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55远距离输电教案

高中物理55远距离输电教案

高中物理55远距离输电教案
高中物理55远距离输电教案

第五节电能的输送

●本节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是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写得比较详细、通俗,可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内容的处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是本节教材新增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教学中并不要求深入讨论输电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也不要求对输电过程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3.学生常常容易将导线上的电压损失ΔU=U-U′与输电电压混淆起来,甚至进而得出错误结论.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认识.要注意,切不可单纯由教师讲解,而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否则会事倍功半,似快而实慢.

4.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节后设的阅读材料《直流输电》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增加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

2.知道什么是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损失.

3.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电压损失.

4.理解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

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P与U损失.

●教学难点

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ΔU.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用具

可拆变压器(2台)、长导线、学生电源、小灯泡、投影仪、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人们常把各种形式的能(如水流能、燃料化学能、核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进行传输,这是因为电能可以通过电网来传输,那么电能在由电厂传输给用户过程中要考虑什么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远距离输电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回答老师提出的下列问题(屏幕上打出)

[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

二、新课教学

1.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师]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生]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保质、经济.可靠,是指保证供电线路可靠地工作,少有故障和停电.保质,就是保证电能的质量,即电压和频率稳定.经济是指输电线路建造和运行的费用低,电能损耗小,电价低.

[师]远距离大功率输电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生]在输电线上有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

[师]输电线上功率损失的原因是什么?功率损失的表达式是什么?如何减小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生1]由于输电线有电阻,当有电流流过输电线时,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电热而损失掉了.这是输电线上功率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2]设输电电流为I ,输电线的电阻为R ,则功率损失为ΔP =I 2R.

[生3]根据功率损失的表达式ΔP =I 2R 可知,要减少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其二是减小输电电流.

[师]如何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呢?

[生]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 线=ρS

1,要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 线,可采用下述方法: ①减小材料的电阻率ρ.银的电阻率最小,但价格昂贵,目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或铝作输电线.

②减小输电线的长度l 不可行,因为要保证输电距离.

③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适当增大横截面积......

.太粗不可能,既不经济又架设困难. [师]如何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呢?

[生]在输电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根据P =UI 可知,要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I ,必须提高输电电压U ,这就是采用高压输电的道理.

2.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师]在直流输电时,输电线上电压损失的原因是什么?交流输电呢?

[生1]由于输电线有电阻,电流在输电线上有电压损失.

[生2]对交流输电线路来说,既有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也有感抗和容抗造成的电压损失. [师]在不计感抗和容抗的条件下,电压损失的表达式是什么?

[生]电压损失ΔU =U -U ′=I R 线

[师]如何减小电压损失,保证输电质量呢?

[生]根据电压损失的表达式ΔU =I R 线可知,要减少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 线;其二是减少输电电流.方法同减少功率损失.

[师]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都需要采用高压输电,但并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因为电压越高,对输电线绝缘的要求就越高,这样不经济.实际输电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3.几种输电模式

[师]常用的输电模式有几种?各是什么?

[生1]低压输电:输电功率为100 kW 以下,距离为几百米以内,一般采用220 V 的电压输电.

[生2]高压输电:输电功率为几千千瓦到几万千瓦,距离为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一般采

用35 kV 或110 kV 的电压输电.

[生3]超高压输电:输电功率为10万千瓦以上,距离为几百千米,必须采用220 kV 或更高的电压输电.

[师]我国远距离输电采用的电压有哪几种?

[生]有110 kV 、220 kV 、330 kV 、500 kV.

[师]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怎么办?而到达目的地的电压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怎么办?

[生]在发电机处用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在用户处用降压变压器降低电压.

[师]用CAI 课件展示我国远距离高压输电情况及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设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 ,则功率损失为

ΔP =I 22R

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 用=P -ΔP .

电压损失为ΔU =I 2R ,则U 3=U 2-ΔU .

4.例题分析

某交流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10.5 W ,输出电压为U =1.0×10.3 V ,假如输电线的总电阻R=10 Ω,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等于输电功率的5%,用户使用电压U =380 V.

(1)画出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下图).(标明各部分的符号)

(2)所用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使用的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 解析:引导学生画出电路.

引导学生写出各部分关系式

U ∶U 1=n 1∶n 2

I 2∶I 1=n 1∶n 2 U 2∶U 用=n 1′∶n 2′ I 3∶I 2=n 1′∶n 2′

U 1=U 损+U 2

P =P 损+P 用户

P 损=I 22·R

解:I 1=U

P =500 A

P 损=5%P =5%×5×105 W=2.5×104 W

P 损=I 22R

I 2=R P 损=50 A I 3=用户用户U P

=用户损U P P -=380

1075.45? 所以

101500501221===I I n n 125503801075.4523'2'1

=??==I I n n 三、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主要学习以下问题:

1.远距离输电线路上,P 损=I 2R=R U 2损

,其中(I =U

P 总). 2.远距离高压输电中,P 损和U 损都能减少.

3.交流和直流输电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4.电站输出功率由用户消耗功率决定.

