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田野
- 格式:ppt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4
龙源期刊网 高血压的南北差异和中外差距作者:余运西衣晓峰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05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是很高。
但值得警醒的是,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上升。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逾2亿,且发病日趋年轻化。
近年来,国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虽有改善,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寒冷省份及高海拔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新近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我国目前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3.2%。
黑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介绍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域和民族差异。
从地区差异看,高血压的患病率大体上呈现由南至北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中华北、东北地区位列前两名。
根据《第五次全国高血压普查(2011年~201 4年)》已录入并且核查完毕的数据,高血压患病率由低到高的排序为:青海省20.74%,湖北省23.83%,浙江省24.83%,河北省26.21%,云南26.73%,黑龙江省33.88%。
2014年一项针对中国高血压患病率趋势及地区差异的系统性综述及荟萃回归分析,通过筛选获得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表的9篇英文文献及38篇中文文献。
在这47项研究中,样本量从1035到153481不等,经年龄标准化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我国东北、中北、西北部,分别为28.3%、30.4%和23.6%;在东南、中南、西南部,分别为23.2%,16.2%和19.9%。
这种高血压患病率的地域差异在加拿大的研究中亦有所显示。
经年龄标准化诊断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大西洋地区高于加拿大三大地区及加拿大西部。
加拿大高血压患病率这种东西部阶。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价值研究刘田野1 罗来援2王艳3(1.江西省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井冈山 343609;2.江西省井冈山市坳里乡卫生院内科,井冈山 343609;3.江西省遂川县碧洲镇卫生院内科,吉安 343925)摘 要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于心动过速高血压患者的价值。
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江西省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各40例。
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0~20 mg/次,1次/d,酌情适当增减药物服用次数与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12.5 mg/次,2次/d,清晨口服。
两组均治疗8周。
观察两组患者的微量尿蛋白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血压水平、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两组微量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者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夜间舒张压变异(nocturn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nDS)、白天舒张压变异(daytim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dDS)和24 h舒张压变异(24-hou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24 h DS)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夜间收缩压变异(nocturn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nSS)、白天收缩压变异(dayti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dSS)及24 h收缩压变异(24-hou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24 h SS)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专家详解寒冷季节血压升高之迷去年冬天,我国北方多地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极寒天气,零下三四十度低温随处可见。
而我国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气温更是降到了零下45度,大部分手机都被冻得关机了。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我们黑龙江省各大医院高血压患者数量骤然增加,由血压升高而引发脑出血、脑梗死和急性心梗的病例也随之…水涨船高‟。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田野教授如是说。
寒冷导致血压升高田野指出,高血压的发病除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环境因素在其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冬季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血压正常者冬季血压最高,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变化幅度则更大。
寒冷的气温对人的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居住在寒冷地区的人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均较高。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国外学者就注意了寒冷季节血压升高的现象。
之后伦敦学者从1967年12月~1995年1月,共随访了年龄在40~85岁的19019名英国政府公务员,指出死亡率同气温相关,寒冷季节死亡率明显高于炎热季节,寒冷季节血压明显高于炎热季节。
而意大利的科研人员从1999年10月~2003年12月,连续调查了就诊于当地高血压门诊的患者6404例,发现寒冷季节其平均血压为(141±12)/(95±8)毫米汞柱,而炎热季节平均血压为(136±19)/(80±7)毫米汞柱,表明寒冷季节血压明显高于炎热季节。
寒冷暴露后致高血压的机制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寒冷暴露可致高血压。
针对以下学术界对冷应激高血压(CIH)提出的6个可能机制,田野一一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第一,寒冷暴露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使血压增高的调控涉及到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及体液系统。
其中,SNS不仅可以短暂调节血压,而且具有长期调控血压的作用。
其活性的增强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至关重要。
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疗效目的研究并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高血压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标签: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高血压;疗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饮食以及作息越来越不规律,高血压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并且近几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呈上升的趋势[1]。
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降低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为研究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疗效,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
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52.39±2.16)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26±2.31)年。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3.11±2.24)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9.34±2.65)年。
经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新陈代谢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均正常良好,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黑龙江省7月高血压普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发布最新消息,我省将于7月启动第六次高血压普查项目,在全省4区、4县展开普查活动,预计普查将在年底结束。
本次普查计划在省内抽取鹤岗东山、伊春新青、哈尔滨南岗、牡丹江阳明等4个区15岁以上人群约15200人为调查对象,了解高血压、超重、肥胖、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患病率及其分布情况;并在哈尔滨双城、齐齐哈尔甘南、绥化兰西、佳木斯富锦4个县对5000人调查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心房颤动、慢性心衰、瓣膜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
