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给煤机控制由拖缆改为数字无线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101.72 KB
- 文档页数:1
无线控制技术在电厂斗轮机及叶轮给煤机改造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无线控制技术在电厂斗轮机及叶轮给煤机改造中的应用。
首先,阐述了无线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应用领域及案例,以及其优点和挑战。
其次,具体分析了无线控制技术在电厂斗轮机及叶轮给煤机改造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改造效果。
无线控制技术的引入,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关键词:无线控制技术;电厂斗轮机;叶轮给煤机;改造应用一、无线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无线控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如蓝牙、Wi-Fi或RFID等,进行远程控制设备或系统的操作。
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涉及到无线通信的基础,它使用电磁波(例如,无线电频率、微波频率等)作为传输介质,将信息(如命令、数据等)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无线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例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医疗设备控制,以及家庭和办公室的自动化等。
案例丰富,其中一例是使用无线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家居。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从远程通过手机或计算机控制家庭设备,如照明、空调、电视等。
另一个例子是在工业自动化中,无线控制技术被用来控制生产线上的设备和机器,这可以减少线缆的使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无线控制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使用方便,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节省人力和物力。
其次,它可以提供实时的设备或系统状态信息,有助于更好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由于无线技术不需要布线,因此安装成本较低,维护也相对容易。
最后,无线控制技术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轻松增加或删除设备或系统。
然而,无线控制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它依赖于无线通信,因此可能会受到环境干扰,如其他电磁波源的干扰,这可能影响到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无线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无线信号可以被截获,因此有可能会受到攻击,如数据窃取、设备控制等。
叶轮给煤机加装位置系统(无线控制系统)改造摘要:王曲电厂输煤系统6台叶轮给煤机控制箱经多年运行已经老化,柜内完全被煤粉覆盖,线号无法识别;叶轮给煤机控制拖缆因常年运行,电缆老化严重,并且电缆已无备用芯,无法加装位置信号;现场无实际位置信号指示,运行人员的操作都是凭感觉进行,只能通过和现场人员对讲机喊话,运行操作极不方便。
经多方调研,将控制回路升级为无线控制系统并且加装位置信号,该系统经过三个月实际运行,叶轮动画位置显示十分清晰,操作人员能有效地了解设备实时运行情况,能更加方便的进行科学配煤。
该产品的成功应用,大幅减轻了运行工作压力,对安全生产起到的推动性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改造叶轮无线反射式射频定位 2.4G 移动拖缆替代控制一、引言王曲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台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输煤系统共有6台叶轮,一直没有显示实际位置信号。
叶轮给煤机自建厂以来一直使用至今,多年的超负荷运行已经导致设备老化,设备老化导致设备运行中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机组正常上煤秩序,不利于整个电厂的发电安全。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叶轮给煤机工作现场空气潮湿、粉尘更是严重超标。
当前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均依靠电缆小车承力,后期增加的喷淋系统水管也在电缆小车上,导致电缆小车负荷太重,造成电缆小车轨道变型,电缆小车行走过程出现卡死,多次出现控制电缆断芯现象,每次维修都是寻找备用电缆备用芯,在备用芯用完后,如果不彻底决绝这一问题,即使换上新的电缆,更新电缆最多可以使用2年。
由于现场灰尘大且潮湿,电缆小车负荷大,其本身也容易坏,滑车一旦卡死,就造成控制电缆拉断或者断芯等现象。
现场无实际位置信号指示,运行人员的操作都是凭感觉进行,只能通过和现场人员对讲机喊话,运行操作极不方便。
叶轮给煤机卸煤沟下环境恶劣,电缆拉断后,在更换电缆时,检修人员在现场会至少工作1天时间,多则2、3天,对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是一个较大的隐患。