四、布置作业(略0

五、板书设计

六、本节优化训练设计

1.单相交流发电机的路端电压为220 V ,输出的电功率为4400 W ,发电机到用户单根输电线的电阻为2 Ω,求

(1)用户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各是多少?

(2)如果用变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向用户输电,用户处再用变压比为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后使用,那么用户得到的实际电压和电功率又是多少?

2.一条河的流量为Q =40 m 3/s ,落差为h=5 m.利用它发电,单相交流发电机效率η1=50%,输

出电压U =400 V ,输电线总电阻R 线=5 Ω,电线上允许损失的最大电功率为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η2倍,η2=5%,用户所需电压为220 V ,设计输电线两端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解析(1)不用变压器,直接输电时:

干线中电流:I =送送U P =220104.43

? A=20 A 电线上损失的:U 损=I ·R 线=20×2×2 V=80 V

P 损=I ·U 损=1600 W

用户得到的:U 户=220 V-80 V=140 V

P 户=P -P 损=4400 W-1600 W=2800 W

(2)用变压器时,电路如图所示.

U 1=10U =2200 V

I 线=1U P =2200

4400 A=2 A U 2=U 1-I 线R=2200 V-2×4 V=2192 V

所以U 户′=10

2U =219.2 V P 户′=P -I 线2×R =4400 W-4×4 W=4384 W

2.解析:发电机将水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其中:

P 输=η1ρQgh =50%×103×40×10×5 W=106 W

输电线上损失:

P 损=η2P 输=5×104 W

输电线上允许输送的最大电流

I 线=5

1054?=线损

R P A=100 A 而不用变压器直接输送时,输电线上电流大小:

I =400106=送输

U P =2500 A 100 A

为减少电能损失,必须是先升压后降压,输电线路如图所示.

I 1=送输U P =2500 A I 2=线损

R P =100 A

I 3=220

1095.06?=-户损

U P P A=2210953? A 所以2511221==I I n n 2295023'2'1

==I I n n 1

43 ●备课资料

求解输电问题的思路

由于发电机本身的输出电压不可能提高,所以采用高压输电时,在发电站内需用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再由输电线输出,到用电区再用降压变压器降到所需的电压,在解答有关远距离输电问题时,首先要将整个电路分成几段进行研究,找出跟各段电路相应的物理量;然后利用变压器工作原理和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分段列式,最后联立求解,进行计算.另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输电距离不变,所以输电线长度一定.

(2)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通常认为是恒定的.

(3)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失往往要求不能超过某一规定值.

(4)记熟两个基本公式:

电压关系:U 升=U 降+ΔU =I R 线 +U 降

能量关系:P 出=P 损+P 降=I 2R 线+IU 降=IU 升

●备课资料

汽油机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

汽车中汽油发动机的点火装置是利用感应圈的原理制成的.感应圈是互感现象的重要应用之

一.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功率的升压变压器.它能将十几伏的直流低电压变成数万伏的高电压,是科学实验中经常用来取得高压的一种电源设备.

感应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是在一个用许多薄硅钢片叠合而成的直条形铁芯上套有两个线圈的变压器,初级线圈绕在里层,次级线圈绕在外层,层间有良好绝缘,整个变压器经过绝缘处理后放进胶木外套筒中,空隙处灌满了很厚的一层石蜡.

图1

我们知道,恒定直流电是不能变压的.但不断的接通与切断直流电路却可以产生互感电动势,这表明断续的脉动直流电可以进行电压变换.这里通断电流的机构是采用一个最简单的电磁式断续器.当螺旋调节器触点Z与带有铁头的弹簧片P接触时,合上电源开关S,初级线圈中有直流电通过,于是铁芯被磁化吸引弹簧片,但此时却切断了电路;铁芯失去磁性便放开弹簧片,弹簧片又与触点Z接触,电路再度被接通.如此不断的重复下去,低压恒定直流电就变成了脉动直流电.由于初级线圈自感作用的结果,电流不能突然增大,也不能突然减小,因而变成上升被阻拦,下降被拖延的脉动直流.其波形如图2(a)所示.图中Δt1时间内的曲线表示电路接通时,电流上升的情形,而Δt2时间内的曲线则表示电路断开时,电流下降的情形,我们知道,由于初级线圈电流的变化,在初级和次级线圈中都会感应出电动势.电流的变化率越大,感应电动势也就越高.由图可见,由于电路断开时电流的变化率比电路接通时电流的变化率要大得多,所以电路断开时感应电动势也比接通时高得多.图2(b)中画出了次级的电动势e2的变化波形.由图可见,在电路接通时(Δt1时间内),感应电动势较小,而电路断开时(Δt2时间内),感应电动势上升至较大的数值.如果次级两端点D、D′相距较近,则感应电动势的正向与负向的值都可使DD′间的空气击穿而发生强烈的火花放电.这时,次级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通过,其电流变化的规律与电动势变化的规律相同,仍如图2(b)所示.但是如果D、D′相距较远,则当电路接通时,次级的感应电动势较小.不足以使空气击穿放电,此时次级线圈没有电流通过;只有当电路断开时,由于次级感应电动势很大,DD′间的空气被击穿放电,次级线圈中才有电流通过.所以这时次级的电流是脉冲的直流电,如图2(c)所示.

