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23
第六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作用二、掌握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三、了解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理解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➋教学重难点一、本课重点: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意义二、本课难点: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➌教学过程设计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战后至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1)1946年美国军方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用来计算弹道)(2)1969年美国军方建立军用网络;后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2、人工智能技术(1)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2)鼓励各领域智能化,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3、航空航天技术(1)德国在二战末期研制成功喷气式发动机(2)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3)1961年苏联成功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加加林)(4)1969年美国成功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阿波罗11号)(5)1971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6)1981年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7)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1年成功建成中国第一座空间站“天宫一号”(8)进入21世纪以来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相继开展星链计划、火箭回收技术、龙飞船货运技术和星际飞船计划(9)航天技术对当今世界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4、海洋技术(1)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就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2)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深)5、核工业(仅作了解)(1)1945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原子弹(2)1952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氢弹(3)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4)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6、生物技术(仅作了解)(1)20世纪初人们已研制成功疫苗和血清(2)二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3)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4)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5)2000年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7、新材料技术(仅作了解):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8、补充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原因:科学理论的发展与战争的推动(二战、冷战)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积极方面(1)更多依靠现代科技革新实现生产力飞跃发展(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崛起)(2)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3)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4)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5)当今社会已经转型到知识经济时代、虚拟时代、数字信息时代(6)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社会思想形成多元并存的状态2、消极方面(1)导致信息泛滥,个人隐私受到威胁(2)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环境,使部分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3)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问题严重(4)核武器与核污染时刻威胁全人类安全(5)人工智能、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人类伦理问题➍当堂练习1、20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有( D )①优良品种育成推广②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③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④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估计,苏联在计算机电子学方面比美国落后十年,在电光敏感器、机器人技术、信号处理、通信技术等许多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苏联也处于落后地位。
2021春人教统编版高二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6课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1.(2017·天津高考·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2.(2016·海南高考·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
机器人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压力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3.据腾讯2018年4月9日消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表示,由于担心与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分享的个人信息无法受到安全保障,他正退出Facebook。
此前,花花公子网站也于当地时间周二发布消息,宣布退出Facebook。
这反映了互联网A.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B.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C.以经营社交软件为主要内容D.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引起重视4.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之为“非工业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非工业化”A.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C.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D.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5.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解读准确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出现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第三产业为主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6.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 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 020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的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
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7.右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8.印度自20世纪60至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
第6课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认识智能技术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3课。
本节课在本教材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加深学生的唯物史观认识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单元展示的内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劳作方式与技术的相关内容,强调生产力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课从内容上看,包括了“新技术”的领域,中外取得的阶段成果以及劳作方式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从新课标的要求上看,对新科技革命的革命性意义拥有较高的要求,也是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经过前期的调查预习后,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基本历史知识和新科技革命所带来人类社会的种种变化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缺乏对人类社会种种变化和中国现行政策理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整体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本节课重点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教师的点拨使得对新科技革命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在能概述二战以来新科技革命所涉及的领域和重大成果,能够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历史上人们的生活或经济活动加以描述。
运用唯物史观能够掌握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继续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尝试从不同角度认识生活因为新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与学生的亲身感受和生活经验相关的史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新技术革命的领域和重大成果。
难点:理解新技术革命的革命性意义和所带来的挑战。
【教学方法】新课程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讨论法【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资源】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试教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等论文,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
【教学过程】容写出来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等全员参与科学与技术联系紧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作用。
2. 掌握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3. 了解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理解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现代科技技术对改变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 难点: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右图是北斗导航卫星发射。
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什么科技领域的技术?对!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
2. 【学习新课】(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等。
1.2. 航天技术: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促进了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
同时,航天技术也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通讯和交通方式,如卫星通讯、卫星导航等。
1.3.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医疗手段和药品,如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同时,生物技术也为农业和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如转基因食品、生物农药等。
1.4. 原子能技术: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如核能发电、核能供热等。
同时,原子能技术也为工业和军事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核武器、核潜艇等。
1.5. 新材料技术: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材料,如高性能陶瓷、超导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促进工业的发展。
1.6. 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环保手段,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同时,环境科学技术也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如太阳能、风能等。
1.7.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智能工具,如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认识智能技术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1.通过了解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了解其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2.深刻认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的推动作用,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增强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________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主要成就(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________”的出现,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②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后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________。
(2)人工智能技术概念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________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开端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________科学家提上日程发展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________处理等领域应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________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典例出现了“无人仓库”“________”“无人车间”乃至“________”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3)航天技术开端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____________突出成就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________;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建立地球测控网影响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航天技术对________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4)海洋技术开创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________的国家成就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________,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②1997年,中国深潜________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③2020年中国的“________”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5)新材料技术地位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应用高分子材料、________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知识点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社会生产(1)生产力:计算机与________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