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五到九专题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98.63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知识点(续)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外交

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重大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国建交,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1949年—1950年,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1955,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基本准则。

3.走向国际舞台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同: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共同要求。外交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新局面

1.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突破),宣告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2.中美关系解冻(关键性突破)

“乒乓外交”,以民促官,打开中美交往大门。

官方交往: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公开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标志中美关系正常化。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国际形势的发展:美苏激烈争夺,美苏相互制约,第三世界的不断壮大、中国在世界战略平衡中的作用

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国家利益):我国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稳定、和平环境

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1985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奉行不结盟政策---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时期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2.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中国参加联合国相关会议,加入联合国相关组织,参与联合国倡议的各种活动。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1991年加入,2001年在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上海合作组织”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意义: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 蔚蓝色的希腊

位置: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地貌特征一: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限制了粮食的生产

地貌特征二:海岸曲折、港湾众多,附近海域海岛星罗棋布,优越的航海条件便于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 气候特征: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适合种植葡萄和橄榄

自然地理环境对各地区的文明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各地区的文明产生与发展还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中国是大河文明,适宜进行农业活动,为了治水等活动要求中央集权;而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适宜进行商业活动,因为商业交易要求公平,倾向于民主政治。 2. 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城邦的特点:

小国寡民(提供了公民直接参政的可能性)独立自主(治)(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君主专制难以发展)彼此分立,又因频繁交往而保持联系;商品经济发达( 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文化繁荣(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

珍惜自由的雅典公民

希腊公民的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构成: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邦成年男子。权利与义务: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基本特点: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卓尔不群的雅典

1.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梭伦改革 (594BC)——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 按财产多寡划分4个等级;“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特点:保持中立.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克利斯提尼改革(506BC )——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用地域选区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五百人会议”(抽签)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十将军委员会”(推选);“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保证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最充分的权力;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

山岭沟壑

农耕经济不发达

海岸曲折港湾众多从事海外贸易、殖民活动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

有利于

迫使

冬季多雨夏季干热

盛产葡萄酒、橄榄油

有利于

希腊的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

3.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范围: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后果: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成也民主,败也民主”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历史作用:

(1)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2)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3)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也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借鉴

罗马人的法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新开拓者,制定出最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不是一部法律,而是一种统称)

演变:形式上:习惯法→成文法结构上:公民法→万民法观念上:自然法精神

《十二铜表法》(前449年)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

进步性:1.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2. 限制贵族专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局限性:1.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2.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2.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公民法:从罗马建国(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称为公民法。《十二铜表法》就是代表。

适用范围:罗马公民.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私法规范不够完善.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主体狭小,内容保守,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主要内容: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3.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为人类提供了理性、正义、权利、平等、自由等自然法原则。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作用:维系罗马统治

泽被后世——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

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与发展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完善

1.“光荣革命”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议会的国王”)2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1701年《王位继承法》继续削弱国王权力,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a、国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b、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c、首相是政府首脑,和其内阁拥有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