图2

由于初级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当电路断开时,电流的变化率又很大,所以此时可产生约几百伏的自感电动势,比直流电源的电压要高得多.而且,因为次级线圈的匝数N2约为初级线圈匝数N1的300倍左右,次级线圈的电压将比初级线圈的电动势高约300倍,所以,次级线圈的电动势可以达到一万伏乃至几万伏的高压.

因为学生已经知道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有关,所以上述内容可适当的进行补

充,以利于学生理解自感及变压器.

最新高中物理 第3章 电能的输送与变压器 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远距离输电练习 沪科版选修3-2(考试必备)

微型专题5 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远距离输电 一、选择题 考点一 变压器电路的动态分析 1.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 =U m sin ωt ,副线圈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和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 1和U 2表示;和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 1和I 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I 1和I 2表示电流的平均值 B.U 1和U 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 C.滑片P 向下滑动过程中,U 2不变、I 1变大 D.滑片P 向下滑动过程中,U 2变小、I 2变大 答案 C 解析 电路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表示的都是有效值,选项A 、B 错误.根据U 1U 2=n 1n 2得U 2=n 2n 1 U 1, U 1不变,U 2不变,滑片P 向下滑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闭合回路欧姆定律知I 2变大,根据I 1I 2=n 2n 1得I 1=n 2 n 1 I 2,I 1变大,故C 正确,D 错误. 2.(多选)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 ,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2甲为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u 1不变,当滑动接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某次检测得到用户电压u 2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u 2=1902sin (50πt ) V B.u 2=1902sin (100πt ) V

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 ,应将P 适当下移 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 ,应将P 适当上移 答案 BD 解析 由电压u 2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可知,用户电压的最大值是190 2 V ,周期是2×10-2 s ,所以u 2=1902sin (100πt ) V ,A 错误,B 正确;根据n 1n 2=U 1 U 2 ,n 1减小,U 2增大,因此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 V ,应将P 适当上移,C 错误,D 正确. 3.如图3所示,用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变压器降压后用总电阻为 R 的输电线对用电器供电,设两个灯泡的电阻相同,且都在发光,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N 移动,会出现的现象是( ) 图3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 1、L 2均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L 1、L 2均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 1变亮,L 2变暗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灯泡L 1变暗,L 2变亮 答案 C 解析 副线圈输出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N 移动的过程中,并联部分电阻减小,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但因为灯泡L 2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通过灯泡L 2的电流减小,又因为总电流增大,所以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增大,即灯泡L 1变亮,灯泡L 2变暗.副线圈上的电流增大,根据I 1=n 2n 1 I 2可知,输入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4.(多选)如图4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 1和L 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开关S 断开.当开关S 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4 A.副线圈两端M 、N 的输出电压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 上的电压增大 C.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减小

【高二物理高压输电知识点】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高压输电知识点】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高压输电 (1)高压直流输电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高压直流输电由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以及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三部分组成。 高压直流输电是交流-直流-交流形式的电力电子换流电路。 常规高压直流输电:半控型的晶闸管,采取电网换相。 vsc高压直流输电: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采用器件换相。 分类:长距离直流输电(两端直流输电),背靠背(btb)直流输电方式,交、 直流并联输电方式,交、直流叠加输电方式,三级直流输电方式。 (2)直流系统的构成 1.直流单级输电:大地或海水回流方式,导体回流方式。 2.直流双极输电:中性点两端接地方式,中性点单端接地方式,中性线方式。 3.直流多回线输电:线路并联多回输电方式,换流器并联的多回线输电方式。 4.多端直流输电:并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串联多端直流输电方式。 (3)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 优点:经济性:高压直流输电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体现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中。互连性:可实现电网的非同步互连,可实现不同频率交流电网的互连。控制性:具有潮流快速可控的特点 缺点: ①直流输电换流站的设备多、结构复杂、造价高、损耗大、运行费用高、可靠性也较差。 ②换流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处理不当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必须通过设置大量、成组的滤波器消除这些谐波。 ③电网换相方式的常规直流输电在传送有功功率的同时,会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可达有功功率的50%~60%,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策略。④直流输电的接地极和直流断路器问题都存在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技术难点。 (4)目前已投运20个直流输电工程(详见p14) 20xx年,我国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条±800kv的最高直流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五直:天-广工程(±500,2000年),三-广工程(2004年),贵-广i回工程(2004年),贵-广ii回工程(2008年),云广特高压工程(±800kv) (5)轻型直流输电 特点: 1.电压源换流器为无源逆变,对受端系统没有要求,故可用于向小容量系统或不含旋转电机的负荷供电。 2.电压源换流器产生的谐波大为削弱,对无功功率的需要也大大减少,同时只需要在交流母线上安装一组高通滤波器即可满足谐波标准要求;无须安装直流 滤波器和平波电抗器。 3.不用出现换相失败故障(低电压大电流)。 4.模块化设计使vsc直流输电工程缩短工期。 5.可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运行。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交变电流第7节远距离输电教案粤教版选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交变电流第7节远距离输电教案粤教 版选修3 本节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之一.知道输电的过程.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理解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充分理解;;中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4、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功率和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和电压损失. 5、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 2、通过例题板演使学生学会规范解题及解题后的思考. 3、通过远距离输电原理分析,具体计算及实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我国远距离输电挂图展示,结合我国行政村村村通电报导及个别违法分子偷盗电线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的介绍,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做一个合格公民. 2、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 (2)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教学难点 远距离输电原理图的理解。 教学建议

