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专用车底盘轴荷估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78.96 KB
- 文档页数:2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汽车的轴荷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个轴承受的重量,它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车主来说,了解和计算三轴汽车轴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汽车的三轴,它们分别是前轴、后轴和驱动轴。
在大多数乘用车上,前轴负责承载发动机和前部部件的重量,后轴则承载乘客和后部部件的重量。
驱动轴则承担着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和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牵引力。
要计算三轴汽车的轴荷,首先需要明确每个轴所承受的重量。
前轴的重量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传动系统、前悬挂系统等,而后轴的重量主要包括乘客、行李和后部部件等。
驱动轴的重量则取决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位置,一般来说,前驱车的驱动轴重量会比后驱车稍微重一点。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三轴的轴荷,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重心位置和重量分配情况。
重心位置是车辆各个部件的受力中心,它会影响到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一般来说,重心位置较低的车辆会更加稳定,而重心位置较高的车辆则容易出现侧翻等事故。
对于轿车型车辆来说,重心一般会位于车辆的中心线附近,而货车型车辆由于装载的货物位置不同,重心会有所变化。
在计算轴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重量和重心位置来估计各轴的重量分布情况,然后根据车辆的轴距、前后悬挂系统刚度等参数来计算轴荷。
值得注意的是,轴荷的不均匀分配可能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抖动、漂移等不稳定情况。
因此,在设计和生产车辆时,要尽量保持轴荷的均匀分配,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总之,三轴汽车轴荷的计算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车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准确计算和合理分配轴荷,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在购买车辆或进行装载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车辆的重量分配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计算三轴汽车轴的荷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的总重量、重心位置、轴距、车辆的布局和道路状况。
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方法来计算三轴汽车轴的荷载:
1. 确定车辆的总重量:首先,您需要知道车辆的总重量,包括车辆本身的重量以及任何附加负载,如乘客、货物和燃料等。
2. 确定车辆的重心位置:车辆的重心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到轴荷的分配。
通常情况下,重心位置是相对于车辆前轴的距离。
您可以通过测量或参考车辆的技术规格来确定。
3. 确定车辆的轴距:轴距是车轮之间的距离,通常以前轴和后轴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不同车型的轴距可能会不同。
4. 计算前轴荷载:前轴荷载是指施加在前轴上的重量。
根据车辆总重量、重心位置和轴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前轴荷载:
前轴荷载= (总重量×重心位置) / 轴距
5. 计算后轴荷载:后轴荷载是指施加在后轴上的重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后轴荷载:
后轴荷载= 总重量- 前轴荷载
6. 计算第三轴荷载(通常是驾驶室后的轴):如果车辆有第三轴,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第三轴的荷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是一个简化的方法,用于估算轴荷。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车辆悬挂系统、道路状况、车辆速度、操控等因素。
对于特殊用途车辆(如货车、公交车、卡车等),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荷载分析和计算。
此外,汽车制造商通常会提供有关车辆荷载分布的详细信息,可供参考。
如果需要准确的轴荷计算,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使用专业的车辆荷载计算软件。
感载阀控制的复合式空气悬架三轴汽车轴荷计算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耀明2008年6月30日感载阀控制的复合式空气悬架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本文分析的对象是第二轴采用半椭圆钢板弹簧和空气弹簧复合的空气悬架,其中空气弹簧的气压,也就是载荷由感载阀控制,而感载阀安装在第一轴,借助第一轴悬架的变形(静挠度)即其载荷来控制。
