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及沟槽密封的转子动力学分析及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439.51 KB
- 文档页数:4
迷宫密封-滚动轴承-悬臂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作者:罗跃纲王鹏飞王晨勇徐昊来源:《振动工程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對于带有迷宫密封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气流激振问题,基于有限元理论,应用非线性滚动轴承支承力模型以及Muzynska密封力模型建立了两个滚动轴承支承的迷宫密封一悬臂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法求解得到系统在不同转速、偏心量和密封结构参数下的动力学响应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一定转速范围内作周期一运动,随着转速的升高系统发生失稳并作拟周期运动;适当增大偏心量会导致转子在共振区出现偏心力所引起的短暂的混沌运动;增大密封间隙会使系统在高转速区重新回归周期一运动,而且失稳区域也随之减小;适当提高密封长度,系统仅表现为周期一运动,但继续增大密封长度,悬臂端承受密封圆盘的重量也将提高,失稳转速提前;另外还分析了失稳转速和密封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为转子系统的密封激振故障诊断及密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非线性振动;悬臂转子系统;迷宫密封;密封力;有限元中图分类号:0322;034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523(2020)02-0256-09DOI:10.16385/ki.issn.1004-4523.2020.02.005引言迷宫密封是普遍安装在现代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旋转机械结构中的有效封严结构,它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密封,具有结构简单、耗能小、使用寿命长、无需润滑等特点,其作用是减少轴端与各级问的流体泄漏损失。
对于带有迷宫密封的转子系统,由于工作转速的提高、转子柔性增大和高参数密封致使密封激振作用极易发生,并导致转子失稳。
因此,为加强该类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工作安全性,研究含有密封激振力作用下的转子系统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一些典型参数影响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年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含有密封的转子动力学领域作了大量研究,比如在求解密封动力特性系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面,wang等通过应用单控制体模型及摄动法对含有迷宫密封的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对其进行计算;文献[2-3]利用cFX-TAscflow流体动力学软件计算了密封转子动力系数,并研究了它的影响因素等。
转子动力学知识2转子动力学主要研究那些问题?答:转子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不旋转机械转子及其部件和结构有关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动态响应、振动、强度、疲劳、稳定性、可靠性、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控制的学科。
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计算方法;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振型不平衡响应;支承转子的各类轴承的动力学特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转子平衡技术;转子系统的故障机理、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和诊断技术;密封动力学;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分叉与混沌;转子系统的电磁激励与机电耦联振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测试与分析技术;转子系统振动与稳定性控制技术;转子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设计技术与方法。
3转子动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转折是什么?答:第一篇有记载的有关转子动力学的文章是1869年Rankine发表的题为“论旋转轴的离心力”一文,这篇文章得出的“转轴只能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下稳定运转”的结论使转子的转速一直限制在一阶临界以下。
最简单的转子模型是由一根两端刚支的无质量的轴和在其中部的圆盘组成的,这一今天仍在使用的被称作Jeffcott转子的模型最早是由Foppl在1895年提出的,之所以被称作“Jeffcott”转子是由于Jeffcott教授在1919年首先解释了这一模型的转子动力学特性。
他指出在超临界运行时,转子会产生自动定心现象,因而可以稳定工作。
这一结论使得旋转机械的功率和使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许多工作转速超过临界的涡轮机、压缩机和泵等对工业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故使人们发现转子在超临界运行达到某一转速时会出现强烈的自激振动并造成失稳。
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被Newkirk发现是油膜轴承造成的,仍而确定了稳定性在转子动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有关油膜轴承稳定性的两篇重要的总结是由Newkirk和Lund写出的,他们两人也是转子动力学研究的里程碑人物。
4石化企业主要有哪些旋转机械,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涡轮式机械。
课程名称转子动力学专业机械工程姓名谭玉良学号1320190064教师王彪日期2014.6转子动力学有限元分析1.转子动力学简介1.1背景及意义目前转子动力学在实际机组中的应用正处于需要全面深入研究的阶段,其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工程意义。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单一故障问题上。
而在大型旋转机械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系统中产生多故障也是不可忽视的情况之一。
并且与单一故障相比,多故障具有更加复杂的产生原因及动力学特性。
解决旋转机械的振动问题,寻找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不外乎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而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基于模型的方法就是基于这一思路,它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试验方法,利用布置的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最后通过比较计算数据和实测数据,并采用高效算法识别故障的有无、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
旋转机械是工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机械设备,如汽轮机、压缩机、风机、扎机、机床等诸多机械都属于这一类,转子一轴承系统作为旋转机械的核心部件,在电力、能源、交通、国防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转子连同它的轴承和支座等统称为转子系统。
机器运转时,转子系统常常发生振动。
振动的害处是产生噪声,减低机器的工作效率,严重的振动会使元件断裂,造成事故。
如何减少转子系统的振动是设计制造旋转机器的重要课题。
转子动力学是分析和研究旋转机械的运转情况,对旋转机械及其部件和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包括动态响应、振动、强度、疲劳、稳定性、可靠性、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
因此对于转子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2有限单元分析方法有限单元法是在当今技术科学发展和工程分析中获得最广泛应用的数值方法。
由于他的通用性和有效性,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
有限单元法在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航空工程中飞机结构的矩阵分析。
它是在矩阵位移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构分析方法。
某汽轮机转子动力学分析作者:胡雯婷刘嘉一盛锋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5期【摘要】为了获得某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并验证其可靠性。
采用有限元法,通过对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进行等效简化,建立了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在此模型上对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进行转子动力学分析,包括模态分析、临界转速计算以及不平衡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子-轴承系统结构临界转速安全裕度满足要求,转子系统选取的平衡量具有较小的振动幅值,转子-轴承系统设计具有合理性,并对转子-轴承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实时监测的依据。
【关键词】转子动力学;临界转速;不平衡响应0 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汽轮机的发展非常迅速,转速越来越快,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当汽轮机在运转时,转子系统常常会因为发生振动而产生噪声,使转子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发生失稳,引发安全事故[1],因此在汽轮机的设计之前,对转子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2]。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包括模态分析、临界转速计算以及不平衡响应分析。
验证了其在设计上的合理性。
1 分析方法转子动力学以转子横向振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旋转机械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
主要的求解方法有传递矩阵法和有限元法。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
转子的动力平衡方程[2]为:[M]{?譈}+([G]+[C]){?簪 }+[K]{U }={ f }(1)式中:[M]—质量矩阵,[G]—陀螺阻尼项,[C]—阻尼矩阵,[K]—结构刚度矩阵,{?譈 }—加速度向量,{?簪 }—速度向量,{U }—位移向量。
2 转子动力学分析2.1 计算模型某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由主轴、叶轮和轴承组成,根据转子-轴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按照质心不变原则,对其进行简化,将主轴、叶轮、叶片简化为阶梯转轴、圆盘和支承[3]。
将主轴模拟成三维梁单元(BEAM188),叶轮模拟成质量单元(MASS21),轴承模拟成二维弹簧-阻尼单元(COMBI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