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是本教材新增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人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教学中并不要求深人讨论输电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也不要求对输电过程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教学中要注意掌握好分寸. 3、学生常常容易将导线上的电压损失面与输电电压混淆起来,甚至进而得出错误结论.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认识.这里要注意,切不可单纯由教师讲解,而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否则会事倍功半,形快而实慢. 4、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幻灯显示 ①为什么要进行远距离输电? ②输电过程主要考虑什么问题? ③为什么输电过程有电能损失? ④减少电能损失有什么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在学生个别提问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完整答案如下 ①由于电站、电厂利用能源的特殊性,它发出的电常常要输送给距离甚远的用户。 ②在输电过程中输送效率的高低成了我们的首要问题,当然是效率越高越好。 ③由于输电导线有电阻,且又有电流通过,根据焦耳定律Q=I2Rt输电过程中必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显然这种损耗越小,输送的效率就越高。 导入二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远距离输电问题的处理思路及基本关系

1 远距离输电问题的处理思路及基本关系 1.远距离输电的处理思路 对高压输电问题,正确画出输电过程示意图并在图上标出各物理量.按“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线→降压变压器→用电器”,或从“用电器”倒推到“发电机”的顺序一步一步进行分析. 2.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几个基本关系(以图1为例 ) 图1 (1)功率关系:P1=P2,P3=P4,P2=P 损+P3. (2)电压、电流关系:U1U2=n1n2=I2I1,U3U4=n3n4=I4I3,U2=ΔU +U3,I2=I3=I 线. (3)输电电流:I 线=P2U2=P3U3=U2-U3R 线 . (4)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ΔU =I2线R 线=(P2U2)2R 线.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增大到原来的n 倍,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就减小到原来的1n2 . 对点例题 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 ,输出电压是250 V ,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 ,输电线电阻为10 Ω.若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 (1)画出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 (2)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解题指导 (1)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输电线损耗的功率P 线=100×4% kW =4 kW , 又P 线=I22R 线 所以输电线电流I2=I3= P 线R 线 =20 A 原线圈中输入电流I1=P U1=100 000250 A =400 A 所以n1n2=I2I1=20400=120 这样U2=U1n2n1=250×20 V =5 000 V U3=U2-U 线=5 000 -20×10 V =4 800 V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专题练习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专题练习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输电过程中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和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基本构成 2. 通过课上探究会对简单的远距离输电线路进行定量计算 二自主学习 1.电流流过输电导线时,电流的会引起电功率的损失。损失的电功率P=I2R,即在输电线上因发热而损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为减小电能输送中损失的电功率,可以通过减小或来实现。 2.由P=UI,在保证输送电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输送,才能减小,从而减小输电线路上的能量损失。即在远距离输电中,必须采用输电。 3.输电导线有电阻,电流通过输电导线时,会在线路上产生电势降落,致使输电线路末端电压U3比起始端电压U2要低,这就是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U。 = 4.输送一定功率的电能时,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线路中电流,导线因发热而损耗的电能就,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也就。 5.下列关于电能输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保质、经济 B.减小输电导线上功率损失的惟一办法是采用高压输电 C.减小输电导线上电压损失的惟一方法是增大输电线的横截面积 D.实际输电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输电功率的大小、距离远近、技术和经济条件等 6.输电导线的电阻为R,输送电功率为P.现分别用U1和U2两种电压来输电,则两次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之比为() A.U1∶U2B.U21∶U22 C.U22∶U21D.U2∶U1 7.如图1所示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图1 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电路的发热损耗 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 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 三课上探究 (一)、远距离输电示意图: 人们常把各种形式的能如水能、燃料化学能、核能等,先转化为电能再进行利用,因为电能可以通过电网很方便的传输到远方.电能从发电厂到远方用户的传输过程,可用图表示,其中r表示输电线的总电阻,I表示输电线上的电流 请同学们探究下列问题 1.用户得到的电能与发电厂输出的电能相等吗? 2.输电线上的热功率的表达式是什么?如何更有效的减小输电线上的热功率?(二)、远距离输电电路中的各种关系 某发电站向远处送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各部分的物理量已在图上标注,在这个电路中包括三个回路.

