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式杨式太极扇动作要领教学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0
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导语:杨式太极拳又称作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知名的流派,据传是由杨露禅所建立,下面是杨式太极拳42式口令,精辟的记录了杨氏太极拳的.奥秘之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杨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欢迎借鉴!1、起势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3、左单鞭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
4、提手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
6、搂膝拗步(二)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
8、捋挤势(二)捋势变挤圆又连,手随腰动劲不断,劲从根起形于梢,节节贯串一气连。
9、进步搬拦捶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拳之后立掌拦,拦掌过后捶急进,上下相随劲不断。
10、如风似闭臂下穿手十字封,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跟步助劲显奇功。
杨式太极拳第二段11、开合手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
12、右单鞭右脚横开体微转,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侧弓步子裆宜圆。
13、肘底捶扣脚掩掌接抱球,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三尖相照合要求。
14、转身推掌(二)撤步碾脚把体转,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左右式子紧相连。
15、玉女穿梭(二)捋后搭手于胸前,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左右式子紧相连。
16、右左蹬脚转体穿掌两臂展,两掌交叉抱胸前,分撑两掌勾脚蹬,左右蹬腿紧相连。
17、掩手肱捶两掌掩合于面前,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护腹弓步前打拳。
18、野马分鬃(二)转身旋臂横挒掌,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左右式子紧接上。
杨氏太极拳的分解教学内容杨氏太极拳的分解教学内容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
有关分解教学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一、统杨式太极拳架式动作要解说明1、将演练者设置为面向南北,左东右西方位。
2、演练者手脚的动作一般由腰带动,手的内旋,外旋沿用流行说法,即手掌拇指一侧向掌背转动为外旋。
如倒撵猴的前掌后拉的旋转。
向掌心转动为内旋,如搂膝拗步推掌的旋转。
3、所述抱球状是形似抱球,在整套动作中没有这个动作,是一个过渡式的说法是为了便于理解。
第一式预备式动作1:演练的人面向南面,两腿并起,自然站立。
掌在两胯旁,两眼平视前方。
动作2:左脚向左侧慢慢自然而然分开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为开立步。
不要形成八字脚,要含胸、拔背、松肩、松腰、松胯。
下腭微收,舌顶上腭。
眼平视前方。
注意事项此式准备练拳,要选好场地,以防练习中不必要干扰,还要平心静气,精神内敛,排除各种干扰杂念,开始用意。
第二式太极起势动作3:两臂慢慢自然向上抬起,高与肩平,两臂自然而然伸直,手心向下,腕掌与肩平。
眼平视前方。
动作4:送肩垂肘,两掌下按,两腿屈膝下蹲,两手指向前,全身放松。
注意事项1、此式要注意贯彻杨式太极拳所述太极十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虚灵顶劲,松腰胯、分虚实,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连,动中求静”的宗旨,而且要贯彻到整套拳架之中去。
2、两臂平举时,以肩领肘,以肘领手。
有向外膨胀之意,意守腹部(丹田)。
3、曲膝是由无极到太极的一个转变过程,曲膝后即分阴阳虚实。
做曲膝动作时,上身保持正直,全身放松,不前俯后仰重心落至两腿中间,用意不要太浓,形成回收与下按的自然坠力。
4、意念和劲点:两臂上举时意念由手臂到手背,下落时沉肩坠肘到全掌。
易犯错误:心不静,手臂前上举太快而且不均匀,用力下按,易突臀跪膝、耸肩。
如何确保杨式太极动作规范一、将规范视为练拳之首1、初学者因动作生疏未能准确把握动作要求而使规范失准;2、较熟练者因错误动作未得到及时纠正而形成习惯性错误,使规范失准;3、有些人不读拳书,无视规范,任我随意,积年累月,形成顽固性错误动作,而使规范失准。
学习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学习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导语: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
下面是学习杨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一起来学习下吧:静“静中触动动犹静”。
“静”是杨氏太极拳的基本属性。
先师常以拳祖张三丰“学太极拳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以喻练太极拳之真谛。