也可以说,第二轴和第一轴悬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作用。
第一轴和第三轴均采用普通的钢板弹簧悬架。
以下分两大部分,一是静态轴荷的计算,二是最强制动时轴荷转移的计算。
1、静态轴荷各悬架无载时的相关位置如图1之A所示,承受簧载质量Gs而变形之后的位置如图1之B所示,基准线从1-1移到2-2。
定义各符号意义如下:Gs簧载总质量L簧载质量重心到第一轴的水平距离f簧载质量重心的垂直位移C、2C、3C第一、二、三轴悬架刚度(单边)1f、2f、3f第一、二、三轴悬架静挠度(变形)1L、3L第二、三轴到第一轴的水平距离2S、2S、3S第一、二、三轴悬架无载时弹簧到安装基准线的1垂直距离(亦可理解为无载时各轴车轮到与基准线平行的地面接触点的垂距,即空程)1R 、2R 、3R 第一、二、三轴在支承面上对簧载质量的反作用力(双边)根据平衡条件:0=∑Y ,Gs R R R =++321 ------------------------(1)01=∑M ,03322L Gs L R L R ⋅=⋅+⋅ ------------------------(2)根据变形一致原理,即各轴悬架变形按比例分配:2311221133)()()()(L L S f S f S f S f =+-++-+ ------------------------(3)由于感载阀安装在第一轴,其输出气压由第一轴悬架的静挠度(变形)控制。
因感载阀的输出气压与摆杆角度呈现线性关系,故设定:10f m p p ⋅+= ------------------------(4)式中 p 感载阀输出气压0p 第一轴悬架静挠度01=f 时感载阀的输出气压 m 第一轴单位静挠度所对应的感载阀输出气压 在变形不大的条件下,可认为空气弹簧的承压面积和有效面积变化率均不变,则:S p R A ⋅=2 ------------------------(5)式中 A R 空气弹簧承受的垂直负荷(双边) S 空气弹簧承压面积(单边) 将式(4)代入式(5),得:)(210f m p S R A ⋅+⋅= ------------------------(6)式中之S 、0p 、m 均为常数,且为已知。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在三轴汽车中,前轴、中轴和后轴分别由前、中、后悬挂系统支撑。
为了保证驾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三轴汽车的轴荷要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在各轴上。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认为前轴荷占整车重量的40-50%,后轴荷占整车重量的50-60%,中轴荷一般较小,占整车重量的10-20%。
下面以一款小型轿车为例,详细说明三轴汽车的轴荷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整车的总重量。
总重量可以通过称重或计算来确定,其中包括整车自重、乘客和货物的重量。
假设整车的总重量为2000千克,那么前轴荷的范围为800-1000千克,后轴荷的范围为1000-1200千克,中轴荷的范围为200-400千克。
接下来,根据整车的布局和设计确定各轴的距离。
一般来说,前轴和后轴的距离是固定的,中轴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来确定。
假设前轴和后轴的距离为1500毫米,中轴的距离为600毫米。
然后,根据整车的静稳定条件确定各轴的受力。
整车的静稳定条件是指在任何静止状态下,车辆的重心要落在受力点的中心线上。
根据这一条件,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前轴力乘前轴距离=后轴力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前轴力=后轴力+中轴力前轴力乘前轴距离=后轴力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将上述公式代入,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前轴力+后轴力+中轴力=整车总重量前轴力乘前轴距离=后轴力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前轴力=整车总重量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后轴力乘前轴距离分之前轴距离后轴力=整车总重量-前轴力-中轴力中轴力=整车总重量-前轴力-后轴力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三轴汽车的轴荷分配。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可以对轴荷进行调整,以满足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非关联式悬架的多轴汽车轴荷计算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陈耀明2005年6月目录前言---------------------21.静轴荷---------------------32.簧载质体的位置---------------------53.在坡道变速运动时的轴荷分配---------------------64.四轴汽车的轴荷分配---------------------65.等轴距三轴汽车的轴荷分配---------------------8前言多轴汽车采用非关联式悬架,可以使结构简单,通用化程度高。
只要选择合适的悬架参数,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平顺性和通过性。
许多多轴越野汽车或坦克,都采用非关联式悬架,特别是非关联的独立悬架。
近代的重型载货车或半挂车,因为主要行驶在高等级公路上,采用非关联式悬架,就已能满足所要求的平顺性。
非关联式悬架多轴汽车的轴荷计算,属超静定问题。
一般采用“变形一致原理”列出附加关系式,连同平衡方程式一起,联立后解出未知数。
当然,这类悬架都是非控制式悬架。
如果多轴车的悬架当中,有关联的(如平衡悬架)又有非关联的,那么,自然可以按关联的条件列出附加方程式,按非关联的关系列出变形一致方程式,再加上平衡条件,联立求解,就可以求到所要的未知数。
本文因篇幅所限,不含这部分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引自1972年3月“国外汽车”杂志,文章名称为“多轴非关联悬架汽车的轴荷计算”。