由于气候寒冷,本地域居民喜欢高盐、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饮食,然而大多数居民缺少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全省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48.90%、25.33%和4.32%,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医大附属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说,本次调查是继1959-2007年全省5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之后的第6次普查,此次普查是前5次流调的延续。
通过在省内4区、4县规范化地开展调查、普及教育等综合性的干预工作,将有效地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不良行为的转化率及血压控制率,降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田野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临床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临床80例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结果: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
结论:临床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冠心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49-02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他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会引起全身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病变[1]。
临床数据统计发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目前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病。
所以,如何有效的缓解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成了目前医学上较为热门的话题。
近年来,有资料报道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作用[2]。
现我院将其运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并同样得到较为明显的作用,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经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并排除其他疾病干扰,如急慢性胰腺、肝、胆、甲状腺疾病以及孕产期妇女。
将他们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3±1.3)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0.2)年。
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4±1.7)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0.3)年。
探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进行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科改善血压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缬沙坦;替米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治疗效果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过高,超过正常范围。
通常情况下,血液在心脏收缩时被推送到动脉中,这时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而在心脏舒张时,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
正常血压范围应该是120/80毫米汞柱(mmHg)或以下。
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传统一般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然而经相关文献可知,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5.87±5.27)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5.20±5.87)岁(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口服缬沙坦80 mg(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060003)和氨氯地平5 mg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50224) ,1 次/d。
1.2.2观察组观察组进行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口服替米沙坦40 mg(勃林格殷格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090089)和氨氯地平5 mg , 1次/d。
1.3观察指标对比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指标。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结果由S P 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陈祚;王增武;王馨;张林峰;邵澜;田野;董莹;郑聪毅;王佳丽;郝光;朱曼璐;高润霖【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8(0)S01【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2012-10至2015-12在全国262个区县进行了一次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设计,预计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50万自然人群,其中随机抽取年龄大于等于35岁的34994人的子样本采血尿标本。
【总页数】1页(P6-6)【关键词】患病率;CKD;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作者】陈祚;王增武;王馨;张林峰;邵澜;田野;董莹;郑聪毅;王佳丽;郝光;朱曼璐;高润霖【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北京市;奥古斯塔大学乔治医学院乔治预防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692【相关文献】1.乌鲁木齐市天山区35岁以上成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赵红娟;徐钢;刘晓城;陆晨;岳华;姬佳妮;马慧霞;范淑英;沙力汗.沙塔尔;刘伟莉;朱开春2.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J], 张红玉; 谢席胜; 冯胜刚; 高格3.吉林省德惠市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J], 武静;魏金婴;张强;崔美子4.动态血压监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J], 李钊;王菲菲5.动态血压监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J], 李钊;王菲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中国田野访谈报告《健康中国田野访谈报告》一、访谈目的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关注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田野访谈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农村地区的健康状况,探讨农村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
二、访谈对象本次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包括农民、农村教师、医生、政府官员等。
三、访谈内容1.健康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
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患病情况、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
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存在较高的慢性疾病发病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农村居民普遍缺乏科学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体育锻炼。
2.健康问题原因分析通过访谈农村居民和相关专家,了解农村健康问题的原因。
分析发现,农村地区缺乏健康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是农村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3.解决方案探讨与农村教师和政府官员进行深入访谈,探讨解决农村健康问题的方案。
访谈结果显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环境等是解决农村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
四、访谈结果1.健康状况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慢性疾病发病率高。
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30%,糖尿病患病率为20%。
2.健康问题原因农村地区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健康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
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此外,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都相对不足。
农村环境中存在大量化肥农药残留和水源污染的问题,对居民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解决方案为解决农村健康问题,以下方案可供参考:(1)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向农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比例,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及时就医。
(3)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控制化肥农药残留,保护农田和水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