静,就是调心调息调身。
习拳一定要静下心来,专心致一,“致虚极,守静笃”,不得心浮气躁。
预备式(无极式)要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摒除杂念,呼吸自然,努力进入物我皆忘的空灵精神境界。
在整个练拳过程中,要做到稳静安舒,心神泰然,集中心志,意识领先。
在意念上,当有人若无人,当无人若有人。
内敛精神,外示安逸。
先师曾诙谐地说,万籁俱静可以修养脑力,悄无声息可以修身养性。
杨式太极拳是一种动静开合,以静御动的运动。
静中藏动机,动中存静意,一静俱静,一动俱动,无静无以制动,无动无以见静。
其“松”,其“正”,其“慢”,其“匀”,其“稳”,都是在澄静的状态下成就的。
保持平静、恒定和平常心,靠平静的过程使污浊沉淀,万物清明。
因此,杨式太极拳被后人称誉为活的雕塑,动的静功。
松“一松百松,柔若百折若无骨”。
“松”是杨式太极拳的核心和基础。
先师经常告诉我们,杨式太极拳是内家拳,跟其它拳打人不一样。
一般拳打人是皮肉伤,一看就知道伤轻重在何处。
而杨式拳外若柔绵,内坚如钢,其功夫是松沉纯净的内功,用的是整体劲,瞬间产生弹抖力。
打人疾弹冷脆,入里透内,伤其内脏,皮肉却没有任何异象。
所以,杨式拳也叫“松拳”、“绵拳”。
关于松,先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传说神拳“杨无敌”(杨露禅)曾在永年家乡一条河边钓鱼,忽有一人从背后猛扑过去偷袭。
说时迟,那时陕,“杨无敌”利用微妙的感应,顺其扑力,突然低头松腰,含胸拔背,将其顺着后背抖人河中。
先师说,这样的上乘功夫,关键在于“抟气致柔”,就是一个“松”字。
36式杨式太极扇动作要领杨式太极扇是太极拳的一种变体,以扇为辅助器械,增加了舞蹈性和戏剧性,使太极拳更加富有韵味。
其招式继承了传统太极拳的原始动作,同时又添加了扇子的特殊技巧,更具观赏性和挑战性。
在练习太极扇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柔和、轻灵和平衡,同时能够凝神专注,领悟内在的太极精神。
一、起势1、准备动作:站定,整理心神,慢慢深呼吸数次。
2、开合扇:将扇子自然打开,理顺扇骨,准备动作。
3、开合心法:左脚迈开成马步,上体微向前倾,右手将扇子往左方推开,同时眼神凝视扇子。
二、正式动作1、云手扇:右脚向前迈,左脚半弓步,右手向左上方升起,左手持扇于胸前,双手呈云手状。
2、推波助澜:右手向上抬起,左手平稳推出,呈斜45度,腰部附合,下蹲。
3、式子分寸:右手托起扇,左手倒扣,将扇子扣入手心,双手微往外扳,站直身躯。
4、扇扇顺风:右手将扇往前掷开,左手随之向前支撑,形成扇扇顺风的姿势。
5、玉女穿梭:右脚踏开成弓箭步,右手将扇子向前推出,左手屈肘放在腹部,提起左膝,身体微后仰。
6、倒纵交缠:右手将扇在头上一个倒转,左手与右手相交缠,身体微向前倾。
7、仙子扇影:双手交换扇子,左手将扇子往右上方打开,右手托住扇子,并向右前方打出。
8、一叶轻舟:双手交换扇子,右手扶住扇子,左手向下翻扇,右手向右前方打出。
9、山雨欲来:左脚向后踏开,右手扶住扇子,左手向前斜掷,视线注视左手,身体平衡。
10、龙飞凤舞:左脚向前踏开,右手扶住扇子,左手向前推出,扇子闭合,身体转向右侧。
11、白鹤亮翅:右脚向前踏开,右手持扇子向前倒扣,左手反手托住,右手打开扇子,身体微向前倾。
12、太极虚掩:右脚向后踏开,右手扇开,左手向后翻转,右手扇子闭合,双手平衡。
13、斜风细雨:右脚向前踏开,左手扇击,右手向前挥动,扇子闭合,身体微后仰。
14、金鸟展翅:右脚向前踏开,右手扶住扇子,左手向前推出,扇子闭合,身体微向右侧转动。
15、燕子洗腿:右脚向前踏开,右手扶住扇子,左手向前推出,扇子闭合,身体平衡。
第一路:
预备式起势
一、白鹤亮翅二、力劈华山三、立马扬鞭四、灵猫捕鼠五、大鹏展翅六、拨云见日七、苏秦背剑八、偷步撩阴九、云燕归巢
收势
第二路:
预备式起势
一、顶天立地二、霸王举旗三、鱼跃龙门四、妙手摘星五、推窗望月六、白猿献果七、野马分鬃八、风摆荷叶九、落叶归根
收势
第三路
预备式起势一、坐马观花二、声东击西三、苏海韩潮四、彤云出袖五、饿虎攒羊六、定海神针七、蛟龙卧潭八、龙虎风云九、南山献瑞
收势
第四路
预备式起势
一、躬请瑶池二、鬼王拨扇三、飞龙在天四、峰回路转五、判官摔笔六、玉龙吐珠七、童子拜佛八、天地垂帘九、旋收天门
收势。
杨式太极拳分解动作之杨式太极拳教学图解全套杨式太极拳全套教学1.一二三:杨式太极拳一二三式预备式和起势和揽雀尾2.四五六:杨式太极拳四五六式单鞭和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翅3.七八九:杨式太极拳七八九式左搂膝拗步和手挥琵琶和左右搂膝拗步4.十三至十五:杨式太极拳十至十二式手挥琵琶和左搂膝拗步和进步搬拦捶5.十六至十八:杨式太极拳十三至十五式如封似闭和十字手和抱虎归山6.十九至二一:杨式太极拳十六至十八式肘底看捶和左右倒撵猴和斜飞式7.二二至二四:杨式太极拳十九至二一式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翅和左搂膝拗步8.二五至二七:杨式太极拳二二至二四式海底针和扇通背和撇身捶9.二八至三十:杨式太极拳二五至二七式进步搬拦捶和上步揽雀尾等10.三一至三三:杨式太极拳二八至三十式云手和单鞭和高探马11.三四至三六:杨式太极拳三一至三三式左右分脚和转身蹬脚等12.三七至三九:杨式太极拳三四至三六式进步栽捶和翻身撇身捶等13.四十至四二:杨式太极拳三七至三九式右蹬脚和左打虎式和右打虎式14.四三至四五:杨式太极拳四十至四二式回身右蹬脚和双峰贯耳和左蹬脚15.四六至四八:杨式太极拳四三至四五式转身右蹬脚和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16.四九至五一:杨式太极拳四六至四八式十字手和抱虎归山和斜单鞭17.五二至五四:杨式太极拳四九至五一式野马分鬃和揽雀尾和单鞭18.五五至五七:杨式太极拳五二至五四式玉女穿梭和揽雀尾和单鞭19.五八至六十:杨式太极拳五五至五七式云手和单鞭和下势20.六一至六三:杨式太极拳五八至六十式金鸡独立和左右倒撵猴和斜飞式21.六四至六六:杨式太极拳六一至六三式提手上势和白鹤亮翊和搂膝拗步22.六七至六九:杨式太极拳六四至六六式海底针和扇通背和转身白蛇吐信23.七十至七二:杨式太极拳六七至六九式搬拦捶和揽雀尾和单鞭24.七三至七五:杨式太极拳七十至七二式云手和单鞭和高探马带穿掌25.七三至七五:杨式太极拳七三至七五式十字腿和进步指裆捶和上步揽雀尾26.七六至七八:杨式太极拳七六至七八式单鞭和下势和上步七星27.七九至八一:杨式太极拳七九至八一式退步跨虎和转身摆莲和弯弓射虎28.八二至八五:杨式太极拳八二至八五式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和十字手杨式太极拳发展简史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主要流派。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学要点详解杨式太极拳是我国流传最广的传统太极拳流派。
