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样题)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化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适合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A、实验演示B、多媒体教学C、课堂讨论D、背诵反应方程式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关于“物质的三态变化”这一知识点,教师应该首先关注的是哪个方面的教学?A、物质三态变化的定义B、物质三态变化的实验现象C、物质三态变化的热力学原理D、物质三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下列哪种物质的教学最适合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A、石墨B、高锰酸钾C、碳酸氢钠D、硫酸铜溶液4、下列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元素周期律中的电子层数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A、氢(H:1)B、碳(C:6)C、钠(Na:11)D、氯(Cl:17)5、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演示时,要求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应包括哪些内容?()A. 颜色变化B. 气泡产生C. 嗅觉气味D. 以上都是6、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关于“溶液的酸碱度”这一概念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酸碱度只与氢离子浓度有关B. 溶液酸碱度只与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C. 溶液酸碱度同时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D. 溶液酸碱度与离子的电荷数量有关7、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₂O → 2H₂↑ + O₂↑B. CaCO₃ → CaO + CO₂↑C. 2NaCl + 2H₂O → 2NaOH + H₂↑ + Cl₂↑D. N₂ + 3H₂ → 2NH₃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硫酸(H₂SO₄)B. 氯化氢(HCl)C. 碳酸(H₂CO₃)D. 氢氧化钠(NaOH)9、下列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加热易燃物质时,必须远离火源。
B、使用强酸或强碱溶液时,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C、如果不慎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化学试卷1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B )A 1857年B 1865年C 1888年D 18992.1932年,首先开设《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课程的学校是(A )A. 北京师范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C 贵州师范大学D 六盘水师专3.Zn+H2SO4=ZnSO4+H2↑这个反应属于(B )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取代反应4.下面几种图形是表示试卷命题的质量的,适合选拔优秀尖子的是( C5 传统的直观教具是(AB )A 化学挂图B 标本、模型C 仪器D 药品6.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往往表现为( AB )A 强烈的好奇心B 较强的自尊心C 可塑性小D自我克制力强7.程序教学法的提出是(B )A 布鲁纳B 斯金纳C 陶行知D 道尔顿8.新装修的房屋往往会残留甲醛,若不幸甲醛中毒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AB )A 饮用大量牛奶B 用10%小苏打催吐C 洗胃D 饮用大量食醋9.试剂的规格一般可以通标签的颜色来判断,化学纯标签的颜色是(B )A 红色B蓝色 C 绿色 D 白色10.下列物质可以用作净水剂的是CA 芒硝B胆矾C明矾 D 石灰石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学化学教学法是:中学化学教育规律的专业性科学。
2.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板书必须遵循:左主右辅的原则。
3.中学化学教学根据教学形式分类可分为:课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个别教学法、电化教学法。
4.化学课堂教学评议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堂计划。
5.化学用语包括: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6.化学复习课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紧扣大纲、组织教材、有的放矢、方法灵活、精讲多练、学生为主。
7.化学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化学课程标准——.是根据中学教学计划制定的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题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讲授法B、讨论法C、演示法D、实验法2、题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下哪种实验操作顺序是正确的?A、查气密性、装药品、连接仪器、加热B、查气密性、连接仪器、装药品、加热C、连接仪器、查气密性、装药品、加热D、装药品、连接仪器、查气密性、加热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彻底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关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催化剂的使用可以降低反应速率4、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步骤中,能够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是()A、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B、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至沸腾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D、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空气C、蒸馏水D、石灰水6、在化学实验中,以下哪种操作可能导致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A、向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剂B、向溶液中加入更多的溶质C、加热溶液D、将溶液冷却至室温7、在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室里配制溶液时,可以直接在量筒中溶解固体B. 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C. 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应该将酸慢慢倒入碱中,同时不断搅拌D. 在进行氧气制取实验时,为了防止氧气逸出,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8、下列关于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B.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 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D. 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9、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CaO + H₂O → Ca(OH)₂C. 2KClO₃ → 2KCl + 3O₂D. CuSO₄+ Fe → FeSO₄+ Cu 10、在下列化学实验中,不属于定性分析的是:A. 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B.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观察是否有红棕色气体生成C.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氢气B.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 碳与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 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1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溶液时,不能将固体试剂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B. 使用滴定管时,滴定管下端应插入到锥形瓶的液面以下C. 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D. 实验室加热试管时,试管口应朝向自己13、题干: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含答案)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共120题)二、填空题(共129题)三、名词解释(共45题)四、简答题(共82题)五、论述题(共30题)一、选择题(共120题)1.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A 1857年B 1865年C 1888年D 18992.1932年,首先开设《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课程的学校是()A. 