综合以上原因,叶轮给煤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控制电缆反复来回移动,经常出现断芯故障;当出现控制电缆断芯故障后,叶轮不能从远方控制,工人就地操作,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发电运维Power Operation无线控制技术在电厂斗轮机及叶轮给煤机改造中应用国电蓬莱发电有限公司 孙亚伟1 概述国电蓬莱发电有限公司一期为两台33万千瓦的燃煤机组,其输煤系统为:煤场单路斗轮堆取料机为DQ1500/1500-35型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斗轮堆取料机为既可堆料又可取料一机两用的联合设备;汽车卸煤沟煤斗下部设双路带式输送机,每路安装1台出力100~1000吨/小时的桥式叶轮给煤机,其型号为QYG1000A。
2 斗轮机及叶轮给煤机经常故障的原因2.1斗轮机经常故障的原因斗轮机与集控室之间的信号传输借助电缆卷筒和控制卷缆来实现,斗轮机作业时需要频繁行走,卷缆由于在地面拖动并频繁受力,加上露天煤场环境恶劣,设备使用十年了,老化严重,卷缆中的控制信号线非常容易出现拉断现象,而控制信号线断芯往往在内部,外部无法查看。
2.2叶轮给煤机经常故障的原因两台叶轮给煤机均采用硬接线方式,采用拖缆进行信号传输,拖缆采用柔性电缆,配合电缆小车实现沿轨道伸缩,达到叶轮给煤机移动目的,由于地煤沟脏、暗、潮湿、煤粉等特定环境,拖动电缆滑动的电缆滑车极易损坏,当电缆滑车故障时极易造成电缆挤压后控制信号线破皮造成电缆接地或控制信号线拽断;由于采用柔性电缆,电缆随着叶轮给煤机频繁行走,会造成电缆内部的控制信号线绝缘降低,出现信号时有时无现象,加重了设备检修人员故障查找故障查找和处理难度。
叶轮给煤机控制电缆安装空间狭小,更换非常困难,更换工作量大。
叶轮给煤机每侧只有一根控制电缆,每次更换时需要移动动力电缆,更换时还有大量的校线工作,每次更换需要7~8个小时,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生产。
3 无线控制特点介绍工业无线控制技术是继现场总线之后,工业控制领域的又一个热点技术,是降低工业测控系统成本、提高工业测控系统应用范围的革命性技术。
其特点如下:3.1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当要把相距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距离的远程站点相互连接通讯的时候,采用有线的方式,必须架设长距离的电缆或者挖掘漫长的电缆沟,工程周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无线控制系统在斗轮机上的成功应用摘要:河南安阳发电厂有1台悬臂式斗轮机。
斗轮机在我厂运行多年,其控制拖缆经常损坏,导致皮带与斗轮机无法联锁,更换过多次均未解决问题。
经过全方位方案对比和同类设备市场调研,我们选择了采用无线控制技术替代控制拖缆,该系统经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运行非常稳定,本次改造非常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该产品的成功应用,大幅减小了斗轮故障,减少维护次数,提升设备稳定,稳定上煤秩序,对安全生产起到的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斗轮机无线无线联锁 2.4G 跳频扩频技术移动拖缆解决方案 PLC一、引言大唐安阳发电厂斗轮堆取料机1996年安装投运,1997年8月投产,型号为DQL-1200型,系大连重型机械厂制造,安装在南北长279米的两个煤场之间。
该设备有堆料、取料和物料直通三种工况,承担着输煤系统配煤及取煤工作,是一种高效连续作业的堆取料设备。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安阳电厂斗轮机控制电缆采用定制柔性拖令电缆,配合卷盘机构完成斗轮机联锁控制。
斗轮机常年暴露在户外煤场环境下,并且现场粉尘较多,斗轮机频繁启停,造成卷盘电机发热比较厉害,加上煤粉堵塞,容易发生卡死现象,造成控制拖缆被拉断;再加上煤块的压砸,自投运以来,控制拖缆多次出现断芯,严重影响机组安全,是造成系统不稳定的根本因素。
当控制电缆断芯时,斗轮机与其下部的输煤皮带不能进行联锁,当皮带机故障停机时,斗轮堆取料机不能立即实现停止,经常造成皮带溢煤堵煤,导致运行当班人员除正常工作之外,还额外增加清理溢煤的工作量,经常不能正常下班及交接班。
斗轮机现场环境特别恶劣,潮湿,现场粉尘浓度更是严重超标,极易造成群体性尘肺病的发生,给燃料职工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斗轮机出现故障还影响机组正常上煤秩序,易造成重大事故。
三、前期调研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现场综合难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于2014年将斗轮机拖缆问题列为厂里一项技改反措项目。
叶轮给煤机无线控制设备技术要求1、工程概述叶轮给煤机原设计通过控制电缆对叶轮给煤机进行控制,控制扁平电缆在室外露天长期运行且输煤系统运行环境较差,致使电缆老化较快;改造为无线控制系统后可取消控制扁平电缆,即减少了日常维护工作量,又节省了更换电缆费用,而且保证了叶轮给煤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2、技术要求2.1 无线设备要具有极高的抗干扰性,在电厂强电磁波的干扰下能长期可靠工作.2.2要求提供的无线设备设计合理,完整可靠,安全稳定,检查维护方便。
如有缺少配件等情况,供方必须无偿提供并安装。
2.3要求采用高品质天线,天线增益不低于8dB,天线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天线信号传输电缆应选用优质多层专用屏蔽电缆。
2.4天线安装位置合理,方便检修和维护,固定牢靠,防风能力大于11级。
2.5天线、室外部件、控制箱、电源引入端等必须有独立可靠的防雷措施。
2.6要求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方式,保证在极端天气和干扰的情况下可靠通信。
2.7单套通讯设备的通讯量要求至少满足12路开关量输出、12路开关量输入。
2.8每路信号都应有明显的状态指示。
