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共同温习单元文章中所学的有关游记的知识)三、文体解读(一)我们学习的这几篇文章都属于游记,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游记吗?明确:游记就是记游,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繁盛,可以说明建筑物的构造和游览经历,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无论哪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以及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
(二)根据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四篇文章,总结游记可以写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学生结合文章回答)教师适时总结、归纳。
明确: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比如《登勃朗峰》的后半部分,写那个“车夫之王”的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四、探讨如何写好游记(一)学生阅读教材111页《游览北湖公园》的片段,分析这段游记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才能写好?(二)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举例分析如何才能写好游记?(三)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提升写好游记的要领。
1. 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顺序合理)以游踪为序是写游记常用的写作顺序。
每到一处,观察点不同,所见之景也会不同,随着自己游览参观的开展,将一处处迷人的景物有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移步换景。
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就是以游踪为序,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选定一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观察对象有次序地进行观察。
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也就是立足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足点不同,观察时事物呈现的面貌也不同。
所以,一定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
写作学写游记◎文化自信:培养走进自然、接触社会的意识,加深对游记文学的了解。
◎语言运用: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思维能力: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重点、难点)◎审美创造:在游览时用心搜集相关材料,并且记录自身感受,培养审美意识。
2课时第1课时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一、阅读导入师: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文字中饱览山川之美。
现在,这里有一篇写景短文——《游览北海公园》,大家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游览北海公园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划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中有人休息。
我们登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岛,看到了负有盛名的北海白塔。
预设这是一篇“记流水账式”的游记。
全文缺乏对具体景物的描写;材料主次不清,详略不当;缺乏自己游览时的独特感受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师:游记可不是流水账,不仅要写游览过程,还要描写沿途的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即抓住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大家刚才读到的短文出自教材写作材料“学写游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学写游记”的知识短文,勾画并提炼重要信息。
预设(1)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
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2)写好游记的关键:①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最富有特征或代表性的,或者是你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鲜明地呈现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
学写游记【预习指导】一、预习要求1.自读写作导引,理解其内容。
2.复习回顾本单元游记,领会其写法、情感。
二、自学方法指导1.自读写作导引。
2.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游记的写法。
三、本课与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勾连本单元的四“记”五“诗”,都是侧重于写景记游的古诗文名篇。
学习本单元,应该阅读和写作结合,就本单元而言,“阅读”本身就是“写作”的很好的范本。
本次写作,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写游记。
【课堂建议】一、教师的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旅游是当今社会非常时尚的活动,也是特别大众化的活动。
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
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写作游记的主要难点不是生活和材料的缺乏,而更多的是如何写作、如何写好、如何让文章更有情感、情味。
2.建议课时:1课时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经典,学写游记。
2.难点选择恰当的写法,写作出彩文章。
三、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个人所长教师写作下水作文。
四、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课前按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环节二:回味经典、揣摩方法(多媒体出示:)文段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探究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侧重写作什么内容?他根据什么确定写作重点?写作方法一:独辟蹊径定内容文段二: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写作:学写游记》示范教学教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记录了作者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游记,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记叙文、说明文等文学体裁,对于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对其特点和写作方法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2.难点:将游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阅读法: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
3.实践法:小组讨论、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写作:学写游记》2.相关资料:其他游记作品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些景观的感受。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学写游记。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写作:学写游记》,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游记的特点,并尝试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课外的游记作品,分析该作品的写作方法,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讨论结束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并对游记的写作方法进行总结。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简短的游记。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2.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通过翻看照片,观看视频,阅读名家游记,写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记。
教学重难点: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总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如果能把这些美丽的风景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遗忘的时候随手翻一翻,犹如故地重游。