它的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动作松柔和缓,轻灵平稳。
本套竞赛套路共有40势,其特点表现为;其传统型、健身性、技术性等方面。
40势拳谱1.起势2.上步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转身白鹤亮翅6.左右搂膝拗步(3次)7.手挥琵琶8.进步搬拦捶9.如封似闭 10.斜飞式 11.转身肘底捶 12.左右倒卷肱(2次) 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3次) 16.单鞭17.高探马 18. 右蹬脚19.双峰贯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退步海底针 23.闪通臂 24.转身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披身伏虎 2 7.右下势 28.左右金鸡独立 29.进步指裆捶 30.上步揽雀尾 31.单鞭32.左下势33 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 6. 弯弓射虎37.进步搬拦捶 38. 如封似闭 39. 十字手 40. 收势动作教学要点详解:预备式的时候,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保持心静体松,自然的状态。
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成开立步,两手徐徐前平举,沉肩垂肘,落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前。
注意:预备势与起势要尽量做到身形的中正安舒,松静自然,思想要集中到练拳上来,意念精神要进入到练功状态。
2、揽雀尾:撇脚抱手,向前上步(正南),弓步前掤(上体转向偏西),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正西),掤(左手附于右前臂的内侧略下方,指尖大约和腕关节相距10厘米左右,这是右掤手。
)、捋、(坐腿后捋到小腹的左前方)挤、(搭手时左手指于右腕内侧弓步前挤)按(双手收到胸前微下按然后向前推出)。
3、单鞭:坐腿转腰,双手向左平抹,划弧向右平抹,右手勾手收左脚左转身上步,弓步推掌(方向正东,)。
4、提手上势:坐腿扣脚,两手微微一合,再向前移两手分开;身体右转移动右脚,向前半步,向正前方脚跟着地成虚步,两手相合与体前。
太极功夫扇的练习要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关注度也越来越大。
太极健身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太极功夫扇运动作为太极健身运动项目之一,将有助于社会大众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功夫扇的练习要领。
欢迎阅读!太极功夫扇第一套练习要领练习要领一:松松则气自通,通则力自重,身知松者,功夫纯然,知觉已懂劲,以皮毛触之辨明来龙去脉,转关换势,随来既往,动转由人,变换从势,身动由己,力以从心。
何为松,松既是滚转委劲也,委既是进,着手触之迎而松,由人动静而松,顺其势而松,舒[收]肩则松,藏肘则松,落胯则松,曲膝则松,腹腔内合则松。
松之无量何为准,一丝不少,一尺有余,寸劲为巧,化劲力竭已变转。
习练交手有不可勉强之松处,头无神领舵无主,手失迎劲被人擒,脚失根基难稳健。
练习要领二:阴阳变换再谈阴阳,何为阴阳? 其无根而生动静之机,动之则开,静之则合,刚柔相济方为太极阴阳之母。
何为阴阳变转,有定向的冲击力,轻微触之圆转之力,既改变其原定向力的方向,为阴阳变转,从而得其滚转曲圆之理用。
阴阳变体,动转往复,进退顾盼转弯抹角,技击万端变化,其无非是阴阳变转,以柔化坚之术,遇坚既柔,谓之粘绕,以由人之势,借人之力,柔化其千斤刚劲,此为四两拨千斤之用。
功夫到此方为懂劲,懂劲便领悟腰如杆,肢如枝,杆动枝摇之理用。
练习要领三:虚实知阴阳后再谈虚实,一身何处有其虚实,松肩则虚,坠肘则虚,裹裆则虚,曲膝则虚。
虚则并非失去粘领,此为虚中含实,实则并非全然用力尽竭,此为实中含虚,虚为实而蓄,实为虚而发,虚则卸力千斤,实则弹发无量,虚依实,实依虚,互依克,互依交变,无一不可。
虚实以弹簧为例,其受外力迫之收缩,此为虚中着实,外力尽竭,弹簧恢复原状而反弹,此为实中求虚,其收放既是裹裆弹发,肘曲伸反弹之理性,所谓打闷劲反弹劲弹簧劲,全在于虚实之理用。
知其阴阳虚实,开合悉在其中矣。
36式杨式太极扇动作要领起势部分:1.两手握扇,身体自然站立,两脚略分开,踮起脚尖,呼气舒展腹股沟,下腰屈膝,收腹,放松臀部。
同时将扇的稍微折叠,并保持两臂向前自然下垂,指尖略微向上。
2.左右手相互交替,将扇轻轻抖开,以提醒身体放松,准备开始练习。
分势部分:1.右脚踏实地,向右缓步迈出一步,同时两手将扇缓缓展开,手肘自然下垂,掌心平直。
2.同时,双手随着上半身、头部向右转动,腰胯向右扭转,右脚继续迈出一步。
3.扇面贴近身体,左手放在右手肘处。
4.继续迈出一步,移动身体重心,同时右掌向前轻推,左手轻轻推扇,使扇面自然张开。
合势部分:1.继续向右迈一步,同时两臂自然向右横展开,扇的扇面也一同张开,形成一个大大的圈。
保持上身稳定,胸部轻轻向前推。
2.双手的位置保持一致,手肘自然下垂,掌心平直。
眼睛注视前方。
收势部分:1.身体向右缓缓转动,同时将两手向前拢起,将扇自然地抱在胸前。
2.两脚合拢,将扇完全折叠,并合拢于胸前。
3.慢慢平复呼吸,回到初始的姿势,结束练习。
