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8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2016-2017学年七年级政治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变化③性机能的成熟④思维的独立性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进入青春期,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敢于和别人争辩。
这说明,进入青春期,我们的()①身体发生了变化②思想和精神方面发生了变化③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④思维逐渐具有批判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面对男生女生不同性别的差异,我们应该()①认识自己性别的优势,发现对方性别的优势②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应该相互取长补短③因自己性别的优势而自傲或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④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种情感()①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也可能不会发展成为爱情③这种情感虽然不是爱情,但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爱情④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什么是青春?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你认为青春是()①梦想和信念②独立与自由③激情与勇气④健美与活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6、孔子说:“行己有耻。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这些名言都说明()A、人有美丑之分,丑恶的人令人生厌B、人应该有羞耻之心,可耻的的事情不去做C、人应该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D、人应该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7、人的基本情绪是()A、害羞和焦虑B、喜怒哀惧C、厌恶和内疚D、喜怒和焦虑8、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因此,人应该()A、该喜则喜,该悲则悲B、只允许喜,不应该悲C、多“悲”少“喜”D、忽“喜”忽“悲”,喜怒无常9、对亲人、对祖国共有的情感应该是()A、恐惧B、远离C、热爱D、厌恶10、下列现象属于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是()A、经常怨声载道B、说开心的话,关心他人C、因为学习压力大,经常有焦虑感D、因为成绩不够好,经常有挫败感二、非选择题(35分)11、青春思维(8分)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他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世民2.“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列是四为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B.发展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4.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A.文成公主B.蔡文姬C.王昭君D.金城公主5.下面是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③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④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隋唐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览”。
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①颜真卿②王羲之③欧阳询④吴道子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7.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当上皇帝的()A.澶渊之盟B.陈桥兵变C.杯酒释兵权D.郾城大捷8.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9.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国号为大金的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10.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11.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1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指南针D.指南针和造纸术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14.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要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A.铁钱B.铜钱C.交子D.银票15.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A.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B.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二、非选择题(第16题6分,第17题6分,第18题6分,第19题7分,第20题10分,共3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湖北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中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
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2.唐太宗被各少数名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唐朝国力强大B.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D.唐朝的经济繁荣3.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A.唐代的阎立本B.宋代的张择端C.东晋的顾恺之D.唐代的吴道子4.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以前三百多年。
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7.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8.下列关与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C.求取佛经精义D.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9.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A.宋太宗B.宋徽宗C.宋钦宗D.宋高宗10.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A.黄巢起义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杯酒释兵权”11.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
