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遵守纪律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从古到今自律的名人小故事从古到今关于自律的名人小故事导语:严于律已,就是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
要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
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纠。
古人说:“君子责已,小人责人。
”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律己的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晏婴严于律已晏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
晏婴才华出众严于自律。
很受齐国国君赏识。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他虽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仆,从不搞特殊,他的住房低矮简聘,环境又差,齐国国君,要为他另盖新房,被他婉言拒绝了。
齐景公看劝不动他,就趁他出使鲁国期间。
为他扩建了住房,他回来后,停车在郊外,不肯进城回家。
景公无奈,只得恢复住房原貌晏婴才肯回家。
晏婴平时着装简朴,驾乘的是驽马破车,齐景公就派人给他送来壮马华车,晏婴拒不接受。
他对齐影公说:“我节衣缩食,是为了给黎民百姓做表率,以防奢华浪费之风盛行。
如果我们君臣都讲究穿漂亮衣服,骑良马,追求奢靡享乐。
老百姓也就会仿效,其结果会导致品行不端,社会风气败坏。
到那时再纠正就难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齐景公接受了晏婴的意见。
柳传志的自律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
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
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
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都以其严守纪律的品质而为后人所称道。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以自律和纪律严明的态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说说古代的哲学家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而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名人,与他严守纪律的品质密不可分。
据传记载,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自律,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按时起床,按时进餐,按时学习,从不偷懒。
正是这种严守纪律的品质,使得孔子最终成为了一代伟人。
其次,我们再说说现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理论对整个物理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卓越的成就,与他严守纪律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据传记载,爱因斯坦在科研工作中非常严谨,他每天都会按时起床,按时上班,严格遵守科研计划,从不拖延。
正是这种严守纪律的品质,使得爱因斯坦能够在科学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现代的商业巨头乔布斯。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科技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而乔布斯之所以能够成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与他严守纪律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据传记载,乔布斯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纪律,他每天都会按时到公司,严格遵守工作安排,从不拖延。
正是这种严守纪律的品质,使得乔布斯能够在商业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通过以上名人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严守纪律是每个成功人士的共同品质。
无论是古代的孔子,还是现代的爱因斯坦和乔布斯,他们都以严守纪律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些名人学习,注重自律,严守纪律,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以严守纪律的品质,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守规矩的故事
1:《列宁守纪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
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政委。
两人愉快的在病房里交谈起来。
护士进来说:“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
”毛主席谦和的说:“对不起,小同志。
”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
只有人人守规矩,生活才有好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要遵纪守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句贤文,出自《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原意是说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后来引申为行为举止的标准和规则。
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做人要遵纪守法。
周亚夫执纪如山周亚夫是汉朝功勋卓着的将军,以英勇善战、严守军纪着称。
有一次,汉文帝要亲自犒劳军队,先到达驻扎在灞上和棘门的军营,文帝一行直接骑马进入营寨,将军和他的部下都骑马前来迎送。
接着文帝到达细柳的军营,那里驻扎着周亚夫的军队。
只见细柳营的将士们都身披铠甲,手执锋利的武器,拿着张满的弓弩。
文帝的先驱队伍到了,想直接进去,营门口的卫兵不让。
先驱说:“天子马上就要到了!”把守营门的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军队里只听将军的号令,不听其他指令。
’”过了一会儿,文帝也到了,仍然不能进入军营。
于是文帝便派使者持符节诏告将军:“我想进入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达命令说:“打开军营大门!”守卫军营大门的军官对文帝一行驾车骑马的人说:“将军有规定:在军营内不许策马奔驰。
”于是文帝等人就拉着缰绳缓缓前行。
一进军营,周亚夫手执兵器对文帝拱手作揖说:“穿着盔甲的武士不能够下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手扶车前的横木,称谢说:“皇帝敬劳将军!”完成仪式后才离去。
出了营门,群臣都表示惊讶。
文帝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前面所经过的灞上和棘门的军队,就像儿戏一般,那些将军很容易用偷袭的办法将他们俘虏;至于周亚夫,谁能够冒犯他呢”说罢,文帝仍然不停地称赞周亚夫,并传令重赏。