《交变电流,远距离输电教学案例评析》案例评析

《交变电流,远距离输电教学案例评析》案例评析 王守玉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锻炼与提升的机会,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它让我品尝着教学案例与评价带给我的那份收获与思考。教学的成败得失,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课标要求,把握上课精神。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认真去学习、领悟上课理念,只有这样上课才能更有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等特点 二、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存量,增强自身课前准备的体会。高中教师应当切实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使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成新知识的目的。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多做实验,在实验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出结论,如课例中的“交流电实验”教学于实验相结合,配合相应的演示实验,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认识交变电流的特点及其规律。 四、教学手段的选择。师生互动是组织教学的手段之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它的好处是使学生本来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得到改变。全体学生关注的目标从教师的位置转移到回答

疑问的学生身上,并且,教师的设置疑问如果恰到好处,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大脑兴奋程度。例如实验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交变电流变化一个周期,电流变化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学生渗透物理的分析思维方法。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交流电远距离输电》的案例,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若以后能多有这一些培训,可以选择多样的课题,丰富我们老师的教学经验,或者请优秀教师开公开课,让我们听课者评课,大家互相探讨,这样觉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压输电专题练习

《高压输电》练习题 1、有一台发电机通过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给用户供电,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20kW,端电压为40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5,两变压器之间输电导线的总电阻R=l.0Ω,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4=220V,求: (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2)输送电能的效率多大; (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3﹕n4; 2.供电网中某一居民小区的用户变压器输入电压为U1=1×104V,此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25:3,原来小区各户居民用电总功率为44kW,由于用电功率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增加,现小区各户居民用电总功率增加到88 kW,打算在不改变线路的情况下更换一台用户变压器,设新用户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仍为U1=1×104V 不变,且设用户正常工作电压均为220 V 。 求:(1) 居民小区输电线路的电阻R线 (2) 新更换的用户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 3.有一条河流,河水流量为4m3/s,落差为5m,现利用它来发电,使用的发电机总效率为50%,发电机输出电压为350V,输电线的电阻为4Ω,允许输电线上损耗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而用户所需要电压为220V,求所用的升压、降压变压器上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路如图所示.

4.小型水利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功率为24.5 kW,输出电压为350 V,输电线总电阻为4 Ω,为了使输电线损耗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需在发电机处设升压变压器,用户所需电压为220 V,所以在用户处需安装降压变压器,求: (1)输电线上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5、一台交流发电机产生u=220·sin 100πt V的交流电压,其内阻不计,经过变压器变压后 通过总电阻r=2 Ω的长导线给彩灯供电,如图5-5-5所示.60只彩色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每只灯泡都是“6 V,0.25 W”,灯泡均正常发光.(其余电阻不计)试求: (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3)若副线圈匝数为110匝,求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 6.利用太阳电池这个能量转换器件将辐射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又称光伏发电系统.光 伏发电系统的直流供电方式有其局限性,绝大多数光伏发电系统均采用交流供电方式.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装置称为逆变器. 有一台内阻为1omega的太阳能发电机,供给一个学校照明用电,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R=4omega,全校共22个班,每班有"220V40W"灯6盏,若全部电灯正常发光,则 ①发电机输出功率多大? ②发电机电动势多大? ③输电效率多少? ④若使灯数减半并正常发光,发电机输出功率是否减半?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教案

45讲 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教学目标】 1.理解变压器的原理,会用功率关系、电压比、电流比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够对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 3.会分析计算远距离输电问题. 【教学过程】 ★重难点一、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1.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1)电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2U1=n2n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n1U1=n2U2=n3 U3=…。 (2)功率: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 入=P 出,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P 1=P 2+P 3+…。 (3)电流:由I =U P 知,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有I2I1=n1n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有n 1I 1 =n 2I 2+n 3I 3+…。 3.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四点注意 (1)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 (2)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3)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所以没有能量损失。 (4)理想变压器没有磁通量损失,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

【典型例题】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1021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 ) A .U =66 V ,k =91 B .U =22 V ,k =91 C .U =66 V ,k =31 D .U =22 V ,k =31 【答案】 A 【解析】 设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 1、I 2,则I2I1=n1n2=31,故k =I22R I12R =91。设原线圈两 端的电压为U 1,则U U1=n2n1=13,故U 1=3U ,而原线圈上电阻分担的电压为31U ,故3U +3U = 220 V ,解得U =66 V 。选项A 正确。 ★重难点二、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常见的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一般有两种: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和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 1.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如图所示) (1)U 1不变,根据U2U1=n2n1,输入电压U 1决定输出电压U 2,可以得出不论负载电阻R 如何变 化,U 2不变。 (2)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I 2变化,根据输出电流I 2决定输入电流I 1,可以判断I 1的变化。 (3)I 2变化引起P 2变化,根据P 1=P 2,可以判断P 1的变化。 2.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

远距离输电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交流电发电机,我们就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以供民用和企业生产使用。 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可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下面我们来研究电能的输送有关知识。 电能的输送 问题: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 如:葛洲坝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送到武汉、上海等地的呢? 答案是,通过电线输送的。而且是,通过架设很高的(考虑危险性)、很粗的高压电线输送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电能的输送电能损失很大。电能为何损失呢? 电能的输送电能损失 如果不考虑升压变压器与降压变压器的使用,电能按照发电厂的电压进行输送,那么,最基本的输送电能模式如图所示:

由于发电厂和用电端距离很远,比如陕北榆林发电供京津冀地区使用,线路特别长。我们根据电阻与电阻率关系式: 可知,总的电阻非常大,因此会有很大的能量(功率)损失,转化为电线上的焦耳热。 不难得出损耗的功率为: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输电线上还会有很大的电压降低。 输电要用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不能忽略。 电流通过很长的导线要发出大量的热,如: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的高压输电线电阻约400欧,如果通的电流是100安,每秒钟导线发热就是400万焦耳。这些热都散失到大气中,白白损失了电能。所以,输电时,必须设法减小导线发热损失。 为什么采用高压输电 问题:如何减小导线发热(能量消耗)呢?