湖北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卷新版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七下·文登期中) 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C .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D .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2. (2分) (2016七下·大石桥期末) 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梁武帝D . 晋惠帝3. (2分)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A . 统一铸造五铢钱B . 轻徭薄赋C . 废除丞相D . 闭关锁国4. (2分) (2017七下·富顺期中)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 .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B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C .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D .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5. (2分) (2016七下·盐城期中) 如图是小明收藏的一枚钱币,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判断,一致确认它发行于()A . 秦朝B . 汉朝C . 隋朝D . 唐朝6. (2分)《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A . 分封制B . 三省六部制C . 行省制度D . 科举制7. (2分) (2016七下·张家港期中)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 唐玄宗时期B . 唐高宗时期C . 唐太宗时期D . 武则天统治时期8. (2分)下列前后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②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③江南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9. (2分) (2016七下·都匀期中) 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并与文成公主成亲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 . 松赞干布B . 尺带珠丹C . 怀仁可汗D . 渤海郡王10. (2分)假如由你来担任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的导演,你应该安排下列哪些历史人物的角色演员()①唐太宗②唐玄宗③松赞干布④尺带朱丹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③D . ②④11. (2分)(2017·安徽模拟) 下列事件能够体现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是()A . 玄奘西行B . 戚继光抗倭C . 郑成功收复台湾D . 设立伊犁将军12. (2分) (2016七下·灌阳期中) 唐朝时期,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B .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C .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 . 求取佛教经义13. (2分) (2019七上·兴化月考) 推动道教在民间兴起的主要人物是()A . 老子B . 庄子C . 张陵D . 汉明帝14. (2分)一位原居住在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的英雄首领,1115年建立了金政权,他是()A . 阿保机B . 元昊C . 阿骨打D . 赵构15. (2分)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 .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 . 他遭奸臣谋害C .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 . 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16. (2分)“岳家军”和“戚家军”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 . 作战勇敢,纪律严明B . 军队斗争都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C . 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D . 都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军队17. (2分) (2016七下·昆明期中)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A .B .C .D .18. (2分) (2017七下·南安期中) 澶渊会盟签约的双方政权是()A . 北宋与辽B . 北宋与西夏C . 南宋与西夏D . 南宋与金19. (2分)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6世纪80年代,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南方的陈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诗反映出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之相关的是()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5.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爱民如子B.树立权威C.隋亡之鉴D.有自知之明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修订法令,删繁就简 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7.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的特点是()A.封闭、保守 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8.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9.下图反映了吐蕃与大唐密切交往的史实。
请问,吐蕃是今天()A.满族的祖先B.维吾尔族的祖先C.藏族的祖先D.白族的祖先10.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A.观光旅游B.建立外交关系C.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D.想征服中国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D.《老子》12.宋人写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著名工程是()A.大运河 B.赵州桥C.长城D.故宫13.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C.白居易D.王维14.“安史之乱”爆发时,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5.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
初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时,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II卷相应的答案表格内或涂在答题卡上。
将填空题的答案写在第II卷相应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II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II卷答案表中。
1.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其中闻名世界陶瓷工艺的珍品是A.唐三彩B.青瓷C.青花瓷D.白瓷2.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开凿了大运河一D.由存左研间植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局3.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楼车②曲辕犁③翻车④筒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A.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魏征的直言敢谏C,受到“三省六部”的牵制D.《唐律疏议》等法令的威慑作用5.下列叙述不属于科举制影响的是: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 读书的风气盛行。
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 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寺的 繁荣。