除了以上的动作要领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太极扇的动作要领要练习到位,动作要准确、流畅。
通过合理的动作要领发挥扇的独特特性,达到锻炼身体和提升内力的目的。
2.在练习动作时要注重身体的平衡以及动作的连贯性,保持身体的姿势流畅、稳定。
3.气息要自然,呼吸要均匀,配合动作的变化进行呼吸,增加气血的流通。
4.眼睛要注视前方,保持专注的状态,注意力集中在练习上。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初期的基本动作要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逐渐加深对这些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太极扇带来的舒缓、放松的感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太极扇的独特魅力。
太极功夫扇分解动作第一段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右手执扇,扇柄向下1、起势(开步抱扇)左脚开步抱扇,(左脚分开半步,两脚平行向前,与肩同宽);两手环抱捧在胸前,高与肩平,扇骨竖直,扇顶向上。
(也可以先并步抱扇敬礼,然后分脚开步)2、斜飞式(侧弓步举扇)(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两臂绕转曲蹲提右腿,身体继续面向前方侧伸出);(2)右脚向右侧伸出去向西开步,两手交叉;(3)重心右移成右侧弓步,右手向上举扇把扇子送到右前方,与头同高,然后左手向下按掌与胯相平,目视左前方(东南)亮相,身体略向右倾斜,斜中喻正【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卧似一张弓3、白鹤亮翅(虚步亮扇)(1)向左转腰坐腿摆扇;(2)穿手向右转腰分掌;(3)虚步亮扇(面向正南呈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抖腕侧立,扇骨竖直上下,扇面正向前方)--站似一棵松4、黄蜂入洞(进步刺扇)(1)抖腕合扇,扇顶朝西;(2)收脚摆扇,把扇子收于右肩前,扇沿朝左,左手向后上前绕于胸前,轻抚扇顶,左脚提起;(3)转身向左上左步收扇,卷收到右腰间,左手位于左腰间;(4)右脚上步向东,弓步向前平刺,右手心向上(方向正东),臂与肩平;左手向后上停于头左前上方,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掌心斜向前上--不动不摇坐如钟5、哪吒探海(转身下刺扇)(1)向后坐左腿,右脚脚跟点地,收扇横胸前,左手同时向下右横于胸前扇上,掌心向下;(2)扣右脚脚,提左腿,转身;(3)向东南方弓步下刺扇,上体略向前倾(方向东南45)左手经左腰向外上停于头部左上略前--走路一阵风6、金鸡独立(独立撩扇)(1)起身并右转身,右手执扇自左下而上绕扇,至头部右侧上方,扇顶朝上,收左脚,同时左手自左经前向右至右肩下,掌心向里;(2)左转身上左步,脚跟先着地,左右手分分别自右而下而左绕扇;(3)提右腿,右小腿内曲,脚尖下垂,左腿独立,脚尖朝左前方,摇扇(正东),扇骨水平向前,扇面扇沿竖直向上,左臂向左后而上置于头左后侧,手掌向上略向前弯曲,掌心略向前外侧--南拳和北腿7、力劈华山(翻身劈扇)(1)落右脚,脚跟先着地,随上体右转,右脚尖朝南外扣,左脚跟抬起,两腿下屈,两手先于胸前合扇,随即向左右分开,左手为掌,掌心向下,右手扇向右平伸,眼睛关及右手扇子;(2)抬左脚,左腿快速移至右腿前,落左脚于右脚右侧,形成盖步,上身左转,两手自外而上再向里向下按扇至左腹前,两腿皆屈,左脚踏实,右脚掌着地,脚跟翘起;(3)身体向右上绕转,向上举扇至头顶;(4)抬右脚向前迈出呈弓步,右手扇向前劈出,扇沿向下(方向正东),左臂上举,掌略里弯,掌心向斜上方--少林武当功8、灵猫捕蝶(转身抡压扇)(1)左手自上向前向下向左向上弧形摆掌,身体向左后转,同时左脚外撇,右脚里扣呈左弓步,左掌摆至正西方向;(2)右手扇由下向前向上,右脚随之抬起并向前迈出,脚跟着地,脚尖里扣,翻腰直臂抡摆呈立圆;(3)右脚里扣,左脚外撇,身体继续左转,然后左脚抬起后退,呈右弓步,右手掌心向下压扇;(4)右手腕外翻反手压扇(方向正东)--太极八卦连环掌9、坐马观花(马步亮扇)(1)上身立起后撤呈右虚步,左手向前推掌,右手合扇后撤与腰侧,眼睛斜视右前方;(2)向后退右脚,脚尖着地,呈左弓步,右手自下而后再向上向前抡扇,左手向后顺肋部反穿插(3)右转身反穿扇,同时右脚跟里扣,左脚后蹬,弓步向西;(4)右臂外旋开扇,左手小臂上屈掌心向外上,左右脚尖平行向前或略外分,马步亮扇,扇棱停于右膝上方,扇上沿高度与下颌齐平,扇面朝西偏南30度,眼睛看扇沿--中华有神功第二段10、野马分鬃(弓步削扇)(1)右手合扇,重心稍左移,身体稍向左转,两手交叉合于胸前,左手在上小臂上屈,右臂略弯,扇子指向左下方;(2)抬右脚快速向右迈出,脚跟掀着地,随身体右转,蹬左脚,右脚踏实呈右弓步,右手自左下向右上削扇,方向转向正西,扇顶与头平--卧似一张弓11、雏燕凌空(并步亮扇)(1)扣右脚,腰向左转,右手自右向左轮扇,左手自右臂里侧向右上穿掌;(2)右手向下向右,左手向上向左分掌摆臂,左脚抬起向右脚并拢,右臂上举抖腕开扇,左手握拳抱于腰间,扭头挺胸转看左侧--站似一棵松12、黄蜂入洞(进步刺扇)(1)摆掌收扇自外向下弧形收至腰间,左手随变掌,自下而外逆时针收于左腰,身体左转,左脚向左迈出,先脚跟着地,然后随重心前移外撇踏实;(2)抬右脚向前迈出呈弓步,右手扇直刺,高与胸平(正东),左手向后向上轮举,随小臂内旋,手掌内斜,掌心斜向前上方--不动不摇坐如钟13、猛虎扑食(震脚推扇)(1)重心后移起身,右脚收回与左脚平行震脚,右手收扇于腰侧,左手自上向前向下,两手紧贴腰间,虎口斜向上;(2)左脚迅速提起前迈呈弓步,右手握扇,虎口向上,左手立掌,拇指内扣,双手向前推出--走路一阵风14、螳螂捕蝉(戳脚撩扇)(1)身体后撤,屈右腿,随重心后移左脚尖翘起,腰向左转,右手由前向上绕扇,左手由前向右至右肩上贴近右上臂;(2)左手向下向左向上绕出,右手向后下向前绕扇,;(3)随着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抬起迅速向前落下(踔脚),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