该译文来自前苏联1971年第9期“汽车工业”俄文版杂志。
笔者因工作需要在这之前,1966年就推导出四轴汽车和三轴汽车的相关计算公式,现以应用特例也做为本文的一部分。
因为公式简化了,读者引用起来方便一些。
1. 静轴荷各悬架无载时的相关位置如图1之A所示,承受簧载总质量Gs 而变形之后的位置如图1之B所示。
定义各符号意义如下:Gs簧载总质量Lo簧载质体重心到第一轴的水平距离fo簧载质体重心的垂直位移簧载质体的纵向角位移Ci第i轴的悬架和轮胎的折算刚度(双边)fi 第i 轴的悬架和轮胎的总变形量(折算静挠度)Li 第i 轴到第一轴的水平距离Si 由安装高度不同所确定的第i 轴悬架的自由行程Ri 第i 轴在支承面上对簧载质量的反作用力(双边簧载负荷) Gi 第i 轴轴荷Qi 第i 轴非簧载质量从图1,根据平衡条件,可列出:0=-∑Gs Ri ----------(1)0=⋅-⋅∑Lo Gs Li Ri ----------(2)假设簧载质体(车身)是刚性的,根据变形一致的关系,可导出: 2311221133)()()()(L L S f S f S f S f =+-++-+ ………………………2112211)()()()(L Li S f S f S f Si fi =+-++-+ ----------(3) ………………………2112211)()()()(L L S f S f S f S f n n n =+-++-+ 若刚度Ci 为常数(线性弹簧),则此方程组可解。
整车轴荷计算方法整车轴荷计算是指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根据车辆总质量和车辆的结构特点,确定每个轴或每个轴组所承受的荷载大小。
整车轴荷计算的准确性对于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整车轴荷计算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轴重法:根据轴荷比例法,根据车辆总质量、轴距、重心高度等参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计算出每个轴的静态轴荷。
2.过零切线法:假设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都沿着车辆走行方向的直线运动,根据车辆的运行速度和转弯半径,计算出每个轴的静态轴荷。
3.半轴荷法:根据车辆总质量、前后轴距、车辆总高度和重心高度等参数,以及轮胎胎面宽度、胎压和胎纵刚度等参数,采用半车模型计算出每个轴的静态轴荷。
1.垂向轴荷计算:根据车辆的减震器性能和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运动特点,采用动力学方程计算出车辆转弯、加速、制动时每个轴的动态轴荷。
2.横向轴荷计算:根据车辆在转弯运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产生的侧向力大小和方向,计算出车辆前后轴的横向轴荷。
3.纵向轴荷计算:根据车辆在加速、制动过程中,车轮与地面之间的纵向力情况,计算出车辆前后轴的纵向轴荷。
在整车轴荷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负载分配:根据车辆使用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车辆载荷,确保每个轴或轴组的轴荷均衡。
2.轮胎参数:轮胎的胎面宽度、胎压和胎纵刚度等参数对轴荷计算有一定影响,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参数。
3.轮胎动力学特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和侧向力等特性对轴荷计算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测数据或理论计算得到。
4.地面情况:地面的粗糙度、湿滑情况等对轴荷计算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整车轴荷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结构特点、负载分配、轮胎参数以及地面情况等因素。
只有通过准确计算和合理分析,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轴汽车轴荷的分析与计算多轴汽车轴荷的分析与计算是对汽车各个轴的重量分布进行评估和计算的过程。
在汽车设计和性能分析中,了解和控制车辆各个轴的轴荷分布非常重要,对汽车的稳定性、平衡性和操控性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多轴汽车轴荷的分析与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在进行多轴汽车轴荷的分析与计算时,首先需要了解每个轴承载的重量。
汽车的重量主要分为整车重量和空重两部分。
整车重量是车辆装配好后的总重量,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所有部件的重量。
而空重是车辆在未装配任何物品时的重量,主要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固定部位的重量。
了解整车重量和空重,可以根据设计参数和经验,对车辆的各个轴承载的重量进行初步估算。
在估算各个轴承载重量后,接下来需要进行轴荷的分析与计算。
轴荷指的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各个轴所承受的垂直载荷。
轴荷的大小会对车辆的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评估。
轴荷的分析与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静态轴荷和动态轴荷。
静态轴荷是指车辆静止时各个轴承载的重量。
动态轴荷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加速、减速、转弯等各个工况下轴承载的重量。
静态轴荷和动态轴荷的计算方法不同。
对于静态轴荷的计算,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根据车辆的整体重量以及轴距、悬挂系统、车身结构等参数,按比例估算各个轴承载的重量。
然后,根据车辆静止时的安装位置和重心位置,通过静力平衡的原理,计算各个轴承载的重量。