由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减小发热Q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减小输电时间t, 二是减小输电线电阻R, 三是减小输电电流I。 哪种方法能被实际使用呢?第一种方法等于停电,没有实际价值。第二种方法从材料、长度、粗细三方面来说都有实际困难。适用的超导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来。排除了前面两种方法,就只能考虑第三种方法了。 从焦耳定律公式Q=I2Rt可以看出,第三种办法是很有效的:电流减小一半,损失的电能就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通过后面的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办法也是很可行的。 因此,减小电能的损失,必须减小输电电流。 但从另一方面讲,输电就是要输送电能,输送的功率必须足够大,才有实际意义。 怎样才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呢?根据公式P=UI,要使输电电流I减小,而输送功率P不变(足够大),就必须提高输电电压U。 所以说通过高压输电可以保证在输送功率不变,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输送电的电能损失。输送电能流程

高压输电--优质获奖教案

3.4变压器3.5高压输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变压器原理及规律.2.熟练应用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决定因素解决动态分析问题.3.熟悉远距离输电中的各物理量关系和损耗问题,熟练解决远距离高压输电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进一步理解变压器原理及规律 难点:熟悉远距离输电中的各物理量关系和损耗问题,熟练解决远距离高压输电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基础点 知识点1 理想变压器 1.构造:如图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 (1)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 (2)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 2.原理: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 3.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P 入=P 出。 (2)电压关系:U 1U 2=n 1n 2 ,若n 1>n 2,为降压变压器; 若n 1<n 2,为升压变压器。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 1I 2=n 2n 1 ;有多个副线圈时仍有P 入=P 出,据P =UI 可推出,U 1I 1=U 2I 2+U 3I 3+…+U n I n ,n 1I 1=n 2I 2+n 3I 3+…+n n I n 。 (4)频率关系:不变。 4.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如图A 、B 所示。

(2)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 如图C 所示。电流互感器: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如图D 所示。 知识点2 远距离输电 1.减少输电电能损失的两种方法 (1)理论依据:P 损=I 2R 。 (2)减小输电线的电阻: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要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 ,在保证输电 距离情况下,可采用减小材料的电阻率、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等方法。 (3)减小输电导线中的电流:在输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根据P =UI ,要减小电流,必须提高输电电压。 2.输电过程示意图 3.输电电流 (1)I =P U ;(2)I =U -U ′R 。 4.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Q =I 2Rt 。 5.电压损失 (1)ΔU =U -U ′;(2)ΔU =IR 。 6.功率损失 (1)ΔP =P -P ′;(2)ΔP =I 2R =??? ?P U 2R 。 重难点 一、理想变压器原理和基本关系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

高二物理远距离输电天天练

高二物理《远距离输电》天天练2012/3/9 1.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发电厂至用户的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通过输电导线的电流为I,输电线末端的电压为U2,下面选项表示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的是() A.U12 R B. (U1-U2)2 R C.I2R D.I(U1-U2) 2.关于电能输送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由公式P=U2/R知,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少 B.由公式P=U2/R知,输电导线电阻越大,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少 C.由公式P=I2R知,输电电流越大,输电导线上功率损失越大 D.由公式P=UI知,输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流成正比 3.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中的电流与用户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无关 B.输电线中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C.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少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 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4.远距离输电,原来用电压U0输电,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0,现在要使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1/10,则输电电压应为() A.100 U0 B.10U0 C.U0/10 D.U0/100 5.一台交流发电机产生u=220·sin 100πt V的交流电压,其内阻不计,经过变压器变压后通过总电阻r=2 Ω的长导线给彩灯供电,如 图所示.60只彩色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每 只灯泡都是“6 V,0.25 W”,灯泡均正常 发光.(其余电阻不计) 试求:(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能的输送知识点 许多大型水电站建设在远离我们的高山峡谷之中,电能在那里生产出来,并不能马上被使用,它只有通过电力网跨过千山万水到达城市、工厂,走进千家万户,才能被使用;离城市较近的火电厂、核电站生产出的电能也要通过电力网传输,才能被使用。因此,电力网成为连接电厂和用户的纽带,它就像是电力系统中的“血管”。 电力网是由升压变压器、传输线路、高压塔架、降压变压器、无功补偿器、避雷器等电气设备,以及监视和控制自动装置所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下图即为一变电站的输配电系统。 高中物理变电站的输配电系统 电能在发电机中生产出来,此时电压为10kV左右,经升压变压器变成220kV或500kV后,通过超高压输电线输送到城市的供电网上,再经多级降压变压器最终变为220V,才能供我们使用。这就是常见的交流输电方式。 由于交流输电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人们也开始采用新型的高压直流输电方式进行远距离输电,在我国建成的就有“葛-上”(葛洲坝-上海)500kV直流输电线。高压直流输