曹操割发代首曹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许多故事为后人所熟悉,其中有一则割发代首的故事,今天读来仍然很有意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曹操非常清楚赢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对军队的纪律非常重视,三令五申地要求军队必须遵章守纪。
针对有些士兵行军作战时不注意保护群众利益的现象,曹操特意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法令,比如战马踏坏了群众的庄稼即处以斩首。
守规矩成大事的例子一、守规矩成大事的例子1.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呀,秦国的商鞅那可是一个超厉害的人物呢。
当时秦国想要强大起来,商鞅就提出变法。
但是呢,变法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得让大家都遵守新的规矩才行。
他就立了根木头在城南门,说谁能把这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好多金子。
开始大家都不信,觉得哪有这等好事。
后来有个胆大的人去做了,商鞅真的给了赏钱。
这一下,大家就知道商鞅说话算话,新的规矩得遵守。
之后呢,秦国的百姓都按照变法的规矩来,什么开垦荒地呀,奖励军功之类的。
秦国也就慢慢强大起来了,最后统一了六国呢。
这商鞅变法就是守规矩成大事的超棒例子呀。
2. 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的时候,匈奴老是来捣乱。
汉文帝就派了三路大军去防守。
他去慰问军队的时候呢,到了其他两路大军的营地,那些士兵啊将领啊,一看到皇帝来了,就赶紧打开营门迎接。
可是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就不一样了。
守卫的士兵说没有将军的命令,谁都不能进去,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汉文帝来了也只能在营门外等着,等周亚夫下令才让进去。
在营里呢,士兵们也都是按照军中的规矩行事,一点都不因为皇帝在就乱了阵脚。
汉文帝不但没有生气,还特别赞赏周亚夫。
后来周亚夫在抵御匈奴等大事上也表现得特别出色呢。
你看,就是因为周亚夫的军队守规矩,才有了这么厉害的军队,才能做大事呀。
3. 德国人的交通秩序在德国呀,那交通秩序可是出了名的好。
德国人特别守规矩,马路上的红绿灯,大家都乖乖遵守。
汽车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也会礼让行人。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深夜,没有什么车也没有什么人,有个德国人在路口等红灯,别人就问他为啥这么傻,又没车又没人。
他就说,这是规矩,不管有没有人监督都得遵守。
正是因为德国人这种守规矩的态度,德国的交通才能那么顺畅,而且在很多其他方面,像工业制造之类的,也都因为守规矩而有高质量的成果,成为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呢。
关于古今中外的遵纪守法的故事关于古今中外的遵纪守法的故事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韩非子1、陈毅制定“入城守则”1949年5月24日夜里,上海街头响起半夜激战的枪声。
第二天,天蒙蒙亮,市民们小心地打开一点门,从门缝里望出去,只见马路两侧,整齐地躺满了抱着枪,合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市民们感到奇怪,“这些军队怎么和以前不一样的呢?”不一会,市民们开始走出家门。
他们看到战士已经起来了,有的在洗漱,有的在吃饭,吃的是馒头、咸菜。
于是,不少市民拿出热水瓶,给战士们倒开水。
战士们笑嘻嘻地摇着头,谢绝了。
天大亮了,“解放军露宿街头”,“解放军秋毫无犯”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上海,市民蜂拥上街头,欢迎人民子弟兵,庆祝上海获得新生。
原来上海大战役打响前,陈毅就让秘书长起草了《入城守则》,为接管上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周总理生前从不认为自己是国家总理就可以置身法纪之外,他总是时时处处带头遵纪守法。
有一次,他乘车去政协礼堂开会,司机违犯了交通规则,交井批评司机的时间很长,耽误了开会时间。
同车的干部想去和民警交涉,总理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总理应带头遵守。
总理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
”一直等到警察放行,总理一行才离开那里。
此后,总理常常叮嘱司机,不能违反交通规则,说:“不要以为我是总理,就可以特殊,可以违章。
”3、《曹操自刑》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维持统治的秩序,保持内部的一致,增强战斗力,都是非常注重纪律并带头遵守的。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他当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来。
偏巧,曹操的马受惊了,奔到麦田里去,官兵见状,都站在田埂上、路旁边,默默地看着。
曹操勒回了马,立即把行军主薄叫到马前,让其议罪。
主薄言引《春秋》说:“罚不加于尊”,这件事就算了。
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中国古代的名将岳飞。
岳飞是宋朝的一位杰出将领,他
以“忠诚”和“遵纪守法”而著称于世。
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严格遵守纪律,从不放任自己的行为有丝毫的纰漏。
在军事上,他总是严格执行军令,从不擅自行动,这也正是他能够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的原因之一。
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一丝不苟地遵守着各种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对部下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提到美国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乔治·华盛顿。
作为美国独
立战争时期的重要领袖,华盛顿以其严格遵守纪律和军纪而闻名。
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大陆军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华盛顿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严格要求部下遵守军纪。
他曾说过,“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没有力量的。
”正是因为他对纪律的严格要求,才使得美国大陆军得以在独立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赢得了美国的独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提到现代的一位名人——李嘉诚。
作为香港首富,李嘉
诚以其严格遵守商业道德和纪律而著称。
他在商业上一直秉持着“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的原则,从不做出任何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
正是因为他对纪律的严格要求,才使得他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这些名人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严格遵守纪律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
因之一。