D. 抑制了士族门阀,不利于巩固中央 集权6. 小组讨论中,几位同学对武则天进行 了评价,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准确A. 武则大由妃子到皇后、皇太后,由 废掉两个皇帝,到自己称帝,成为中国 历史上唯一女皇帝,说明她是个大野心 家B. 她重用酷吏,排除异己,滥杀无辜, 凶狠恶毒,是个暴君C. 她重用人才,发展科举,注重经济 发展,减轻百姓负担,是个明君定了基础7. 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A 、.昌唐朝著名的高僧_、 B.为完成自己的走命房尽艰辛和苦难言,丛地 的来哩C.求取佛琴精义D.对吊夕『义化交流做出了重大吏献 8.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刷共同注 意的问题是 A, 轻 徭 薄 赋 B. 重用人才 C. 善 于 纳 谏 D, 减轻刑罚9. 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 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北宋南宋南宋A.C. D.10. 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是从何 时开始的?A. 隋 初B. 隋末C.唐朝AA 西夏金北宋B.D.北宋11.穿越时光隧道,假设你是一个宋朝人,卞列寡制尔不日能做蓟的是A.吃香喷•喷而占城稻米饭B.到四川用“交子”买东西C.用煤烧火做饭D.在“蕃坊”里居住12.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A . 吴道子一一画圣B.李白——诗仙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13.唐朝时的回鹘政权瓦解之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天的哪几个省份?A.甘肃、青海等地B.甘肃、新疆等地C,新疆、西藏等地 D.青海、西藏等地14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A.秦朝B.东汉C.明朝D.南宋15下列有关宋辽议和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议和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渲州之战中遭到失败B.宋辽议和的内容是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C.宋辽议和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渲渊之盟D.宋辽议和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16.唐朝时,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的是:A . 鉴真B.阿倍仲麻吕C. 玄奘D.崔致远17 .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国的是A. 安禄山B,朱温C. 石敬塘D.韩颜徽18.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A.B.东京C.杭州D.四川19.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特权20.今天的传统节巳,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A.元宵B,除夕C.元旦D.守岁21.吐蕃的最高首领称A. 赞普B.可汗C.藏王D渤海郡王22.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A. 颜真卿B.柳公权C.欧阳询D.张旭23.山东半岛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口,下列隋唐时期的港口中不属此类的是A. 登州B.泉州C.莱州D.成山(今威海市)2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 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25.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 . 当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C 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 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 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A.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3.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
下列事件 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4.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5.“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有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6.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很多,下列不属于唐朝兴盛原因的一项是A.对外开放B.任用贤才 C.安史之乱 D.轻徭薄赋7.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喜欢西方人的节日和习惯,在唐朝时唐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周边 国家还能看到唐文化影响痕迹的有①日本的京都街道 ②过端午节 ③过重阳节④过圣诞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到赵州桥上散步B.阅读《金刚经》C.用纸写字D.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9.在表现内容上,提倡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在表现形式上,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这是对唐朝哪位诗人作品的评价A.李商隐B.杜甫C.杜牧D.白居易10.2008年春节晚会上舞蹈《飞天》中的演员们轻盈的舞姿和精美绝伦的造型所渲染的非 凡美感,令人过目难忘。
2024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A. 考古发掘B. 神话传说C. 学者推断D. 史书记载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经过持续的发展,最终中华文化走向多元一体的特征,下列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牛河梁遗址D.良诸古城遗址3.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面大同,渐化合以的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形成最主要特点是()A. 错综复杂B. 分散杂居C.多元一体D. 扩张征服4.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
“他”是()A. 黄帝B. 尧C. 舜D. 禹5. 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A. 夏桀暴政B. 盘庚迁都C. “国人暴动”D. 周平王迁都6.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7. 中国青铜器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下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封面上青铜器,该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该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三星堆青铜面具C. 四羊方尊D. 西周何尊8. 下图甲骨文所采取的造字方法是A. 形声 B. 象形 C. 会意 D. 假借9.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2016-2017学年度第⼆学期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试卷2016-2017学年度第⼆学期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试卷2016-2017学年度第⼆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效。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
本部分共30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589年,隋朝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中国重归统⼀。
589年⽤公元纪年法可以表述为A.公元5世纪早期B.公元5世纪晚期c.公元6世纪早期D.公元6世纪晚期2.科举制度正式创⽴于哪个皇帝在位期间A.隋⽂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宗3.与⽂成公主结婚的松赞⼲布是哪个民族的⾸领A.吐蕃B.回纥c.鲜卑D.突厥4.中国历史上唯⼀的⼀位⼥皇帝是A.唐⾼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宗5.960年,北宋建⽴,定都于A.东京B.长安c.建康D.临安6.南宋的都城是A.东京B.成都c.洛阳D.临安7.我国经济重⼼南移完成于什么时期A.两宋B.两晋南北朝c.隋唐D.东汉8.元朝的建⽴者是A.赵匡胤B.赵构c.铁⽊真D.忽必烈9.元朝在地⽅的最⾼⾏政机构是A.州B.郡c.⾏省D.县10.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毕昇B.蔡伦c.华佗D.王祯11.徐州户部⼭有条状元街(见右图),“状元”⼀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12.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逝,朕亡⼀镜矣。
