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爸爸的花儿落了、百草园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仿写一句话。
答:2、“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答:3.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答: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答:4.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答: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答:。
二、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第54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
请把这句话找出来。
答:。
2、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答:。
3、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答:4 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答:。
5、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答:。
三、阅读《最后一课》第24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答:。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钟响了,意味着什么?答:。
3、“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答:。
4.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答:。
5、.“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句话应怎样理解?答:。
四、阅读《邓稼先》(“两弹”元勋)文段,回答下面问题: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爸爸的花儿落了主要内容、好词好句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阅读存折
作者:林海音
内容简介: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讲的是英子的爸爸得了肺病去世了,家里除了妈妈,只有她最大,以前爸爸种的夹竹桃因为爸爸的去世,没有人给花浇肥了,英子也不会再有人宠爱了。
英子心中默默许下诺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优美词语:叮嘱懒惰恐惧奔向勇气哀求咻咻挨打躲避狼狈包袱紧张修剪捆扎施肥惊奇镇定垂落默念热乎乎静悄悄又愁又怕优美句子:
1.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2.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读书感悟:
英子的童年是纯洁的,如一块无瑕的翡翠。
而我的童年则是甜蜜的,如蜂蜜一般甜美。
一、1、因为他对韩麦尔先生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十分的崇敬,觉得他形象高大。
2、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和他对祖国与法语的热爱。
3.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痛苦。
4、①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
②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二、答案1.写六年前的一个雨天,爸爸逼我去上学的情景以及这件事对“我”成长的影响2.表明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好很好的一课。
3.具体表现三个方面:①不许“我”乘车上学;②不许“我”逃学;③打“我”4.要“我”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6.“我”意识到自己没听爸妈的话,惹爸爸生气的错误7.动作描写,表现爸爸对“我”的疼爱和愧疚之情。
8.突出爸爸的责罚对“我”的深远影响,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9.①写“我”在毕业典礼就要开始时,由爸爸的病情回想起爸爸爱养花的事;②叙写毕业典礼上的情景,表现我喜欢长大而又害怕长大的复杂心情③回忆我在爸爸的鼓励下单独去银行寄钱10.指对成长的畏惧、茫然,对童年即将逝去的失落感11.害怕长大,留恋童年生活12.突出家人对“我”的盼望和期待,暗示“我”要做弟妹的表率,帮助妈妈承担起教育弟妹的责任。
13.照应上文宋妈、兰姨娘、蹲在草地上的人都说我长大了14.想锻炼我的胆识,让我早日成熟起来。
“闯练,闯练,英子”16.反复心理描写。
一是写“我”急于回家爸爸,告诉他毕业典礼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二来也可能是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给“我”的一种预感使“我”这样17.见到下垂、散落的夹竹桃和从枝头落下的未成熟的青石榴。
这些景象的作用在于暗示爸爸生命之树的凋谢18.“我”回家后看到的一切以及得知爸爸死讯时,虽然很悲伤,但想到爸爸对“我”说的话,认识到自己已是“小小的大人”了,于是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19.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了。
【初中课内阅读】《爸爸的花落了》阅读精选(附答案)《爸爸的花落了》阅读一. 1 、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写出了弟弟妹妹们的天真幼稚,反衬出我长大了,《爸爸的花落了》阅读一.1、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写出了弟弟妹妹们的天真幼稚,反衬出我长大了,为下文情节做铺垫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指__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___;二象征_天性爱花的爸爸去世_3、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4、文中倒数第二段有什么含义?它与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有什么关系?.是文章的中心句,实指爸爸的花儿败落,象征父亲已经去世。
5.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教女有方。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叔叔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6.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
A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B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
C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是一种预感,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D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阅读题练习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阅读题练习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答案(一)1.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肥胖伏轻捷蹿低唱弹琴(1)这段话是按“地下”、“空中”、“墙根”三个方位,依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次序来记叙百草园的景物的。
第一句写的是静物,第二句写的是动物。
(2)这段话中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2.拍塑鉴赏人迹罕见捕盖觅扫支撒系牵啄拉(1)“比较的无味”不是无味,是和热天的百草园相比较,差一点。
“可”字强调了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了对雪天的百草园的喜爱。
去掉“可”字,语气显得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故不能去掉。
这句写了雪天的百草园是有趣的。
(2)①时间:“积雪盖了地面一天”;②地点:在雪地上;③事件:捕鸟(开始:扫开一块雪地;发展:支筛、撒秕谷、系长绳、拉绳子、结果:罩住了鸟)。
(二)1、过渡 2、C 3、排比拟人猜测表达了对百草园依依不舍的感情(三)1、读书静悄悄人声鼎沸 2、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3、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4、C《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题答案一.“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
……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1.选文中父亲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不许我乘车上学;②不许“我”逃学、打“我”。
2.概括选文内容。
回忆自己因赖床不起爱爸爸的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
3.选文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成长有什么影响?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他表面严厉中双有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4.“爸爸气急了,竟用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略5.迟到事件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
1、概括文字的大意: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
2、分层次写层意:第一层(开头到“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写百草园的概况。
第二层(单是……好得远)详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
3、给文中空白处填空。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从详略角度看,选文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的趣味。
5、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
6、本文景物描写的顺序是由整体到局部。
7、本段文字从多方面描写百草园的美景和无限乐趣,请你从形状、颜色、声音、滋味四方面找出两个词。
(1)形状光滑,高大(2)颜色碧绿,紫红(3)声音低唱,弹琴(4)滋味又酸又甜8、具体描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乐趣,依次写的对象是油蛉、蟋蟀、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9、是泥墙根一带的趣味多,还是“不必说”的那些趣味多?课文要突出的是“单是”的内容,故详写,两个“不必说”写的是百草园的概况,是略写,但涉及的内容很多,可见“不必说”的趣味多。
10、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仿造一个句子。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7段。
1、解释加点词。
(1)鉴赏:鉴别欣赏。
(2)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2、在语段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动词。