无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商业领域,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这些名人学习,严格遵守纪律,做一个守纪律的人,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遵纪守法的历史故事遵纪守法一直是人类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
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到法律纪律的重要性,遵纪守法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遵纪守法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
第一篇:国士无双——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被人们称为国士无双。
诸葛亮性格温和,经常勉励士民要遵守法纪,维护社会正义。
他治理蜀国时,坚决打击贪污行为,严格执行官制法律,实行优待军民政策,最终赢得人民的拥护。
史书记载,诸葛亮绝不越过国法,尽管他能力非凡,但他丝毫没有越权扩大权利,斥退了他的门客,说:“盼闻大丈夫强不扭曲,志士仁心,恶不曲非,赏罚明断,务在民本。
此吾所以为丈夫也。
”这句话体现了他始终坚持法制,从而成就了他自己和蜀国。
第二篇:守法者——梅兰芳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界的巨星,被誉为“国艺巨星”。
梅兰芳一生过得很不容易,但他一直都是一个守法者,他从来没有被检举过,也没有过任何刑事案底。
他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邀请,但最终他只选择了一个学校——北京舞蹈学校。
1975年,他甚至成立了中央京剧学校,为社会培训了许多优秀的京剧演员。
他的遵纪守法和勤劳敬业,最终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篇:道德楷模——陆广福陆广福是中国下岗工人的代表,他因维权而闻名。
在不断地坚持自我价值观、肯定法制、维护正义的过程中,陆广福作为道德楷模的形象不断浮现于媒体报道中。
在维权的过程中,陆广福没有想到一夜之间能够改变命运,但他的行动却赢得了广大工友的尊重和信任。
陆广福这种十分自律的精神,不仅为下岗工人提供了一种励志的样本,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新的道德风范。
第四篇:正义先锋——刘英杰刘英杰是中国著名的反腐斗士,他用一生的时间为反腐败的事业奋斗。
在他的生命中,他充满了磨难,但是,他从不退却。
刘英杰恪守纪律,从没有接受过化名、公关、台恭等违法行为。
他说过:正义是一面旗帜,不能揉捏。
从政治制度、检察工作等,到群众团结、婚约等,刘英杰毫无遗漏地固守了每一个纪律条款,他的道德品质、精神纯洁性和义务感不被制度的声音所干扰。
名人遵守纪律的故事1:《列宁守纪的故事》“按次序理发”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
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那还是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政委。
两人愉快的在病房里交谈起来。
护士进来说:“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
”毛主席谦和的说:“对不起,小同志。
”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
3:《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一次,周恩来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
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
接电话的小黄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
”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
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的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4:《这个战士应该表扬的》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
站岗的战士不让进。
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
”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
”随行人员很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
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他做得很对。
”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关于古今中外的遵纪守法的小故事常言道: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
因此遵纪守法是身为公民的我们都要遵守的,这个准则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古人便开始了,关于他们的流传故事有很多,因此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古今中外的遵纪守法小故事供大家阅读,一起来学习吧。
1、列宁守纪的故事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
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 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那还是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关向应。
两人愉快的在病房里交谈起来。
护士进来说: 同志,医生吩咐,病人要安静,不能会客。
毛主席谦和的说: 对不起,小同志。
随即辞别关向应离开了病房。
3、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一次,周恩来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
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
接电话的小黄回答: 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
周恩来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
小黄一见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的说: 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4、这个战士应该表扬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
站岗的战士不让进。
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
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
随行人员很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
反而笑着说:回去吧! 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他做得很对。
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5、贺龙自我批评大约在1931年前后,一次根据地的红军痛击前来骚扰的白匪军,贺龙同志不顾其他首长和警卫员再三劝阻,径直朝着枪声最响的地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