”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B.爱民如⼦c.善于纳谏D.勤于政事13.“开元初,四⽅丰稔,城镇商铺林⽴,客商如云。
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这段史料可以⽤于研究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A.隋炀帝B.唐太宗c.唐⽞宗D.武则天14.唐朝著名诗⼈⽩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动地来,惊破霓裳⽻⾐曲。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2.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度表示点P到直线a的距离的是()A.B.C.D.3.4的平方根是()A.2 B.﹣2 C.±D.±2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D∥BC的是()A.∠BAD+∠ABC=180°B.∠1=∠2C.∠3=∠4 D.∠BAD=∠BCD5.下列点中,位于直角坐标系第二象限的点是()A.(2,1)B.(﹣2,﹣1)C.(﹣2,1)D.(2,﹣1)6.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的位置是()A.在x轴上B.在y轴上C.是坐标原点D.在x轴上或在y轴上7.下列各数的立方根是﹣2的数是()A.4 B.﹣4 C.8 D.﹣88.点C在x轴上方,y轴左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C的坐标为()A.(﹣3,2)B.(﹣2,﹣3)C.(﹣2,3)D.(3,﹣2)9.下列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B.C.0 D.0.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B.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C.开方开不尽的数和π统称为无理数D.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11.线段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A(﹣1,4),B(4,﹣2),现将线段AB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为(﹣4,2),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1,4)B.(1,﹣4)C.(2,﹣5)D.(1,0)12.下列各语句:①对顶角相等吗?②延长线段AB;③内错角相等;④垂线段最短.其中真命题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1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BOD=100°,则∠AOD等于度.14.如果某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15.如果a与b互为倒数,c与d互为相反数,那么﹣﹣1的值是.16.若点M(m﹣3,m+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17.如图,OA⊥OB,∠AOC=120°,则∠BOC等于度.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1,3)与点N(x,3)之间的距离是5,则x的值是.19.已知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4,0),B(0,0),C(0,4),则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20.命题“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是命题(填“真”或“假”).21.若x,y都是实数,且,则x+3y的立方根为.22.如图,a∥b,∠2=∠3,∠1=40°,则∠4的度数是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23.计算:(1)×(2)+.24.已知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且=4,求x,y的值.25.如图所示,直线AB、CD、EF交于点O,OG平分∠BOF,且CD⊥EF,∠AOE=70°,求∠DOG的度数.26.已知点P(2m+4,m﹣1),请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2)点P在过A(2,﹣4)点,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3)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7.如图,已知火车站的坐标为(2,2),文化宫的坐标为(﹣1,3).(1)请你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体育场,市场,超市的坐标;(3)已知游乐场A,图书馆B,公园C的坐标分别为(0,5),(﹣2,﹣2),(2,﹣2),请在图中标出A,B,C的位置.28.完成以下证明,并在括号内填写理由.已知:如图所示,∠1=∠2,∠A=∠3.求证:∠ABC+∠4+∠D=180°.证明:∵∠1=∠2∴∥()∴∠A=∠4()∠ABC+∠BCE=180°()即∠ABC+∠ACB+∠4=180°∵∠A=∠3∴∠3=∴∥∴∠ACB=∠D()∴∠ABC+∠4+∠D=180°.29.如图1,已知: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且OE⊥OF.(1)求证:∠1+∠2=90°;(2)如图2,分别在OE,CD上取点G,H,使FO平分∠CFG,EO平分∠AEH,求证:FG∥EH.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1与∠2是对顶角的是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度表示点P到直线a的距离的是()A.B.C.D.【考点】J5: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PQ⊥a,P到a的距离是PQ垂线段的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3.4的平方根是()A.2 B.﹣2 C.±D.±2【考点】21:平方根.【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4的平方根是:±=±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D∥BC的是()A.∠BAD+∠ABC=180°B.∠1=∠2C.∠3=∠4 D.∠BAD=∠BCD【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BAD+∠ABC=180°,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1=∠2,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3=∠4,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BAD=∠BCD不能判定AD∥BC,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5.下列点中,位于直角坐标系第二象限的点是()A.(2,1)B.(﹣2,﹣1)C.(﹣2,1)D.(2,﹣1)【考点】D1:点的坐标.【专题】12 :应用题.【分析】根据点在第二象限的符号特点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作答.【解答】解:∵点在第二象限的符号特点是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比较简单.6.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的位置是()A.在x轴上B.在y轴上C.是坐标原点D.在x轴上或在y轴上【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xy=0,所以x、y中至少有一个是0;当x=0时,点在y轴上;当y=0时,点在x轴上.当x=0,y=0时是坐标原点.所以点P的位置是在x轴上或在y轴上.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即点在x轴上点的坐标为纵坐标等于0;点在y轴上点的坐标为横坐标等于0.7.下列各数的立方根是﹣2的数是()A.4 B.﹣4 C.8 D.﹣8【考点】24:立方根.【专题】11 :计算题;511:实数.【分析】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立方根是﹣2的数是﹣8,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8.点C在x轴上方,y轴左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C的坐标为()A.(﹣3,2)B.(﹣2,﹣3)C.(﹣2,3)D.(3,﹣2)【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先判断出点C在第二象限,再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答】解:∵点C在x轴上方,y轴左侧,∴点C在第二象限,∵点C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点C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2,∴点C的坐标为(﹣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B.C.0 D.0.