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养生法(图解)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31
;;;(1)子时养生——照顾好胆经是最好的进补 [23:00点——1点] 子时前入是对胆经最好的照顾胆经是诸经中最火的明明挠头其实是刺激胆经做决断(2)丑时养生——养肝如同养护树木 [1点——3点]肝经的时间一定要熟睡肝经诸穴是治妇科病的灵药有了脾气要发出来——生闷气比发脾气更伤肝久视伤肝血——电脑族更要养肝亚健康是肝疲劳的预警信号春季是最宜养肝的时机(3)寅时养生——娇生惯养的肺经可以这样养 [3点——5点]寅时醒来寻大渊“窝囊废”其实是“肺窝囊”秋季养肺——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4) 卯时养生——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 [5点——7点]卯时是最“方便”的时候合谷穴是大肠经最好的献礼让人不安的便秘和腹泻可以这样治“莫饮卯时酒”与“再三防夜醉”(5) 辰时养生——辰时是胃经“瓜分”食物的最佳时刻 [7点——9点]胃是人体能量的发源地早餐宜吃温势的食物养胃女人要在35岁之前养好胃经足三里是胃经最得力的干将(6)已时养生——脾为后天之本 [9点——11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口唇是脾经的一面镜子思伤脾——思念也是一种病小病不求人,但求按脾经长夏最宜养脾(7) 午时养生——心经会告诉你有多棒 [11点——13点]脏腑有问题,舌头先知道午时小憩是对心经最好的回馈养生从安心神开始治病救人的心经腧穴“心腹之患”是大患夏季养心重在静(8)未时养生——小肠经能治大病 [13——15点]未时午餐午时吃小肠经穴位是最好的“按摩师”面如桃花也是病真的是“吃哪儿补哪儿”吗?(9)申时养生——膀胱经上有灵药 [15点——17点]膀胱病的两大信号:遣尿和小便不通运动和学习的最佳时间在下午4点劳官寻天柱,解乏又明目(10) 酉时养生——肾主封藏 [17点——19点]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为什么现代人多肾虚“我很笨”——其实是您的肾出了问题要做大事先保肾精常按肾经,健康一生冬季如何养肾(11) 戍时养生——心包经是一条让人快乐的经 [19点——21点]代心行事同时又代心受邪的心包经心包经是快乐健康之源(12) 亥时养生——三焦通则百病不生 [21点——23点]三焦是管理水道和主气的官儿亥时三焦通百脉阳池穴是手足冰冷的克星亥时性爱是身体最快乐的表达十二经脉穴位位置与其对应疾病的治疗发布:admin | 发布时间: Tuesday, March 02, 2010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人体经络十二时辰养生法人有十二经脉,不同时辰气血循行至不同经脉,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养生并不一定要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规律地作息就好。
人体的作息只有与天地阴阳相合才能长寿(阴经走手足内侧,阳经走手足外侧)。
五脏所主的经络为阴经,就是心、肝、脾、肺、肾。
六腑所主的经络为阳经。
就是三焦、小肠、大肠、胆、胃、膀胱手臂外为阳经:大肠、三焦、小肠手臂内为阴经:肺、心包、心 足大腿外阳经:胃、胆、膀胱 足大腿内阴经:脾、肝、肾从肩到手心延手臂内侧拍下去 从手背到肩延手臂外侧拍上来 从胯骨到脚踝延大腿外侧中线拍下去 从脚踝到胯骨延大腿内侧拍上来 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心午未小肠;膀胱申时酉时肾;戊时包络亥三焦;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胆清脑清)宜:早入睡! 忌:熬夜,夜宵!(“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只有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²敲打胆经:两侧,清胆排毒关键的一段在大腿上,但最好拍到脚裸,再从内测拍上来位置:大腿外侧裤线正中间,从臀部到脚踝ps:重点只有肝经通了,胆经才能通,所以通胆经要先通肝经,21点后不可敲²按风池穴: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 位置: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²按肩井穴: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病证 位置: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藏血排毒)宜:熟睡眠! 忌:熬夜久视生闷气!(“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肝失疏泄,肝气就会像匹野马一样在体内横冲直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就会感到腹胀;横逆犯胃,就会出现呃逆、吃不下东西,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吐血。
十二时辰与中医养生-------- 陈•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中医养生之道自然阴阳变化之道子时(23点- 1点):胆经当令•特点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一阳生•宜忌宜睡觉忌熬夜、吃夜宵•保健敲胆经拔罐丑时(1点- 3点):肝经当令•特点肝藏血主疏泄•宜忌宜熟睡忌熬夜、生闷气、久视•保健按揉太冲穴、行间穴调畅情志自血疗法穴位埋线卯时(5点- 7点):大肠经当令•特点传导之官与肺相表里•宜忌宜适量饮温水、排便忌饮酒按揉天枢穴隔姜或盐灸肚脐壮医药线为什么便秘为百病之源?辰时(7点- 9点):胃经当令•特点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宜忌宜及时吃早餐忌生冷、早餐质量差•保健敲胃经按揉或灸足三里药物烫熨疗法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巳时(9点-11点):脾经当令•特点主运化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宜忌宜工作学习、老年锻炼忌思虑过度、宜久坐不动•保健注意保暖女性多揉三阴交循经闪罐、灸法类为什么多思易伤脾?午时(11点-13点):心经当令•特点藏神主血脉一阴生•宜忌宜吃午餐、小憩、静养忌午餐过多、餐后运动•保健针刺类为什么要午睡?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当令与心相表里•宜忌宜多喝水护血管忌多吃食物•保健后溪穴烫熨疗法为什么午饭要吃好?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当令•特点州都之官主管水液与肾相表里•宜忌宜工作学习、运动忌憋小便•保健药物罐烫熨疗法酉时(17点-19点):肾经当令•特点先天之本藏精藏志•宜忌宜适当休息、护肾忌过劳•保健多搓揉涌泉玉浆黄金鸡为什么现代人多肾虚?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当令•特点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膻中者,喜乐出焉•宜忌宜工作学习、散步、心情愉悦忌生气、晚餐肥腻•保健敲打心包经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当令通行元气•宜忌宜入睡忌熬夜、生气、饮茶•保健休息养生境界附1:十二时辰养生歌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时(23~1点):胆经旺,此时正睡觉。
平时可敲胆经穴。
二、丑时(1~3点):肝经旺,此时应保持熟睡。