撩扇,斜立开扇(正东),扇骨与右臂平行斜向前下方,扇面斜立向前上方;左手合于右臂内侧--南拳和北腿15、勒马回头(盖步按扇)(1)合扇,右脚外撇,身体右转,左脚跟抬起,两手向左右平分;(2)左脚快速迁移到右脚右侧踏实,,右脚跟离地,形成盖步,左右手相合按扇于左胯上,扇顶向正东,低头看扇--少林武当功16、鹞子翻身(翻身藏扇)(1)随左右脚以脚掌为轴顺时针旋转,向右翻腰转身举扇左手合于右小臂;(2)顺时针摆花绕扇;(3)右脚向后退步形成左弓步,左手前按,右手向下向后伸出,虎口向前藏扇于身后(面向正东)--太极八卦连环掌17、坐马观花(马步亮扇)(1)左臂从左腰后反穿掌,右手向外向上抡臂举扇;(2)右转身反穿扇,同时右脚跟里扣,左脚后蹬,弓步向西;(3)右臂外旋开扇,左手小臂上屈掌心向外上,左右脚尖平行向前或略外分,马步亮扇,扇棱停于右膝上方,扇上沿高度与下颌齐平,扇面朝西偏南30度,眼睛看扇沿--中华有神功第三段18、举鼎推山(马步推扇)(1)合扇,收右脚,脚尖点地,双手收扇于右腰侧,身体右转;(2)向右(西)跨步,马步(两脚方向正南)右手向正西推扇,左手向东竖掌推出,--棍扫一大片19、神龙回首(转身刺扇)(1)向左转身(方向正东)收扇,两手收至腰间,左脚微向后撤,脚尖点地;(2)左脚向前迈出弓步平刺(左手包裹右手),臂要伸直,扇要刺平,高与胸齐--枪挑一条线20、挥鞭策马(叉步反撩)(1)撤脚,右手向上绕扇,左手随右手上抬顺右臂滑至右肩下,继续向下向左摆到身前;(2)右脚抬起向前迈出,脚跟点地,身体左转,右手向下向前绕扇;(3)身体继续左转,左脚经右腿后面向右叉步伸出,脚跟离地(前腿弓,后腿稍屈),右手向后反撩扇,塌身体腰向后转腰扭头,反手立扇,开扇,扇骨于右臂平行,斜向后下方,扇面斜向上,目视扇沿--身轻好似云中燕21、立马扬鞭(点步挑扇)(1)身体左转,右手向前挑扇上举;(2)左脚前迈呈高虚步(两腿都要挺膝伸直,重心在右腿左脚掌虚点地面),左手侧立掌前推(正西),右臂向上伸直举扇--豪气冲云天22、怀中抱月(歇步抱扇)(1)身体左转,左脚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向曲蹲,后腿在前退的膝窝处,臀部接近后脚跟。
第一式太极荡手动作在预备式时,人处在自然而然的静境中,内气由此导引而自然发动,将两脚重心轻微移到脚趾,再由脚趾将重心缓缓地回移到两脚跟。
往返动荡,分清虚实。
但脚跟脚趾不可离地起落。
膝随之微有曲直(或立直松膝,不屈亦可)。
身躯与手随足部的许是轻微动荡(命门穴随之自然开合),如此便形成荡手姿势。
往返锻炼100-200次(见图六)感觉手指、脚底有麻、胀、触热感。
这是运用意守涌泉的方法来使气血通畅、循环所致的良好反应。
防治能防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脏腑慢性病、肿瘤、腱鞘炎、关节炎、美尼尔氏综合征、头晕目眩、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等,并能使脚底老茧渐退脱而不龟裂。
对于各种肿瘤,坚持锻炼太极荡手疗效最为明显。
太极荡手歌(指单练荡手)周身放松柔如綿,兩肩下垂观鼻尖,舌舔上顎頭宜正,每日堅持兩三千,血府血瘀血自化,气海气聚气还元,血活血順百病散,胜如名医用良丹。
图图六太极荡手第二式太极开合动作(1)先开后合双手略向前平伸至胸腰间(与季肋①、章门穴②齐)沉肩屈肘成一弧线。
掌心向下,双手分别由内向外转圈(由季肋、章门穴内开向左右),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
身体逐渐屈膝下降,腰胯放松,同时脚底踏在原地,气(重心)沿着脚内缘(然谷穴③、公孙穴④)循至足大趾(隐白穴⑤)再缘外小足趾(至阴穴⑥)。
膝逐渐伸直,身体随之上升,再循至足外踝(申脉穴⑦,仆参穴⑧)而合。
循环连贯练5~10次(图七))(2)先合后开两手动作与上相同,惟反方向为之,即两手自左向右外兜圈转内(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转内时,掌心向胸腹部,十指相对如抽丝,逐步缩小向心胸部中央(膻中穴)图七太极开合①季肋:胸腰部最后的肋骨②章门穴:在胯十一肋骨之类③然谷穴:在足内踝下凹陷中(足少阴肾经)④公孙穴:在大趾木节后一半(足少阴脾经)⑤隐白穴:在足大趾内侧离指甲一分,约0.3厘米(足少阴脾经)⑥至阴穴:在小趾甲外侧角一分许,约0.3厘米(足太阴膀胱经)⑦申脉穴:在外踝下凹陷中(足太阴膀胱经)⑧仆参穴:在跟骨结节下部外侧(足太阴膀胱经)开,同时在脚底,气(重心)由跟中寻足外缘(申脉穴)至小趾(至阴穴)屈膝逐渐下降,再转至大趾,沿足内缘(隐白穴沿公孙穴、然谷穴)复归于跟中,同时身体逐渐上升。
杨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杨式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的一个流派,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力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武术拳种或者太极拳对外交流传播的成功典型.杨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你了解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欢迎阅读!杨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杨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手、眼、身、法、步,高度概括了练拳和推手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下面我先简要说一下手法的练习。
手眼身法步,把手摆在第一位,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性。
在拳式所有的动作中,手的动作是最多的。
而在技击中,手是击人最主要的部分。
手的形状、手的动作、手的位置等合理、准确,即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反之,会影响练习和使用的效果。