最后,通过实际测试或数值仿真的方式,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调整。
对于动态轴荷的计算,需要考虑车辆在加速、减速、转弯等工况下的轴承载重量的变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转向组角动力学原理,根据车辆的速度、加速度、曲率等参数,计算各个工况下的轴承载重量。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实际测试和测量,获取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轴荷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统计。
需要注意的是,多轴汽车轴荷的分析与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车辆的结构、悬挂系统、动力系统、车速、路况、驾驶员行为等。
一、整车重心与轴荷分配计算:
1.车辆各部件重心位置
2.部件重心位置列表
x,y——部件重心位置
m——部件重量
3.重心位置与轴荷验算:
轴荷计算:
公式:G2=∑m i x i/L (1)G2——中、后轴轴荷kg
m i,x i——部件重量和部件重心水平位置
L——汽车轴距+650 ㎜
将列表数据带入公式(1)
G2=18900㎏前轴G1=6100㎏(24.4%)
按汽车厂提供数据,前轴允许载荷6500㎏,中,
后轴允许载荷19000㎏
结论:满足使用条件。
汽车重心纵向位置计算:
公式:L1=G2L/G L2=G1L/G
G——汽车总质量
代入数据:L1=3780㎜L2=1220㎜
满载时汽车重心高度计算:
公式:h=∑m i y i/G (2)
y i——部件重心高度h——汽车重心高度
将列表数据代入公式(2)
h=1770㎜
空载时汽车重心高度计算:
仍用公式(2),减去垃圾重量
hg=1174㎜
二、汽车侧翻条件验算:
公式:tgβ=B/2h (3)
β——汽车侧倾稳定角B——汽车轮距B=1860㎜
代入数据:tgβ=0.792 β=38.3°≥32°
结论:满足使用条件。
三、危险工况校核计算:
该车在垃圾箱满载,用拉臂钩将垃圾箱拉上车,垃圾箱后轮临界脱离地面时,以汽车不翘头(即前轴负荷≥0)为安全。
轴荷分配计算公式轴荷分配,这可是个在车辆工程、机械设计等领域相当重要的概念。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轴荷分配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轴荷到底是啥。
简单讲,轴荷就是车轴所承受的载荷重量。
那为啥要研究轴荷分配呢?这就好比你挑担子,要是两边重量不均衡,走起来就费劲,还容易摔跤。
车也一样,轴荷分配不合理,不仅影响操控性能,还可能影响安全性和舒适性。
那轴荷分配的计算公式是咋来的呢?其实啊,它是通过对车辆的结构、重量分布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来的。
一般来说,常见的计算公式会涉及到车辆的总重量、轴距、前后悬架的刚度等等参数。
比如说,咱们假设一辆小汽车,总重量是 1500 千克,轴距是 2.5 米,前悬架刚度是 500 牛/毫米,后悬架刚度是 400 牛/毫米。
通过一系列复杂但有规律的计算,就能得出这辆车的前后轴荷分配比例。
我想起之前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辆车,开起来有点晃晃悠悠的。
后来一了解,发现就是轴荷分配出了问题。
那辆车经过改装,加重了后备箱的东西,结果导致后面轴荷过大,前轮抓地力不足,开起来就不稳当。
这就充分说明了轴荷分配的重要性。
再深入一点说,不同类型的车辆,轴荷分配的要求也不一样。
像货车,就得考虑载货的重量和分布;客车呢,要考虑乘客的座位布局。
而且,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出现,轴荷分配的计算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计算轴荷分配可不能马虎。
得精确测量各种参数,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
有时候,为了达到理想的轴荷分配,还得对车辆的结构进行调整,比如改变悬架的参数、调整重心位置等等。
总之,轴荷分配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咱们搞这方面研究和设计的人,可得把这事儿弄明白了,才能造出更好、更安全的车来。
希望今天讲的这些能让您对轴荷分配计算公式有个初步的了解,要是以后您在这方面还有啥想知道的,咱们再接着探讨!。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摘要:1.三轴汽车概述2.汽车轴荷计算方法3.三轴汽车轴荷的计算流程4.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实际应用5.结论正文:一、三轴汽车概述三轴汽车是指具有三个轴的汽车,通常包括前轴、后轴和一个或多个中间轴。
这种结构在载重汽车、公共汽车和某些特殊用途的汽车中较为常见。
三轴汽车的设计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和行驶稳定性,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对轴荷的计算和分析至关重要。
二、汽车轴荷计算方法汽车轴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静态轴荷计算:静态轴荷是指汽车在静止状态下,各轴所承受的重量。
通常采用公式计算,公式为:轴荷=总重量÷轮数。
2.动态轴荷计算:动态轴荷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轴所承受的重量。
由于汽车的质量和负载会随着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刹车等操作而发生变化,因此动态轴荷的计算较为复杂。
一般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三、三轴汽车轴荷的计算流程1.确定汽车的总重量:包括车身重量、乘客重量、货物重量等。
2.确定各轴的负载分配:根据汽车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合理分配各轴的负载。
3.进行静态轴荷计算:根据总重量和轮数,计算出各轴的静态轴荷。