北京师范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 C 贵州师范大学 D 六盘水师专3.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不包括()A、启发性B、诱导性C、层次性D、可接受性4现代学习的特征有()A主动性B独立、独特性C体验性D问题性5.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往往表现为( )A 强烈的好奇心B 较强的自尊心C 可塑性小D自我克制力强6.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指的是()A、教材、学生、教师B、教材、教室、教师C、教室、学生、教师D、教室、学生、教材7..探究学习的实质是A、义务教育B、方法教育C、学习方法D、教学方8.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A目的性和方向性统一B科学法与情感性统一C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相统一D 激励性9 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编制的全部教育内容所以我们说,课程是基础教育的A.核心B.基础C.目标D.内容10.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A.基础性,技能性B.启蒙性,技能性C.基础性,启蒙性D.知识性,技能性11(),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A.物质的化学变化B.身边的化学物质C.社会与社会发展D.科学探究12、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具有四重含义,他们是()A.实验是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B.实验是探究过程,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史实C.实验是研究现象,实验方法,实验事实,实验过程D.实验是探究活动,实验方法,实验事实,实验史实13.化学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有()A.激发学生的兴趣B.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C.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培养学生的实验14.()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A.化学物质B.化学现象C. 化学实验D.化学探究15.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充分体现在()A.实验现象B.化学实验C.实验的方法D.实验事实16.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A.探究精神B.艰苦奋斗C.合作精神D.心理发展17.我国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化合物知识要尽力突出实物和实验,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上述属于下列那种教学模式()A.化学实验教学模式B.理论知识教学模式C.演示讲授模式D.具体物质知识教学模18.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B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D学习方式19.科学教育的基础是()A知识和技巧B能力和方法C道德与科学D行为和基础20.初中化学程课内容基础特征是()A让学生走进化学B让化学走向社会C各学科交替D探究性强21.新课改下的新学习方式有()A主动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被动学习22.在课程标准中,内容目标水平的区分在表述上新具有的特点()A基础性B相对性C内容属性D情感目标的特殊性23. 传统的直观教具是()A 化学挂图B 标本、模型C 仪器D 药品24.“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教学方法有()A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B帮助学生自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C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 D A、B、C都是25. 化学教师的进修下列形式属于美国()A“职业天”的培训 B 长期的进修班 C 预备进修班 D 师范进修班26、保证问题情景创设的三大前提是()A问题分析对象B思维动机C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D注意的稳定27、教学设计应从体系什么发展为本。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考号:总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括号中,每题2分,共30分)1.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 ear of Chemistry),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 U P A C)负责主导这一年的纪念活动。
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A.“化学,改变世界的创新”B.“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C.“化学,改变今天的世界,创造未来的生活”D.“化学照耀世界”答案:B2.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在经研磨烧结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 3C. +4D. +5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含15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6.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答案:实验17.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答案:铝三、判断题(本题含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在后面的括号中画“√”或“×”)3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答案:“√”32.自然界的水非常充分,有时候没有必然节约用水。
()答案:“×”四、简答题(本题含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包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五、分析题(本题含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4.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哪些?答案: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主要有:⑴设计准备:①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资初中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氯化钠答案:C2.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过氧化氢答案:C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原子的数目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D5.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为:A. 正价B. 负价C. 零价D. 无法确定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A. 水B. 氧气C. 铁D. 二氧化碳答案:C7.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钠答案:A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氯化钠D. 硫酸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其中氢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1_。
1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_1:8_。
13.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14.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改变的是原子之间的_化学键_。
15. 根据化学式H2SO4,硫酸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1:32:64_。
1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中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中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1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教资化学初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放出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蒸馏水B. 空气C. 氢氧化钠D. 纯碱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原子的数目不变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