电方式就是在原有的交流输电网中增加了整流器(把交流电 变为直流电)和逆变器(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来完成其页 1 第 任务的。 那为什么传输时要采用超高压(500kV等)输电呢?主要是 因为要减少线损(Q),也就是电能在传输时在传输线上以热 能等形式白白损失掉的能量。只有不断地提高电压,才能减少线损Q与通过传输线的电流I有这样的关系:Q=I2R,因为传输线的电阻R一定,因此要减少Q就要减小I,而I又与电压U成反比,因此,减少线损就要提高电压。 我们平时最常见到的传输线路就是架空线路,其次是电力电缆。最新的、最有前途的传输线要数高温超导导线了,据华中理工大学超导电力科研与发展中心提供的一份报告,目前,中国输配电系统的网络损耗高达百分之八点五,到2019年,按预测的装机容量,中国在输配电网上将损失二到三个三峡电站所发出的电能。而高温超导导线由于其零电阻的特性,将能极大地减少线损。 输配电除了需要变压器、传输线路等电气设备外,还需要输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支持。输配电自动化控制的主要任务是:1.要保证传输电能的质量,也就是要保证所传输电的电压、频率,而这就要合理地分配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这就要精确地进行潮流计算,再进行功率分配和功率补偿。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2.7《远距离输电》WORD教案1

电能的输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 理解U 输、U 线、U 用、P 输、P 线、P 用、I 输、I 线、I 用 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 (1) 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 (2)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 难点 远距离输电原理图的理解。 彬”“。”] 3. 疑点 P = U p =UI P = I 2 R 的对应关系理解 R 4. 解决办法 通过自学、教师讲解、例题分析、实验演示来逐步突破重点、难点、疑点。 三、 教具准备 可拆式变压器(2台)、导线若干(其中两根阻值约与小电珠相等 )、小电珠(2 . 5V 、0.3A )、 学生电源 四、 教学步骤 1.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并事先给出预习过程应解决的问题 幻灯显示 ① 为什么要进行远距离输电? ② 输电过程主要考虑什么问题? ③ 为什么输电过程有电能损失? ④ 减少电能损失有什么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在学生个别提问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完整答案如下 ① 由于电站、电厂利用能源的特殊性,它发出的电常常要输送给距离甚远的用户。 ② 在输电过程中输送效率的高低成了我们的首要问题,当然是效率越高越好。 ③ 由于输电导线有电阻,且又有电流通过,根据焦耳定律 Q= I2Rt 输电过程中必有一 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显然这种损耗越小,输送的效率就越高。 ④ Q= I2Rt 如何减小输电时的 Q A t 是要确保的,通过减少 t 来减少Q 线是没有意义的。 B. R 二*减少R 有以下三种途径。 a. 缩短I 由于两地距离确定、没有实际意义。 b. 增大S 受经济及架设条件限制只限短距离输电采用。 c. 减少p 换用银那么也受经济条件约束,也是不现实的,效果也不明显。若正在研究 的超导材料能批量生产且价格便宜,倒是可以采用。 TJ 2 3.充分理解P=T P = I 2 瓦P = UI 中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完整版)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

输电过程(如图所示) 、输送电流 P ⑴ 1 =U ; 三、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和电压损失: 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 Q= U2Rt. 1、电压损失:(1) △ U = U- U ; (2) △ U= IR. P 2、功率损失:⑴△ P = P - P'; (2) △ P = (U )2R 3、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⑴减小输电线的电阻,由电阻定律 R = p S 可知,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电阻, 应采 用电阻率小的材料,也可以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 ⑵ 减小输电导线中的输电电流,由 P = UI 可知,当输送功率一定时,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减 小输电电流. 四、 远距离输电的处理思路 对高压输电问题,应按“发电机一升压变压器一远距离输电线一降压变压器一用电器” ,或按 从“用电器”倒推到“发电机”的顺序一步一步进行分析. 五、 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几个基本关系(以图为例) (1) 功率关系:Pi = B, P3 = P4,P2= P 损+ R. Ui ni 12 U3 n3 14 (2) 电压、电流关系:U =n =匚,U = n = h , U2=A U + U3,12= 13= I 线. P2 P3 U2- U3 ⑶输电电流:I 线=U = U3=IT. P 2 ⑷ 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A U = I 线R 线=(辽)粽线. 在远距离输电问题中,计算线路功率的损耗时 应用P 损=I 线R 线,其原因是I 线可以由公式P 输入 U 线 =I 线U 输入求出,而P 损=U 线I 线和P 损= 则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U 线不易求出,且易将 R 线 U 线和U 输入相混而造成错误. 第四节 远距离输电 l tr Jr / L/P 曄不变器 A L ! ■

