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含两级运算的顺序》预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0.49 KB
- 文档页数: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三课时:两级混合的两步运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两级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两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及特点。
2. 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 两级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两级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两级混合运算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新课:讲解两级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通过PPT课件和黑板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两级混合的两步运算2. 板书内容:- 两级混合运算的概念及特点- 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两级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例,设计两级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3. 拓展题:研究其他类型的混合运算,探讨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4.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预习要求预习方法:1、看书中例题,找知识点2、不懂的地方与同伴交流并做上记号3、尝试练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预习设计《同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4~5页的例题1、21、哪些运算符号是同级符号?2、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
《含两级运算的顺序》自学课本第6页的例题3,课本第7页做一做第1、2题1、哪些运算符号是不同级符号?同级符号的运算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带括号的四则运算》自学课本第10、11页的例题41、算式中有括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关0的运算》自学课本第11~13页的例题5和例题61、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呢?2、在计算有0的运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预习设计《定向运动》自学课文P17~181、你能回忆哪些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说一说。
2、根据教材介绍,你了解到什么知识?有什么困惑?《绘制平面示意图》自学课本P19 例21、你了解到哪些知识?说一说。
2、你知道绘制平面示意图有哪些要求吗?说一说。
3、有什么困惑?《看地图》自学课本P22 例31、说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位置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位置上?你发现什么?2、两个相对的事物相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解决P22 做一做《描述并绘制简单路线图》自学课本P23 例41、例4和例3有什么不同点?说一说。
2、你会用学过的知识描述每一段赛程吗?(小组内说说)3、有什么困惑?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预习设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27~29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33~35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乘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共同点?4、你有什么困惑?《乘法分配律》自学课本P36 例31、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2、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简便计算——连减》自学课本P39 例1、21、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2、在哪种减法算式中,可以运用简便计算呢?举例说明。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汇报。
(1)270÷30-180÷30=9-6=3(名)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四年级下册《归纳运算顺序》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的规律。
(1)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知识点(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1)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1)难点:对于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正确计算。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的规律。
(1)运用实例分析法,使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运算顺序的规律。
(1)运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运算顺序。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实例,引出运算顺序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运算顺序的规律。
4.2 知识讲解(1)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通过实例,演示运算顺序的应用。
4.3 课堂练习(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强调运算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拓展5.1 课后作业(1)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运算顺序问题。
5.2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提高运算能力。
四年级下册《归纳运算顺序》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运算顺序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概念。
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基本的运算顺序规则。
1.2 教学内容介绍运算顺序的概念,即在进行数学运算时,有一定的顺序规则需要遵循。
讲解基本的运算顺序规则,如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内的运算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概念。
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运算顺序规则进行计算。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题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2.2 教学内容讲解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即乘除法与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3 教学方法使用实际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提供一些常见的运算符号和示例,让学生熟悉并进行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2 教学内容讲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处理。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3 教学方法使用实际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解决实际问题4.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和速度问题等。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决。
使用实际问题和情景,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00+0= 0÷100= 等。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 80-42+12 480÷60×2 等。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顺序计算。
⑵75-15×4 40÷4+6 等。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⑶(12+4)×2 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 )、( )、( )、( )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今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
(一)出示:96÷12+4×2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
(指名说,师板书。
)(二)变式:96÷(12+4)×2。
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扮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介绍中括号“[]”,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①②③3、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教案:《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这是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此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2.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通过PPT课件和黑板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此规则。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解答学生疑问,纠正错误。
5. 应用: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2. 重点内容: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3. 难点内容:正确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讲评和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1. 带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2. 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