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浙教版亲爱的同学,请你按要求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争取最好成绩。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
试卷共八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你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14,H—1,Na—23,Cl—35.5,Ca—40,Cu--64,S--32。
常用数据:g取10N/kg.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电器接在照明电路中,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器的电流最接近5A的是(▲)2、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过滤D、测定溶液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B、生石灰与烧碱遇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
D、燃料中,煤炭、石油是混合物,天然气是纯净物属于清洁能源。
5、下列四种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电冰箱使用三孔插座B、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C、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D、使用测电笔时,手切不可接触前端金属部分6、下列物质循环过程中,不能经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HCl→CuCl2B、Na2SO4→NaClC、CO→CO2D、Fe2O3→Fe(OH)37、2011年4月10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软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如图是北斗八号一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8、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2020学年度初三科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20.101、本卷共31题,总分160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Na-23 Cl-35.5Ba-137 Ca-40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萝卜风干B、葡萄酿酒C、凉水冻冰D、辣椒剁碎2.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物质柠檬汁西红柿纯水鸡蛋清漂白液pH 2~3 4~5 7 7~8 13~14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B、西红柿C、鸡蛋清D、漂白液3.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表面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A、H2B、CO2C、O2D、N2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称取7.5克NaOHD、测定溶液pHA B C D7.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干冰:O2B、纯碱:CaCO3C、食盐:NaClD、烧碱:Na2SO48.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Cu2+、Fe3+、K+、H+、NO-3、SO2-4、OH-离子中的某些,现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②向上述待测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待测液呈无色,Mg2+、Cu2+、Fe3+的溶液都有颜色,一定不能大量存在B.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H+、Mg2+、NO-3C.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H+、Mg2+、NO-3、SO2-4D.该待测液中不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K+、NO-39.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A.a﹣b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B.a﹣b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C.b﹣c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D.b﹣c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10.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有HCl 和CaCl2残留),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固体。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蔗糖溶于水B . 铁生锈C . 冰熔化D . 气球充气变大2. (2分)如表所示的概念符合如图关系的是()X Y ZA溶液溶剂溶质B分子原子离子C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D氧化物单质纯净物A . AB . BC . CD . D3. (2分)下列物质被俗称为干冰的是()A . 固态的水B . 固态的氧气C . 固态的二氧化碳D . 固态的氮气4. (2分)适当提高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可增大农作物中葡萄糖(C6H12O6)的含量.这一过程可表示为: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下列关于该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反应中涉及到三种氧化物B . 葡萄糖属于糖类C . 适当提高CO2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 . 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5. (2分)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1种净水剂的有效成分可表示为Al2(OH)nClm ,其中m等于()A . 3﹣nB . 6﹣nC . 6+nD . 3+n6. (2分)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表所示。
物质酱油厕所清洁剂血浆牙膏肥皂水橘汁草木灰水柠檬汁pH 4.8 1.77.48.29.2 3.510.6 2.5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A . 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B . 牙膏、蒸馏水、肥皂水C . 草木灰水、蒸馏水、柠檬汁D . 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7. (2分)下列叙述与如图所示图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 图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B . 图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C . 图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D . 图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8. (2分)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 Fe Fe2O3 Fe(OH)3B . CuO CuSO4 CuCl2C . S SO2 H2SO4D . CO2 Na2CO3 NaOH9. (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选项异常现象分析A制取氧气时中的始终收集不到氧气装置漏气B红磷的量不足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C细铁丝在氧气瓶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A . AB . BC . CD . D10. (2分)对植物绿叶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然后放置在黑暗中24小时,再经阳光照射12小时。
湖州九上第一次月考专项练习填空题本卷可能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Cu—64 ,Ba—1372020 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四中调测试题1.请根据初中常见的物质和反应,回答以下问题:(1)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Cu(OH) 2 是一种蓝色固体,__________ 使酚酞试液变红(填“能”或者“不能”)。
2.(1)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①硝酸钾、②氯化钡、③氢氧化钾、④硫酸镁、⑤氯化铁,不用任何其他试剂,能将他们一一检验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并排序)(2)判断下列物质的变化类型,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a 纸张燃烧b 紫色石蕊滴入白醋中变红色c 氢氧化钠固体潮解d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e 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f 浓硫酸涂在纸上,纸张变黑g 钢铁生锈h 碳酸钠晶体放在空气中变成碳酸钠粉末i 灯泡接入电路中发光j 用酒精擦拭衣服上的油渍3.小张在碱和盐的学生实验中,按照书本在试管中加入 3 毫升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加数滴氯化铁溶液,果然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