【考点】26: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是无理数数,故选项符合题意;B、﹣=﹣9是整数,是有理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0是整数,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B.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C.开方开不尽的数和π统称为无理数D.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考点】27:实数.【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A、正整数和负整数,还有零统称为整数,故A错误;B、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故B正确;C、开方开不尽的数和π都是无理数,故C错误;D、整数、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11.线段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A(﹣1,4),B(4,﹣2),现将线段AB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为(﹣4,2),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1,4)B.(1,﹣4)C.(2,﹣5)D.(1,0)【考点】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减3,纵坐标减2,那么让点B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减2即为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解答】解:∵线段AB平移后点A(﹣1,4)的对应点坐标为(﹣4,2),∴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减3,纵坐标减2,∵B(4,﹣2),∴点B的对应点坐标为(4﹣3,﹣2﹣2),即(1,﹣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得到一对对应点的变换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下列各语句:①对顶角相等吗?②延长线段AB;③内错角相等;④垂线段最短.其中真命题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O1:命题与定理.【分析】由对顶角相等得出①是真命题;根据命题的定义得到②是假命题;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③是假命题;由垂线段最短得出④是真命题;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①对顶角相等吗?不是命题,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延长线段AB不是命题,故②是假命题;③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③是假命题;④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故真命题的个数是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熟记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BOD=100°,则∠AOD等于130度.【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 :常规题型.【分析】由对顶角的性质和∠AOC+∠BOD=100°,易求出∠AOC的度数,∠AOC与∠AOD 是邻补角,可求出∠AOD的度数.【解答】解:∵∠AOC与∠BOD是对顶角,∴∠AOC=∠BOD,又∵∠AOC+∠BOD=100°,∴∠AOC=50°.∵∠AOC+∠AOD=180°,∴∠AOD=180°﹣∠AOC=180°﹣50°=130°.故答案为:13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意义.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邻补角的性质:若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邻补角互补.14.如果某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9.【考点】21: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3,可以求得这个数,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3,∴这个数是:(﹣3)2=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平方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相应的数据.15.如果a与b互为倒数,c与d互为相反数,那么﹣﹣1的值是﹣2.【考点】2C:实数的运算.【专题】11 :计算题;511:实数.【分析】利用倒数,相反数的性质求出ab,c+d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1,c+d=0,则原式=﹣1﹣0﹣1=﹣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相反数,以及倒数,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6.若点M(m﹣3,m+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0,4).【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y轴上点到横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解答】解:∵点M(m﹣3,m+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m﹣3=0,解得m=3,∴m+1=3+1=4,∴点M的坐标为(0,4).故答案为:(0,4).【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熟记y轴上点到横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OA⊥OB,∠AOC=120°,则∠BOC等于30度.【考点】J3:垂线.【分析】利用角的和差关系,不难发现∠AOC=∠AOB+∠BOC,其中∠AOC=120°,∠AOB=90°,可求∠BOC.【解答】解:∵OA⊥OB,∴∠AOB=90°,又∵∠AOC=∠AOB+∠BOC,∴∠BOC=∠AOC﹣∠AOB=120°﹣90°=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1,3)与点N(x,3)之间的距离是5,则x的值是﹣4或6.【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点M、N的纵坐标相等,则直线MN在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列出等式|x﹣1|=5,从而解得x的值.【解答】解:∵点M(1,3)与点N(x,3)之间的距离是5,∴|x﹣1|=5,解得x=﹣4或6.故答案为:﹣4或6.【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当两点的纵坐标相等时,则这两点在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19.已知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4,0),B(0,0),C(0,4),则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4,4).【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31 :数形结合.【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点D的横坐标与A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4,0),B(0,0),C(0,4),∴顶点D的坐标为(﹣4,4).故答案为(﹣4,4).【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确定线段的长度和直线与坐标的位置关系.20.命题“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是假命题(填“真”或“假”).【考点】O1:命题与定理.【分析】由于只有两直线平行,则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两直线平行,则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所以此命题错误.故答案为:假.【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21.若x,y都是实数,且,则x+3y的立方根为3.【考点】7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4:立方根.