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与盐溶液反应放出氢气D.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D. 氯酸钾加热分解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硝酸钾答案:A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中和胃酸的是()。
A. 氢氧化钠B. 碳酸氢钠C. 氯化钠D. 硫酸铜答案:B8.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钠B. 镁C. 硫D. 铁答案:C9.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条件中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降低温度B. 增大压强C. 减小反应物浓度D. 使用催化剂答案:B10.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溶液中呈酸性的是()。
A. 食盐水B. 食醋C. 纯水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 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的方法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4.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能够中和胃酸的物质是碳酸氢钠。
2024年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三套)考试试题一1.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化合物?- A. 氧气(O2)- B. 氯气(Cl2)- C. 水(H2O)- D. 氮气(N2)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量是否改变?- A. 是- B. 否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C. 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强酸?- A. 水(H2O)- B. 醋(CH3COOH)- C. 盐酸(HCl)- D. 纯净水(H2O)5. 下列反应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C. 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试试题二1.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纯净物质?- A. 空气- B. 饮用水- C. 酒精- D. 石油2.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变化后生成的物质称为:- A. 产物- B. 基质- C. 催化剂- D. 中间体3. 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反应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C. 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强碱?- A. 水(H2O)- B. 醋(CH3COOH)- C. 盐酸(HCl)- D. 纯碱(NaOH)5. 下列反应中,属于合成反应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C. 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试试题三1.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溶液?- A. 纯净水(H2O)- B. 水蒸气(H2O)- C. 水银(Hg)- D. 饮用水2. 化学反应中,能够加速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 A. 产物- B. 基质- C. 催化剂- D. 中间体3. 下列反应中,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C. 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强酸?- A. 水(H2O)- B. 醋(CH3COOH)- C. 盐酸(HCl)- D. 纯净水(H2O)5.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C. 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以下哪个物质不属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基本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A、碳(C)B、氧(O)C、铁(Fe)D、氢(H)2、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A、讲授法B、讨论法C、实验探究法D、情境教学法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C. 温度升高只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D. 增加压力总是能够提高气体反应的速率4、下列物质中,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是:A. 氯化钠B. 氢氧化铝C. 硫酸铜D. 碳酸钙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OH(氢氧化钠)B、HCl(盐酸)C、CO2(二氧化碳)D、NaCl(氯化钠)6、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B、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防止滤液溅出。
C、称量药品时,应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
D、进行焰色反应时,应使用铂丝或镍铬合金丝。
7、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A、反应物的浓度B、催化剂的存在C、反应物的质量D、反应体系的温度8、以下哪种试剂不是用来检测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₄²⁻)?A、氯化钡溶液B、稀盐酸C、硝酸钡溶液D、碳酸钡9、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漏斗转移液体时,漏斗尖端要紧贴接受容器内壁B. 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 检验气体纯度时,应将气体收集管口靠近火焰D. 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熄灭,避免吹熄产生火星 10、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常见的强酸?A. 氢氧化钠B. 盐酸C. 硫酸D. 硝酸11、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关于试剂存放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碘酒应存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括号中,每
题2分,共30分)
1.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 U P A C)负责主导这一年的纪念活动。
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
A.“化学,改变世界的创新”
B.“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C.“化学,改变今天的世界,创造未来的生活”
D.“化学照耀世界”
答案: B
2.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
性。
高温超导物质(Y
2Ba
4
Cu
6
O
13
)在经研磨烧结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则高温超导物质(Y
2Ba
4
Cu
6
O
13
)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 3
C. +4
D. +5
答案: B
二、填空题(本题含15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6.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答案:实验
17.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答案:铝
三、判断题(本题含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在后面的括号中画“√”或“×”)
3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
答案:“√”
32.自然界的水非常充分,有时候没有必然节约用水。
()
答案:“×”
四、简答题(本题含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包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
分解反应。
五、分析题(本题含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答案: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主要有:
⑴设计准备:
①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②调查、研究学习主体,客观、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
③了解、研究教学任务。
④研究并掌握教学内容。
⑤调查、研究教学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⑵设计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它们组织成协调、和谐、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注意因材施教。
⑶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
⑷设计教学过程
⑸设计教学媒体
⑹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⑺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