杨氏太极拳的手分掌、拳、勾。
掌杨氏太极拳的掌要求五指自然伸直,指间稍离,掌心稍窝,五个手指基本在一个平面上。
掌型有如下八种1.坐腕立掌:坐腕,手心向前。
这种掌法运用较多,一般前推均用此掌,如按式的双掌;搂膝的推掌等。
2.不坐腕的立掌:不坐腕,有前立掌,手掌向前微俯。
如倒撵猴式的前掌;有手心向左右的立掌;如肘麻捶式的上掌等。
3.坡掌:手背成坡形,手心斜向前下。
如抱虎归山式左推掌。
坡掌在拳式中运用是很多的。
4.仰掌:手心向上的掌,如高探马式的后拉掌。
5.俯掌:手心向下的掌,如白鹤亮翅式的左掌,搂膝掌等。
6.横掌:手心向前,横向摆掌,如白鹤亮翅的上掌。
7.扣掌:掌根向里微扣,如转身摆莲式开始的双掌。
8.垂掌:指尖向下,如海底针式的插掌。
拳杨氏太极拳,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向手心卷屈,大指压住二指第二节,松松握住。
杨氏太极拳用拳的动作也很多,除太极五捶外,还有打虎式、双风贯耳、上步七星、弯弓射虎等式。
杨氏太极拳用拳的类型有1.立拳:拳眼向上或向下为立拳,如进步搬拦捶式有拳二弯弓射虎式左右拳等。
2.扣拳:拳腕稍向里扣,如双风贯耳式双拳。
3.仰拳:拳心向上,如撇身捶式有拳。
4. 杨氏太极拳的出拳均含意念和劲点。
杨式太极拳学习的基本要领杨式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太极拳流派之一,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我们需要对杨式太极拳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学习的基本要领。
欢迎阅读!浅谈杨式太极拳学习的基本要领杨式太极拳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所以在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练习。
一、杨式太极拳的基本功1、学规矩,定架子太极拳在武术门派中,是极为严格规范的拳种,学练传统太极拳一定要守规矩行拳。
初学者开始习练太极拳时,身、眼、步、手和方向角度必须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循规蹈矩而不得有随意性。
要按明师的口传心授,规矩练拳、用心体悟。
至于杨式太极拳架的规矩,对于初学者,首先是杨公澄甫《太极拳术十要》,其次是明白十三势,再有就是32目。
至于具体的身法、步法、手法等只要跟随传统太极拳老师学习,都会在教拳过程中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行拳的规矩。
可见,前辈们的学习也是重视量的积累的,都需要着手于身法、步法、桩法和架子的基本功练习。
结合自己学练和辅导学员,在初学杨式太极拳过程中最容易出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意识、关节肌肉一定要放松初学者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僵紧,结果是越打越累,不仅达不到健身锻炼的目的,反而容易伤身。
所以学习拳架的同时也是去僵紧求松柔的初步过程。
二是沉肩坠肘,松腰开胯刚练拳架最常出现的通病就是耸肩翻肘,这样身体自然会紧,所以要在行拳过程中时时反醒,检视肩肘是否松沉。
而松开腰胯是太极拳中最难解决也是最根本的核心之一。
腰胯是身体的主宰,只有腰胯松了,才能做到全身的松柔。
三是自然档距这是杨式太极拳最独特的地方,无论是弓步、横步,进步、退步,两脚横向都要求有大约等肩宽的距离。
这样才能正肩正跨,才能中正松沉。
所以说,学习杨式太极拳,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好步与步之间的间距。
四是方向要踏正太极拳有所谓四正、四隅。
在拳架行进过程中上步、退步,脚尖一定要踏正方向。
另外重点注意的是,胸线也要与脚尖在同一方向(除个别动作是双向发力胸线两向兼顾外)。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主讲老师:李德印扇子构造:现在的扇子是用竹子和绸布做成的,扇子的两侧叫扇柄,也叫扇骨,上边叫扇顶,下边叫扇根,把扇子打开以后,平面叫扇面,扇面中间有 10 条竹条叫扇颈,也叫小扇骨,是由小的竹片做成的,扇子的上边弧线叫扇沿,扇光滑的一面叫正面,那么由小扇骨突出的一面叫反面,以后会常常遇到这些术语。
分解教学第一段预备时身体保持自然并步直立,好象练太极拳一样心静体松,精神集中,右手持握扇柄的要命部,扇顶向下,贴于右腿侧,一,起势(开步抱扇):两手向前捧在体前,高与肩平,扇柄竖直,扇顶向上;步子呢,开步抱扇,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呢,把扇子举抱在胸前。
这个动作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并步抱扇敬礼,行一个抱扇礼,然后再分脚开步,分做两步不做。
二,斜飞势(侧弓步举扇):一是两臂绕转,屈蹲提腿,身体面向前方(假设面向南);二是右脚向右侧伸出去,侧开步,向西开步;三是侧弓步举扇亮相,把扇子送到右前方,身体略向右倾斜,眼睛看左前方,这是吴式太极拳的斜飞势的动作,身体斜中遇正,两手即要展开亮相,又不要挺直,不要做成长拳,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东南亮相。
三,白鹤亮翅(虚步亮扇):一转腰摆扇;二穿手转腰;三虚步亮扇,面向正南,成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呢,抖挽侧立开扇,扇骨坚直向下,扇面正向前方。
这个动作象杨式的白鹤亮翅的动作,当然杨式的白鹤亮翅动作是横抱向左列(扌列)开,扭转的攻防含意。
这里呢,是采用了穿臂亮扇的动作。
四,黄蜂入洞(进步刺扇):一合扇、把扇子收于右肩前,二收脚摆扇,左脚提起;三转身上步;四向东弓步刺扇,力点在扇顶,高与肩平,左手举于头侧上方。
这个动作取材于 32 剑的黄蜂入洞。
五,哪吒探海(转身下刺扇):一坐腿收扇,扇子横于胸前;二扣脚转身;三向东南方弓步下刺,身体略向前倾。
这个动作取材于 42 式太极剑舞脚转身下刺的动作,方向是向东南方 45 度左右弓步下刺,身体微向前探。