【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y的值,代入代数式求解,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且3﹣x≥0,解得x≥3且x≤3,所以,x=3,y=8,x+3y=3+3×8=27,∵33=27,∴x+3y的立方根为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立方根的定义,根据x 的取值范围求出x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a∥b,∠2=∠3,∠1=40°,则∠4的度数是40度.【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直线BC交直线a于A,交直线b于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E=∠CD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2=∠BAE+∠1,∠3=∠4+∠CDF,求出∠1=∠4,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直线BC交直线a于A,交直线b于D,如图,∵a∥b,∴∠BAE=∠CDF,∵∠2=∠BAE+∠1,∠3=∠4+∠CDF,又∵∠2=∠3,∴∠1=∠4,∵∠1=40°,∴∠4=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分)23.计算:(1)×(2)+.【考点】2C:实数的运算.【专题】11 :计算题;511:实数.【分析】(1)原式利用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原式=3+=3.【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已知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且=4,求x,y的值.【考点】24:立方根;21:平方根.【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别求得x、y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a+3+2a﹣15=0,解之,得a=4,∴x=(a+3)2=49,∵∴49+y﹣2=64,解之,得y=17,即x=49,y=17.【点评】本题考查立方根、平方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25.如图所示,直线AB、CD、EF交于点O,OG平分∠BOF,且CD⊥EF,∠AOE=70°,求∠DOG的度数.【考点】IK:角的计算.【分析】求出∠BOF,根据角平分线求出∠GOF,求出∠EOD,代入∠DOG=180°﹣∠GOF ﹣∠EOD求出即可.【解答】解:∵∠AOE=70°,∴∠BOF=∠AOE=70°,又∵OG平分∠BOF,∴∠GOF=∠BOF=35°,又∵CD⊥EF,∴∠EOD=90°,∴∠DOG=180°﹣∠GOF﹣∠EOD=180°﹣35°﹣90°=55°.【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垂直,邻补角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26.已知点P(2m+4,m﹣1),请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2)点P在过A(2,﹣4)点,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3)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考点】D5: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1)根据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2)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列方程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3)根据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或或互为相反数列方程分别求出m的值,再求解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m﹣1)﹣(2m+4)=3,解之,得m=﹣8,∴2m+4=﹣12,m﹣1=﹣9,∴点P的坐标为(﹣12,﹣9);(2)根据题意,得2m+4=2,解之,得m=﹣1,∴2m+4=2,m﹣1=﹣2,∴点P的坐标为(2,﹣2);(3)根据题意,得2m+4=m﹣1或2m+4+m﹣1=0,解之,得m=﹣5或m=﹣1,∴2m+4=﹣6,m﹣1=﹣6或2m+4=2,m﹣1=﹣2,∴点P的坐标为(﹣6,﹣6)或(2,﹣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难点在于(3)要考虑两种情况.27.如图,已知火车站的坐标为(2,2),文化宫的坐标为(﹣1,3).(1)请你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体育场,市场,超市的坐标;(3)已知游乐场A,图书馆B,公园C的坐标分别为(0,5),(﹣2,﹣2),(2,﹣2),请在图中标出A,B,C的位置.【考点】D3:坐标确定位置.【分析】(1)火车站向左2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确定出坐标原点,然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位置的坐标即可;(3)根据三点坐标,标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2)体育场(﹣2,5)、市场(6,5)、超市(4,﹣1);(3)如上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位置的确定,比较简单确定出坐标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8.完成以下证明,并在括号内填写理由.已知:如图所示,∠1=∠2,∠A=∠3.求证:∠ABC+∠4+∠D=180°.证明:∵∠1=∠2∴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B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ABC+∠ACB+∠4=180°∵∠A=∠3∴∠3=∠4∴AC∥DE∴∠AC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C+∠4+∠D=180°.【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C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4,∠ABC+∠BCE=180°,求出∠3=∠4,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C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1=∠2,∴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B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ABC+∠ACB+∠4=180°,∵∠A=∠3,∴∠3=∠4,∴AC∥DE∴∠AC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C+∠4+∠D=180°,故答案为:A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AC,D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9.如图1,已知: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且OE⊥OF.(1)求证:∠1+∠2=90°;(2)如图2,分别在OE,CD上取点G,H,使FO平分∠CFG,EO平分∠AEH,求证:FG∥EH.【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过点O作OM∥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EOM,求出OM∥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FOM,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H+∠CHE=18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CFG=2∠2,∠AEH=2∠1,根据∠1+∠2=90°求出∠CFG+∠AEH=2∠1+2∠2=180°,求出∠CFG=∠CHE,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1)过点O作OM∥AB,【解答】证明:则∠1=∠EOM,∵AB∥CD,∴OM∥CD,∴∠2=∠FOM,∵OE⊥OF,∴∠EOF=90°,即∠EOM+∠FOM=90°,∴∠1+∠2=90°;(2)∵AB∥CD∴∠AEH+∠CHE=180°,∵FO平分∠CFG,EO平分∠AEH∴∠CFG=2∠2,∠AEH=2∠1,∵∠1+∠2=90°∴∠CFG+∠AEH=2∠1+2∠2=180°,∴∠CFG=∠CHE,∴FG∥EH.【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历史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他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世民