扫支撒系牵拉3、语段详写的事情是雪地捕鸟,发生的时间是冬天,地点是百草园,还详写了捕鸟的条件、方法、收获、经验等,这样写的作用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再次点明乐园。
4、这段话的中心是(C)A、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
B、写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的体会。
C、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
5、文中括号的作用是(A)A、注释B、举例C、补充D、引用6、文中描写捕鸟过程的一段文字,在朗读是的语气应该是(A)A、表现儿童的天真、好奇的语气。
B、没精打采的语气。
C、严肃认真的语气。
D、捕不到鸟的懊丧的语气。
7、用“Ⅱ”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冬天的百草园……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罩住了‖但所得的……养不过夜的。
七下语文重点课文阅读理解知识点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语段:一、第二段1、请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百草园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是“我”的乐园。
2、第一段中的“似乎”与“确凿”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因为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模糊,然而回忆儿童时的生活,却又历历在目,“确凿”表示完全肯定的。
3、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在此发生了的哪些趣事?趣事: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翻断砖遇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
4、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
5、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
作用:强调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色,生机盎然,丰富多彩,园中充满童年的乐趣;单写泥墙根一带的景色是以点概面,既然泥墙根一带就那么有趣,那整个百草园自然趣味无穷啦。
不必说湛蓝的苍穹,也不必说那奔腾的大海,单是那金黄的沙滩,就令我陶醉。
6、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的写景,加上恰当的用词,能使文章生动、精彩。
味觉、听觉、视觉、触觉7、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悦耳,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能否换成“趴”?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覆盆子的形状。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最后一课阅读及答案最后一课阅读及答案「篇一」(一)阅读短文,完成5~6题。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5.第一段与第二段文字通过十多年前紫藤萝_______与眼前的紫藤萝_______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________(用原文回答)。
6.理解下边两句话的含义。
(1)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二)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7.为下列字注上拼音。
穗淀8.解释词语。
(1)忍俊不禁:(2)仙露琼浆:9.为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紫藤萝瀑布》阅读答案(一)5.花朵稀落生机勃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6.(1)生命也像紫藤花一样由无数个故事组成,每一个都是组成灿烂的一分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原名为《旧事重提》包括《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
经历:留学日本: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弃医从文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名言: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冷对:冷落对待。
千夫指:指敌人的指责。
整体的意思是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
②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③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概述:作者通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
字词:攒拗确凿菜畦轻捷蟋蟀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攒(cuán)凑在一块儿。
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确凿(záo):确实。
菜畦(qí):菜地。
桑椹(shân)轻捷(jiã):轻快。
蟋蟀(xī)(shuài)脑髓(suǐ)相宜:适宜。
臃肿(yōng)(zhǒng):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书塾(shú)方正:正派。
课内阅读练习
一、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
1、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
3、“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4、就文中的细节描写,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细节,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
②“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答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阅读13—30段
1.这几段文字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逼”我去上学,这件事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这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4.文章说:“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6.“我”在静默时听了老师说的几句话,为什么“鼻子抽搭了一下”,差点儿流出眼泪来?
7.“爸爸没说什么,打开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
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8.文章说:“只记得,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32—53段
10.“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这句话中“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1.“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12.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地反复地写家人要“我”做大人的叮嘱?
14.爸爸要“我”单独去寄钱的目的是什么?爸爸哪几句话可以概括他的目的?
阅读54—68段
16.“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毕业典礼结束后,“我”为什么要急急忙忙赶回家去?
17.“我”回家后看到一番怎样的情景?作者写这些情景有何用意?
18.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1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20.选文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真的长大了?21.“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F
第高反复强调“就数你大了!”意味着什么?它与下面爸爸的三句话中哪一句相照应?()
A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B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最后的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C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
三、A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像人样的。
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
B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C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②拍雪人和塑雪罗汉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便______住了。
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C节文字横线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动词,并谈谈这些词的特点和作用。
备选词:A. 顶 B. 支 C. 撒 D. 拴 E. 系 F. 拉 G. 牵 H. 拽 I. 罩 J. 盖K. 看
特点、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节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节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B段省略的内容是属于记叙当中的_______,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有什么特点?仿照例句,你也造一个句子:
7、文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应放在何处?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C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①②为概括部分,①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引出_______事件,③~⑤为分述部分,③交待捕鸟的______,④捕鸟的_______,⑤捕鸟的__________。
(2)给C节分层次。
(3)作者描写雪地捕鸟,采用了_________写法,先说百草园的冬天__________,再说下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C节文字的目的,也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段段意正确表述的是(),这段文字表现了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也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的心理。
A.百草园自然景物丰富多彩B.百草园的生活五光十色
C.百草园的动植物五彩缤纷D.百草园中有趣的植物,动物
10、A段文字描写“泥墙根一带”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