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篇名为《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的文章,首先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主题。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蝴蝶与花的美妙关系,文章中自然与人文的联系,作者对题材的表达手法,花香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隐含的生活哲理。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主题与观点,展望了文章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对读者提出了思考与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蝶与花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对自然和情感的表达,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哲理和情感。
文章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值得深入品味与思考。
【关键词】引言:介绍文章《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的背景、概述文章内容及主题正文:蝶恋花、自然与人文、题好一半文、花香传情、生活哲理结论:总结文章主题与观点、展望文章的意义和价值、对读者提出思考与启示关键词:花香蝶自来、蝶恋花、自然、人文、表达手法、花香、情感、生活哲理、观点、意义、价值、思考、启示1. 引言1.1 介绍文章《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的背景《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是一篇以蝴蝶与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旨在描绘自然界中蝶与花之间美妙的关系,探讨花香与情感之间的关联,以及作者对题材的独特表达手法。
这篇文章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联系进行分析,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总结。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美的力量,以及花香传达的情感与生活哲理。
文章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内容,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学世界。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中,我们将会更详细地探讨这些主题内容,并总结文章的主题与观点,展望文章的意义与价值,以及给读者提出思考与启示。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阐释,希望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并从中获得启发与感悟。
1.2 概述文章内容及主题《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这篇文章是一篇描写蝴蝶与花之间美妙关系的文章,同时也探讨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
通过作者对题材的表达手法,读者能感受到花香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隐含的生活哲理。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作者:苏叶和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4年第1期江苏省兴化市钓鱼中心校苏叶和【摘要】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极具开放性的命题,它的选材范围较广,写作较为自由,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的约束,表达方式也比较灵活,更能考察学生本身的写作功底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因此也成为最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常客”。
常言道:“其题善,佳作成一半”。
话题作文如何命题才会产生脱颖而出、鹤立鸡群的艺术效果呢?笔者将在本文中把自己的浅薄之见做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作文技法话题作文命题策略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因此,在考场写作文时一定要运用心智,精心拟定一个好的标题,使人产生一种“未看其文,先赞其题”的效果,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文章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好标题应具备的“闪光点”一般说来,好的考场作文标题应该简洁明了、独具风格,同时要紧紧扣住文章的写作内容,从而使文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此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因此笔者认为好的文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闪光点”:1.文题相符。
即文章的题目和内容要相符合,要求标题贴切、严谨。
2.范围适度。
不要把标题无限制的扩大或缩小,要选择最适合的角度来写。
3.思想蕴藉。
要将自己最独特的思维放入其中,起到耐人寻味的作用。
4.别具一格。
即标题不要落入俗套之中,而是要力争创新,具有独特的风格。
二、拟题的艺术方法拟题是显示一个考生才气的最好平台,所以不能轻易放弃。
但如何掌握拟题的艺术性呢?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善用诗词名句、歌曲、俗语(成语)入标题。
引用经典名句(作品名)、古诗词、成语、俗语等是话题作文拟题的常见方法。
1.引用经典名句或作品:如以“分别”为话题,可以拟为“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以“思念”为话题,可拟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以“友谊”为话题,可拟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木》);以“诚实守信”为话题,可拟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辛弃疾《青玉案》)。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花香醉人,蝶舞飞扬。
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之一,也是诗人笔下最美丽的景象。
每当春日来临,花香蝶舞的画面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浮现,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美好和愉悦。
而“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则是对这样美好景象的赞美和描写。
“花香蝶自来”表达了花香和蝶十分和谐地在自然中共存的场景。