高中物理3-2远距离输电教案

第二节变压器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 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从以上表格可看到各类用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往往不同,可我们国家民用统一供电均为220V,那这些元件是如何正常工作的呢?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变压器的原理 思考与讨论: 按上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问题1: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为什么亮了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当一个线圈中同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另一个线圈中激起感生电场,从而产生感生电动势,灯泡中有了感应电流,故灯泡发光。实验说明,通过互感现象,电源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线圈传输给另一个线圈。 变压器就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构成的。 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互感现象时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 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通过互感现象,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问题2: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目的: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多用电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按图示电路连接电路 (2)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6V ,保持原线圈匝数n 1不变,分别取副线圈匝数n 2=2 1n 1,n 1,2 n 1,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 (3)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6V ,保持副线圈匝数n 2不变,分别取原线圈匝数n 1= 21n 2,n 2,2 n 2,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 U =6V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原线圈匝数n 1 n 1 n 1 n 1 n 2 n 2 n 2 副线圈匝 数n 2 21n 1 n 1 2 n 1 2 1n 2 n 2 2 n 2

高二物理远距离输电检测试题1

2.7 远距离输电 每课一练1(粤教版选修3-2) 1.(双选)远距离输送交流电都采用高压输电.我国正在研究用比330 kV 高得多的电压进行输电.采用高压输电的优点是( ) A .可节省输电线的材料 B .可根据需要调节交流电的频率 C .可减小输电线上的能量损失 D .可加快输电的速度 2.(双选)在远距离输电中,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那么( ) A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 B .输电的电压越高,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 C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电线上电流成正比 3.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的距离为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最小值是( ) A.ρL R B.2ρLI U C.U ρLI D.2UL Iρ 4.在远距离输电时,若输送的功率不变,使输出电压升高为原来的n 倍,则输电线路上因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失将变为原来的( ) A .n 2倍 B .n 倍 C.1n 2 D.1 n 5.(双选)在如图3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图3 A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6.(双选)某农村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它发出的电先通过电站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用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处村寨附近的降压变压器.降低电压后,再用线路接到各用户,设两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那么在用电高峰期,白炽灯不够亮,但用电总功率增加,这时( ) A .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的电压变大 B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C .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上的电压变大 D .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上的电压变小 7.(双选)某发电站用11 kV 交变电压输电,输送功率一定,输电线的电阻为R .现若用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220 kV 送电,下面哪个选项正确( ) A .因I =U R ,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增为原来的20倍 B .因I =P U ,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减为原来的1 20

高中物理选修3-2 第五章交变电流5.5 远距离输电教案

第五节电能的输送 ●本节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是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写得比较详细、通俗,可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内容的处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是本节教材新增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教学中并不要求深入讨论输电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也不要求对输电过程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3.学生常常容易将导线上的电压损失ΔU=U-U′与输电电压混淆起来,甚至进而得出错误结论.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认识.要注意,切不可单纯由教师讲解,而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否则会事倍功半,似快而实慢. 4.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节后设的阅读材料《直流输电》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增加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 2.知道什么是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损失. 3.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电压损失. 4.理解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 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P与U损失. ●教学难点 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ΔU.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用具 可拆变压器(2台)、长导线、学生电源、小灯泡、投影仪、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人们常把各种形式的能(如水流能、燃料化学能、核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进行传输,这是因为电能可以通过电网来传输,那么电能在由电厂传输给用户过程中要考虑什么问

高中物理全套讲义 选修3-2 第8讲 远距离输电(拔高版) 学生版习题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西电东送”是我国实现经济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减少输电线上的损耗,需要采用 高压输电。若金沙江流域上的向家坝电站输出的功率不变,输出电压提高到原来的20倍,则输电线上的电能损耗将减少为原来的 A. 1 20B. 1 100 C. 1 200 D. 1 400 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装机总功率为2×107kW,是西部开发的 特大重点工程,也是“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之一。若用总电阻为100Ω的输电线将功率5×105kW的电能从三峡输送到用电区域,输电电压为5×102kV,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A. 1×104kW B. 1×105kW C. 2.5×104kW D. 2.5×105kW 3. 远距离输送交变电流都采用高压输电。我国正在研究用比330kV高得多的电压进行输电。采用 高压输电的优点是 A. 可节省输电线材料 B. 根据需要调节电流的频率 C. 可减少电能损失 D. 可提高输电的速度 4. 输电线的电阻为r,输送的电功率为P。若用电压U送电,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A. P B. P?(P U ) 2 r C. P?U2 r D. (P U ) 2 r 5. “西电东送”工程中为了减少输电损耗,必须提高电压。从洪家渡水电站向华东某地输送106kW 的电能,输电电压为1000kV,输电线电阻为100Ω。若采用超导材料作为输电线,可减少的电功率损失为 A. 106kW B. 105kW C. 104kW D. 103kW 6.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I1 I2=n1 n2 B. I2=U2 R C. I1U1=I22R D. I1U1=I2U2 7. 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在T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u=U m sinωt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P,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