三、寅时(3~5点):肺经旺,此时应睡的最沉。
如早醒可静坐。
四、卯时(5~7点):大肠经旺,起床前按摩肚脐(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重叠,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按摩,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样做可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消除腹胀)→喝水(喝20~25℃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要求在头开晚上晾开水时一定要加盖,因为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会失去活性)→排便→按摩合谷→推按合谷到商阳穴之间(从合谷推向商阳,长期坚持,可增强肠蠕动,大便就会很容易排出。
商阳穴在食指尖拇指向一侧)→打坐调息行道家六字诀(连续各做六次)→敲打大肠经(由肩开始从上向下敲打手臂外侧,直至食指,每次10~15分钟,坚持一个月以上,大便就会顺畅了)。
五、辰时(7~9点):胃经旺,搓手梳头(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这样做可以明目祛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搓手洗面(搓手36下,暧手后上下扫面,或双手同时向外按摩脸部。
这样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不会有皱纹。
然后揉搓迎香、印堂、大小眼角、眉角、承泣、太阳穴各36次)→鼓耳、轻揉耳轮(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外拨,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用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该动作每天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力和听力)→叉腰摇头(双手叉腰,闭目垂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向重复。
这样做可令头脑灵活,预防颈椎病。
)→转眼(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三次。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套动作可以保护眼睛,纠正近视。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心脏最脆弱子时前一定要睡觉。
子时是指晚间23: 00时至凌晨1: 00时,此时胆经值班,是胆经运作和骨髓造血的时间。
子时是身体休养及修复的开始,应该睡觉,不要熬夜,否则会导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等多种神经症状。
西晋(公元265—316年)太医令王叔和所撰《脉经》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可见胆的重要性,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而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面色红润,反之则面色青白。
另外子时不宜宵夜,因不易消化会影响睡眠。
《黄帝内经》云:“胆有多清,脉有多清”,这也说明了子时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会在夜间发病和死亡。
丑时——熟睡保肝脏丑时要愉快入眠。
丑时是指凌晨1: 00时至3: 00时,此时肝经值班,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肝经可调节全身血液并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解毒和排毒,为人体进行清洗工作。
《黄帝内经》云:“人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以让肝脏获得充足的能量。
人熟睡时,机体血液需要量就减少了,多余的血液则藏于肝;当人劳动工作时,机体血液需要量就增加了,肝脏就会排出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自己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了。
虚火旺盛者在这时睡着还能降虚火。
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神志倦怠,易烦躁。
唐代医学家王冰(公元710—804年)在其所著《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说明了人体血流量的增减情况和“肝主藏血”功能的关系。
由于肝脏对血液具有调节作用,所以人体脏腑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
如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同时也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
黄帝内经12时辰养生法1.子时养护胆经:气血流注,保护体内的暖阳时间:23:00-1:00,养生之道:胆的生理功能是供应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要按时睡眠。
调畅胆气:一定要吃早餐,夜宵阻挡胆汁的分泌。
2.丑时养护肝经:深度睡眠,让生命之树常青时间:1:00-3:00。
养生之道:要在精神上保持柔和,舒畅,不要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和排毒功能,还要以熟睡来维持肝主藏的造血功能.3.寅时养护肺经:天亮起身,令气血整装待发。
时间:3:00-5:00。
养生之道:这时全身器官都要休息,让肺合理地分配气血。
4.卯时养护大肠经:排出毒素,轻微运动保健。
时间:5:00-7:00。
养生之道:养成在这个时段排便的习惯,可以喝一杯水,锻炼一下身体,都有助于排便。
5.辰时养护胃经:营养早餐,饭后百步助消化。
时间:7:00-9:00。
养生之道:此时应吃热早餐,比如豆浆,热稀饭,山药粥,蔬菜,等。
6.养护脾经:分解食物,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时间:9:00-11:00。
养生之道:早餐之后,这个时间段要消化食物,早餐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7.午时养护心经:睡好午觉,护好人体的君王。
时间:11:00-13:00。
养生之道:此时应安静的睡午觉,大约15-60分钟为宜。
最好是躺着睡。
8.末时养护小肠经:充足营养,让肠道气血顺畅。
时间:13:00-15:00。
养生之道:午餐一定要吃好,要精,要丰富,要主食,肉类,蔬菜配合着吃。
9.申时养护膀胱经:喝水养生,长久保持健康活力。
时间:15:00-17:00。
养生之道:此时应多喝白开水,以利于排尿。
10.养护肾精:休息调养,收藏脏腑的精华。
时间:17:00-19:00。
养生之道:此时运动量不能太大,也不能饮用大量的水,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此时应适当的休息。
此时散步,登楼梯都可以锻炼肾精。
此时可以喝些补肾脏的汤,11.戌时养护心包经:静心养神,与心脏拉好关系。
时间:19:00-21:00。
12时辰阴阳养生大法*导读: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
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