而他的同桌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张发现原来同桌是在 3 毫升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数滴氢氧化钙溶液,你能帮他说明理由吗?____________________4.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 Ca(OH)2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 Na 2CO 3溶液,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乙.已知:CaCl 2 、NaCl 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回答问题:(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 .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B . (1)(2)均为物理变化C .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D . (1)(2)均为化学变化2. (2分)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充入氮气﹣﹣防腐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 物质的区别方法D化学中常见的“三”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酱油和醋﹣﹣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A . AB . BC . CD . D3. (2分)碳酸钠的俗称是()A . 烧碱B . 石灰石C . 纯碱D . 熟石灰4. (2分)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A . 它能溶于水B . 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C .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 . 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5.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6. (2分)如表是生活中常见4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A . 雪碧是一种混合物B . 4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值最小C .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D . 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7. (2分)向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发现开始没产生气泡,盐酸加到一定程度才产生气泡。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 烧制陶罐B . 雕刻石像C . 水车灌溉D . 预报地震2. (2分)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都含有氧分子B . CO2可用于灭火C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D .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3. (2分)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A . 熟石灰CaOB . 生石灰CaCO3C . 苛性钠NaOHD . 干冰H2O4. (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 . 干冰可用于制造人造云雾C .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5. (2分)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B . 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 .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 有些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化合价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酸和碱都一定含有氢元素B . 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水溶液C . 硫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水溶液呈电中性D . 硫酸根离子不具有酸性7. (2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A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B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C .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钾D . 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和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8. (2分)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A . HClB . COC . NaOHD . CaO9.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过滤B . 称量质量C . 固体与液体反应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0.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读出液体的体积D . 液体的取用11. (2分)碱溶液中都含有 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铁锅生锈B . 开水沸腾C . 煤气燃烧D . 蔬菜腐烂2. (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B . 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C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 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 (2分)碳酸钠的俗称是()A . 烧碱B . 石灰石C . 纯碱D . 熟石灰4. (2分)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①密度比空气大②能溶于水③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④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⑤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A . ②③④B . ①④⑤C . ③④⑤D . ①③④5. (2分)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 . H2O2、H2O都是氧化物,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B . 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C . NH4NO3中氮元索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D . 在原子团S042﹣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6. (2分)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水是一种常用溶剂B . 蒸馏水是一种硬水C . 雨水的pH一定为7D . 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7. (2分)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①②③8. (2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下列关于盐酸的性质、用途及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稀盐酸能与锌、铁、铜等许多金属反应B . 稀盐酸常用于去除金属锈蚀及水垢C . 浓盐酸瓶盖打开时可观察到冒白烟现象D .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盐酸9.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 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D .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10. (2分)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11.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B .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C . 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 . 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12. (2分)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A . 一定含有SO42﹣B . 一定含有Ag+C . 一定含有CO32﹣D . 一定含有Ag+或SO42﹣13. (2分)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 . 打开浓硫酸瓶盖,产生白雾B .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绿色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D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溶液温度升高14. (2分)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
湖州九上第一次月考专项练习实验题本卷可能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Cu—64 ,Ba—1372020 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四中调测试题1.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 MgCl 2和 NaOH 反应后残留的废液。
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 1: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
猜想 2:废液中的溶质有 NaCl、NaOH、MgCl 2。
猜想 3:废液中的溶质有 NaCl、MgCl 2 。
【评价与交流】小红认为猜想 2 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你的想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并写出对应的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它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龙龙、开开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表方案进行鉴别。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1)龙龙同学滴加的试剂 X 可能是______溶液(写出一种即可)。
(2)龙龙同学认为开开同学方案存在缺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小颖同学设计实验对其进行探究。
(1)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成浅红色.结论: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2)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加热固体,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