课次:第一次课日期:地点:学校操场课的任务:1.介绍:太极扇及基本握法2.杨式太极扇:1.学习起势.怀中抱月。
课的重点:1.简介三十六式太极扇,初步学习起势.怀中抱月。
2.通过活动,恢复体力,熟悉太极扇的基本特点倒握:手螺旋握扇,拇指和食指紧握扇首部位,其余三指自然屈握于食指下方,扇根朝上(图1-2).开扇握扇法:手握扇根,拇指一侧扣紧扇根,其余四指螺旋握扇根另一侧。
二.起势25分钟.起势)并步持扇(2)两脚开立)两臂上提(4)两臂下按)转身划弧(6)丁步抱扇)虚步捧扇(8)弓步刺扇)虚步开臂(10)马步下按(11)虚步缠绕(12)虚步拋接扇四.体能15分钟.下肢力量28米×3全速跑)深蹲跳10×2课次:第二次课日期:地点:学校操场课的任务:1.复习起势.怀中抱月2.学习燕子抄水、顺水推舟动作。
课的重点:1.掌握起势.怀中抱月。
2.通过活动,恢复体力,熟悉燕子抄水和顺水推舟动作)穿扇右手握扇,扇沿领先朝左臂下方穿扇右手握扇根技击时以扇首为力点。
位是在头的斜上方)撤步下捋重心下落,左腿后撤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扇内旋,两掌心朝下,两臂摆在体前;目视前方3-22)。
重心后移成左半马步;同时两臂下捋至腹前;眼随手走)丁步平捋右脚尖内扣,身体左后转180度成左弓步;同时两臂经腹前继续向左斜前方划弧线棚手;目随手走(图3-24)。
上动不停,重心移到右腿上,左脚收在右脚内侧,脚前掌着地成左丁步;同时两臂位于头的右斜上方,朝脸前平捋;右手架扇,左手掌心朝外位于脸前;目视左手前方(图3-25)。
)仆步穿掌身体右转,左脚撤步,脚前掌着地;同时两臂摆于头的斜前方(图3-26)。
上动不停,重心下移成左仆步;同时左臂划弧线下落以掌指领先穿掌位于左仆腿的内侧,6)叉步开扇上动不停,起身时■心前移至左腿,脚尖外展度,左臂前送抄掌,右手持扇微下落;目随左手(图3-28)。
上动不停,左腿前弓,后腿蹬地脚跟提起,合胯拧腰成左叉步,扇经胯侧由后向前送臂,同时将扇快速立扇打开,左臂合于右臂内侧肘关节处;目视开扇正前【要点】拧腰合胯是叉步动作必须做到的要求,在开扇一瞬间,要体现动作的精气神,尤其扇与眼神配合要紧凑一致。
三十六式太极棍动作分解预备式:两脚并拢,身体直立。
左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手心向右,置于胸前。
右臂微屈,右手握棍后端,手心向上,手后余一把长,棍前端在前下方角地。
目向前平视。
第1式:金鸡独立。
右手握棍向右上提,右臂屈肘,手心向下。
左手握棍,向左上方斜挑,左臂微屈,手心向上。
左腿屈膝提起,脚尖内扣护裆,成独立势。
目向前平视。
第2式:金童摇圈。
①下肢不动。
右手滑推棍向右端向正前方横击,棍左端贴于左肩外侧,两手心相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目视棍前端。
②左脚向左前下落成左弓步。
右手握棍使棍右端向右后下方滑拨,右臂微屈;左手握棍,左臂屈肘停于胸前。
目视棍右端。
③左腿伸直,右腿向左脚靠拢成并步。
右手握棍使棍右端向前上逆时针划圆,左手握棍使棍左端向前下顺时针划圆。
两手划圆后,使棍躺横平于胸前,右臂屈侧,右手心向下握棍,左臂微屈,左手心向下握棍。
目视棍左端。
第3式:白云盖顶。
左脚向左跨半步,体向左转,左腿微屈半蹲,右脚立即跟上,停于左脚前,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
左腿跨步的同时右手握棍,从右侧经上向前方盖打。
左手换把与右手成对把握停于右腋下。
目视棍前端。
第4式:拨云望日。
①右手滑握至棍前端,右臂屈肘回拉,左手向前下方撩棍。
右脚向后撤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
目视棍前端。
②左手滑握至棍前端,左臂屈肘回拉,右手握棍向前下方撩棍。
重心后移,右腿微屈,左脚于右脚前以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目视棍前端。
③右手握棍向右上方拨棍,使棍前端停于头部右侧前上方,右手与肩同高,手心向左;左手握棍顺势向下,手心向右停于胯左侧。
同时,左脚向后撤半步,重心后移,左腿微屈,右脚尖于左脚前以脚尖点地成右虚步。
目视棍前端。
第5式:五花棍。
①左手握棍使棍端由后向上向前方盖砸;右手握棍顺势向下,手心向左停于胯右侧。
同时,右脚微向前移,全脚掌着地,右腿微屈,重心移至右腿,左腿随即前移至右脚前,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②左脚向前跨一步,左腿屈膝成左弓步。
同时,右手握棍向前劈盖,虎口向后,手心向下,左手握棍停于右腑下,手心向上。
36式杨式太极扇动作
要领
36式杨式太极扇动作要领
第一段
一、起势
1.持扇下按,右手持扇提气开左步同肩宽,两手前平举肩平肩宽,随后屈膝下按腹前。
2.弓步刺扇,身体右转右脚外摆45°,两手上抬自上走外沿抱扇于腹前。
出左脚脚跟先着地,松膝坐胯以扇根为力点,弓步向前刺出。
3.马步按扇,后脚松膝坐胯,做一个虚步动作,同时两臂从腹前随胸胯的开展向两侧向上举臂,从头向下松沉成马步按掌,掌按到腹前的时候注意松腰,扇根为力点。
4.弓步翻转,身体左转由马步变成侧弓步,扇子经左小背内侧缠绕翻转,左手在右手下方。
扇子经左小背内侧缠绕翻转时,注意利用身法带动翻转。
5.虚步抛接扇,右脚向正前方迈出,脚跟着地做一个右虚步托扇,随后右手抛接扇。
二、怀中抱月:
1.收脚劈扇,身体向右转成叉步手上有一个架扇的动作,然后向前移重心,掌心向下翻,右臂右后斜方劈扇,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2.怀中抱月,左手经过捋从腹前,扣右脚转身,身体向左斜前方棚,左脚向前成高虚步做怀中抱月。
此动注意左手向左圆撑,右手利用手腕抖动开扇,扇要平。
三、燕子抄水:
1.提膝收扇,扇沿左穿后,左臂向右合,再一起向右提膝收扇成右独立步,稍停顿。
2.马步下捋,重心下移,两手自右前方30°下捋,经马步继续捋至左斜向前。
由马步到弓步时,注意扣右脚,摆左脚。
3.燕子抄水,两臂内旋收左脚成丁步,身体继续右旋变成仆步穿掌,穿掌时右掌掌心向外。
4.叉步开扇,重心上移继续穿掌成弓步摆掌,左脚外摆,右手持扇自后向前开扇,左手回收至右臂内侧成插步开扇。
注意落身时身体中正,转前脚,后脚扣,做一个弓步调整调整后,再摆脚成插步开扇。
四、顺水推舟:
