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历史第42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方法【优秀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10.94 KB
- 文档页数:27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开放性试题42题解题指导宁乡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A、高考历史选择题24~35题七大解题思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很多,本文所说的七大解题思路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几个,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七个解题思路掌握熟的话对提高选择题解题正确率是很有好处的,下面分以述之。
思路1:对不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选项史实错误,另一种是史实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所属的特定时空)例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作者要强调的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解析:参考答案为D。
选项A是史实错误,因为工业革命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结果,而不是科技推动。
B 和C材料都没有提到。
例2:右面是20世纪初西方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关于这一时局的正确说法是A.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B.义和团运动挽救了中国被侵略的命运C.其结果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D.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参考答案是C。
选项A不属于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排除。
选项B属于史实错误,因为义和团运动只是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选项D也不属于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而是发生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故排除。
思路2:有没有?(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不要无中生有)例: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
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解析:参考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