花香扑鼻,蝶舞飞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愉悦,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花香和蝶儿在自然中的对话,使得这幅画面更加生动和动人。
而“题好一半文”一句,则是表达了在这样美好的景象之下,诗人能够得到无穷的灵感和启发,有了这些美好的景象,诗人可以有更多的灵感写下自己的诗篇,创作出更加优美的作品。
这也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作品。
自然界的美好景色,总能够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人们的心灵,在悠闲的午后,在花香蝶舞的景象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灵感和力量。
而正是这份美好的感受和灵感,让诗人们在这样的美好环境里进行着创作,写出了更加动人的诗篇和文章。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这句诗大致反映了作者写作中潜移默化的灵感来源--生活在大自然中。
自古以来,诗人多以大自然为题材,为生活点缀上了许许多多的美丽诗篇,历久弥新,深受人们喜爱。
在自然中,每一处景致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多彩。
花香蝶舞的景象,更是给了诗人们写作的灵感和动力。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花香蝶舞也能给予人们美好的愉悦和轻松的生活感受。
在这样的景象中,人们可以得到安宁和慰藉,使得生活更加美好。
而正是这样美好的景象,使得诗人有了写作的灵感,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只有让美好的自然景象永恒存在,我们才能够不断享受自然的美好,从中得到灵感和力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保护好自然环境。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顾名思义就是花香吸引蝶,自然而来的意思。
这是一句古诗中的一句好一半,也是一个深含哲理的句子。
花香蝶自来,表面上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花香蝶,花是花儿的香味,蝶是蝴蝶的飞舞,自来就是自然而然的来。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人只需春风自来,花香蝶自来,是一种自得其乐、自在自然、不刻意追求的生活状态。
生活中,人们总是忙碌于各种琐事,时常为了名利、地位等物质利益而奔波劳碌。
而在这种追求之中,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花香蝶自来,告诫我们不要太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不妄自菲薄,不因得不到而沮丧,不因得到而躁动不安。
应该像花香一样,自然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蝶自然而然的来。
花香蝶自来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的意义。
花香蝶自来,也可以理解为环境对人的影响。
花香蝶,代表美好的环境,自来,代表人对环境的顺应。
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人的心情会更加愉悦、心情更加平和,这样也会更加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细细品味这句古诗,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不禁浮现在脑海中:“翅膀长在你身上,为什么还要在地上爬行?”许多时候,我们过于注重生活的物质层面,却放松了对内心的关注,于是我们就会被束缚住,而不能如蝴蝶般自由地展翅翱翔。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忙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让我们感到无处不在。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繁忙的城市中奔波,为着生活对抗压力。
生活变得无比紧张和焦虑,因而人们渐渐忘却了自然美好和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花香蝶自来正是提醒我们不应该被生活所困扰,不断迷失自己。
正如马未都所说:“现代社会忽视了大自然,也忽视了我们自己的内心”。
只要我们保持着内心的平和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那么就能像花香一样,自然吸引美好的事物到来。
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即是一种领悟生活的境界。
生活中无需刻意的去追求某些东西,而是要像花香一样自然的散发出自己的魅力。
当我们心灵宁静时,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会主动来到我们身边,如同蝴蝶被花香所吸引,自然而然的飞来。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花开的季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幅自然和谐的景象。
花香扑鼻,蝶舞飘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花香蝶自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
花香扑鼻,蝶舞飘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副画面感染力极大,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
每一朵花都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每一只蝴蝶都展开美丽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花香扑鼻,蝶舞飘飘,这是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象。
花香四溢,吸引了蜜蜂和蝴蝶前来采蜜觅食。
蝴蝶像是花丛中的精灵,优雅地翩翩起舞,将整个花丛装点得愈发美丽。
它们在花间飞舞,时而停留在花瓣上,时而轻盈地翩翩起舞,仿佛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花香扑鼻,蝶舞飘飘,这是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花香弥漫在空气中,转瞬即逝的美妙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蝶儿在花海中翩翩起舞,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它们的美丽所包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如此美丽的景象,让人忍不住惊叹。
花香蝶自来,这是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花香散发着,蝶舞飘飘,在这样的景象中,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谐。
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人们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
用文字去描述这样美好的景象,多么有趣的事情。
我们不妨试着用文字去描绘一下这样的场景。
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空气中充满了满满的芬芳。
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时而停在花朵上,时而又翩翩起舞,仿佛在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描绘这样美丽的景象,让人心情愉悦。