重心前移收右脚上成右弓步,立扇推扇,左右手前后对拉,左手伸向左后方,此动一次呼吸。
五、华佗垂帘:
重心后移扣右脚向左滚动腰身,两手由上往下成马步切扇,左手扶在右手内侧,要松膝坐胯圆裆。
六、黄莺落架:
重心左移蹬右脚成侧弓步向左送扇,身体右后转两臂向上打开,重心移向右脚成歇步开扇,左手心向上,右手扇沿向上,眼看右手扇。
七、凤凰旋舞:
1.翻扇旋转,两手内旋左手附在右臂内侧,右手翻扇扇沿向右后,扇面要平,利用身法起身旋转一周,注意扣右脚,摆左脚成左弓步,右手保持平摆扇。
2.虚步开扇,身体左转两手向左、向上云扇,同时屈膝松胯。
两手由上向两侧下落,左脚跟点地成左虚步。
3.虚步抱扇,重心前移左脚45°踏实,右脚上步脚跟着地成右虚步抱扇,左手托着右手下方,两手前抱时扇子要离开身体,要注意含胸拔背。
八、乌龙摆尾:
1.提膝合扇,屈膝松胯重心下沉前移,两手下沉把扇子向内放平。
然后提左膝合扇,独立时要屈膝松胯,两臂打开时要沉肩坠肘。
2.叉步撩扇,左脚上步脚跟点地扣脚,右手扇击斜前方,扇子头部高度。
身体右转经马步向后叉步撩扇。
九、翻身打虎:
1.翻身开扇,两手翻转身体右旋扣左脚摆右脚成右弓步,左手架于头上方,右手开扇扇沿朝下。
2.合扇前击,身体放松微屈膝松胯,右手合扇前击。
第二段
十、神龙返首:
1.松胯合扇,松膝松胯翻腕合扇。
2.歇步开扇,两手体前云手,上手经过脸前,下手经腹前,把
扇子送出,左脚斜后方撤步成歇步,右手举臂开扇。
十一、叶底采莲:
1.起身合扇。
2.叉步开扇,左脚45°迈步脚跟先着地成叉步平开扇45,左手侧撑掌。
十二、云雁南飞:
1.俯身观扇,收右脚穿扇后走一个八卦步,走四个斜角,摆脚西北、扣脚东北、摆脚东南、扣脚西南。
2.虚步下扫,左右手相合后成右虚步下扫扇。
十三、昭君扑蝶:
1.弓步翻扇,左转身成侧弓步右手翻扇,左手收至腰间。
2.弓步推掌,抬右腿抛接扇后,撤步转身成右弓步推掌,左右手成前后对拉。
十四、转身抛接:
1.叉步下截,扣右脚转体右手接扇,左脚后撤步,右手扇向右后下截扇。
2.转身抛接,身体左转经马步,左手背后握扇柄,继续转身左脚外展成叉步左手抛扇,右手接扇。
3.顺手推舟,重心前移收脚,两臂内收,继续上右步左顺手推舟。
十五、回首展臂:
1.并步撩扇,左脚并向右脚,右手右上向下向前撩扇。
2.独立展臂,左脚独立跨虎,右手向右下劈扇,注意掌握平衡,眼看右手劈扇。
十六、掩手挑帘:
1.独立挑扇,右脚落地踏实,右手右下向上直臂挑扇,左手向前立掌推出。
2.弓步刺扇,两手外翻收在腰间,合力向前刺出,注意右手虎口放在扇柄的位置,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合扇。
十七、乌云倒卷:
1.弓步撩扇,后坐阴阳掌后,左臂内旋,上右弓步撩扇,手心向上,注意利用身法,以腰带臂。
2.右脚外展45°上左步左手穿掌。
随后上右弓步开扇,左手扶右臂内侧,随即快速合扇。
十八、叉步撩击:
1.转体击扇,身体左转扇子向后击,左手摆掌收于腰侧手心向上。
2.叉步撩击,左腿后撤步撩击,左手从右手臂内侧穿出,眼看右手撩扇。
第三段
十九、振臂看花:
收左脚并于右脚,右手回收振臂合扇举于头顶,左手收于右臂内侧,眼看左侧。
二十、随风摆柳:
右腿屈膝左脚前掌落地,两掌向下捋,经半马步,右脚内扣,经过平捋的过程,再重复一次,经过第三个的时候,侧步(左脚)脚跟着地,左手搂膝打开。
二十一、迎风掸尘:
重心移到左腿,提右膝独立抖腕开扇,左手外撑,要求含胸拔背。
二十二、推波助澜:
重心下落,右脚向右前方迈步,左手合在右手小背内侧,然后向前做挤推动作。
二十三、转身击扇:
屈膝松胯,摆右脚,撤左脚右转身成弓步反手击扇。
二十四、舞袖翻花:
左右大捋,重心后移顺势左捋,两背向外送,两手翻转再由前往后侧撤步右捋至左手拳对右膝。
二十五、插花盖顶:
提膝反击拳,重心后移至右腿,提左腿,左拳翻拳由后向前反击,拳心向上,右手提扇于右胯旁。
独立时要含胸拔背,左臂左膝相合。
二十六、金瓶倒水:
重心降低撤左步,两臂右下向后向前旋转,提右膝开扇,扇沿朝下,左手风扶在右臂内侧。
独立时要含胸拔背,右臂右膝相合。
二十七、回身看花:
左腿屈膝降低重心,右脚右后撤步,右手回身合击扇,左手架于头上方。
第四段
二十八、霸王举鼎:
两手体前云手,向左云时扣右脚,向右云时收左脚并向右脚站立,举右手开扇,扇沿向左,左手收扶在右臂内侧,眼看左前方。
二十九、神扇穿雾:
1.叉步刺扇,推左手,屈膝放松重心下移,左脚左前45°上步,右手从耳侧向前刺扇,左手收回扶在右臂内侧。
2.并步合击扇,上右步向左穿扇,经马步后左脚并向右脚站立合扇向右击,两臂打开,注意含胸拔背。
三十、四维雄风:
1.盖步开合扇,屈膝下蹲,收手收扇合在眼前,左手在内。
右手握扇掌心向下,盖步翻开扇,随即合扇。
注意抖动手腕开扇,回扇,击扇。
2.提膝挑掌,上步扣脚挂扇,立园环绕,提扇、提膝、挑掌。
提膝站立时要含胸拔背,提扇、提膝、挑掌要协调一致。
三十一、仆步端扇:
屈右膝重心下移作一个扑步,脚后跟着地,同时往下沉胯,右手握扇,做一个开扇,端立扇的动作。
要注意慢蹲、快开扇。
三十二、白鹤亮翅:
1.叉步举扇,重心左移经过马步,左脚向后叉步,两手从两侧上举头顶。
左手在右手下,眼看上方,吸气。
2.歇步合抱,扇子在头上方婉一个扇花,呼气屈膝下沉成歇步合抱,扇面向前。
再起身重复一次。
三十三、风扫秋叶:
1.摆脚翻扇,上左脚虚步平摆扇,左脚内扣同时小臂内旋外撑,掌指侧向上。
接着摆右脚翻扇成立扇。
2.高点步背扇。
左脚前上步扣脚,拨扇转身高点步背扇,左手摆在右肋侧,眼神随转体,由右转向前。
此动作速度稍快,体现出风扫秋叶之势,扇子不要贴于背。
三十四、大地春色:
撤右脚,两手合力以掌臂为力点前挤,重心前移过马步,然后左脚向右并步站立合扇。
两手侧平举时要含胸,眼看右前方。
三十五、彩蝶翻飞:
1.盖步开扇,屈膝下蹲,收手收扇合在眼前,左手在内。
然后左脚向右前方上步成盖步开扇,左手斜撑后方。
2.两次抛接扇,由下向上抛接扇,然后再抛接。
注意身体协调一致。
三十六、收势:
上右脚脚跟着地再扣脚,两掌上托,左脚并于右脚,两掌下按,身体自然立直。
36式杨式太极扇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在演练过程中身法、步法、手法、劲力和呼吸等都要体现出杨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还应体现出太极扇的运动美感,及身扇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