2、“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和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靺鞨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列是四为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
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
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5、下面是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③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④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隋唐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览”。
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①颜真卿②王羲之③欧阳询④吴道子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当上皇帝的()
A、澶渊之盟
B、陈桥兵变
C、杯酒释兵权
D、郾城大捷
8、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宣政院
C、市舶司
D、理藩院
9、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国号为大金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10、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重武轻文政策
11、澶渊之盟是哪两者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2、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反映的
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14、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要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A、铁钱
B、铜钱
C、交子
D、银票
15、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
A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
B 、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
C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 、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二、非选择题(第16题6分,第17题6分,第18题6分,第
19题7分,第20题10分,共35分)
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七下《中国历史》
(1)哪位皇帝实现了隋朝的统一?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时修建了哪一重大工程?(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选官依据上,这一制度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2分)
材料三: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存在不到四十年的隋朝随之灭亡。
——改编自七下《中国历史》
礼部主持
(3)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
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2分)
17、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18.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的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的治国措施有哪些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3分)
材料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
(2)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分)
(3)哪一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1分)
19、材料一: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
——《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1)材料一中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这反映了宋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新特色?(2分)
(2)材料二、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回答两点)(3分)
(3)材料四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这对后世统治者有何启示?(2分)
20、请回答:(10分)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分)
(2)上图反映的朝代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请列举在这个民
族的发展历史上出现的两位杰出人物。
(3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实行了什么管理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1分)
(4)图片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元朝对该地区的有效管辖有何历史意义?(2分)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元朝对东南地区进行管辖的史实。
这有何历史意义?
(2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1——5:BABAB 6——10:CBCBB
11—15:BBBCC
二、非选择题
16、(1)隋文帝(或杨坚)(1分);大运河(1分)
(2)进士科的创立;(1分)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或人才的学识)(答案符合题意可得分)(1分)
(3)隋炀帝不恤民力,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1分)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1分)
17、(1)唐太宗(或李世民)(1分);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1分)
(2)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开放的对外政策(1分)
(3)贞观之治;(1分)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爱惜百姓。
(任答一点得1分)
18、(1)开元盛世(1分);唐玄宗(李隆基)(1分)①重用贤能;②实行改革,整理吏治,裁减冗员;③发展经济;(任答一点得1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1分)(2)玄奘(1分);《大唐西域记》(1分)
(3)安史之乱(1分)
19、(1)占城稻(1分)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分)
(2)经济重心南移。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北方人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具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④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⑤新品种在南方的引种和推广⑥交通技术的发展(如造船和航海技术)⑦商业流通的便利。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1分)启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统治者要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关心百姓疾苦;要重视兴修水利等。
(言之有理即可) (1分)
20、(1)元朝(1分) 实行行省制;定都在大都(答对其中1点可得1分)
(2)蒙古族(1分);成吉思汗、忽必烈(各1分)
(3)行省制;(1分)
(4)西藏(1分) 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分) (5)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1分)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