随访,一旦出现石街,积极治疗。
如两侧鹿角状结石,应先治疗肾功能较差一侧,等结石完全排净后再治疗另一侧。
(3)双肾结石,有积水的或积水重的先碎,无肾积水或积水轻的后碎,原则上双肾结石不能同时碎。
一侧结石较小,另一侧结石较大,则先碎小结石后碎大结石。
一侧症状明显,另一侧症状不明显,则先碎症状明显的一侧。
一侧一肾结石,对侧输尿管结石,应先碎输尿管结石,后碎肾结石,同侧肾、输尿管结石,先碎输尿管结石,后碎肾结石。
对于肾多发性结石:先碎小结石,后碎大结石,先碎有梗阻,影响肾功能的结石,后碎无梗阻的结石,肾功能好的结石,先碎密度低脆性高的结石,后碎密度高脆性低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