这样的景象,仿佛让人们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谐。
这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
在这样美好的场景中,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在这样的花园里,人们可以让心情舒畅,尽情欣赏花香蝶舞的美好画面。
这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语文作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是揭示文章中心的重要窗口。
正所谓“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靓丽独特、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标题,往往如明眸善睐,摄人心魂,让人怦然心动;似深谷幽兰,沁人心脾,使人见之忘俗。
在写作话题作文时,同学们不妨尝试运用以下方法,让你的文题亮起来,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
一、明确文体,扬长避短文体是文章的体裁,任何文章都是有文体的,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抒情散文。
文体不分,毫无章法,随心所欲地写作,写出来的文章只会是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但这并非意味着不讲文体,而是让考生自由选择自己最为拿手的文体。
因此,同学们在拟作文题时,应注意明确文体,结合话题材料,围绕话题中心,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拟出准确规范、生动精炼、简洁流畅、确切深刻的作文题目。
例如,以“树”为话题写作。
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可以这样拟题《小议前人栽树,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单以林表达什么呢?这时,我带领学生们再次细读这段对话,寻找对话中的关键词,学生在读了几遍后在书上圈出了“洋火”一词,说明他们在用心思考后很容易地找出了作者的留白之处。
“洋火”是全文剧的关键线索,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爱情的见证物,由此我们就能想象出他们两人三十年前在一起生活的甜蜜画面:鲁侍萍生完孩子后生病,在屋中不能开窗,要点洋火,周朴园就在洋火下照顾她。
如此幸福的生活场景想象都是由“洋火”这一线索引发的。
如此一来,通过细读文本来挖掘台词的引申义,能有效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填补文章的“空白”,使文章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因此,细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身临其境,产生共鸣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
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师一直努力的目标之一。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细读文本是拉近学生与作者间的距离、实现二者间情感共鸣的有效方式。
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写道:“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大地苏醒了,树木抽出新绿,花朵争奇斗艳,草地上飞舞着一群群满载花粉的蝴蝶。
我很喜欢春天,因为春天给予我们无限的美好。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
它身体是粉红色的,翅膀则是白色和黄色的。
这只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来来去去,一直都靠近我。
看着它在空气中飞翔,我不禁想起一首诗:
花香蝶自来,风景美如画。
这首诗准确地描绘了我的心情,因为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我仿佛一步步进入了诗人的心中,感受到他眼中的美妙。
这只蝴蝶在花丛中停了一会儿,然后飞到了我的肩膀上。
我很高兴,因为蝴蝶被人靠近并不是很普遍的事情。
这只蝴蝶好像非常自在,对于我的存在感到非常的轻松。
它完全没有害怕,一会儿停在我的肩膀上,一会儿在我的手臂上。
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呼吸和细腻的触感。
这种感觉让我感到非常的亲近和和谐。
蝴蝶是文艺的代表,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细微之处。
蝴蝶可以带来微妙的体验和深刻的情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和丰富。
所以,当这个春天来临的时候,不要忘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那由心灵而来的美妙。
让花香蝶自来,用心灵去品味大自然的美好,与这世界完美融合。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顾名思义,就是指花儿的香气与蝴蝶的来临。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花香弥漫,各种鲜花竞相开放,蝴蝶们也穿梭其间,翩翩起舞。
这一幕美丽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和喜悦。
每年春天,当大地苏醒,万物复苏之时,一股香气弥漫开来。
花朵们纷纷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只要稍微靠近一点,你就能闻到它们散发出的芳香味。
有些花朵散发浓郁的香气,如茉莉花、玫瑰花等,而有些花朵则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如槐树花、杨梅花等。
无论是浓烈还是淡雅,这些香气都令人陶醉。
花香弥漫的空气中,蝴蝶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前来品味这些花香。
它们拍动着翅膀,在花海中飞翔,舞蹈着自己美丽的舞步。
蝴蝶的翅膀犹如彩虹般绚丽多彩,一瞬间从一个花苞飞向另一个花苞,营造出一幅绚丽多彩、动态飘逸的画面。
它们准确地找到了每朵花的最佳位置,低头舔食着花蜜,尽情享受这一份甜美。
蝴蝶与花香之间有着一种默契的联系。
花香吸引着蝴蝶的到来,而蝴蝶则是花儿传粉的重要媒介。
蝴蝶在舔食花蜜的身上携带着花粉,当它们飞往下一朵花时,花粉就会沾到下一朵花的雌蕊上,完成了传粉的过程。
这对花儿来说,是一种繁殖方式,也是守护生命的方式。
正因为有了花香与蝴蝶的共生关系,花儿们得以延续它们的品种,生生不息。
人类也沉浸在花香蝶自来的美丽景象中。
当我们走进花丛中,闻到花香的味道,看到蝴蝶们翩翩起舞,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宁静和喜悦。
这一瞬间,我们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了它给予我们的大爱。
而我们也应当学习花香蝶自来的默契与互助。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共同前行,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花香蝶自来,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花朵们开放自己的芬芳之美,蝴蝶们品味花香的甜美,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恩赐。