4.进行动态轴荷计算:采用仿真软件,模拟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计算出各轴的动态轴荷。
5.分析轴荷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检查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制动性能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实际应用1.确保汽车行驶安全性:通过轴荷计算,可以确保汽车的轴荷分布合理,避免因轴荷过大而导致的行驶不稳定、制动失灵等安全隐患。
2.优化汽车设计:通过轴荷计算,可以为汽车设计提供参考数据,优化汽车的结构设计和负载分配,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
3.保障道路安全:对于超载车辆,通过轴荷计算,可以准确判断其是否超载,保障道路安全。
五、结论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是汽车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优化汽车设计和保障道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0.16638/ki.1671-7988.2020.13.040三轴双前轴牵引汽车轴荷计算与优化康孝峰,田志强,赵洋康(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陕西西安710200)摘要:随着国家治超政策的不断加严,牵引汽车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双前轴牵引车悬架和轴桥总质量占汽车整备质量约30%,但悬架和轴桥作为汽车承载关键件,需获取准确的轴荷才能实现进一步降重。
文章利用结构力学原理,建立双前轴三轴牵引汽车的轴荷计算模型。
该模型通过分析中间轴距变化时轴荷的分配,得到最佳轴荷分配轴距,同时可以对轴距确定的牵引汽车通过调整Ⅰ、Ⅱ轴板簧高度差和鞍座压载位置进行轴荷优化。
此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对提高多轴牵引汽车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及整车布置优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双前轴;牵引汽车;轴荷分配;轴荷优化中图分类号:U4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3-129-03Calc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xle Load Of Three-Axle Double-FrontAxle Traction VehicleKang Xiaofeng, Tian Zhiqiang, Zhao Yangkang(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Xi’an 710200)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tightened policy of national super-policy, decreasing the weight of traction vehicles has been urgent. The total mass of the suspension and axle bridge of the double front axle tractor accounts for about 30% of the total vehicle quality, but the suspension and axle bridge for cars need to be obtained accurate axle load to decrease weight reduction for some vital component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double front axle and three axle traction vehicle axle load calculation model by 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Then we analyzed distributions of axle loa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at intermediate wheelbase changed. The results showed this model obtained best axle load distribution wheelbase. Meanwhile, it can adjust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af springs of the first, second axles and the ballast position of the saddle for the traction vehicle with the determined wheelbase. This method has high precisio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f multi-axle traction vehicl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vehicle layout.Keywords: Dual front axles; Traction cars; Axle load distribution; Axle load optimizationCLC NO.: U462.2+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3-129-03引言目前较为常用的轴荷计算方法是将汽车简化为简支梁的静力平衡模型[1],该方法适用轴距较小的平衡悬架三轴车,并不适用于双前轴三轴牵引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