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学写游记。
二、写作指导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
游记不能写成流水账,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
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写作时,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
我们在游记的写作中,一定要试着去捕捉那些撼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
3.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些游记主要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有些文章则通过一定的事物或游历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某种人生哲理。
我们在写游记时应该做到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寄寓一定的思想。
4.游记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任何文章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游记文章的顺序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可以是地点的转移,也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的变化,还可以是多者合一,这样才能使行文自然、条理清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写游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
教材通过提供具体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对于写作的基本框架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使游记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2.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3.实践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游记范文,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3.准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旅游景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篇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如描述方法、结构安排等。
让学生分析游记中的亮点,如生动的语言、有趣的细节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讨论。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记录下景点的特色和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写作学写游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情感,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翻看照片,观看视频,阅读名家游记,写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记。
2.按照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游览过程。
3.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写作中,发现美、捕捉美、表达美,培养性情,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情感,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
1.按照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游览过程。
2.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的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游记。
二、文题展示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2.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3.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
1.在写风景的时候,要选择自己观察的角度,再梳理观察的顺序,然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如果在观察景物时要转换观察点,就要在写景中鲜明地表现出来,让读者明白你看到的景物是有地点
转换的。
2.(1)最需:线索清晰。
游记散文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地点、方位、特点,能使读者读了你的游记,知道该怎样走。
方法是在段始或文中的关键位置,放置能体现游踪的词句。
具体写一处景观时,可采用方位变换的写景顺序。
(2)最宜:只抓重点。
一篇游记写下来,最怕的就是面面俱道,生怕哪个环节被漏掉,从出发到路上,从到达到每一处行踪,甚至在每一处景点凡眼前所见,耳中所闻,均写于笔下,将文章写成了流水账,索然无味。
应该把自己印象深的景物,或是能体现景物主要特点的东西详细地写下来,其余的可以写简略点,有的甚至可以不写,做到重点突出,详细得当。
(3)最佳:突出感受。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写游记类文章,大要求便是“绘景并传情”,景美而生情,情因景而更惬,情景交融,合为一体。
(4)最美:语言灵动。
景美可以用照相机拍下来,从而留住大自然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那么,如何用文字使美景呈现出它的原汁原味的美呢?可以借用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或对偶,或引用。
根据景致的不同特点,用最恰当的语言去表达,就能彰显出美景的本真美。
3.(1)以游踪为序。
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
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四、范文评析
初春游北海
3月28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北海公园。
一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被碧绿的湖水环绕着的琼岛,岛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而秀美的白塔。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着三五成群的游人快步朝白塔走去。
穿过正觉殿,绕过普安殿;一棵棵树木被我甩在身后,一节节阶梯被我踏在脚下。
很快就到达了琼岛的顶峰——白塔。
站在修饰一新的白塔下,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迎着湿润宜人的春风,顿觉心旷神怡。
放眼四望,只见公园内棵棵柳树都吐出了嫩芽,条条柳枝随着和暖的春风翩翩起舞;苍松翠柏被忽紧忽慢的春风吹动,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窃窃私语;粉色、白色的野桃花开满枝头,娇黄的迎春花开得正旺,洁白的玉兰含苞欲放;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一树树鲜花为初春的北海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极目远眺,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一座座高大崭新的楼房,一条条玉带般的公路都历历在目。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北海原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御花园。
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只有修建的辛酸劳苦,而没有游玩的半点自由。
那时,人们从北海公园经过时,只能看见北海白塔呆呆地直立着,只能听见北海湖水低低地哭泣着。
今天,北海成为人民的公园,我们的心情就像那随风波动的北海湖水一样……
下山后,我沿着湖边慢慢地走着,继续欣赏北海初春美丽迷人的景色。
春风吹过湖面,送来湿润、
清新的空气;湖边一处处景致来到我的面前。
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的空气,贪婪地看着动人的景色:岸边的小草刚刚拱出了地皮,岸柳垂下的枝条不时地轻拂着我的面颊。
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银波粼粼,几只小船在湖面随风荡漾,五龙亭、万佛楼、漪澜堂、永安寺、琳光殿等古代建筑掩映在山林水波之间,风景优美,各具特色。
顺着小径,我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九龙壁。
九龙壁的两面分别是九条雕龙组成的瑰丽图案,图案美观大方,色彩十分和谐,就连图案旁边的花纹,也都雕刻得古朴美观。
九条雕龙色彩各异,姿态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九龙壁细致精巧的雕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
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初春的北海公园。
初春的北海公园实在是太美了,但是,更美的却是给北海公园带来春天美景的人。
总评:本文是一篇以写景记游为主的记叙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以及游览的行踪来安排材料。
全文详略得当,抒情、叙述、描写有机结合,特别是作者善于运用描写,不仅词汇丰富,而且语言形象生动,富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