花香蝶自来,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美好与快乐,也让我们懂得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花香蝶自来的美丽景象吧!让我们把这幅画面永远珍藏在内心深处,继续向往和追寻它所展现的美好与快乐。
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
作者:吕薇薇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年第02期
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
”题目是建立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是考生呈献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份“见面礼”。
新材料作文“自拟题目”的开放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给予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自由和充分发挥的空间。
一、不好标题的共性问题
纵观当下高中生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是题目与文体不合,文体不同,题目的要求也不同。
议论文的题目,往往讲究观点鲜明深刻;记叙文的题目,往往讲究语言生动形象。
有的学生给议论文拟了“如梦初醒”“最美,那一年”等题目,正文却是满篇的议论之辞;有的学生给记叙文拟题时使用“论”“说”等词,但正文却是通篇的记叙描写,如此不伦不类,都影响作文的得分。
二是题目游离于材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反映在作文题目的拟定上。
如果拟出的题目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或者不能直接反应材料的内涵,而需要在文章中拐弯抹角、大费周章地进行二次阐述才能使人明白,那么这个题目的拟定注定是不成功的。
三是题目空洞乏味。
自拟作文题目,在给学生带来写作自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文写作的难度。
有的题目字数过多,冗长呆板;有的题目语言平淡,缺乏张力;有的题目过于笼统,显得大而无当。
二、好标题的特点
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大放异彩,拟题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究竟怎样的作文题目才能称得上好呢?
首先,作文题目要切合材料主旨,符合文体特征。
新材料作文中,题目的拟定要紧扣材料内容和主旨,确保不偏离、不跑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拟题之前既要理解给定材料的表面意思,又要吃透其隐含的丰富内蕴,如果是多则新材料作文,还要注意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求同存异,在准确审题、立意的基础上拟定合适的标题,既符合作文的内容要求,又符合选用的文体特征,使题目与作文正文内容和谐统一。
其次,作文题目要简练生动,新颖有趣,含蓄隽永。
题目是对作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我们在拟题时要善于化大为小,题目范围要小,要注意严格控制题目的字数,一般在十个字以内,简洁醒目的标题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精彩的题目不光可以体现作者的语言艺术,还可以展示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此,在准确拟题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合理创新,尽量不用
陈词滥调、不落俗套,追求角度的新颖、用语的新奇,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从而使自己的作文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作家秦牧所言“好的题目,总是概括性很强,饶有深意,引人深思的”。
因此,考生在拟定作文题目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准确贴切、平实浅易的层面上,而要努力使题目含蓄隽永,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三、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
1.巧用修辞,别具匠心
灵活地运用反问、比喻、拟人等修辞,使作文标题生动形象、新颖夺目、引人注意,达到言简意远,美不胜收的表达效果,从而获得较好的评阅效果。
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中,不少考生灵活运用了修辞手法,拟出了许多好题目:《何必“不朽”》、《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青春万岁》等。
由此可见,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根据特定的材料、确定内容和主旨,别具匠心,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拟题,可以使标题更加形象生动,亲切自然,增强文章的美感,使文章达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2.引用化用,妙趣横生
中国的诗词歌赋中有不少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流传千古,凝练含蓄,典雅蕴藉,言简意赅但却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在给作文拟题时,我们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或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诗词名句,定能增加作文的文采,提升作文的文化品位。
2014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中,不乏这样的优秀题目:《书中自有颜如玉》、《空山新雨后》、《狂童之狂也》等等。
这些运用引用、化用拟定的标题,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还能体现考生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较好的文学素养。
3.合理创新,别开生面
生活中的一些符号,看似平常,其实很有深意。
在拟题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材料主旨、作文体裁和作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数字、标点等符号和公式的内在含义,创新地拟题,把丰富的哲理融入凝练的标题中,通过新颖别致的标题,精辟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增加作文的思辨色彩和作品的思想深度。
如:《创新+合作=成功》(2014课标全国1)、《“老规矩”都去哪儿了?》(2014北京)、《我,不要智慧的芯片》(2014天津)等。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优秀的作文题目,不仅可以概括文章内容,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人眼前一亮,发人深思。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
薄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生活中的美妙词句,拟出简洁生动、新颖别致的标题,提升作文的品味。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