2.9甲方提供220V交流电源进入控制箱,每个控制箱内必须设置电源空开,方便对箱内设备的检修维护。
2.10现场控制箱应能防尘、防滴水、防腐、防潮、防结露、防昆虫及啮齿动物,能耐指定的高、低温度以及支撑结构的振动。
箱体采用不锈钢材质。
控制箱采用下进线方式开孔。
2.11 本项目的设备采购包括设备的改造安装工作,为总包交钥匙工程。
改造所需配件、主材及所有的安装工作(包括设备生产厂内安装和现场全部安装)全部由供方提供,与系统的接口回路由双方共同设计,供方施工。
2.12供方在完工时需对叶轮给煤机无线设备进行安装检测,确保改造后该设备能安全稳定运行,各处接地良好,接线工整,达到设计要求。
2.13供方根据需方设备的运行情况策划合理的安装方案,首先应考虑不得影响需方设备的正常运行。
2.14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案必须经过需方同意方可开工实施。
叶轮给煤机位置信号电磁干扰异常的处理总结发布时间:2023-03-10T02:15:11.653Z 来源:《科技潮》2022年35期作者:王宏1 郭维亭2 [导读] 山西瑞光热电厂输煤程控上位机与叶轮给煤机之间的信号使用硬接线控制拖缆传输,由于电缆滑车和控制拖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涩、电缆断芯的情况,多次出现叶轮给煤机远程失控和监控位置丢失的问题,影响叶轮给煤机的稳定运行,为使叶轮稳定运行由西安弘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叶轮给煤机上的控制拖缆改为无线通讯方式。
王宏1 郭维亭21.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中 030600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摘要:山西瑞光热电厂输煤程控上位机与叶轮给煤机之间的信号使用硬接线控制拖缆传输,由于电缆滑车和控制拖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涩、电缆断芯的情况,多次出现叶轮给煤机远程失控和监控位置丢失的问题,影响叶轮给煤机的稳定运行,为使叶轮稳定运行由西安弘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将叶轮给煤机上的控制拖缆改为无线通讯方式。
无线控制及位置改造完成投入正常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当叶轮启动后DCS所读取的叶轮的位置信息会不定时的出现上位机采集到位置与就地实际位置有偏差,现场技术人员得知问题后迅速响应,快速分析判断此问题产生的可能因素及对应处理办法。
关键词:信号;电磁干扰;处理;1 故障前期处理 1.1 排除存在感应电的影响,检查所有模块接地线是否接地良好。
1.2对电源模块的性能及稳定性产生可疑,更换新的电源模块。
1.3.检查位置编码器通讯数据会不会出现偶尔丢包情况,更换新的位置编码器。
经过前期紧急判断处理后,观察设备运行问题仍存在,与西安弘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技术员沟通,由弘圣机电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沟通并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后判断最大可能是位置编码器与柜内位置信号处理PLC之间的通讯受到很大的强电磁干扰致使数据乱码,通讯丢失,校验失败或逻辑执行错误所致,严重时甚至导致控制系统无法投入使用。
叶轮给煤机载波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叶轮给煤机载波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应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叶轮给煤机载波智能控制经过在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火力发电厂实践运行,消除了叶轮给煤机故障隐患,减少了叶轮给煤机叶轮驱动电动机的耗电量,增加了系统可靠性和操作的灵活性。
同时提高了配煤掺烧的合格率,也是给企业增加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低压电力线载波;变频调速;智能控制器;抗干扰;叶轮给煤机1.系统概况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11号缝隙式卸煤沟由新、老两部分卸煤沟组成,各有四台叶轮给煤机(即新、老甲/乙组各两台),叶轮给煤机的工作电源及其与胶带输送机的联锁是通过拖缆来实现的。
由于生产需要,新老卸煤沟要进行贯通。
贯通后的11号甲/乙胶带输送机将各有四台叶轮给煤机,原受电和联锁方式将不能满足现场需要。
2.改造前我公司叶轮给煤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2.1由于拖缆随叶轮给煤机一起移动,甲/乙组中间的两台叶轮给煤机因拖缆的存放位置的影响,两车道每趟将约少卸六个火车皮的来煤。
2.2由于同一台叶轮给煤机通过动力拖缆和控制拖缆来提供工作电源和联锁信号,并夹在同一个电缆滑车上随叶轮给煤机一起移动,重量过大,且卸煤沟环境比较恶劣,使得电缆滑车损坏率很高,经常拉断拖缆,造成叶轮给煤机无法运行,且极易造成人身伤害。
2.3由于动力拖缆与控制拖缆平行距离过长,偶合电压很大,电流干扰大,在操作时会产生拒动或误动现象,无法实现远方操作。
2.4原系统的远方控制方式无法与输煤程控系统相连接,使叶轮给煤机的运行不能纳入输煤程控系统的统一管理,造成设备运行管理上的不统一,也不能使运行人员摆脱高粉尘环境对其身体的危害。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该设备的电气控制和驱动部分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维护量偏大,远达不到设计的使用效果。
为了使叶轮給煤机能够接入输煤程控系统,并在其主机的管理下,科学、稳定、有序的运行,减少故障率,我公司于2012年02月采用叶轮给煤机载波智能控制系统对叶轮给煤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