洗脸漱口,早餐。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
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
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只吃八分饱。
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
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
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
睡时宜右侧,睡如弓。
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
睡不厌蹴,觉不厌舒。
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一、子时(夜半11点至凌晨1点)⒈作息调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11点前入睡。
⒉饮食调理:避免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可以适量食用温补食材和粥类。
⒊动态锻炼:进行缓和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或轻柔的瑜伽。
⒋心理调养:放松心情,进行冥想或放松音乐。
二、丑时(凌晨1点至3点)⒈呼吸练习:进行深呼吸或缓慢的呼气,有助于放松身心。
⒉饮食调理:避免进食过多,可以喝一杯温水。
⒊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于昏暗或过于明亮。
⒋身体保养:进行头部按摩或放松全身肌肉。
三、寅时(凌晨3点至5点)⒈保持安静: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与他人交谈或使用方式。
⒉起床活动:进行轻柔的伸展运动,如慢跑或瑜伽。
⒊特殊食材:早餐可以食用有益于肝脏的食物,如苦瓜或藕。
⒋内容完成四、卯时(早晨5点至7点)⒈充足睡眠: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早起时不要过于匆忙。
⒉早餐营养:食用易消化的早餐,如面包、牛奶和水果。
⒊增加能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跳绳,以增加体力和活力。
⒋注意呼吸:进行深呼吸练习,增加氧气供应。
五、辰时(早上7点至9点)⒈睡眠养生: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保证清晨的阳光照射。
⒉早餐选择: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食品和豆类。
⒊饮食搭配:尽量搭配水果和蔬菜,发酵食物以及谷物。
⒋运动计划: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
六、巳时(上午9点至11点)⒈办公环境:确保办公桌周围的空气流通,并定期伸展身体。
⒉工作调节:定时休息,进行眼部放松或颈部按摩。
⒊饮食规律: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饮食或跳餐。
⒋心理调适:保持心情愉悦,与同事进行积极沟通。
七、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⒈午睡时间:尽量安排午间小睡,保持30分钟至1小时的午睡时间。
⒉饮食选择:进行轻盈的午餐,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⒊轻松活动:进行放松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或瑜伽。
⒋心理放松:听音乐或观看有趣视频,放松心情。
八、未时(下午1点至3点)⒈工作效率:注意适当调整工作节奏,避免过度疲劳。
中医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
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
洗脸漱口,早餐。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
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
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只吃八分饱。
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
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
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
睡时宜右侧,“睡如弓”。
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
“睡不厌蹴,觉不厌舒”。
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24时辰与养生八卦图中医养生分时辰,每个时辰对人体各部位起到不同的效果。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24时辰与养生八卦图,希望对你有用!简易养生法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也可用双手掌拍腿。
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握拳: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作姿时均可进行。
踩脚尖: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次。
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能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捏鼻:常用双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
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24时辰养生八卦图时辰养生法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
最后去室外晨练。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头百余次,有醒脑明目之作用;漱口时间延长好。
早餐宜食粥。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刺激肠胃蠕动,促其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做家务,或种菜养花。
疲倦时即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
不宜高声与人长谈阔论。
因为说话多易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最好“寡言语以养气”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要求食物暖软,不吃生冷坚硬之食物。
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
5、未时(13:00-15:00)此时最好午休,以养精气神。
6、申时(15:00-17:00)此时读名人诗文,或练习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贪多。
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